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同路人”与“革命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中的身份政治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20—30年代,"同路人""革命人""托派"等身份政治话语非常活跃和复杂,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民族魂鲁迅"和"人民性鲁迅""同路人鲁迅"和"革命人鲁迅"等身份符号的辩论埋下伏笔。而"同路人"理论体系在其策源地的三种张力形态、中国接受的四种主要路径以及中国革命文艺对"同路人"理论的多种扬弃方式方面,对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中的身份政治产生了不同的辩证法,也反映了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对外来理论资源积极扬弃的特点。
作者 刘永明
出处 《中外文论》 2019年第1期3-25,共23页 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ie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86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