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RAF6和HDAC3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张浩 徐巧玲 +4 位作者 胡文义 熊迎兰 向仕格 范翠瑛 阮小倩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麻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2例AMI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麻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2例AMI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将其分为低分组(n=73,<20分)和高分组(n=49,≥20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TRAF6和HDAC3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住院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85)和死亡组(n=37);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MI患者28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AF6和HDAC3对AMI患者28d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高分组患者血清TRAF6[(6.01±2.39)μg/ml比(5.06±1.74)μg/ml,P=0.012]和HDAC3水平[(4.14±1.94)ng/ml比(2.87±1.37)ng/ml,P<0.001]显著高于低分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RAF6、HDAC3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879、0.837,P均<0.001)。死亡组血清TRAF6[(6.89±1.67)μg/ml比(4.81±1.24)μg/ml,P<0.001]和HDAC3水平[(5.37±1.77)ng/ml比(2.52±0.76)ng/ml,P<0.001]均显著高于生存组。Cox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HR=1.857,95%CI 1.259~2.737,P=0.001]、TRAF6[HR=1.659,95%CI 1.083~2.543,P=0.022]、HDAC3[HR=1.779,95%CI 1.192~2.653,P=0.004]均是AMI患者28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RAF6、HDAC3及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28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62、0.859、0.971,二者联合的AUC显著高于TRAF6和HDAC3单独检测(Z=2.535、2.032,P=0.011、0.042)。结论:AMI患者血清TRAF6和HDAC3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TNF受体相关因子6 预后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璐 雷佳羲 +10 位作者 李镇文 郭正鑫 王宾宇 张浩 钟振通 谢文杰 孔波 汪厚术 王莎莎 王小青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2期1424-1428,共5页
目的: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入住ICU的COVID-19伴ARDS患者共43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案分为IVIG治... 目的:探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入住ICU的COVID-19伴ARDS患者共43例,根据实际治疗方案分为IVIG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后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相关血气指标,比较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指标以及入院28 d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IVIG治疗组在治疗后2 d PaCO_(2)有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PaO_(2)/FiO_(2)及PaO_(2)改善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 d,两组IL-6与TNF-α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IVIG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VIG治疗组28 d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相对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不能改善COVID-19伴ARDS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甚至有可能增加患者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策略应用于围生期心肌病的效果
3
作者 王璐 王卓 +5 位作者 张浩 雷佳羲 谢文杰 李镇文 伍威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532-536,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共49例,分为一般治疗组(22例)与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组(27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平均动... 目的:分析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共49例,分为一般治疗组(22例)与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组(27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左心房前后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OFA)评分、机械通气病例数、肾脏替代治疗(CRRT)病例数以及ICU住院时间、死亡病例数、总住院费用等预后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组在治疗后5 d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水平、LA、LVEF、LVEDD均有显著改善,还可以缩短ICU住院时间,并降低总住院费用。结论:重症床旁超声是围生期心肌病重要的临床监测手段之一;超声指导的强化容量管理策略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容量管理 围生期心肌病 心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膈肌超声评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4
作者 雷佳羲 王璐 +13 位作者 张静 王慧娟 刘世平 李镇文 郭正鑫 王宾宇 张浩 钟振通 谢文杰 孔波 汪厚术 王莎莎 王小青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1期1320-1324,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膈肌超声测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某三甲医院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应用床边超声评估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增厚分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39例,A... 目的:探讨床旁膈肌超声测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某三甲医院ARDS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应用床边超声评估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增厚分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39例,APACHEⅡ评分10~32分,SOFA评分4~12分。本研究纳入病例死亡率30.8%(12/39),死亡组和幸存组的PaO_(2)/FiO_(2)、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的膈肌厚度和膈肌增厚分数均下降,且在入住ICU24 h后死亡组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增厚分数下降更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值为72 h的膈肌厚度(AUC=0.790,95%CI:0.635~0.045,P=0.004),其最佳临界值为1.65 mm(敏感性91.67%,特异性62.96%),且其AUC值高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PaO_(2)/FiO_(2)。结论:在ARDS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床边膈肌超声评估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便于操作、技术难度低、可重复性高、成本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超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