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极高的疾病,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继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1]。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如卒中后抑郁(Postsroke depression)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对躯体残损,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都有消极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脑卒中康复期(病程>2w),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康复治疗有明显的协同作用[3]。因此,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要了解和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点,如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 朱文婷
出处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286-286,共1页 Medical In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

共引文献3306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