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破坏分区理论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俊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2-299,共8页
综合考虑巷道破坏特征及典型软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对深部巷道松软围岩进行破坏分区,提出了适合破坏分区的四线段本构模型,建立了深部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应力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了不同破坏分区应力解,得出了界定各破坏分区范围的表达式... 综合考虑巷道破坏特征及典型软岩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对深部巷道松软围岩进行破坏分区,提出了适合破坏分区的四线段本构模型,建立了深部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应力分析的力学模型,推导了不同破坏分区应力解,得出了界定各破坏分区范围的表达式,结合具体工程验证了巷道破坏分区划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深部松软巷道围岩自巷道向外分别为塑性流动区、应变软化区、塑性硬化区和弹性区4个分区,各分区临界应力满足Mohr-Coulomb准则;围岩塑性区的范围随支护阻力、应变硬化系数、应变软化系数以及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随扩容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各分区范围的理论解能够有效指导支护设计,实现对深部大规模松软围岩巷道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扩容 围岩破坏分区 塑性承载区 巷道支护
原文传递
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及实践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俊文 李玉琳 +1 位作者 董长吉 代少军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4期22-27,85,共7页
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学生团队、导向任务、评价体系及教师作用共同组成,其成绩评定体系由课堂讲解、讲稿、科技论文组成,教师仅起导向任务分配、团队组建、课... 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学生团队、导向任务、评价体系及教师作用共同组成,其成绩评定体系由课堂讲解、讲稿、科技论文组成,教师仅起导向任务分配、团队组建、课堂点评、内容总结、知识梳理等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理论知识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知识查新、语言表达、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式 任务导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煤电化学脱硫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鸿波 李永盛 +1 位作者 宁婷婷 朱莹莹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降低煤的脱硫成本,提高脱硫效率,以某矿高硫煤为实验样品,考察煤浆质量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煤电化学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煤在以HCl为电解质条件下电化学脱硫最佳条件。为了... 为了降低煤的脱硫成本,提高脱硫效率,以某矿高硫煤为实验样品,考察煤浆质量浓度、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煤电化学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煤在以HCl为电解质条件下电化学脱硫最佳条件。为了优化电化学脱硫工艺,探索使用有机添加剂,以最大限度提高脱硫率。结果表明:电化学脱硫最佳条件为电流密度0.044 A/cm^2,煤浆质量浓度0.02 kg/L,电解时间4 h,电解质浓度0.75 mol/L,在最佳脱硫条件下煤的全硫脱除率达到76.20%,灰分降低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脱硫 电化学 脱硫率
下载PDF
砂岩循环加卸载下损伤特性及声发射Kaiser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海涛 秦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了获得砂岩循环加卸载路径下损伤特性和声发射Kaiser效应特征,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砂岩循环加卸载声发射试验;从轴向应力、加载应力水平、能量耗散损伤角度,研究了三轴循环加卸载下声发射的不可逆比变化规律;评价了三轴循环加卸载下岩石K... 为了获得砂岩循环加卸载路径下损伤特性和声发射Kaiser效应特征,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砂岩循环加卸载声发射试验;从轴向应力、加载应力水平、能量耗散损伤角度,研究了三轴循环加卸载下声发射的不可逆比变化规律;评价了三轴循环加卸载下岩石Kaiser效应判断方法。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下耗散能损伤参数能较好地反映岩石的渐进损伤破坏,基于耗散能损伤参数的计算,能较好地反映岩石不同阶段的损伤特性,避免了应变参数计算损伤时压密阶段损伤值异常增大的现象。从应力水平、能量损伤角度分析声发射FR,更真实地反映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随着围压增大Kaiser效应失效的应力提前,同一应力水平、相同能量损伤下,围压越大FR越小,声发射不可逆性随围压增大逐渐变得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特性 声发射 KAISER效应 循环加卸载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抚顺油页岩孔隙连通性演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志军 杨栋 +1 位作者 邵继喜 胡耀青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9-318,共10页
