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伟 关国锋 +1 位作者 陶军德 贾利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各类用地方式更适应当的自然、社会条件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 土地利用 模式 黑龙江省
下载PDF
GIS应用浅谈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德明 王龙俊 付伟 《东北测绘》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主要介绍GIS目前在国内各行业的应用现状,自身特点,及给国民经济各领域带来的变化,其前景是广阔和发展的,已被公认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GIS 国民经济 21世纪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 互联网 属性信息
下载PDF
树立科学发展观 积极参与宏观调控
3
作者 伞斐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07年第12期17-17,共1页
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处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规划管理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我们感到,一是规划管理工作... 一、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处紧密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规划管理工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我们感到,一是规划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重点工作;二是在资源利用中,规划更要积极参与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三是在规划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办事节奏,提供优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宏观调控 国土资源管理 管理工作 资源利用 经济运行 工作效率 规划
下载PDF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应急服务保障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刚 许宏健 +1 位作者 马海涛 朱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年第4期177-179,共3页
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灵活机动,高效快速,精细准确,安全可靠又省钱节约,应用广泛的优势,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为灾害的治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在应急服务保障中,能够及时迅速地获取突发事件及灾害信息,为制订方案提供依据。无人机今后... 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灵活机动,高效快速,精细准确,安全可靠又省钱节约,应用广泛的优势,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为灾害的治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在应急服务保障中,能够及时迅速地获取突发事件及灾害信息,为制订方案提供依据。无人机今后必将在大量城镇规划,道路桥梁测量,新农村建设,国土资源调查,舰载化的海岛测绘等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系统 应急服务 应用
下载PDF
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于潇 吴克宁 +4 位作者 郧文聚 魏洪斌 刘玲 宋英赫 高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3-259,共7页
作为与自然关系紧密的生态产业,现代农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其生态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的国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域,以1984年、1995年、2004年和2014年4期Landsat T... 作为与自然关系紧密的生态产业,现代农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其生态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的国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域,以1984年、1995年、2004年和2014年4期Landsat 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景观格局安全指数和生态质量指数为变量构建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近30 a来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明显,4个时期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指数依次为0.65、0.57、0.55和0.60,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集聚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态安全分布的热点和冷点面积比例持续降低,不显著区域的面积比例持续增加。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农业开发对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积极的土地整治对景观生态安全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后续的土地整治工作应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遥感 三江平原 现代农业区 景观生态安全
下载PDF
黑龙江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变及其整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语檬 陈建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65,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典型村庄"空心化"的演变及其整治措施,为区域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10年间,典型村庄"空心化"程度逐年加深,200... 研究目的:分析典型村庄"空心化"的演变及其整治措施,为区域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10年间,典型村庄"空心化"程度逐年加深,2005年、2010年、2015年宅基地的废弃率分别为2.06%、11.97%和28.99%;(2)因无房、房屋损毁至无法居住的宅基地比例为12.19%,房屋完好但处于废弃状态的宅基地比例为16.18%;(3)黑龙江省平原农区典型村庄的"空心化"具有起步晚、速度快、程度重等特点。研究结论:加快撤村并点,完善中心村建设;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强化资金保障,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等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地解决黑龙江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空心村 演变 整治 黑龙江
下载PDF
基于TerraSolid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妍 司海燕 +2 位作者 鲍建宽 刘崴 李伟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基于TerraSolid系列软件构建完整的用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的详细技术流程,通过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其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对4组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较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机载 LIDAR TerraSoild 数据处理 技术流程
下载PDF
GPS水准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德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年第3期34-36,共3页
GPS高程曲面拟合的方法较多,我们利用移动多项式曲面拟合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不同模型对已知点数量的多少以及已知点与拟合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实验研究,对GPS实际生产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最优模型 曲面拟合 GPS水准
下载PDF
