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典籍常有袭用前贤文字的现象,或逐字逐句直引原文,或以相近之意异文复用。踵武前贤的文本复用行为使得先贤的思想观念在后世传播演化、历久弥新。然而许多文献在复用前贤文字时并未直接标明因袭的出处,因此人文学者以往是通过逐句对读的方法来研究文本之间的复用关系。本文参考《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哲学卷》的目录,选取了上始先秦下迄民国的136本儒学经典书目作为《论语》复用检索的参考语料集合,采用近似最长公共子串匹配方法自动识别和提取后世文献中与《论语》表述相近、取意相同的复用文本,并从篇目、章节和短语三个由粗到精的文本粒度对平行文本进行计量统计。本文结合既有的史学研究问题与观点,观察《论语》在中国儒家经典中被广泛复用的思想主题,及不同类型文献对复用内容的侧重;观察《论语》20篇文本及其思想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复用频次变化,进而探析不同社会背景下思想受关注程度的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论语》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变迁。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4年第2期174-192,共19页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点合作项目“中国儒家学术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项目号:72010107003)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