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3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74
1
作者 何颖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7,共7页
本文以30年改革开放历史为线索,对中国政府机构6次改革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政府机构的结构与运行,重点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回顾机构改革的目... 本文以30年改革开放历史为线索,对中国政府机构6次改革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政府机构的结构与运行,重点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回顾机构改革的目标、方向与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对改革的价值与缺失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机构改革 职能转变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被引量:36
2
作者 何颖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9,共9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 ,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 ;马克思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入手 ,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为特点 ,对世界历史进行了界定 ,并以此为依据 ,探... 本文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 ,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 ;马克思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入手 ,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为特点 ,对世界历史进行了界定 ,并以此为依据 ,探索了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机制 ,指出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及两者之间的交互的能动关系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交往的能动作用表现为 ,它能够弥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不足 ,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以跨越时空进行对接 ,从而促进世界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并非是一个完全自然的历史过程 ,人可以能动地选择自身历史发展的道路 ;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是单线论和多线论的统一 ,是规律论和选择论的统一 ,是生产力尺度和人道主义尺度的统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 ,为我们今天理解、认识、分析当代全球化趋势及制定对应政策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历史发展规律 宏观规律 微观机制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本质论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行政伦理的双重维度——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 被引量:30
3
作者 教军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8,共7页
行政伦理的本质在于追求行政过程的伦理价值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完善 ,即行政的道德化诉求。而行政的道德化包括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两个层面 ,或者说 ,行政伦理包含着两个维度 ,即整体的制度规范维度与个体的自觉维度。这两个维度体现了行... 行政伦理的本质在于追求行政过程的伦理价值及行政人员的道德完善 ,即行政的道德化诉求。而行政的道德化包括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两个层面 ,或者说 ,行政伦理包含着两个维度 ,即整体的制度规范维度与个体的自觉维度。这两个维度体现了行政主体活动的本体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 ;个体伦理包含规范伦理与心性伦理两方面内容。制度伦理与个体伦理相互作用 ,互为前提。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将为行政改革提供制度的伦理资源 ,加强个体伦理的建设将使提高行政效率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治理 制度伦理 个体伦理 行政道德化 制度规范 个体自觉性 行政主体活动 本体性 价值性 制度伦理化 伦理制度化 合规范伦理 心性伦理 行政改革 行政效率
下载PDF
文化全球化:价值断裂与融合 被引量:27
4
作者 丁立群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14,共7页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essentially a colonization of capitalist culture. Conservatism reject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hile radicalism sees it 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n overall Westerniz...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essentially a colonization of capitalist culture. Conservatism reject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hile radicalism sees it a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n overall Westernization. The article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colonization in the aspects of global cultural structure, its epoch’s connotation, its match with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e, etc.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resulted from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colonization and imperialism, the dissolu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cultural structure. The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constructing a new cultural experience, value dependenc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However,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an uncompleted cultural modality, lacking mature cultural ideas and constructiveness as well as a norm for positive global interac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Therefore, there are needs for a proper strateg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globalization. A global cultural system needs to be built jointly by different cultures. Also, the idea and meta value of global culture need to be re established for promoting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cultural progressivism and a new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融合 断裂 价值 西方政治学 文明的冲突 世界政治 意识形态 以偏概全 文化冲突 亨廷顿 理论家 现代化 新阶段 普遍性 冷战
原文传递
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构想 被引量:31
5
作者 宫桂芝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3-73,共11页
本文简述了我国目前行政区划 ,尤其是地级行政建制的状况 ,分析了几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得与失 ,并提出了实现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目标的改革方案 ,认为采取一步到位的市县脱钩、撤消地级建制等省 (区 )直接管县 (市 )的措施 ,是解... 本文简述了我国目前行政区划 ,尤其是地级行政建制的状况 ,分析了几种行政区划改革措施的得与失 ,并提出了实现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目标的改革方案 ,认为采取一步到位的市县脱钩、撤消地级建制等省 (区 )直接管县 (市 )的措施 ,是解决当前行政区划问题的关键 ,也是实现《宪法》规定的省县乡三级建制的行政区划基本体系目标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的 《宪法》 行政区划改革 中国 得与失 根本途径 行政建制 状况
全文增补中
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问题论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晓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5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类本质 存在物 视域 主体间性 哲学 自我确证 目的论 历史 价值向度 生存
原文传递
政府信息化对行政组织变革的6大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教军章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信息化历史进程中 ,政府信息化处于关键与核心地位。政府信息化形式上看是现代科技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与扩展 ,是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而实质上它正在带来行政管理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引领行政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变化发展的基本趋... 在信息化历史进程中 ,政府信息化处于关键与核心地位。政府信息化形式上看是现代科技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与扩展 ,是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而实质上它正在带来行政管理的一场革命性变革 ,引领行政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变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即行政组织功能多元化 ;行政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化 ;行政组织运行程序开放化 ;行政组织运作方式智能化和民主化 ;也将使行政组织运作结果实现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化 行政信息 电子政务 行政组织改革 行政管理
原文传递
为“他者”与主体的责任:列维纳斯“他者”理论的伦理诉求 被引量:32
8
作者 孙庆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8,共6页
他者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最早源于现象学走出唯我论立场的构想,其后在心理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中得以进一步彰显。列维纳斯指出了他者在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中的同一性命运,在批判的立场上提出了伦理优... 他者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最早源于现象学走出唯我论立场的构想,其后在心理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中得以进一步彰显。列维纳斯指出了他者在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中的同一性命运,在批判的立场上提出了伦理优先的原则立场,其最终指向的还是哲学的重要论题——主体性问题。借助于对他者问题的精致分析,列维纳斯将为他者的精神赋予人,建构了为他者负责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自我 伦理
下载PDF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庆斌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9,共4页
