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者来寨"到"骊靬"——一个地方历史文本的制作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有三种途径:事件—经历—神话.②他的"历史三调论"揭示出,历史作为"昨日之事",由谁来写、写于何时、为何而写、写了什么,都决定了历史以何种面目呈现在"今日之场",而浮现的表象背后所遮掩的历史"底相"正是"谁的历史"的话语叙事——一种权力的表述,历史从来不是形影相吊的吟唱,而是多元权力主体或合唱或争鸣的复调作品.在中国区域社会研究视野下,地方史的书写同样呈现出权力的运作和书写者的立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地方社会为了传承历史合法性,获取现实资源,"往往会对以文献和口头方式保存下来的各类历史记录进行挖掘、牵合、想象、增删,直至作伪",以此获得历史授权.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和消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同营造的"观光场域",使地方历史的书写进入前所未有的复杂交织的社会语境,历史本身甚至不再仅仅是对过去的诠释,而成为一种"精挑细选"的商品,作为某一族群或区域的装饰品展示给游客.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市场经济环境刺激下,地方历史的制作进入了全新的竞赛时代.
作者 王明慧 樊莹
出处 《中国民族学》 2019年第2期181-189,共9页 China Ethnology
基金 2018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至公”研究生科研训练项目《历史何以被制作-“骊靬”文本的人类学解读》(项目批准编号:18LSZGB008)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04

  • 1季羨林.中国蠶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J].历史研究,1955(4):51-94. 被引量:29
  • 2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1):45-76. 被引量:82
  • 3刘东生.李希霍芬和“中亚人与环境”[J].第四纪研究,2005,25(4):405-408. 被引量:12
  • 4该志已经插入公元58-84年班固所著<汉书>(参见王先谦著<汉书补注>卷28下:16a). 被引量:1
  • 5布德堡(P.A.Boodberg).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936,1:286-291. 被引量:1
  • 6王先谦<汉书补注>卷28下:16b,"骊(该书汉文本作"犛"--译者)靬即大秦国,盖以其降人置县".虽然他没有解释清楚有多少罗马人到了中国,但是从他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被引量:1
  • 7东经102度7分;北纬29度14分. 被引量:1
  • 8<汉书>卷94上:28b=得·格鲁特(J.J.M.de Groot)译(chinesische Urkunden zur Geschichte Asiens),I,190.(他把"P'an-ho"误读作"Fan-ho".) 被引量:1
  • 9这一地名被诸多汉学家误读或错释.赫斯(F.Hirth)<东罗马与中国>(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P.77,又<美国东方社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38,1917,107,作"Li-K'an".得·格鲁特,同前书,Ⅱ,17,18,28,33,91,93,同.塔恩(W.Tarn)<在印度和大夏的希腊人>(7he Greeks in Bactria and India),P.347,亦同.但伯希和(P.Pelliot)<通报>(in the T'oungPao),16,1915,690-91)作"Li-kien",与笔者文中的"Li-jien"为同一词.这一词的读音必须予以更正.这个中国地名有如下几种写法:(1)黎轩:<史记>卷123:12,24,29(见[日本]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又<魏书>卷102同.(2)犂轩:<魏略>(<三国志>卷30引),[查<三国志>卷30引<魏略>,P860作犁革--译者].(3)骊靬:<汉书>卷28下:16a;<说文解字>目录第70;裴松之<三国志注>卷28:5a(百纳本);<后汉书集解>志卷23上:38b;<晋书>(百纳本)卷14:15a,卷86:17b1.(4)犂鞬:<后汉书集解>传卷78:12a;<晋书>卷67;(5)犂靬:<汉书>卷96:26b,30b;<文献通考>卷339.(6)犛靬:<汉书>卷61:6a.由于"靬"字在字典中的读音有一声,读作"K'an4",故得·格鲁特被误导.但这只是K'an4、ch'ien2、jien1和K'an1四种读音中的一种.得·格鲁特在其译文的一个注释(即他在汉文文本中重复提及的第77页注1)中声称,不管怎样,这个字的声母应是"g",韵母应是"ien",但显而易见,得·格鲁特肯定是用了现在"jien或"gien"的发音."骊靬"一词的多种读写说明该词正是外文的汉文音译,关于该词的正确读音古代有多种解释:<汉书>卷28下:16a,李奇注(公元200年左右)曰:‘靬'字的声母应是"d'-",韵母应是"-ian"(今迟虔的反切.高本汉[B.Karlgren]<汉语语法>[]第596d认为在唐代,今"迟"读作"d'i).如淳(在公元189-165享有盛名)曰:‘靬'字的声母为不发音的"K-",韵母为"an".(今读作‘弓靬').颜籀字师古(580-645年)曰:骊音力迟反.靬音虔,今其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揭音其谒反.(<汉书>卷28下:16a).上述几种有趣的 被引量:1
  • 10对于骊靬罗马城,学者们有诸多说法.赫斯(同前书,169ff,esp.p.171)认为是伯特腊(又名Rekem),并以此代表叙利亚和东罗马.沙畹[Chavannes](<通报>,8,1907,179)同.得·格鲁特(同前书,Ⅱ,18)与赫尔曼[Hermann]<中国地图集>(Atlas of china,pp.17,26-27)同.布德保(<哈佛亚洲研究杂志>,1,1936,290,n.3)认为是中亚的亚历山大.塔恩认为该地位于米底亚.然而伯希和(<通报>16,1915,690-?91)认为这个词的两个音节通常作"le"和"kan",由此他发现了这个名称是亚历山大的音译,本指埃及的亚历山大,因为这可从汉文文献关于该地眩人到达中国的记载得到证实.笔者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