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闻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阅读美国主流新闻期刊的涉华报道,常常可以碰到汉语借词。通常而言,从他国语言中借入新的词汇是为了“填补意义的空白”,但本文认为,它还可以是传播者有意而为的一种传播策略。
作者
谭梦玲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06年第14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借词
音译
意译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李小飞.
从英汉互借词看中外文化渗透[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1):47-49.
被引量:32
2
汪榕培主编..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77.
3
[4]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第285页.
被引量:1
4
[5]Venuti,Lawrence,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240.
被引量:1
5
[6]Fairclough,Norman,Language and Power,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p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罗运芝.
中国英语前景观[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3-24.
被引量:127
2
熊文华.
汉语和英语中的借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2):126-142.
被引量:17
3
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5(4):18-24.
被引量:1000
共引文献
31
1
杜曾慧.
英汉语相互借词与跨文化交际[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7-50.
被引量:1
2
李勇.
从目的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异化策略[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S1):52-55.
被引量:15
3
王春.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优化策略[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0(4):44-48.
被引量:4
4
曾文武.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45-47.
被引量:7
5
梁改萍.
关于英语中汉语借词问题的探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49-51.
被引量:11
6
邓天中.
英语新词的常见词汇特征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2005,26(5):49-52.
被引量:11
7
王璐,王朋.
英语缩略词的语用功能及其对汉语的渗透[J]
.山东外语教学,2007,28(2):72-76.
被引量:10
8
何影,张敏.
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J]
.中国电力教育,2008(7):250-251.
被引量:6
9
马睿颖.
英语中汉语借词研究概览[J]
.外国语言文学,2008,25(3):172-176.
被引量:14
10
许爱军.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生存状态[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0-115.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0
1
赵雄,魏家海,吴新华.
汉英词的互借及同化[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6):31-33.
被引量:5
2
吴东英.
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
.当代语言学,2001,3(2):81-89.
被引量:70
3
张惠,郝素珍.
由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论跨文化交际的趋同性[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7-79.
被引量:3
4
黄焰结.
从silk(888)到taikonaut(200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4):16-21.
被引量:24
5
郭文静.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变化[J]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2):71-73.
被引量:4
6
谢佳宾,张哲.
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6):129-130.
被引量:3
7
甘成英.
英汉词汇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3):86-88.
被引量:7
8
Yamuna Kachru,Larry E.Smith.Cultures,Contexts and the World Englishes[M].New York,2008.
被引量:1
9
Jess Stein.The Random House New Word Dictionary[M].New York Ballantin Books,1989.
被引量:1
10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Z].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王晓俊.
从互借词透视英汉文化的相互影响[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6):74-77.
被引量:2
2
徐宜良.
从英汉词汇互借看语言的融合[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4):104-107.
被引量:6
3
龚一凡,黄晓玟.
从“不折腾”看汉语借词对英语的影响[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11):130-132.
4
郑佳.
新闻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用词研究[J]
.现代英语,2022(22):67-7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鄢春艳.
从修辞的视角看网络新词构造[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4):98-100.
被引量:3
2
刘长友.
汉语中的英语谐音意译词探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8):56-57.
3
张玲,茹克燕.肉孜,田海文.
从语言接触角度看维语中汉语借词的“本族化”[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9(4):41-43.
被引量:3
4
郑小艳.
从英汉词汇互借看异语互补[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4):99-101.
被引量:1
5
黄文苑.
中国特色饮食名称英译的有效性研究--以煎饼果子为例[J]
.科学与财富,2015,7(21):132-132.
6
钟钰.
英语与汉语语言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J]
.科技资讯,2016,14(2):146-147.
被引量:3
7
田力.
茶艺英语中汉语借词及文化透视[J]
.福建茶叶,2017,39(7):343-344.
8
张妍丽.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之文化透视[J]
.作家,2013,0(12X):176-177.
1
魏鹰.
汉、英语言中借词的对比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1):46-46.
2
玛依拉.阿吉艾可拜尔,胡西旦木.吾斯满.
维吾尔语方言土语中的汉语借词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104-105.
被引量:3
3
丘冬.
布努瑶语中的汉壮借词层次简析[J]
.成功,2010(3):216-217.
4
张静.
借词导文 优化教学——名师教学片段与赏析[J]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0(1):59-59.
5
苏大龙.
浅析意译中灵活性的限度[J]
.成功,2010(5):210-211.
6
卞亚红,张力,罗虹,张兰玲.
基于医学知识点传播策略的实例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4):365-368.
被引量:1
7
黄小川.
多媒体组合传播策略[J]
.销售与管理,2005(12):63-63.
8
何淑梅.
俄语教学中正确对待英语借词[J]
.中国科技信息,2007(8):182-182.
被引量:1
9
李玫莹.
汉藏语研究中的同源、借词问题探索概说~[1][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09-110.
10
李强.
语言历史接触视野下的傣语汉借词特征[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70-73.
文教资料
2006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