作为西方哲学中心话语的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但始终在艰难中跋涉。到了现代,被启蒙精神高扬的主体性却又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攻击,主体性问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主体性问题应持何种立场已经是哲学必须面对的话题,从主体哲学向... 作为西方哲学中心话语的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但始终在艰难中跋涉。到了现代,被启蒙精神高扬的主体性却又遭到了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攻击,主体性问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主体性问题应持何种立场已经是哲学必须面对的话题,从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也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向的出现对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的哈贝马斯是现代主体性原则的辩护者,他反对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完全消解态度,以交往行动理论建构主体间性,坚持了现代性立场,高扬了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论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 被引量:27
10
作者 何颖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政治理性是人类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政治理性作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有着自身的规定性,表现... 政治理性是人类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政治理性作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能动的反映,有着自身的规定性,表现为政治理性具有价值性、群体意向性、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政治理性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政治理性的价值性功能以价值观为核心具有对政治活动的导向与评价作用;政治理性的工具理性功能以理性为工具对政治活动具有追求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的中介与规范作用;政治理性的实践理性功能以道德理性为价值判断的尺度,对政治生活发挥着选择、判定与支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性 特征 功能
原文传递
制度伦理及其价值诉求 被引量:23
11
作者 何颖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1,共5页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强调伦理的制度化、规范... 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与伦理制度化双重涵义。制度伦理化是指制度本身所蕴含的伦理追求和道德价值理想,强调制度的合伦理性与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是指人们把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强调伦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律化。制度伦理具有制度公正、制度自由、制度平等、制度民主的价值诉求。研究制度伦理价值的目的,在于建构制度的伦理秩序,在社会现实中,使得人们能够从合理的制度系统中汲取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进而促进社会制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制度公正 制度自由 制度平等 制度民主
原文传递
公共行政研究方法及其走向评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何颖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纵观百年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性思雏与经验的实用分析方法是其显著特征。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引入哲学的形而上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公共行政方法研究的层面与视角;... 纵观百年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理性思雏与经验的实用分析方法是其显著特征。本文认为,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在保持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引入哲学的形而上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公共行政方法研究的层面与视角;引入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克服单一的理性思维与正向思维的研究方式与方法;引入伦理的研究方法,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打破行政的以个体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结构,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良性的社会导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研究方法 公共行政方法论
原文传递
高校就业政策调整与就业观念转变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庆斌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次调整的回顾和由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群体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的转变 ,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调整的依据 ,同时 ,探讨了新就业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为我们积极适应就业政策...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次调整的回顾和由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群体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的转变 ,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调整的依据 ,同时 ,探讨了新就业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为我们积极适应就业政策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 就业观念
下载PDF
科学化: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关键 被引量:14
14
作者 何颖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化是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方向。公务员考试的信度、效度是衡量公务员录用考试质量的标准 ;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则是公务员考试录用的根本所在。因此 。
关键词 公务员 考试录用制度 科学化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晓东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美学 政治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比较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异同——以布劳、科尔曼为例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理论界通常将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看做是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的两个流派。即认为它们都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加以吸收改造的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解释非经济领域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较宽... 理论界通常将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看做是有着共同理论渊源的两个流派。即认为它们都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思想加以吸收改造的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又都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解释非经济领域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较宽泛的视角来说,它们都属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流派,注重研究人类的外显行为,而不去探究人类行为的动机和倾向。但深入到他们的理论文本中来,我们发现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分歧。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不难透视出社会学理论长期以来对微观人际互动和宏观社会结构的联结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及社会学随着时代发展对研究主题的变换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布劳 科尔曼 古典经济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
下载PDF
论制度伦理的功能与局限 被引量:17
17
作者 何颖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70,共5页
制度伦理是存在于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中的伦理要求与实现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双重含义。制度伦理具有规范、评价、调节、整合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作用范围、价值诉求、实现方式上的... 制度伦理是存在于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中的伦理要求与实现伦理道德的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制度伦理具有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双重含义。制度伦理具有规范、评价、调节、整合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作用范围、价值诉求、实现方式上的局限性。然而,制度伦理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诉求,制度伦理追求的是制度的伦理化与伦理的制度化的有机统一;追求的是制度的他律与道德的自律的有机统一;追求的是公共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统一;追求的是制度伦理应然的目的性与实然的手段性的统一。尽管制度伦理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但它仍然是我国现阶段行政伦理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制度伦理的功能 制度伦理的局限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被引量:22
18
作者 徐广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4-46,共3页
高等教育在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高校纷纷被起诉。而这些问题的症结之处在于对“人”的管理问题,要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管理好高素质、高含知识量的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权力管理的时代”走向“人本”管理的时代。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 管理体制
下载PDF
价值评价的本质 被引量:15
19
作者 秦越存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评价性认识不同于知识性认识的特殊本质是通过其特殊对象、结构和结果等表现出来的。评价不仅是评价主体对客现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和建构,而且同时表达了人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评价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观念活动。
关键词 主体性事实 评价结构 参照客体 价值评价 本质 评价对象 评价结果
下载PDF
政府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颖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7-242,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如果不能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必将影响社会的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如果不能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必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化解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这些矛盾,为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我们将分两期刊发"构建和谐社会"笔谈文章,从不同的视角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构建途径,以期对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共性 和谐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内在一致性 社会主义 现代政府 政策目标 社会构建 公平 责任 正义 主体 作为 法治 自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