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储层内部孔隙结构的连通性直接影响载热介质的流动行为和传热效率,同时对油气产物的扩散和流动行为起控制作用.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 NMR)技术,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23~650℃)处理时,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 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储层内部孔隙结构的连通性直接影响载热介质的流动行为和传热效率,同时对油气产物的扩散和流动行为起控制作用.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 NMR)技术,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23~650℃)处理时,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抚顺油页岩的T2谱,分析了可动流体T2截止值、束缚流体孔隙度、饱和流体孔隙度、渗透率等NMR孔隙参数,定量研究了随热解终温升高,抚顺油页岩孔隙结构的连通性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对抚顺油页岩孔隙连通性及渗透率的变化起控制作用,且可动流体孔隙度对总孔隙度的增加起主要促进作用,这说明热解终温升高加大了渗透率及油气产物的输运能力.本文为深入认识油页岩原位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热解 低场核磁共振 孔隙度 连通性
下载PDF
化学助滤剂强化煤泥过滤脱水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鸿波 苏长虎 +2 位作者 朱莹莹 王会平 胡炳双 《选煤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30-33,37,共5页
为改善鸡西荣华矿选煤厂煤泥的过滤脱水效果,以该厂细煤泥为研究对象,在对煤泥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凝聚剂型助滤剂、絮凝剂型助滤剂对其进行过滤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凝聚剂型助滤剂Fe(NO3)3和絮凝剂型助滤剂PA... 为改善鸡西荣华矿选煤厂煤泥的过滤脱水效果,以该厂细煤泥为研究对象,在对煤泥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凝聚剂型助滤剂、絮凝剂型助滤剂对其进行过滤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凝聚剂型助滤剂Fe(NO3)3和絮凝剂型助滤剂PAM作为联合助滤剂,且药剂用量均为6 m L时,煤泥过滤脱水效果最好,过滤速度达到3.33 m L/(m2·s),滤饼水分最小值为3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过滤脱水 助滤剂 凝聚剂 絮凝剂 脱水效果
下载PDF
PAC作用下煤泥水絮凝沉降的EDLVO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桂春 闫晓慧 李明明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鸡西某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的问题,采用马弗炉、电热鼓风干燥箱和激光粒度仪对煤泥进行工业分析和粒度组成分析,确定煤泥组成及特性,然后进行煤泥水自由沉降实验和聚合氯化铝PAC作用下絮凝沉降实验,并借助EDLVO理论计算PAC添加前... 针对鸡西某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的问题,采用马弗炉、电热鼓风干燥箱和激光粒度仪对煤泥进行工业分析和粒度组成分析,确定煤泥组成及特性,然后进行煤泥水自由沉降实验和聚合氯化铝PAC作用下絮凝沉降实验,并借助EDLVO理论计算PAC添加前后煤泥水悬浮液颗粒间的作用能变化,得出煤泥水最佳沉降条件。结果表明:煤泥灰分为63.49%,煤泥颗粒平均粒度为11μm,其中24.75μm以下的颗粒占90%,煤泥为高灰细粒煤;添加PAC可以加快沉降速度和降低上清液浊度;颗粒间总作用能大于0,表现为排斥能,且随着粒间距的变大,排斥力逐渐增大,导致煤泥颗粒无法自发凝聚;增加PAC用量可以减小煤泥颗粒间的排斥能,PAC用量不小于10 mL(10 kg/t)时总作用能小于0。考虑到实际生产效益,选择PAC最佳用量为10 mL(10 kg/t),在该条件下,沉降速度为0.061 cm/s,浊度为60.23 NTU。该研究可为煤泥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EDLOV理论 作用势能 絮凝沉降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土壤分层取样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曲芳 李巍 《机械工程师》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针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土壤分层取样装置插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容易使插板尖端磨损或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增加精准农业装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在原有插板基础上优化其尺寸和结构,缓解入土尖端的应力集中问题。改进... 针对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土壤分层取样装置插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容易使插板尖端磨损或折断,影响其使用寿命,增加精准农业装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在原有插板基础上优化其尺寸和结构,缓解入土尖端的应力集中问题。改进后的插板,其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有所减小,提高了插板的强度和刚度,且加工、制造方便,减少了维护、运行成本,优化效果良好。这一研究,明确了土壤分层取样设备的优化方案,对取样装置的安全可靠性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为精准农业装备的设计及应用奠定了前期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土壤分层取样 插板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倾斜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承载特性及合理宽度研究
