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事件”的建构——以韩南英译《蜃楼志》为例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翻译作为"事件"的生成与结果为研究对象,分析《蜃楼志》韩南英译本,考察韩南作为汉学家如何在原作、译者、读者等翻译内外因素驱动下破坏原文本、生成译文本。韩南对中国物质文明、诗歌典故、宗教文化和女性形象等的翻译既有经典也有缺陷,体现其在西方价值观主导下对中国形象的操控。
作者
曾景婷
伍少堃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5,共7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翻译事件
《蜃楼志》
韩南
中国形象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9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18
1
艾士薇.
阿兰·巴迪欧论主体化和主体进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4):44-50.
被引量:4
2
崔晨.
作为哲学事件的巴迪欧“事件哲学”[J]
.江苏社会科学,2017(2):114-119.
被引量:4
3
方頠玮.
英语世界晚清小说研究的现代性视野——以王德威、韩南、叶凯蒂等为中心[J]
.求是学刊,2015,42(4):132-139.
被引量:2
4
高宣扬.
论巴迪欧的“事件哲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1-11.
被引量:25
5
顾钧.
韩南对中国近代小说的研究[J]
.明清小说研究,2010(4):135-144.
被引量:4
6
季进.
论世界文学语境下的海外汉学研究[J]
.文学评论,2017(3):35-41.
被引量:6
7
江守义.
文学事件的两个维度[J]
.中国文学研究,2017(3):5-10.
被引量:2
8
蓝江.
回归柏拉图:事件、主体和真理——阿兰·巴迪欧哲学简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46(3):14-21.
被引量:13
9
刘晓晖,朱源.
派屈克·韩南的翻译价值思维管窥--以晚清小说《风月梦》的英译为例[J]
.中国比较文学,2017(1):83-95.
被引量:11
10
刘岩,王晓路.
事件与文学理论生产[J]
.外国文学研究,2017,39(6):19-2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9
1
胡金望,吴启明.
乾嘉“太平盛世”的形象画卷——读《蜃楼志全传》[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5(4):67-73.
被引量:1
2
蔡国梁.
谴责小说的先声——《蜃楼志》[J]
.学术研究,1981(2):97-100.
被引量:3
3
张赣生.
小说一知谭[J]
.天津社会科学,1981(1):95-96.
被引量:1
4
杨子怡.
从谑浪“歪缠”的“笑官”到“天姿醇厚”的“吉士”——庚岭劳人对传统的超越与困惑[J]
.明清小说研究,1995(2):184-192.
被引量:1
5
钱钟书.
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J]
.国外文学,1982(1):4-27.
被引量:35
6
朱学群.
论苏吉士的“长大成人”——对于《蜃楼志》的一个“主题学”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90-96.
被引量:2
7
王永健.
简评《蜃楼志全传》[J]
.明清小说研究,1989(4):156-163.
被引量:2
8
刘禾.
黑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J]
.读书,1992(10):3-10.
被引量:18
9
雷勇.
《蜃楼志》的因袭和创新[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0-95.
被引量:4
10
李红专.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度审视[J]
.哲学动态,2004(11):7-13.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58
1
罗迪江.
从“来世生命”概念看翻译研究的生命认识论[J]
.译苑新谭,2021,2(1):80-87.
2
汪莹,钟锦.
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中心论[J]
.思想与文化,2021(1):371-382.
3
刘云虹.
文学翻译批评事件与翻译理论建构[J]
.外国语,2021,44(1):106-114.
被引量:12
4
罗迪江.
翻译研究的生命认识论探析[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5(2):136-144.
被引量:1
5
张晶,田东.
巴迪欧关于自然问题对本体论重要性的新述及回归[J]
.文化学刊,2020,0(1):33-37.
6
马春靓.
从《踏歌》到《只此青绿》:“出圈”古典舞身体韵律的改造逻辑[J]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3,8(2):27-34.
被引量:1
7
周一娇.
论韩南的中国近代小说的语言研究特点——以《论第一部汉译小说》为例[J]
.汉字文化,2022(14):140-142.
8
罗迪江.
翻译价值:中国文学外译的“无形之手”[J]
.翻译界,2021(2):14-27.
被引量:4
9
蓝红军,许钧.
关于翻译的实践品格——许钧教授译学思想访谈录[J]
.英语研究,2023(2):1-10.
被引量:2
10
刘云虹.
