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的矮生基因及其遗传效应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降低玉米株高是当前玉米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从遗传学的角度阐明玉米矮化的原因,矮生基因的表型效应、传递规律和应用方法,是玉米矮化育种工作的重要前提。玉米的株高由单株的茎节数目和节间长度决定。节数越多、节间越长,则植株越高;反之则株高降低。
作者
戴景瑞
机构地区
北京农业大学
出处
《遗传》
CAS
1979年第5期40-43,共4页
Hereditas(Beijing)
关键词
矮生基因
玉米矮化
株高
节间长度
矮化育种
玉米
遗传背景
遗传效应
基因型效应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30
1
林廷安,张启刚,李春兰,朱湄.
小麦矮秆突变的诱发[J]
.遗传,1979(3):27-30.
被引量:2
2
张文毅.
论高粱株高及其区段的遗传[J]
.辽宁农业科学,1993(5):1-4.
被引量:3
3
张志胜,谢利,萧爱兴,何琼英,姜蕾.
秋水仙素处理兰花原球茎对其生长和诱变效应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5,19(1):19-23.
被引量:42
4
敖雁,徐辰武.
贝叶斯回归分析方法及其在QTL作图中的应用[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2):44-49.
被引量:4
5
徐庆章,王庆成,牛玉贞,王忠孝,张军.
玉米株型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92-496.
被引量:91
6
于洪飞,戴俊英,沈秀瑛,张烈.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生理形态研究概况[J]
.玉米科学,1995,3(1):12-17.
被引量:32
7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3):266-270.
被引量:23
8
兰进好,褚栋.
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遗传基础的QTL剖析[J]
.遗传,2005,27(6):925-934.
被引量:52
9
程灿,吴跃进,刘斌美,童继平,吴敬德,张瑛,吴瑾华,袁勤.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对株高表达的影响及其对GA_3的敏感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1):25-30.
被引量:9
10
宋朝玉,张继余,张清霞,陈希群,李祥云,王圣健.
玉米倒伏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J]
.作物杂志,2006(1):36-38.
被引量:100
引证文献
12
1
李钟,郑祖平,张国清,何川.
矮生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利用[J]
.玉米科学,2006,14(1):76-78.
被引量:12
2
崔绍平,孙世珍,徐有,郑积德,李洪杰.
玉米br-2矮生基因利用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0,5(2):7-12.
被引量:9
3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的发现与遗传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521-524.
被引量:6
4
李慧敏,赵凤梧,李爱国,彭海城,杨建忠,李明哲,郝永波.
高粱-旱稻属间杂交获得矮秆新种质的矮生性状分析[J]
.核农学报,2009,23(1):33-36.
被引量:1
5
何川,郑祖平,谢树果,李钟,刘代惠.
隐性单基因br-2玉米矮生系的选育[J]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8):2978-2981.
被引量:7
6
樊景胜.
玉米矮生基因遗传及其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1):29-30.
被引量:6
7
戚洪源,李卫华,付志远,丁冬,胡彦民,汤继华.
玉米隐性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7(3):245-249.
被引量:7
8
阎淑琴.
矮生玉米的遗传与育种[J]
.玉米科学,2000,8(2):36-37.
被引量:15
9
胡文明,汤在祥,张恩盈,徐辰武.
玉米株高性状QTL的贝叶斯定位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34(2):41-46.
10
邱正高,杨华,袁亮,张亚勤,张采波,汤玲,荣廷昭,曹墨菊.
一份新选玉米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6):112-11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李钟,郑祖平,张国清,何川.
矮生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利用[J]
.玉米科学,2006,14(1):76-78.
被引量:12
2
嵇怡,缪旻珉,陈学好.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6,4(6):753-771.
被引量:37
3
张素梅,刘凤军,刘保申,王立静,董树亭.
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的发现及初步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3):15-18.
被引量:19
4
李云龙,张俊华,崔崇士.
植物矮生基因资源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3):140-144.
被引量:8
5
黄初女,王光达,董艺兰,朱浩哲,李美兰.
极早熟玉米单交种延单21号的选育[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8,30(1):37-40.
被引量:8
6
王立静,哈丽旦,张素梅,徐春花,刘保申.
新的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鉴定与遗传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8,23(5):23-25.
被引量:18
7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的发现与遗传鉴定[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521-524.
被引量:6
8
刘海燕.
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性状综合评价[J]
.中国种业,2009(12):37-39.
被引量:1
9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蒲子钢.
外引矮秆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7-20.
被引量:2
10
石云素,于永涛,宋燕春,刘志斋,黎裕,王天宇.
一个新矮生玉米种质资源矮生性状QTL的定位[J]
.作物学报,2010,36(2):256-260.
被引量:7
1
戴习彬,王远,周志林,肖世卓,赵凌霄,王洁,王珧,李青莲,朱国鹏,曹清河.
菜用甘薯产量稳定性及试验点鉴别力综合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23,39(1):22-29.
被引量:2
2
张文婷,王煜,赵丫杰,赵翔宇.
ZmCYP72A5基因调节玉米株高和抽穗时间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4(1):1-8.
3
周丙月,袁剑龙,张玉梅,李丽,梁丽娟,夏露露,张峰.
马铃薯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J]
.核农学报,2023,37(2):274-289.
被引量:4
4
刘富强,窦超银,顾桂栋,陈伟,佟威.
风沙土水肥一体化滴灌水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5):110-116.
被引量:2
5
刘禹池,岳丽杰,卢庭启,王竹,王静,吕巨智,陈玉锋,柯国华,张会玲,杨勤,刘永红.
不同调酸措施对西南山地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1):191-198.
被引量:2
遗传
197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