9
作者 张国华 李豫波 +4 位作者 李子波 秦涛 柳杨 荆珂 李佳臻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1,共8页
为研究倾斜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承载特性及合理宽度,以黑龙江新铁煤矿左七工作面沿空留巷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矸石动冲及静压作用,明晰了动冲及静压作用影响因素,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充填体宽度效应下沿空留巷围岩应力... 为研究倾斜煤层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承载特性及合理宽度,以黑龙江新铁煤矿左七工作面沿空留巷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矸石动冲及静压作用,明晰了动冲及静压作用影响因素,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充填体宽度效应下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揭示了充填体承载特性并确定充填体的合理宽度,最后进行工程应用。研究表明:矸石对巷旁充填体的动冲作用随矸石的质量、采高及煤层倾角增大而增大,随碰撞时间及滑移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矸石对巷旁充填体的静压作用随矸石容重、煤层倾角、采高及工作面长度增大而增大;理论计算出巷旁充填体最小宽度为1.36 m;随充填体宽度增加,充填体承载能力及抵抗变形能力逐渐增加,充填体内部形成偏向采空区的“椭圆形弹性核”,最终确定巷旁充填体宽度为2 m。工程应用表明,采用该巷旁充填体参数,沿空留巷围岩变形量较小,满足日常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体 冒落矸石 动冲作用 静压作用
下载PDF
基于案例教学的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守忠 齐艳红 +1 位作者 王俊杰 胡囡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分析了当前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对经济地理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该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认为应用于经济地理学教学的案例应具有适当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最好选择院校所在地的案例,可以... 分析了当前经济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对经济地理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该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认为应用于经济地理学教学的案例应具有适当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最好选择院校所在地的案例,可以采取插入型、讨论型、任务驱动型三种类型进行,基于哈尔滨市选取了经济地理学教学案例,最后指出了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是:科学定位案例教学,有效地利用视频等现代技术,精心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哈尔滨
下载PDF
建设数字矿山形势下的矿山测量人才培养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威成 祁向前 马福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8-241,共4页
在建设数字矿山的形势下,矿山测量工作的内容有所变化,这就对矿山测量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矿山测量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做出适应的调整。为此,在分析数字矿山建设中矿山测量的任务、矿山测量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素... 在建设数字矿山的形势下,矿山测量工作的内容有所变化,这就对矿山测量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矿山测量人才培养模式也要做出适应的调整。为此,在分析数字矿山建设中矿山测量的任务、矿山测量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后,明确了矿山测量人才培养目标,据此提出普通矿业类高校在现今的教学环境、条件下,为了培养合格的矿山测量人才必须构建新的矿山测量教学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为矿山测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数字矿山 矿山测量 构建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国华 范秀利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63-468,共6页
针对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变形大、控制困难等问题,以新建煤矿掘进巷道过采空区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揭露采空区前,围岩应力增高区影响范围达45 m,应力集中系数2.0。进入原岩应力等值... 针对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变形大、控制困难等问题,以新建煤矿掘进巷道过采空区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揭露采空区前,围岩应力增高区影响范围达45 m,应力集中系数2.0。进入原岩应力等值区,范围12 m,而后进入应力降低区,范围15 m;揭露采空区期间,巷道进入应力降低区,范围40 m;揭露采空区后,历经应力降低区,范围10 m,然后进入原岩应力等值区,范围5 m,再进入应力增高区,范围10~20 m,应力集中系数2.0。据此,提出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控制分为揭露采空区前、中及后三个阶段。该研究为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对同类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围岩 应力演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巷道围岩劣化“双阶段”协同预警方法研究
