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谭诗》的中国象征诗理论建构——留日创造社作家穆木天论稿
A Symbolic Pursuit: About 'The Pool' and 'The Wandering Heart', Two Works by 'The Creative Workshop' Chinese Student Writers in Jap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谭诗》是穆木天留学日本期间汲取西方现代诗歌营养的诗学思考的结晶。本文从中国新诗发展出发,通过对穆木天与周作人、梁宗岱、郭沫若、闻一多新诗观念的比较,说明了《谭诗》的中国象征诗理论建构的价值和意义,并且认为,穆木天与法国象征诗相联系对“纯诗”的思考,具有着世界观和人生观根本变化的性质,是对中国几千年诗歌观念的根本变革。
作者
陈方竞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文文学》
2006年第1期83-91,共9页
Literatures in Chinese
关键词
穆木天
<谭诗>
纯诗
象征主义
周作人
梁宗岱
郭沫若
闻一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陈方竞.
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J]
.文艺研究,2004(5):68-75.
被引量:7
2
王富仁.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篇)[J]
.江苏社会科学,2003(1):107-118.
被引量:14
3
陈〓,刘象愚.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4
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665.
5
周作人著..周作人早期散文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353.
6
梁宗岱著..诗与真 诗与真二集[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217.
7
郭沫若著..学生时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2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钱理群.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
.鲁迅研究月刊,1995(10):31-35.
被引量:34
2
湯用彤.
嵇康、阮籍之学[J]
.中国文化,1990(1):133-135.
被引量:3
3
陈方竞,穆艳霞.
鲁迅:“人与鬼的纠葛和交融”——兼谈五四新文化倡导的历史局限[J]
.社会科学战线,2004(3):98-10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9
1
陈方竞.
《旅心》的象征主义追寻——留日创造社作家穆木天论稿(二)[J]
.华文文学,2006(3):58-65.
被引量:1
2
庄伟杰.
灵魂的珍珠项链——余光中诗歌从边缘切入的两种向度窥探[J]
.晋阳学刊,2005(1):103-108.
被引量:3
3
秦弓.
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1-8.
4
孙玉.
现代性与传统的张力之间——对臧克家前期诗作的再审视[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85-186.
5
崔云伟,刘增人.
2004年鲁迅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5(5):128-135.
6
丁鲁,黄淮,周仲器,万龙生.
关于新诗形式问题的讨论(笔谈)[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46-49.
被引量:2
7
史红华.
沉思的感悟与激想的痛苦——冯至、穆旦智性抒情诗的比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7S):199-199.
8
韩璇.
“非诗化”现象扫描[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95-96.
9
高永年.
艾青“诗歌散文美”与叙事精神的弘扬[J]
.江苏社会科学,2010(5):176-180.
被引量:1
10
史红华.
冯至与穆旦抒情诗比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2):294-295.
1
黄淳浩.
略论创造社作家的创作[J]
.郭沫若学刊,1997(4):35-42.
2
卢惠余.
简论闻一多的象征诗及其诗学意义[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0(5):118-120.
被引量:1
3
陆文.
李金发与戴望舒:起步与超越[J]
.求索,1994(1):87-91.
被引量:2
4
曾思艺.
试论莱蒙托夫抒情诗中的象征诗[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5):16-25.
5
陈方竞.
《旅心》的象征主义追寻——留日创造社作家穆木天论稿(二)[J]
.华文文学,2006(3):58-65.
被引量:1
6
刘松泉.
敏感的寻找,冷涩的表达——试论李金发的诗[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1,18(6):26-28.
7
杨开浪.
创造社作家文化心理研究述评[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2):72-76.
8
王晓雁.
从平民化的通俗到歧途的媚俗——评张资平的小说创作[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3):99-101.
9
陈方竞.
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重变奏中 ——论穆木天的前期诗论和诗创作[J]
.荆州师专学报,1991,14(3):26-30.
10
罗昌智.
“象征”的契合:在移植与模仿之间再造诗格[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45-47.
华文文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