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陶军德 关国锋 汤永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矢量数据和地形图等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相关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应用ArcGIS软件,分析了阿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论表...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矢量数据和地形图等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相关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应用ArcGIS软件,分析了阿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论表明:①阿城区农村居民点总体上属于集群分布,数量多,规模较小,但个体差异较大;②农村居民点分布主要受地形、交通、经济状况影响,多分布在公路、河流两旁。西北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大。东南部农村居民点数量少,规模也较小;③整个阿城区景观格局稳定性较弱,应加强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空间分布 阿城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黑龙江省鹤岗市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楠 陶军德 《国土资源情报》 2009年第6期38-42,48,共6页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土地利用与人口、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相关性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土地利用布局的区域差异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典型的煤炭城市鹤岗市为例,利用鹤岗市2003年和2006年土地利...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土地利用与人口、自然、社会和经济的相关性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土地利用布局的区域差异性与合理性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典型的煤炭城市鹤岗市为例,利用鹤岗市2003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将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应用到了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中。分析得出,鹤岗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在空间上,林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分布不均衡(比较集中),说明社会的自调能力在加强;未利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分布相对均衡(比较分散),说明社会的自调能力在减弱。在时间上,近4年来,林地、未利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的分布趋向均匀,而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布趋向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鹤岗市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的土地资源高分系统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刚 许宏健 +1 位作者 马海涛 刘英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4期65-68,71,共5页
资源一号02C卫星的研制、发展和应用填补了中国民用测绘卫星的空白,增强中国独立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解决中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战略性短缺的问题。针对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特点,形成稳定、高效和快速的高分辨率卫星基础地理信息生... 资源一号02C卫星的研制、发展和应用填补了中国民用测绘卫星的空白,增强中国独立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解决中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战略性短缺的问题。针对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特点,形成稳定、高效和快速的高分辨率卫星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的技术应用体系,将充分发挥资源一号02C卫星工程效益。本文基于资源一号02C数据,以黑龙省双城市为示范区,应用土地资源示范原型系统,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高分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满足当前应用需求,能够为其他用户部门提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C卫星 土地资源原型系统 变化信息提取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开展村庄地籍调查精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海涛 汪继伟 《科技资讯》 2012年第2期94-95,共2页
无人机航摄作为国内外一项新兴的前沿科技,因其反应迅速、场地限制小、见效快等特点,正逐步在国土、矿产等行业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黑龙江省近期基于无人机开展了村庄地籍调查试点工作,旨在验证无人机航摄能否满足高... 无人机航摄作为国内外一项新兴的前沿科技,因其反应迅速、场地限制小、见效快等特点,正逐步在国土、矿产等行业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黑龙江省近期基于无人机开展了村庄地籍调查试点工作,旨在验证无人机航摄能否满足高精度的村庄地藉调查要求,能否大范围、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农村地藉调查,同时探索采用无人机航摄进行农村地藉调查的应用方式、方法及流程。以无人机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综合调绘法和全野外调绘法同步进行,视全野外调绘法的成果为真值,对采用综合调绘法的地藉调查成果进行精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籍调查 精度 地籍图 无人机
下载PDF
“3S”技术在土地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崴 于喜旺 都利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对我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已经逐步地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最近两年,经过二次土地调查之后,3S技术在建设用地前期勘测定界、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对我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已经逐步地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最近两年,经过二次土地调查之后,3S技术在建设用地前期勘测定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地籍测绘等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也应当看到,3S技术在其他一些土地管理领域,如电子政务、地质灾害动态预警、新软件的开发中还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二次土地调查 土地管理
下载PDF
关于《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勇 关国峰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3年第5期8-14,共7页
本文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设经验,说明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具体介绍了数据库的建设步骤和要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论述了应该提前开展的一... 本文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设经验,说明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具体介绍了数据库的建设步骤和要求,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论述了应该提前开展的一些工作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规划 数据库 国土资源信息化
下载PDF
基于不同调查时点数据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及政策驱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光盛 王红梅 +3 位作者 胡月明 关国锋 程迎轩 卢阳禄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875,共7页
