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虽然《喜福会》集中描述了母女间的冲突,但事实上,正是母亲给予女儿们无微不至的母爱才最终使得女儿们理解了母亲及其代表的中国文化。因而,《喜福会》中的母爱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重要的是母女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者
赵林静
许可
机构地区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滨海外事学院英语系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8,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喜福会》
母爱
冲突
理解
文化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何木英.
语言选择与文化取向——解读谭恩美《喜福会》的语码转换功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0):316-319.
被引量:22
2
刘卓.
解读被双重边缘化的文化属性——试论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452-454.
被引量:15
3
Yu longyu.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1989
被引量:1
4
Souris,Stephen."‘Only Two Kinds of Daughter’:Inter-Monologue Dialogicity in The Joy Luck Club"[].Harold Bloom.2000
被引量:1
5
Tan Amy.The Joy Luck Club[]..198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正光.
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
.外语教学,2000,21(4):30-35.
被引量:76
2
He Ziran,Yu Guodongp.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A Review Article[J]
.现代外语,1999,22(4):428-428.
被引量:564
3
曾理.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论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华人的“文化认同”问题[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1):9-15.
被引量:20
4
于国栋.
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
.外国语,2000,23(6):22-27.
被引量:271
5
(美)谭恩美(AmyTan)著,程乃珊,严映薇.喜福会[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6
(美)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著,李剑波,陆承毅.女勇士[M]漓江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7
王裕秋.
近二十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的崛起[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1):114-12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34
1
杨秀华,金彦海.
浅析异质文化碰撞下的华裔美国文学[J]
.作家,2012(10):119-120.
被引量:3
2
余轶颖,付迪.
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身份寻求——由《喜福会》解读华裔女性的文化认同困境[J]
.作家,2008,0(16):102-102.
3
李元胜.
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3):123-126.
被引量:35
4
徐文琼.
顺应中国文化的汉语委婉语[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2):66-68.
5
黄成夫.
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程度特性及语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8):227-231.
被引量:4
6
沈春华.
《红楼梦》中林黛玉言语的语境顺应性分析[J]
.外语学刊,2008(5):59-62.
被引量:6
7
钟营.
透过《喜福会》的人物来看作者谭恩美的双重身份[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9):59-60.
被引量:2
8
李琎.
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32-35.
被引量:13
9
万涛,许丽芹.
异质文化的时空交错——解读谭恩美作品[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132-134.
被引量:1
10
张成文.
语言学视域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以《喜福会》为例[J]
.科技信息,2010(30):47-48.
1
于彪.
论赛珍珠主要作品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观[J]
.青春岁月,2013,0(11):18-19.
2
郑恩波.
阿尔巴尼亚当代诗人五大家[J]
.飞天,2005(6).
3
陈梦.
曾朴与雨果[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6):127-129.
被引量:1
4
王晓红,李丽瑶.
“大地”托起“珍珠” “珍珠”辉映“大地”——刍议赛珍珠及其代表作《大地》[J]
.学术交流,2004(9):155-157.
被引量:10
5
杨露.
浅析《灶神之妻》的女主人公雯妮[J]
.大家,2012(11):37-38.
6
徐忠友.
构建文学交流的桥梁[J]
.文化交流,2014(5):74-76.
7
李玉良.
祝福如金[J]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2007,0(6):22-23.
8
师杰.
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中、法文学的互动影响[J]
.文教资料,2009(2):28-29.
9
闫阳.
从诗歌的翻译标准看《静夜思》的四种译本[J]
.作家,2011(20):183-184.
被引量:1
10
马振涛.
身份的尴尬:解读鲁迅对赛珍珠的评论[J]
.山花(下半月),2013(12):145-146.
作家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