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工科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经验,并提出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后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科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作者
韩莫日格
机构地区
吉林建筑大学
出处
《产业科技创新》
2020年第31期114-115,共2页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基金
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CXY201924)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工科高校
硕士研究生培养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慧珍.
新工科理念下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6):7-9.
被引量:16
2
杨洪勇,王福生.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3):18-21.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郭卫云.
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途径探析[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4,46(6):97-100.
被引量:3
2
宋晓云,李浩,周文文.
面向协同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学科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29-32.
被引量:13
3
盛明科,邵梦洁.
协同创新环境下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17-22.
被引量:26
4
周佳栋.
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体制建设思考[J]
.高教学刊,2016,2(4):23-24.
被引量:4
5
朱向庆,曾辉,杨永华,张学成,吴华波.
地方性本科院校二级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1):29-31.
被引量:3
6
陈天旻.
构建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J]
.中国集体经济,2017,0(17):122-123.
被引量:1
7
刘晓宏,孔祥年.
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江南大学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7(6):64-67.
被引量:30
8
刘维.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创新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
.创新科技,2017,17(3):59-61.
被引量:3
9
张秋昭,张书毕,高井祥,李增科,杨威.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培养特色行业人才模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69-17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48
1
刘洋,张运波,钟菲,李钰.
面向未来的新工科视域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11):157-158.
被引量:2
2
彭国文,余修武,李向阳,刘永.
基于“政产学研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8):229-230.
被引量:3
3
宿程远,杨芳,蒙冕武,陈孟林.
基于“三位四回归”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与职业能力提升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83-284.
被引量:1
4
王会杰,鲍世绍,陈慧敏.
物理学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0):92-94.
5
徐学东,门玉琢,刘辉,冀秉魁.
新工科视阈下机械类专业“专创融合、产教协同”育人体系改革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130-134.
被引量:5
6
郑海波,刘颜,汪姣,胡鹏丽,吴晓伟,李景军.
发挥研究生秘书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保障体系中的作用[J]
.山东青年,2019,0(11):72-72.
7
李荃.
校企协同一体化框架下初探“新工科”协同发展新路径——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
.时代教育,2018,0(13):82-83.
8
王昆.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的吉林省新工科人才供需关系研究[J]
.科技资讯,2018,16(25):200-200.
被引量:2
9
杨瑞君,韦丽华,王笑妍,许昌满.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路径探析——以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类学科为例[J]
.大学教育,2019,0(7):175-178.
被引量:16
10
张锦,朱小梅.
环境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3):28-29.
被引量:7
1
刘云霞,赵素娟.
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福建茶叶,2021,43(1):161-163.
被引量:1
2
周光霞.
基于OBE理念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4):64-67.
被引量:10
产业科技创新
2020年 第3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