以土地调查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及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度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变化轨迹,探索土地政策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28 a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先减后增,其... 以土地调查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及土地利用双向动态度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变化轨迹,探索土地政策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28 a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先减后增,其中林地、未利用地与草地对耕地增加贡献最大;林地呈现一定波动趋势,但总体面积基本持平;草地持续减少,主要转向耕地;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13%,远大于其他地类。耕地保护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因素,直接推动其他各类用地变化;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显著,建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草地与林地保护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政策驱动 轨迹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 黑龙江
原文传递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分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淑涛 王语檬 +2 位作者 张琪 陈建龙 邸延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与分区是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土壤质地、农田基础设施、耕地空间形态及规模3方面选取10个指标,以综合指数模型及GIS分区技术,将绥化市北林区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建设和退...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与分区是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从土壤质地、农田基础设施、耕地空间形态及规模3方面选取10个指标,以综合指数模型及GIS分区技术,将绥化市北林区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建设和退出型耕地类型区。优先划定型耕地综合质量最优,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是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优选区域;适宜调入型耕地也可作为基本农田近期建设的优先区域;重点建设型耕地宜采取中、远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分步建设;退出型耕地不宜划定基本农田。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基本农田分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分区 基本农田 北林区
下载PDF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光建 陶军德 +1 位作者 关国锋 刘杰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分解建设用地指标,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选取了固定资产投入、城镇人口、规划实施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国内生产...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分解建设用地指标,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选取了固定资产投入、城镇人口、规划实施期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等4项对建设用地需求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利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并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出伊春17个地区建设用地分配系数。伊春市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可预见性,本文在预留20%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按照分配系数将剩余指标分配到伊春17个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用地 指标分解 伊春
下载PDF
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群利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1,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比较,探索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方向及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编制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与不同时期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现...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比较,探索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方向及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编制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论: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与不同时期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机遇和挑战并存,既承担着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的责任,又承担着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将向地位强化、体系科学化、编制方法现代化、编制实施过程公开化和规划管理法制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城镇建成区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以鹤岗市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杰 陶军德 +2 位作者 李艳芳 孙凤英 曾光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年第8期30-33,共4页
土地利用协调度能够全面揭示土地利用现状的总体协调程度,为集约、协调、可持续利用土地,合理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提供依据。文章以鹤岗市为例,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评价城镇建成区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在土地利用协调总目标下分别构建... 土地利用协调度能够全面揭示土地利用现状的总体协调程度,为集约、协调、可持续利用土地,合理挖掘城镇土地利用潜力提供依据。文章以鹤岗市为例,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评价城镇建成区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在土地利用协调总目标下分别构建了三个目标子系统:经济效益子系统、社会效益子系统和环境效益子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处于"基本协调"下限,而环境效益接近"基本协调"。这表明鹤岗市建成区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基本有序,发展基本协调,但距离最优状态尚有潜力可挖,潜力度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环境效益子系统、社会效益子系统、经济效益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协调度 分析 城镇建成区 鹤岗市
下载PDF
黑龙江明水县耕地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淑涛 邸延顺 +2 位作者 程光大 陈建龙 张羽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236,240,共6页
耕地质量评价是改善农田质量状况、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基本农田保护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质地、土层、气候、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规模等方面建立评价指... 耕地质量评价是改善农田质量状况、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是基本农田保护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质地、土层、气候、地貌、农田基础设施和规模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模型、模糊聚类及GIS技术,从地块、乡、县三个尺度评价该县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然等别中,一类地面积12 832.17hm2,占8.89%;二类地面积111 269.06hm2,占77.05%;三类地面积20 301.55hm2,占14.06%。该县耕地总体质量一般,西部基本为二类地,东部主要为三类地。综合等别中,一类地面积60 794.01hm2,占42.10%;二类地面积56 950.72hm2,占39.44%;三类地面积60 794.01hm2,占18.45%,一类耕地面积比例比自然质量耕地面积比例提高了33.21%,说明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评价 多尺度 模糊聚类 空间分布 明水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