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俊侠 任婧宇 +1 位作者 杨亚娟 惠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6期53-55,共3页
根据"天地一体化"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情况,对"天地一体化"技术在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防治责任范围图件不规范、合规性鉴定困难、未批先建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 根据"天地一体化"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情况,对"天地一体化"技术在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防治责任范围图件不规范、合规性鉴定困难、未批先建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逐步走向成熟提供参考,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天地一体化”技术 监管 生产建设项目
下载PDF
沙棘的饲用价值与沙棘饲料的产业开发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三保 《沙棘》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依据有关研究资料 ,评价了沙棘枝叶、果实的营养价值与饲用价值 ,表明其优于小麦麸、苜蓿草粉 ,具有重要的饲料开发利用价值 。
关键词 沙棘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产业化开发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粒度分析法”在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晓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42-43,共2页
小流域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 ,国内外主要利用径流泥沙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不同侵蚀类型的产沙量。研究采用“粒度分折法”,对砒砂岩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 ... 小流域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 ,国内外主要利用径流泥沙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不同侵蚀类型的产沙量。研究采用“粒度分折法”,对砒砂岩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了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 :砒砂岩区小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沟谷地 ,占小流域总产沙量的 79.39%~84 .89% ;沟间地产沙量占总产沙量的 15 .86 %~ 2 0 .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粒度分析 沟间地产沙 沟谷地产沙 最小二乘法 土壤侵蚀 砒砂岩区 小流域
下载PDF
水平梯田蓄水减沙效益计算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乃民 张金慧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34,共3页
随着水平梯田的发展,各地对如何计算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作了不少试验观测和统计分析工作,为水土保持治理和效益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证明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和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促进水平梯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随着水平梯田的发展,各地对如何计算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作了不少试验观测和统计分析工作,为水土保持治理和效益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证明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和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促进水平梯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试验资料多是从标准较高的水平梯田中观测得到的,或是暴雨后调查的,或根据流域水文站观测资料分析的。由于水平梯田的标准不一,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在计算其拦蓄效益时如不考虑这些,就会影响水平梯田拦蓄效益分析的可靠性、科学性,就会给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梯田 蓄水减沙效益 计算
下载PDF
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锐 王晓 《宁夏农林科技》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以10年定位培肥土壤试验材料为对象,通过对其微生物量的测定,从土壤生物化学角度对3种不同培肥措施的效果给出评价,即秸秆+化肥措施与厩肥+化肥措施培肥土壤作用大体相当,但均优于单纯施化肥措施。
关键词 土壤培肥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山坡地林草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付明胜 高登宽 +1 位作者 马小哲 刘红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93-97,共5页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坡地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土壤水分与林草植被配置关系的评价和分析,确定了山坡地林草植被建设最优配置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种,对本区林草植被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乔木 牧草 配置 山坡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三保 郑妍 马彦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人民工农业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植被演替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还草
下载PDF
小尾寒羊在陕北地区适应性能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马三保 马鹏革 郑宝明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9-34,共6页
对从鲁西南地区引入陕北的小尾寒羊在两地的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反应和抗逆抗病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该羊种在陕北地区的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均表现良好 ,可以作为当地的适宜良种引入 ,但在引种上要选择适宜的季... 对从鲁西南地区引入陕北的小尾寒羊在两地的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反应和抗逆抗病性等综合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该羊种在陕北地区的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均表现良好 ,可以作为当地的适宜良种引入 ,但在引种上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种羊日龄 ,并在风土驯化方面要注重防治羊流感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适应性能 综合评价 陕北
下载PDF
用粒度分析法计算砒砂岩区小流域泥沙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晓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小流域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径流泥沙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不同侵蚀类型的产沙量。采用粒度分析法对砒砂岩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 :小... 小流域泥沙来源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主要利用径流泥沙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来确定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及不同侵蚀类型的产沙量。采用粒度分析法对砒砂岩不同侵蚀类型区典型小流域泥沙来源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 :小流域泥沙主要来自于沟谷地 ,其产沙量占小流域总产沙量的 79 39%~ 84 89% ;沟间地产沙量占15 86 %~ 2 0 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粒度分析 沟间地 沟谷地 砒砂岩区 小流域泥沙 土壤侵蚀
下载PDF
砒砂岩类型区筑坝材料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金慧 徐雪良 +1 位作者 张锐 马利东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期28-30,共3页
对黄河中游砒砂岩分布区的黄土、沟床沙、红砒砂岩风化物、白砒砂岩风化物的有机质与易溶盐含量、颗粒组成、渗透性、可塑性、抗剪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表明,黄土、沟床沙、红砒砂岩风化物这三种材料是良好的筑坝材料,并可作为防渗材... 对黄河中游砒砂岩分布区的黄土、沟床沙、红砒砂岩风化物、白砒砂岩风化物的有机质与易溶盐含量、颗粒组成、渗透性、可塑性、抗剪强度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表明,黄土、沟床沙、红砒砂岩风化物这三种材料是良好的筑坝材料,并可作为防渗材料;白砒砂岩风化物属不良级配土,但与红砒砂岩风化物混合可互补不足,仍可作为筑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筑坝材料 可行性 测试 黄土 沟床沙
下载PDF
桥梁预应力空心板预制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加林 王宏兴 《西北水力发电》 2004年第2期73-74,共2页
预应力空心板桥梁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现行公路中,而空心板的预制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空心板的预制有关问题及处理方法予以探讨。
关键词 桥梁 预应力空心板 预制 问题
下载PDF