论翻译批评的历史性——以林纾“冤案事件”为中心[J]
.英语研究,2022(2):23-3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1
1
吴自选.
且编,且译,且写——论形象片英译者身份的动态重叠[J]
.上海翻译,2013(1):39-42.
被引量:5
2
屠国元,肖锦银.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译者形象[J]
.中国翻译,1998(2):27-30.
被引量:32
3
孔慧怡.
晚清翻译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
.中国比较文学,1998(2):71-87.
被引量:11
4
许钧.
“借尸还魂”与形象变异——《红与黑》两中译本中德·瑞那夫人形象比较[J]
.中国比较文学,1996(1):79-89.
被引量:1
5
郑宪春.
审美过程中的偏爱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9(4):46-51.
被引量:1
6
范岳.
试谈文学翻译中的人物形象与美感[J]
.中国翻译,1985(3):5-8.
被引量:1
7
马士奎.
塑造自我文化形象——中国对外翻译现象研究[J]
.民族翻译,2009(3):20-25.
被引量:6
8
朱志瑜.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J]
.中国翻译,2001,22(2):3-8.
被引量:82
9
方开瑞.
意识形态与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52-56.
被引量:14
10
张映先.
《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与创造式想象[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47-50.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9
1
宋凯彤,蓝红军.
国内形象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过去、现状与未来[J]
.中国外语研究,2021(1):102-108.
被引量:1
2
宇文刚,安秀梅,张添羽.
文化回译下的自译研究--以《狄仁杰奇案》为例[J]
.中国翻译,2020,41(2):107-115.
被引量:6
3
刘晓晖,朱源.
“浅处见才”:韩南明清通俗小说翻译原本选择的偏爱价值考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2):84-93.
被引量:4
4
刘洋,朱玉彬.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新动向——《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评介[J]
.东方翻译,2020(6):74-78.
5
宇文刚,高慧,郭静.
社会翻译学视阈下英汉自译惯习研究——以熊式一《天桥》汉语自译本为例[J]
.外语研究,2021,38(5):77-82.
被引量:5
6
操萍,钱灵杰.
《蜃楼志》英译本解释性叙事干预论析——以副文本为例[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2):120-124.
7
张智义,张书贤.
翻译的事件理论:本体、方法和评价构建[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6(2):80-91.
被引量:3
8
曾景婷,奚琛珺.
美国汉学家英译《十二楼》的文化记忆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2):55-61.
9
胡雯苑.
翻译家韩南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以《风月梦》英译为例[J]
.文教资料,2022(10):9-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刘亚东,王建华.
文化回应性汉语教学——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
.汉字文化,2022(16):70-72.
被引量:1
2
朱斌.
韩南《无声戏》译本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J]
.外国语文,2021,37(3):114-123.
被引量:5
3
宇文刚,高慧,郭静.
社会翻译学视阈下英汉自译惯习研究——以熊式一《天桥》汉语自译本为例[J]
.外语研究,2021,38(5):77-82.
被引量:5
4
任雨婷.
原典出发,浅处见才——论韩南的追源考据与他者视角[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2,6(1):124-134.
5
张智义,常洁.
传统戏曲英译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4):100-106.
被引量:2
6
胡雯苑.
译者派屈克·韩南惯习研究[J]
.今古文创,2022(35):120-122.
7
廖晓凤.
基于理解与表达的自译案例——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例[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33):15-18.
8
卢媛.
韩南明清小说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以序言为考察对象[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15):34-37.
9
杨永春.
《迷宫谜案》回译和重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23,44(3):116-122.
10
周领顺.
社会路径的翻译研究:一个批评性视角[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3):97-104.
被引量:2
1
卢婕.
薛涛诗歌典故英译中文化过滤的补偿策略[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87-92.
被引量:1
2
文珊,何高大.
“节奏便是格律”——闻一多十四行诗译介的诗学解读[J]
.外国语,2018,41(3):76-85.
被引量:1
3
李建宏.
西方“普世价值”背后的民主赤字[J]
.红旗文稿,2018(22):34-36.
被引量:4
4
路玉.
识解理论视阈下杜甫《登高》的英译差异性研究[J]
.海外英语,2018(21):144-145.
被引量:1
5
李秀琴.
语用移情理论视域下地方特产外宣翻译模式和途径——以衢州特产外宣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0):64-66.
被引量:2
中国翻译
201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