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有三种途径:事件—经历—神话.②他的"历史三调论"揭示出,历史作为"昨日之事",由谁来写、写于何时、为何而写、写了什么,都决定了历史以何种面目呈现在"今日之场",而浮现的表象背后所遮掩的历史"底相"正是"谁的历史"的话语叙事——一种权力的表述,历史从来不是形影相吊的吟唱,而是多元权力主体或合唱或争鸣的复调作品.在中国区域社会研究视野下,地方史的书写同样呈现出权力的运作和书写者的立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社会为了传承历史合法性,获取现实资源,"往往会对以文献和口头方式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记录进行挖掘、牵合、想象、增删,直至作伪",以此获得历史授权.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和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同营造的"观光场域",使地方历史的书写进入前所未有的复杂交织的社会语境,历史本身甚至不再仅仅是对过去的诠释,而成为一种"精挑细选"的商品,作为某一族群或区域的装饰品展示给游客.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市场经济环境刺激下,地方历史的制作进入了全新的竞赛时代.
出处
《中国民族学》
2019年第2期181-189,共9页
China Ethnology
基金
2018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至公”研究生科研训练项目《历史何以被制作-“骊靬”文本的人类学解读》(项目批准编号:18LSZGB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