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7-78,共2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同被引文献45
-
1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0(3):5-14. 被引量:102
-
2罗宗强.古文论研究杂识[J].文艺研究,1999(3):111-121. 被引量:61
-
3董学文.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2):216-222. 被引量:17
-
4党圣元.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J].文艺研究,1998(3):12-21. 被引量:16
-
5杨乃乔.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后殖民主义现象及理论失语症[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6(3):108-110. 被引量:19
-
6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76
-
7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3):5-20. 被引量:265
-
8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J].文学评论,1997(4):43-52. 被引量:78
-
9蒋述卓.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J].文学评论,1997(5):30-34. 被引量:21
-
10夏中义.假说与失语[J].文艺理论研究,1994(5):19-2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
-
1蒋进国.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艺中心论——也谈当代文论的困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66-70.
-
2吕双伟.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命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4(3):131-136. 被引量:2
-
3谢立中.后西方社会学:是何以及为何?[J].社会学评论,2017,5(2):39-55. 被引量:6
-
4唐定坤.“原道”观与中国文论的生成特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5):135-141.
-
5胡作友,梁爱玲.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1):75-80. 被引量:2
-
6李晨龙.“暗哑”与“灰袍”:《福》与问诊“中国文论失语症”的世界视角[J].探索与批评,2023(2):104-124.
-
1话语重建的迷误[J].文艺理论研究,1999(5):75-75.
-
2朱堂锦.“审丑”: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新视角[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7-13. 被引量:1
-
3曹顺庆,周春.“误读”与文论的他国化[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1):127-129. 被引量:1
-
4代迅.从西化到传统: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文论发展走向(续)[J].文艺评论,1998(5):14-22. 被引量:1
-
5曹顺庆.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文艺研究,1999(4):33-35. 被引量:43
-
6熊炜.冷静、客观地看待传统[J].中国比较文学,1998(3):132-134.
-
7刘晓华.再论语域理论与翻译批评——兼论《大卫·科波菲尔》的两个汉译本[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5):89-93. 被引量:1
-
8张涛.错位的批评与知识分子话语重建--重评“废都现象”[J].文艺争鸣,2014(1):25-33. 被引量:2
-
9王志耕.“话语重建”与传统选择[J].文学评论,1998(4):85-96. 被引量:24
-
10李建中,喻守国.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J].文史哲,2010(1):26-39. 被引量: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