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荣格文论中的中国材料阐释:理路、变异和价值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文论中使用了包括典籍、图像、神话在内的大量中国材料。他以“佐证、沟通集体无意识和论证沟通方法的合理性”为基本学理脉络阐释中国材料,将结论吸收进其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体系中。荣格对中国材料的阐释中有大量变异的内容,包括条件性变异和创造性变异。前者由传播条件的局限、翻译水平的参差以及文化语境变化造成;后者由荣格采用的文化比较、心理学、人类学和重视图像阅读的组合方法论产生。两种变异叠加,使荣格的阐释结论与原本的中国文化有了根本差异。而变异是理论旅行和文化交流的常态和必然,应对的是思想发展的内在需求。荣格对中国材料的变异阐释满足了荣格个人学术生涯、西方心理学乃至整个西方学术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心灵建设为支架,搭建起当代中国与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与当代西方之间的对话桥梁。
作者 喻宛婷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3年第2期190-216,共27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16ZDA19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当代电影中‘农民老父亲’形象研究”(17YJC760110)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 1(德)荣格著,杨儒宾译..东洋冥想的心理学 从易经到禅[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0.
  • 2(瑞士)C.G.荣格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积极想象[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214.
  • 3(瑞士)C.G.荣格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梦的分析 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352.
  • 4(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结构与心理动力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380.
  • 5郭健,杨玉辉.误解与契合——析荣格对道教内丹学的心理学阐释[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40-144. 被引量:4
  • 6曹雅馨..遥契与扞格:荣格“共时性”观念对《易经》的援用及改造[D].上海师范大学,2017:
  • 7李育富.易学视野下的“时”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3):36-41. 被引量:2
  • 8(瑞士)C.G.荣格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原型与原型意象[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185.
  • 9(瑞士)C.G.荣格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分析心理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179.
  • 10陆扬.荣格释《易经》[J].中国比较文学,1998(3):93-10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79

共引文献7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