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戏曲悲剧性内涵的充盈及其被消解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戏曲具有充盈的悲剧性内涵 ,这不仅表现在剧作往往表现悲惨人物的悲惨遭遇上 ,而且也表现在剧作的悲剧性情境和氛围上 ,大团圆结局对中国戏曲的悲剧性精神起到了消解作用 ,但不能以此作为否定中国存在悲剧的依据 ,中国悲剧的文体存在不应抹杀。
作者
伏涤修
机构地区
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关键词
戏曲
悲剧
悲剧精神
大团圆结局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被引量:7
2
[2]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被引量:1
3
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8:319.
4
刘景亮,谭静波.
中和之美与大团圆[J]
.艺术百家,2001,17(1):1-11.
被引量:16
5
钱钟书著..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74:622.
6
熊元义著..回到中国悲剧[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355.
共引文献
20
1
张智.
布莱希特戏剧冲突初探[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12):116-118.
2
陈军,王金胜.
论《茶馆》的现代性[J]
.艺术百家,2005,21(2):49-51.
被引量:3
3
杨剑龙.
论《雷雨》舞台指示词的效用与艺术[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5):34-39.
被引量:1
4
董文桃.
试析越剧《碧玉簪》的日常生活叙事及其美学意义[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64-67.
被引量:1
5
万晓高.
论古希腊悲剧的主导观念[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63-66.
被引量:1
6
张佐邦,布小继.
原罪意识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72-77.
被引量:1
7
邰东梅,吴景东.
儒家“中和”观与中和之美[J]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380-1381.
被引量:4
8
杨帆.
论“大团圆结局”掩盖下的中国悲剧[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1):50-53.
9
林红,黄大欣.
古代戏曲圆满结局的历史文化探因[J]
.戏剧文学,2010(4):87-91.
被引量:1
10
王群.
廖辉英女性小说创作的通俗化特性探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16-19.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瑞英.
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从《窦娥冤》、《赵氏孤儿》看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特征[J]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3):50-51.
被引量:1
2
郭乃安.
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
.中国音乐学,1991(2):16-21.
被引量:152
3
沈壮海.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4):48-53.
被引量:34
4
刘景亮,谭静波.
中和之美与大团圆[J]
.艺术百家,2001,17(1):1-11.
被引量:16
5
刘树胜,仇必鳌.
论元杂剧作品中的梦[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0-73.
被引量:4
6
方建斌.
浅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兼论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问题[J]
.殷都学刊,2000,21(4):67-70.
被引量:6
7
虞江芙.
浅论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界定及成因[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41-45.
被引量:4
8
郭红雅.
从信仰角度看窦娥之悲剧[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2X):31-33.
被引量:1
9
姚春梅.
字字着色 语语生情——论《汉宫秋》的语言艺术[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78-81.
被引量:1
10
刘婷.
简论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以神话、杂剧等为例[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3):47-5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张越.
近十年元杂剧悲剧研究综述[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20-122.
2
李海安.
赵玉清怀梆唱腔特色形成初探[J]
.焦作大学学报,2010,24(1):31-33.
被引量:2
3
吕维洪.
云南少数民族“化身复活”型戏曲的文化意蕴[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8):1-3.
4
王艳萍.
浅谈小仲马的《茶花女》[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6):165-166.
被引量:3
5
王佳乐,郝青云.
元杂剧悲剧批评的发展演变[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4,32(2):57-6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新元.
浅析经典歌剧作品《茶花女》艺术特色[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73-74.
2
鲁雪姣.
浅析威尔第歌剧《茶花女》的艺术特色[J]
.北方音乐,2015,35(22):166-166.
被引量:1
3
凌崎,葛敏.
沁阳怀梆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举措[J]
.戏剧之家,2016(3):8-9.
4
陈彧.
怀梆“挑后嗓”的音乐声学分析[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2):23-29.
5
于鑫.
简评《茶花女》的女权主义[J]
.才智,2015,0(9):268-269.
被引量:1
1
张吉伟.
论传统山水画的悲剧情结[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2):118-118.
2
李永明.
论中国古典音乐中的“悲剧”与“悲剧性”[J]
.音乐研究,2008(6):68-72.
被引量:1
3
杨弘倩.
电影《苦月亮》结构探微[J]
.青春岁月,2013,0(8):56-57.
4
周广平.
“它,凝聚了我一生的悲惨遭遇”——听马勒的《第六交响曲》[J]
.中国电子商情,1998(8):122-123.
被引量:1
5
熊元义.
《桃花扇》与《哈姆雷特》[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1999(3):41-46.
6
黄俊杰,常迪娜,王莉娟.
影视艺术及其动像视听传媒对市井艺术的消解与振兴[J]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2):47-51.
7
龚琪.
山城知音喜赞新乐风——记中国音协赴渝慰问演出团[J]
.人民音乐,1985(7):27-29.
8
关雅浓.
寓美于 朴寓新于古 与时俱进 继承创新——京剧《杜十娘》音乐创作札记六则[J]
.戏曲艺术,2002,23(4):14-16.
9
毕亚楠.
中国悲剧体材歌剧主人公音乐的主要审美特征——以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音乐为例[J]
.大家,2012(7):94-94.
10
吴嘉雯.
丽调在中篇苏州弹词《五姑娘》中的运用探析[J]
.曲艺,2015(7):50-52.
戏曲艺术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