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创新及其文化反思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它已经成为21世纪汉语最大的创新源泉。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样式,网络语言吸收了传统汉语言的精华,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属性。它在美学上的幽默性、词汇上的丰富性、语用上的时尚性等特性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要,也体现了新时代网民的审美心理倾向。然而,当下网络语言创新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
作者
黄也平
侯盼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1,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现代汉语创新
网络文化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1
黄也平.
“超传播”与火星文[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86-90.
被引量:1
2
陈晓明..后现代主义[M],2004.
3
邵思源.
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文化[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6):173-176.
被引量:5
4
彭军辉.
网络时代新闻“图像”的文化解析[J]
.求索,2011(4):128-13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高国营.
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十大矛盾——网络新闻编辑业务的辩证法[J]
.新闻记者,2004(10):36-39.
被引量:7
2
季桂林.
网络新闻专题探析[J]
.军事记者,2001(3):20-22.
被引量:12
3
刘绪义,钱宗武.
网络语言: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49-53.
被引量:6
4
周卫红.
论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内涵[J]
.晋阳学刊,2006(5):76-79.
被引量:22
5
尹韵公.
论网络文化[J]
.新闻与写作,2007(5):15-17.
被引量:17
6
夏冰.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恶搞”[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0-23.
被引量:4
7
“百度百科”(2010-02-06)http://baike.baidu.com.
被引量:1
8
“维基百科”(2010-02-06)zh.wikipedia.org/wiki.
被引量:1
9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5/10/c-1282887.htm.
被引量:1
10
Guy Debor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m]. New York: Zone, 1994. #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徐翔.
异化的“去中心”:审视电子乌托邦[J]
.南京社会科学,2010(10):120-126.
被引量:22
2
黄曼青.
论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形式流变[J]
.求索,2012(7):152-154.
被引量:4
3
陈典.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思路[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1):100-102.
4
姚兰,孔菁,周才钧.
从Instagram看后现代主义对社交媒体内容设计的影响[J]
.西部广播电视,2016,37(3):20-21.
5
谢清果,李睿强.
集体无意识视角下的网民互联网生存[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5):89-92.
被引量:1
6
田晓宁.
网络新闻图片的功能主义简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2):69-69.
同被引文献
63
1
严晓青,李晓博.
从广告审美角度分析消费者接受心理[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28-232.
被引量:5
2
孟昭泉.
汉文化的语音精灵——谐音[J]
.台州学院学报,2003,25(1):21-25.
被引量:12
3
王梦华.
汉字字形的混误与讹变[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78-83.
被引量:7
4
刘嘉.
浅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S1):49-50.
被引量:5
5
葛本仪.
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J]
.辞书研究,2002(3):12-16.
被引量:3
6
赵娟,田雷.
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J]
.法学评论,2005,23(6):105-112.
被引量:24
7
易军.
民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政治哲学思考——以私人自治的维护为中心[J]
.法商研究,2005,22(6):95-102.
被引量:42
8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4(6):54-64.
被引量:1824
9
许博渊.
汉语新流变[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4):185-185.
被引量:1
10
林国华.
私法自治原则的基础[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9-5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2
1
肇辰.
简析汉字语音化的网络词汇[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4):114-115.
2
周启强,谭丹丹.
从模因论看网络新词语的构词特点[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139-141.
被引量:13
3
谭静.
模因论观照下的网络新词新语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13-16.
被引量:1
4
马晶波.
关于网络语言的语言变异研究[J]
.北方文学(中),2018,0(2):208-210.
被引量:1
5
孙丹娜.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具体影响论析[J]
.芒种(下半月),2018,0(5):40-41.
6
郝韶瑛.
谈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改革创新[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3):41-42.
被引量:2
7
王娜.
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
.才智,2016,0(29):206-206.
被引量:10
8
彭艳.
探究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7,0(5):136-136.
被引量:3
9
木尼热·木合买德.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全网化教学优化策略研究——以“汉语精读”课程为例[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3):12-15.
被引量:4
10
熊文聪.
文字变造的商标可注册性研究[J]
.北方法学,2021,15(5):51-6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王文英,郭伏良.
汉语网络词汇中职业动物化命名现象探析[J]
.汉字文化,2019,0(21):142-143.
被引量:1
2
王梅.
浅析中韩人物称谓新词的文化内涵——以“青年重压生活、少子化”为中心[J]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2(2):34-39.
3
刘江涛.
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
.人文之友,2019,0(17):129-130.
4
胡凌,刘云,杨传丽.
网络语言二十年发展综述[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136-141.
被引量:9
5
车飞.
近十余年来汉语网络新词语研究述略[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102-113.
被引量:6
6
蒋秀玲,彭金定.
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研究:三种视角及其整合[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2):98-103.
被引量:2
7
孟新芝,郭子萁.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基于2012—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的分析[J]
.江淮论坛,2016(6):99-104.
被引量:9
8
邱玉冰.
模因论视域下的汉英网络新词语探析[J]
.肇庆学院学报,2017,38(1):28-31.
9
刘影.
现代汉语新词语刍议[J]
.黑龙江科学,2017,8(1):86-87.
10
黄广芳,梁璐茜.
地域方言对谐音网络流行语形成的影响[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32(6):104-108.
被引量:4
1
杨晓.
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210-211.
被引量:4
2
胡树鲜.
语言美与语法手段[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6(2):87-90.
被引量:1
3
周晶.
由模因论反思英语写作教学[J]
.科技致富向导,2008,0(11X):24-24.
4
韩红岩.
2008年十大流行语与中考作文[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9(5):54-55.
5
陶枫.
从语言学视角观察“土豪”的流行[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3):29-30.
被引量:2
6
宋艳丽,骆世查.
信息时代“传而不通”的文化反思[J]
.编辑之友,2014(11):67-69.
7
申小龙.
对汉字拼音化应作文化反思[J]
.汉字文化,1989(Z1):20-21.
8
杨启光.
主谓为本:汉语语法学症结所在——兼与陈炯同志商榷[J]
.北方论丛,1990(2):29-35.
被引量:2
9
潘先军.
关于惯用语中的“吃”[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2):110-110.
被引量:1
10
刘慧霞.
探析英语广告的文体特点与翻译[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9):100-101.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