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思想之于维新志士:以康、梁、谭为例
被引量:1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07-112,共6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1
-
1彭大成.谭嗣同哲学主导思想的转变及其实践后果[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6):16-20. 被引量:4
-
2王兴国.谭嗣同与梁启超的应用佛学[J].船山学刊,1997(1):97-104. 被引量:2
-
3丁守伟.近代佛学与游侠思潮的契合关系解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9(6):131-134. 被引量:1
-
4李雪松.谭嗣同与梁启超佛学思想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10(3):10-14. 被引量:3
-
5魏义霞.谭嗣同梁启超“无我”说探异[J].学习与探索,2011(5):44-47. 被引量:2
-
6姚彬彬.试论近代居士佛教中的华严学[J].佛学研究,2011(1):388-395. 被引量:2
-
7宋益乔.佛教文化与改革者的情怀——论佛教文化对清末维新派、革命派思想与创作的影响[J].文学遗产,1993(2):14-22. 被引量:1
-
8魏义霞.梁启超视界中的谭嗣同[J].江淮论坛,2015(4):143-148. 被引量:2
-
9魏义霞.谭嗣同哲学的嬗变历程和心学归宿[J].理论探讨,2016(3):53-58. 被引量:1
-
10蔡双全.试论谭嗣同对佛学创造性的阐释[J].世界宗教文化,2016(3):44-47. 被引量:1
-
1郑云山.论谭嗣同的《仁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4(2):113-120. 被引量:1
-
2博仔."真通天下之故者"王夫之[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8):18-19.
-
3王继平.略谈谭嗣同精神及其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9):21-22. 被引量:1
-
4谢孝明,肖永明.谭嗣同消费思想的近代性及其现实意义[J].船山学刊,2012(4):52-55.
-
5夏光弘.不能遗忘的维新志士刘善涵[J].书屋,2015,0(8):33-36. 被引量:1
-
6明庆华.儒家“五常”与公民道德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8):42-43.
-
7苏全有.刘光第何以“坐以待捕”[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1(4):86-87.
-
8耕夫.一个民族靠什么不可战胜?——对新中国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J].南方国土资源,2009(11):4-7.
-
9黄伟.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两昆仑”新解[J].船山学刊,2008(3):48-51.
-
10高春海.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J].黑龙江史志,2013(12):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