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项目研究报告
被引量:4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0-20,共11页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31
-
1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DB/OL].http://gaokao.xdf.cn/college/m_zkc_85,2014-11-18. 被引量:1
-
2江苏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江苏省十二五新材料产业推进方案[R].2012. 被引量:1
-
3王金淑,李洪义,刘伟,张国珍,毛倩谨.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08(7):85-86. 被引量:6
-
4张钧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J].甘肃科技,2008,24(15):165-168. 被引量:21
-
5何勇,于广华.占领新材料科学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纪实[J].北京教育(高教),2010(1):57-59. 被引量:5
-
6甄睿,蔡璐.应用型本科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65-68. 被引量:11
-
7唐铁军,王平祥,王春潮.课内外结合,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9-22. 被引量:31
-
8姚立红,薛质,李建华.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的管理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3):51-52. 被引量:10
-
9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1):28-32. 被引量:51
-
10强薇,毕建杰,叶宝兴.有效利用科研项目 提升整体教学水平[J].实验室科学,2011,14(2):5-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4
-
1杨姝,亓昌,胡平,申国哲,郭烈,刘波.实际项目教学在本科生创新实践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2,15(5):140-142. 被引量:2
-
2卢向雨,田立辉,芦笙.探索“四结合”教学法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165-166. 被引量:5
-
3杨超,王瑞花,宋杰光,李世斌.地方高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5,13(27):165-166. 被引量:2
-
4齐亮,王道武,敬凤婷,张迎晖.“1341”金属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J].山西青年,2019(16):26-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王晓南,宋滨娜,丁汉林,胡增荣.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金属材料专业课课程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8):64-65.
-
2戴锡玲,曹建国,王全喜.大学生创新项目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指导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项目心得体会[J].高教论坛,2016(5):20-22. 被引量:10
-
3郭云霞,卢向雨,郭平义.《新材料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129-130. 被引量:3
-
4冯春,滕蛟,于广华.低维材料课程的认知性和实践性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6,21(4):25-27.
-
5李莎,宋丽萍,孙慧.浅谈基于资源库应用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改革[J].时代农机,2018,45(6):155-155. 被引量:1
-
6郭云霞,卢向雨,郭平义,史兴岭.从“低头手机党”到“学霸模式”——论优化材料学科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听课效率[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69-270. 被引量:1
-
7蔡英.《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改革刍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248-248. 被引量:5
-
8黄宏锋,韦莉莉,亓海全,秦芳诚,刘崇宇,江鸿杰.基于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9(34):63-64. 被引量:7
-
9王萍萍,何登良,刘树信,唐杰,陈宁.“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材料类专业建设面临挑战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0(2):48-51. 被引量:4
-
10宋磊,冯大奎.以实践为基础的船舶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科学,2022,25(2):116-119. 被引量:1
-
1吴国安.创新——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29-30.
-
2王旭升.高等专科院校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1999,25(5):51-52.
-
3邓忠莲.试论教学计划之改革[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3(3):223-224.
-
4赵薇.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03-103.
-
5唐永胜.三十年来西方国家中等学校教学计划变化概况[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6(3):18-19.
-
6笪佐领.普通高中教学计划改革刍议[J].教育研究,1989,10(9):65-70.
-
7刘东,王秋萍,孙楠,侯为军.产学研合作制订教学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08(6):204-205. 被引量:11
-
8王旭升,蒲瑞霞.以教学计划改革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J].山东电大学报,2004(2):43-43.
-
9黄智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J].发明与革新,1999(11):28-28.
-
10贾少华.“不讲条件”是创业大学生的首要条件[J].教育与职业,2014(22):8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