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亚地区的整合萌芽于苏联解体后,起初是中亚五国为应对苏联解体的冲击而谋求在经济领域实现合作。1994年五国成立中亚经济联盟,自此正式开启地区一体化。2004年,改名后的中亚经济联盟并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标志着中亚地区的整合陷入停滞,五国的发展方向也逐渐发生分歧。然而,五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合作却如火如荼地进行,安全领域的合作使五国的互信程度得到加强。中亚五国元首的两次会晤表明,中亚五国有意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地区性问题,是五国联合自强、共担地区命运的一种积极表现。五国两次"联手"催生了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和地区利好形势,有助于五国在地区性事务上实现深度合作,尤其是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三方平台逐渐在安全领域加强共同体建设,推动了中亚一体化趋势的向前发展。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69,共8页
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