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13
-
1冯仕政.社会治理与公共生活:从连结到团结[J].社会学研究,2021(1):1-22. 被引量:147
-
2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J].政治学研究,1999(4):47-53. 被引量:109
-
3卢福营.个私经济发达背景下的能人型村治——以浙江省东阳市白坦一村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2):18-23. 被引量:25
-
4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J].社会学研究,1998(3):26-36. 被引量:98
-
5徐勇.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7(1):63-67. 被引量:170
-
6叶麒麟.现代国家建构与乡村治理的变迁[J].重庆社会科学,2008(1):44-47. 被引量:4
-
7马长山.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时代意义及其实践反差[J].政治与法律,1994(2):19-21. 被引量:6
-
8张厚安,蒙桂兰.完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推进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湖北省广水市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调查[J].社会主义研究,1993(4):38-43. 被引量:18
-
9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对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一项因素的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7(5):95-102. 被引量:24
-
10折晓叶,陈婴婴.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中间”形态[J].社会学研究,1997(6):37-45.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10
-
1刘镜妍,吴春宝.近30年来我国村民自治研究的轨迹、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青藏高原论坛,2021,9(3):22-31.
-
2杜增艳,陈红艳.“能人治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作用探析——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水石村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3):85-88. 被引量:5
-
3刘红旭.乡村秩序建构中的村庄精英历史嬗变[J].经济研究参考,2012(33):81-86. 被引量:2
-
4杨君,贾梦宇.选举与资源:村庄精英流动与权力继替规则——基于皖南S村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3(4):52-59. 被引量:8
-
5季乃礼,刘焕祥.“能人模式”之外的农村建设新选择——以“华明模式”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11):12-18.
-
6胡军,岳奎.村庄新型精英内涵与形成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5(2):34-40. 被引量:2
-
7子志月,王丹.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回顾与前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20(4):34-39. 被引量:11
-
8郭忠华,夏巾帼.国家如何塑造乡村精英?——关于乡村精英变迁中的国家角色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2,23(1):99-111. 被引量:15
-
9谢安民.精英转型与乡村双轨政治重构[J].学术界,2023(2):91-102. 被引量:7
-
10梁晨,王心怡.共建团结:党建引领下的能人治村模式研究——基于闽中鹭村的考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4):106-114.
二级引证文献50
-
1邵西梅.“制度—生活”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研究[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24-29.
-
2谢川川,郭锦墉.中国乡村治理的研究现状、动态及展望:一个文献计量视角[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1):82-89.
-
3马晨.中国乡村治理研究20年:热点主题与前沿解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47-54. 被引量:3
-
4刘翠莹,卫丽.新乡贤重构“双轨政治”模式的可行性——基于传统“双轨政治”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9):179-182.
-
5冯雪艳,李海金.身份适应:民间传统权威参与乡村共治的实践与路径——基于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德古”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研究,2023(2):269-283.
-
6黄梦茜.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村委会选举制度创新研究——基于安徽省2021年“三项制度”实践的考察[J].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评论,2022(2):25-46.
-
7贺雪峰.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2011(2):111-119. 被引量:139
-
8徐选国,杨絮.农村社区发展、社会工作介入与整合性治理——兼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范式转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5):8-17. 被引量:36
-
9范涌.结构化视野下村庄主体精英的村治行为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16(5):83-88. 被引量:4
-
10赵鹏程,张鑫.基层民主选举实态演绎与困境摆脱——基于豫北D村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6(12):205-214.
-
1党建引领 以制治村 民主管理——山东省章丘市推行“四五三”村治模式成效显著[J].党建研究,2012(7).
-
2樊惠林.在中牟村治模式创立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J].秘书工作,2009(2):4-6.
-
3《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J].出版广角,2009(4).
-
4董斌,罗一.庄桥街道抓住党建“牛鼻子” 推进“三治”融合[J].宁波通讯,2015,0(21):77-78.
-
5赵超英.青县的村治架构与方法[J].农村工作通讯,2007(5):13-13.
-
6赵超英.村民自治不是村干部自治——河北省青县的村治模式[J].党的建设,2005(4):27-27.
-
7徐兰.略论我国村民自治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13(11):63-65. 被引量:2
-
8李航.中国农村的村治模式类型与特点评析[J].今日中国论坛,2009(2):60-62. 被引量:3
-
9李竹翠.我国村治模式的演进与农民利益的实现[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2):46-48. 被引量:1
-
10刘东杰.农村经济能人浅层介入政治现象研究[J].理论文萃,2013(6):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