水资源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治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2期89-91,共3页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导致水资源分配竞争加剧。为此,必须确定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以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提高水资源保护效率,促进国民...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导致水资源分配竞争加剧。为此,必须确定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以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提高水资源保护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可持续利用 方法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沙棘造林抗旱指标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福林 潘铭 《沙棘》 1998年第2期7-9,共3页
水分是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通过对沙棘树种苗期凋萎湿度的测定分析,进一步摸清了沙棘的蒸腾与太阳辐射、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沙棘抗旱造林定量的水分指标:沙棘苗期满足生理要求时的土壤含水率... 水分是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通过对沙棘树种苗期凋萎湿度的测定分析,进一步摸清了沙棘的蒸腾与太阳辐射、气温、地温、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沙棘抗旱造林定量的水分指标:沙棘苗期满足生理要求时的土壤含水率为10.21%,暂时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为4.01%,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为3.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蒸腾 辐射 土壤含水率 造林 抗旱指标
下载PDF
论植被建设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明胜 张金柱 +1 位作者 康清海 耿绥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7-128,共2页
面对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河道断流,河床不断抬高,以及沙尘暴的肆虐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了本区生态演替规律,论述了营建草(灌)植被在改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地位及草地对防止本地... 面对黄河上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河道断流,河床不断抬高,以及沙尘暴的肆虐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了本区生态演替规律,论述了营建草(灌)植被在改善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地位及草地对防止本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作用,提出了治理黄河的关键是要抓好这一地区的林草植被恢复,应本着种草起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开发,这是黄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目标实现的首选措施,同时提出了种草起步应采取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建设 生态环境 草灌乔结合 黄河上中游地区
下载PDF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祯 李昱霏 马小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7期148-150,共3页
水资源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水资源总量日趋下降,部分地区出现水污染问题,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全面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 水资源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水资源总量日趋下降,部分地区出现水污染问题,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全面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近年来,生态水利工程得到较好的发展,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环保性和实效性,能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为了充分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人们既要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还要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 水资源保护 作用
下载PDF
高墩翻模施工技术及施工测量控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书良 王宏兴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5年第S1期134-135,共2页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高墩连续桥已在桥梁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提高,老庄河特大桥建设实践中的高墩翻模及控制测量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和技术控制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高墩连续桥已在桥梁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其施工工艺和施工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提高,老庄河特大桥建设实践中的高墩翻模及控制测量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和技术控制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 施工工艺 控制测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位配置方案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建忠 马国力 +2 位作者 党维勤 朱仁义 李树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2-69,共8页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区位适宜性 ,合理配置树种 ,是确保成活、成林的关键。为了有效恢复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森林植被 ,治理水土流失 ,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生物生态类比法” ,对...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区位适宜性 ,合理配置树种 ,是确保成活、成林的关键。为了有效恢复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森林植被 ,治理水土流失 ,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生物生态类比法” ,对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区位适宜性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均较为适宜对该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评价。最后 ,用“综合评判法”确定了该区 7个类型区的适生乔木树种 4 6种 ;用“生物生态类比法” ,确定了建议树种 4 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 人工栽培 乔木树种 区位配置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冉大川 王宏 +2 位作者 刘斌 白志刚 马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林草措施质量分级标准及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黄河中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成果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 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林草措施质量分级标准及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黄河中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成果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率 保存面积 林草措施 减洪减沙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 白志刚 +1 位作者 刘立斌 白平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6-10,共5页
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的特征及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侵蚀模数高;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土地质量,降低农作物产量。提高本区土地生产力的有效... 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的特征及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侵蚀类型多样,侵蚀模数高;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土地质量,降低农作物产量。提高本区土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为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增加对土地的物质与技术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特征 山坡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田永宏 张庆伟 马生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25,共4页
佳芦河流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的一级支流。该流域50年代初即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大规模的流域综合治理始于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截至1989年底止,流域内实有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32023hm2,治理程度达... 佳芦河流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的一级支流。该流域50年代初即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大规模的流域综合治理始于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截至1989年底止,流域内实有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32023hm2,治理程度达28.24%。采用水文法与水保法计算流域1970~1989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32800万m2,效益20.9%;减沙6940万t,效益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佳芦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