13
作者 吴祥业 廖大林 +3 位作者 张玉江 陈世江 李建伟 迟学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50-3463,共14页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数值模拟和能量理论相结合方法,研究岩石加载过程中小、中、大孔径孔隙及裂隙向宏观破坏逐级转化的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孔隙演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演化规律,阐明“孔隙演化阶段”与“能量演化阶段”“双阶段”的统一性关...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数值模拟和能量理论相结合方法,研究岩石加载过程中小、中、大孔径孔隙及裂隙向宏观破坏逐级转化的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孔隙演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演化规律,阐明“孔隙演化阶段”与“能量演化阶段”“双阶段”的统一性关系,建立岩石微观结构与巷道围岩劣化程度定量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获取了试样单轴加载中孔隙率演化分布特征曲线,将孔隙率演化分布特征划分为孔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塑性屈服阶段四个演化阶段。揭示了室内与数值模拟孔隙演化过程中孔隙演化阶段特征存在差异性机制,该差异是由室内试验卸载过程中试样已产生的弹性变形恢复所致。阐明了“孔隙演化阶段”与“能量演化阶段”两者协同演化过程具有一致性特点,“双阶段”协同演化过程曲线呈现归一化值基本一致特征,其两者存在微宏观跨尺度统一性关系。构建出基于微-宏观跨尺度岩石结构协同演化的巷道围岩劣化破坏预警方法,对围岩劣化程度进行综合评判,给出相应区域岩层的预警等级,为现场相应安全隐患防控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孔隙演化 能量演化 围岩劣化 定量表征 协同预警
原文传递
井下断层地质破碎带巷道垮落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传波 于会军 +1 位作者 张国华 蒲文龙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51-357,共7页
针对断层地质破碎带巷道垮塌问题,分析了冒落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给出堆积体能否充满冒落空间的条件,分析充满空间和不能充满空间两种情况,推导冒落堆积体的高度边界水平抗力堆积体中任意一点的横向和纵向作用力计算公式,给出堆积体边... 针对断层地质破碎带巷道垮塌问题,分析了冒落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给出堆积体能否充满冒落空间的条件,分析充满空间和不能充满空间两种情况,推导冒落堆积体的高度边界水平抗力堆积体中任意一点的横向和纵向作用力计算公式,给出堆积体边界上的水平抗力分布曲线,堆积体中任意横向和纵向剖面上纵向作用力分布曲线。该研究可以为实施救援前预判巷道垮落体力学特性、救援时效、制定相应救援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断层破碎带 垮落堆积体 力学特性
下载PDF
高静载回采巷道矿压的显现规律及其防治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永立 丛利 王振锁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31-537,共7页
针对葫芦素煤矿21103回采巷道底鼓、煤柱帮鼓、锚杆锚索脱落等冲击显现问题,在超前区域使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工业测试等方法,研究21103回采巷道的冲击地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1103回风巷左侧煤柱超前工作面68 m... 针对葫芦素煤矿21103回采巷道底鼓、煤柱帮鼓、锚杆锚索脱落等冲击显现问题,在超前区域使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工业测试等方法,研究21103回采巷道的冲击地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1103回风巷左侧煤柱超前工作面68 m范围高应力集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临空侧应力呈“L”型分布,超前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大直径钻孔卸压后,煤层能够有效释放积聚的弹性能,回风巷煤柱侧、工作面侧应力峰值降幅分别为53.72%、58.12%,降幅明显;经现场工业测试验证,超前工作面16 m范围内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显著。该研究可降低21103回采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风险,保障了下一个工作面顺利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 高静载 回采巷道 冲击地压 大直径钻孔
下载PDF
温度作用下缺陷花岗岩热损伤:以甘肃北山缺陷花岗岩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红梅 兰永伟 +1 位作者 周莉 孟丽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5-1802,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作用下缺陷花岗岩的热损伤问题,以甘肃北山缺陷花岗岩为例,从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缺陷花岗岩内部热应力的产生机理,推导出缺陷花岗岩裂纹热损伤的临界应力公式,分析了高温作用对花岗岩热弹性比能变化的影响规... 为了研究温度作用下缺陷花岗岩的热损伤问题,以甘肃北山缺陷花岗岩为例,从损伤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缺陷花岗岩内部热应力的产生机理,推导出缺陷花岗岩裂纹热损伤的临界应力公式,分析了高温作用对花岗岩热弹性比能变化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温度作用下花岗岩热损伤演化方程,并对温度作用下花岗岩应力损伤面可能存在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对含缺陷的花岗岩在温度作用下结构内部结构晶体单元损伤、晶体单元损伤应力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模拟温度升高到60℃时,花岗岩缺陷裂纹附近出现明显的热损伤,远离缺陷处出现微弱的热损伤;当温度升高到120℃时,花岗岩缺陷处剪切破坏特征明显,裂纹处的热损伤点继续增大,远离缺陷处出现非常明显的不间断损伤点,损伤量、热应力、能量累计数出现了突变;此后,随着温度升高到200℃,损伤增量变化微弱。北山缺陷花岗岩的损伤量和温度之间存在直接的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花岗岩 热损伤 热应力 甘肃北山
