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功能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启迪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陪审团制度在美国受到尊重。陪审团具有保障公民自由的政治功能、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司法功能、促进立法的造法功能、推进法制教育的教育功能。这对我国进行审判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
卢淑和
饶世权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84-86,共3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陪审团
公民自由
司法公信力
造法
法制教育
分类号
D916.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尚代贵.
论陪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J]
.求索,2002(6):214-216.
被引量:8
2
王利明.
法治的社会需要司法公正[J]
.人民司法,1998(2):1-1.
被引量:18
3
(英)阿尔弗高德·汤普森·丹宁(Alfred,Thompson,Denning)著,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的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79.
4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1
5
(美)伯曼编,陈若桓译..美国法律讲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42.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敏远.
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J]
.法学研究,1999,21(4):23-46.
被引量:138
2
张德淼,周佑勇.
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J]
.法学评论,1999,17(1):25-31.
被引量:40
3
[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96页.
被引量:7
4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李植丹,高明振,唐希中主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册,第217页
被引量:1
5
Henry Abraham. Judecial Process. P. 109
被引量:1
6
《美国法律讲话》.哈罗德·曼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5页
被引量:1
7
贺卫方.《恢复人民陪审制度》,《南方周末》,1998年10月23日
被引量:1
8
矫春晓.《论人民陪审制度》.陈光中主编.《依法治国-司法改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5页
被引量:2
9
王利明.
法治的社会需要司法公正[J]
.人民司法,1998(2):1-1.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23
1
黄涛.
加强司法监督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制[J]
.社科纵横,2008,23(7):80-81.
被引量:1
2
江辉,白岩.
略论美国的陪审团审判制度——兼论对我国审判制度的借鉴意义[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28-30.
被引量:1
3
张设华,张云霞.
官不悔判与破解申诉难机制之构想[J]
.消费导刊,2009,0(20):147-147.
被引量:1
4
叶佩芬.
论司法公正与审判监督——从现代司法的“公正”理念看审判监督[J]
.福建法学,2004(4):61-64.
5
潘醒.
关于我国审判委员会改革的实证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84-85.
6
杜正涛.
浅析在我国确立陪审团制的必要性[J]
.法制与社会,2008(17).
7
葛先园.
论人民陪审员协会制度之构建——兼评《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J]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40-42.
被引量:1
8
李静.
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6):105-109.
被引量:2
9
宋秋艳.
试论美国陪审制度的功能[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7(2):27-29.
被引量:1
10
董玲.
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之司法公正[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5):90-9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闫宝龙.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探讨[J]
.东岳论丛,2004,25(5):169-173.
被引量:2
2
张雪纯,葛琳.
证伪方法、经验法则和心理因素——以影片《十二怒汉》为分析文本诠释“排除合理怀疑”在陪审团制度下的运作要素[J]
.当代法学,2005,19(5):104-111.
被引量:19
3
赵信会.
人民陪审制的改革与完善——谈“混合制”人民陪审模式的建立[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6):88-94.
被引量:2
4
http://www.tesol.cn/yan_jiu/ sheng_lan_bote_sy.html.
被引量:1
5
王传丽.《国际经济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4).
被引量:1
6
陈丽琳.“‘亲验式’教学法;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西南民族大学报电子版,.
被引量:1
7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http://www.being.org.cn/theory/constructivism.htm,2002,6,17.
被引量:2
8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73
9
王泽农等编译,周道鸾.外国法院组织与法官制度[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10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张莉娜.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从美国陪审团制度谈起[J]
.法制与社会,2008(34):156-157.
被引量:2
2
贾宁.
对中国陪审制度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06(02A):188-188.
3
杨睿.
交易成本对医疗纠纷处理进程的影响[J]
.中国卫生法制,2006,14(6):31-33.
被引量:3
4
贺毅.
中美两国陪审制度的比较分析[J]
.探求,2008(6):38-40.
被引量:3
5
范兰宁.
国际商法课程“亲验式”案例教学法探讨[J]
.南方论刊,2010(9):99-100.
被引量:1
6
汪才华.
从美国陪审团制度视角看我国的评标委员会制度[J]
.招标与投标,2016,0(9):6-11.
7
李俊杰.
电影《被告》观后感——关于美国陪审团制度与中国司法制度的思考[J]
.商业文化,2011,0(9X):21-22.
被引量:1
8
王菲.
《失控陪审团》中的正义与信仰[J]
.作家,2014,0(04X):53-5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尹伟华,赵志方,戴虹.
借鉴古代思想处理医疗纠纷[J]
.医院管理论坛,2008,25(12):43-45.
2
刘翔,朱修淋.
深圳市某街道社会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情况现状调查[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3):124-126.
3
温海燕,史若飞,马渝,黄志刚,赵舫,冯渝.
论医疗纠纷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效益[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2):1137-1139.
被引量:1
4
金星.
论中美陪审制度的比较和借鉴[J]
.湖南农机(学术版),2010,37(4):249-250.
5
陈楚钿.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民主性改革[J]
.职业时空,2013,9(8):109-111.
被引量:1
6
孙永明.
中美陪审制度比较[J]
.商,2014,0(34):223-224.
7
郭栋.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法》研究生课程教学探讨——以案例教学法为重点[J]
.经济师,2015(11):255-256.
被引量:1
8
宋健.
中美陪审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12X):221-222.
被引量:1
9
张彩萍.
人民监督员制度探微[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10):94-95.
10
王菲.
《失控陪审团》中的正义与信仰[J]
.作家,2014,0(04X):53-54.
1
左倩哲,崔俪鹏.
浅谈美国陪审团制度及其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启迪[J]
.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1(7):307-307.
2
贺小平,蒲夫生.
审判制度的经济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73-77.
3
刘年夫,林振华.
法官独任审判制度初探[J]
.广东法学,2000(1):32-34.
4
徐振光.
对审判独立的思考[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3(3):79-81.
5
沈德咏.
进一步解决制约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J]
.法制资讯,2009,0(2):83-85.
6
史玉琴.
审判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
.决策探索,2004(10):53-54.
7
徐振光.
对审判独立的思考[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8-31.
被引量:1
8
沈长月,张兰博.
浅议管辖权异议制度[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7):25-26.
9
肖建光,彭润金.
司法改革与诉讼公正[J]
.研究生法学,2002(3):39-43.
10
陈凤其.
浅论管辖权异议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8(4):71-72.
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