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从《娱乐至死》看媒介生态学的人文理论面向及其未来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是媒介生态学研究领域内重要问题。本文阐释了波兹曼《娱乐至死》的理论内涵,梳理了西方人文思想领域诸多大家对消费社会娱乐化问题的反思;结合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探讨了"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根源、问题及其危害;面对消费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学更应重视人文取向与价值建构,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解决技术发展中的人文价值认同与生态学关怀。
作者
李西建
张春娟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共6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波兹曼
媒介生态学
娱乐化
人文价值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1
鲁枢元.
性与精神生态[J]
.上海文学,1995,0(2):61-64.
被引量:2
2
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3
弗洛姆;孙依依.为自己的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4
尼尔·波兹曼;章艳;吴燕莛.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5
王德胜."技术本体化":意义与挑战[A]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6
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7
陶东风,金元浦.
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J]
.文艺研究,1994(5):13-20.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34
1
梁靖羚.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J]
.华中学术,2023(4):21-29.
2
江时学.
论中国的国际话语、话语权及话语力[J]
.国际关系研究,2023(3):3-19.
被引量:9
3
孙都光.
试析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问题[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47-50.
4
张婷婷.
文学的文化批评[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1):8-12.
被引量:4
5
杨家府.
中国文艺批评的话语创构[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5(5):108-110.
6
李世涛.
社会转型与审美变迁——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与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6):45-52.
被引量:5
7
王利丽.
民族记忆与影像抒写——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4):21-27.
被引量:3
8
陈文忠,孟瑞.
近二十年审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J]
.中州学刊,2007(6):234-239.
9
闫翠静.
从学术明星现象看大众文化的回归[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28-31.
10
闫翠静,杨存昌.
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明星”现象[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1):145-1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6
1
张进.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生态学思想[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5-13.
被引量:7
2
兰斯.斯特拉特文,胡菊兰.
媒介生态学与麦克卢汉的遗赠[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6):246-252.
被引量:10
3
王怡红.
传播学两大学派的对立与交融[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2):51-58.
被引量:4
4
彼特.牟瓦,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62-74.
被引量:1
5
艾琳娜·兰博迪.
从后视镜中看麦克卢汉的媒体研究--凹镜、螺线与人文训练(英文)[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75-83.
被引量:1
6
金惠敏.
技术与感性——在麦克卢汉、海森伯和庄子之间的互文性阐释[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84-97.
被引量:5
7
易晓明.
艺术感知与技术感知的交合——论麦克卢汉的电媒感知与现代主义的艺术感知[J]
.文艺理论研究,2015(1):98-106.
被引量:4
8
金惠敏.
从形象到拟像[J]
.文学评论,2005(2):158-162.
被引量:23
9
金惠敏.
消费时代的社会美学[J]
.文艺研究,2006(12):6-17.
被引量:19
10
邵培仁.
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
.新闻与写作,2007(3):22-23.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5
1
李昕揆.
中国媒介生态学的两种范式及未来趋向[J]
.中国文化研究,2016(3):10-18.
被引量:2
2
陈海.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美学意味[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3):50-54.
被引量:5
3
袁祖社.
思入价值问题的理论深处: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启示[J]
.江汉论坛,2017(4):67-75.
4
孟薇.
自媒体时代儿童影像消费现象批判——以抖音为例[J]
.传媒,2018(23):77-79.
被引量:12
5
刘伟业.
大众“娱乐至死”的困局与破局方法[J]
.中国报业,2023(8):224-22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胡康.
全媒体主持传播生态研究[J]
.北方传媒研究,2022(6):49-53.
被引量:3
2
张兆卉.
麦克卢汉媒介视角下的当代电子游戏[J]
.北方文学(下),2018,0(4):122-123.
3
赵阳.
自媒体时代下展现儿童“成人化”现象的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9,3(10):219-219.
4
陈炳宇.
未成年人的网络直播权利探析[J]
.声屏世界,2019,0(8):31-33.
5
鹿茸茸.
“媒介即讯息”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价值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0):21-22.
6
张务农,贾保先.
“人”与“非人”——智慧课堂中人的主体性考察[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122-128.
被引量:21
7
黄崇燕,丁洁.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红人对当代青年的负面影响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0,6(12):74-76.
8
殷文,焦健.
建构主义视角下短视频App的使用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东南传播,2021(3):116-118.
被引量:2
9
喻国明,耿晓梦.
复杂性范式:技术革命下传播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J]
.新闻界,2022(1):111-117.
被引量:5
10
张健东.
短视频平台儿童影像的呈现与隐私伦理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
.新闻传播,2021(23):49-51.
被引量:1
1
杨爽.
体验式报道的价值期待与现实难度探析[J]
.新闻传播,2015(7):84-85.
被引量:2
2
杜丽杰.
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问题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27-128.
被引量:1
3
黄滔.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J]
.声屏世界,2016(10):34-35.
4
王亚非.
感受与期待[J]
.出版人,2016,0(1):36-36.
5
陈力丹.
对传媒的价值期待和基本评价——人民网“你眼中的媒体”调查结果分析[J]
.新闻实践,2006(1):40-41.
被引量:3
6
郭绍全.
论现代图书馆学的人文取向及其价值实现[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1):2-6.
被引量:5
7
孟英,李剑华.
“以人为本”做好档案利用信息服务[J]
.兰台世界(上旬),2006(05X):48-48.
被引量:2
8
王延波,常春雨.
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价值建构中的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8):44-46.
9
李莎莎.
探析电视真人秀节目《了不起的挑战》中多元价值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132-133.
10
周志远.
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的战略转型[J]
.情报科学,2011,29(6):957-960.
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