下载PDF
集贤煤矿切顶留巷关键参数及留巷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孟显伟 曲泉 +1 位作者 李子波 张强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8,共9页
针对双鸭山集贤煤矿东二采区16#右三工作面切顶留巷难题,建立了切顶留巷围岩力学模型,给出了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等关键参数理论计算式;分析了切顶参数(切顶高度、切顶角度)对留巷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切顶高... 针对双鸭山集贤煤矿东二采区16#右三工作面切顶留巷难题,建立了切顶留巷围岩力学模型,给出了切顶高度、切顶角度等关键参数理论计算式;分析了切顶参数(切顶高度、切顶角度)对留巷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切顶高度越大,卸压效果越好;切顶角度增大,实体煤侧应力呈现增大趋势,同时也为矸石垮落创造一定条件。相似模拟结果表明:当煤层开采至一定距离时,采空区上位岩层同期垮落,切缝范围岩体和垮落岩体形成铰接,即巷旁充填基本完成,留巷上方形成“低位悬臂梁+高位铰接岩梁”结构。实践结果表明:切顶高度8.0 m(即切断2.39 m的中砂岩),切顶角度10°,切顶钻孔排距600 mm,距工作面60 m左右时,顶板下沉量为168 mm,实体煤帮移近量212 mm,矸石帮变形量几乎为0,底鼓量1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切顶高度 切顶角度
下载PDF
基于GNSS的益新煤矿工业广场地表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福义 张宇 +1 位作者 赵喜江 于文慧 《山西煤炭》 2021年第4期64-69,共6页
鹤岗矿区益新煤矿工业广场地表已出现影响安全生产的严重变形。为了保证工业广场在设计生命周期内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益新煤矿变形监测需求、可选技术方法等进行多方面分析,采用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时监测技术建立了工业广场... 鹤岗矿区益新煤矿工业广场地表已出现影响安全生产的严重变形。为了保证工业广场在设计生命周期内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益新煤矿变形监测需求、可选技术方法等进行多方面分析,采用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时监测技术建立了工业广场变形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由2座基准站和12座监测站组成。通过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2日连续4个月的监测发现,益新煤矿工业广场地表以新副井和东北部为中心均存在变形,整体平均向东北方向水平移动16.7 mm,平均沉降21.1 mm;东北部监测站XY11变形最大,最大水平移动为63.1 mm,最大沉降为69.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广场 地表监测站 GNSS 变形监测
下载PDF
水介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分选原理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一波 闫贺卿 +4 位作者 彭德强 满伟慧 李青霞 李勃 单志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5-317,共3页
针对我国粗煤泥难以有效分选的现状,指出了水介流化床在粗煤泥处理中的优势。通过对水介流化床分选原理、主要结构的分析,结合水介流化床在选煤厂应用效果,说明水介流化床分选机具有分选密度可控可调、分选精度高、分选效率高等优点,具... 针对我国粗煤泥难以有效分选的现状,指出了水介流化床在粗煤泥处理中的优势。通过对水介流化床分选原理、主要结构的分析,结合水介流化床在选煤厂应用效果,说明水介流化床分选机具有分选密度可控可调、分选精度高、分选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流化床 粗煤泥分选 干扰沉降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垮冒堆积体中救援通道位置及断面形状的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国华 李文成 +2 位作者 陈刚 郝传波 张大鹏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救援通道位置和断面形状选择两个在决策中必然触及的问题,首次在阐明断层破碎带的垮冒空间特征、堆积体堆积特征、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给出了救援通道的优选位置及其断面的宜选形状。研究表明:因自然... 针对救援通道位置和断面形状选择两个在决策中必然触及的问题,首次在阐明断层破碎带的垮冒空间特征、堆积体堆积特征、堆积体边界力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给出了救援通道的优选位置及其断面的宜选形状。研究表明:因自然冒落平衡拱的存在,断层破碎带的垮冒具有有限性,仅限于椭圆形轨迹线以内。垮冒堆积体边界受力为被动抗力,源于堆积体堆积过程中的边坡滑移效应。基于减少对堆积体扰动且保持其内部块体间维系原有自然平衡的稳定、巷道原支护体失稳堆积以及通道开挖过程中的破拆问题,救援通道的位置宜选择避开支护体堆积区的堆积体中中部,而救援通道的断面形状则应优先考虑采用直墙拱形和直墙尖顶形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巷道 垮冒 堵塞 堆积体 救援通道 位置 断面形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