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1999年第6期30-35,共6页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共引文献46
-
1杨鹏慧.论民事实体法中的程序性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0(6):36-38.
-
2霍海红.程序与实体关系的话语变迁——以中国“民事法”为中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2):235-249. 被引量:1
-
3强昌文.法律至上、程序中心与自由本位──现代化法律的三维透视[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5):1-8. 被引量:11
-
4王成.证明责任的理念及配置——以民事诉讼为背景[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2):6-9. 被引量:5
-
5刘文莉.论物上请求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5):61-64. 被引量:1
-
6李仪,吕光通.论对物权的救济[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4(3):40-42.
-
7姜广俊.论物权请求权制度[J].政法论丛,2002(5):33-35. 被引量:3
-
8陈琴,吴良福.从一起通行权纠纷案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其诉讼时效[J].南平师专学报,2004,23(3):141-143.
-
9宋寒光.试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8(17). 被引量:1
-
10王慧.加强债权人保护与民事诉讼立法的问题[J].山东电大学报,2005(4):29-31.
同被引文献35
-
1姚辉.关于人格权的两个日本判例[J].人大法律评论,2001(1):367-381. 被引量:2
-
2钱明星.论物权的效力[J].政法论坛,1998,16(3):38-46. 被引量:23
-
3温世扬,黄捷.略论物权的民法保护[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6(5):17-23. 被引量:7
-
4尹田.论物权请求权的制度价值——兼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有关规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4):21-29. 被引量:43
-
5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J].法商研究,2001,18(5):3-11. 被引量:121
-
6唐昭红.论人格权请求权与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确立——对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的再次诘难[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2):67-72. 被引量:22
-
7崔建远.绝对权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J].法学,2002(11):40-43. 被引量:136
-
8谭兵.略论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2002,20(5):156-158. 被引量:9
-
9王明锁.物上请求权与物权的民法保护机制[J].中国法学,2003(1):59-66. 被引量:33
-
10蒋志培.如何理解和适用《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人民司法,2002(12):4-1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9
-
1曹险峰,田园.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3):123-129. 被引量:19
-
2姜广俊.论物权请求权制度[J].政法论丛,2002(5):33-35. 被引量:3
-
3王瑞龙,林蕾.《著作权法》第52条评析[J].中国版权,2005(6):43-45. 被引量:1
-
4欧爱民,陈红梅.论法律合宪性推定原则[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7-18. 被引量:2
-
5崔海波.物权请求权制度问题研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41-42.
-
6丁文.物权请求权与我国物权法[J].法学,2003(3):55-65. 被引量:11
-
7高德胜.略论物权请求权的形态[J].当代法学,2003,17(3):35-37. 被引量:4
-
8李洁,李仪.论物上请求权与侵权之债请求权相分离的民事权利保护模式[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3(4):51-54.
-
9温世扬,廖焕国.论物权的民法保护之范式——以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为中心考察[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28-3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3
-
1董学立.物权之效力问题再议[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4,16(4):36-40. 被引量:1
-
2翟云岭,周琳.商业秘密产权式预防性保护之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72-75.
-
3王利明.我国民法典体系的再思考[J].人大法律评论,2003(1):1-38. 被引量:4
-
4冯永军,程昱晖.论物上请求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4):89-91. 被引量:1
-
5王利明,马特,冯恺.2002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3(1):44-51.
-
6王喜军,姬翠梅.论人格权法独立成编[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4(4):51-52.
-
7曹治国.请求权的本质之探析——兼论物上请求权的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5,23(1):54-58. 被引量:12
-
8杨鸿.对我国侵权责任体系的一点思考——试论“物权请求权”制度在我国的演变及其带来的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33-39. 被引量:1
-
9董学立.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J].法学论坛,2005,20(3):73-78. 被引量:5
-
10牛犁耘.诉讼时效制度对于物上请求权适用问题探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146-148.
-
1黄涧秋.合同法定解除后恢复原状的比较研究[J].时代法学,2000(3):42-44. 被引量:2
-
2洪天豪.论物权法占有之无权占有[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29):15-16.
-
3李伟.德国法上的无权处分——兼议物权行为理论下的交易安全[J].德国研究,2003,18(3):34-40. 被引量:2
-
4章礼强.取得时效论略[J].池州学院学报,1999,19(1):79-81.
-
5郭志明.试析《物权法》占有之无权占有[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2):1-1.
-
6全永波.论我国民法对占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5):77-81.
-
7王爱琳.浅议民法上善意第三人之法律保护[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42-43.
-
8黄金龙.简论保护动产的善意占有原则[J].法律适用,1993(1):38-40.
-
9杨伟荣.论取得时效的设立及其适用条件和范围[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0(4):30-35.
-
10王爱琳.动产所有权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