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轻中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翁昆仑 张鹏 张华甫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9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轻中症胆源性胰腺炎(BAP)患者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轻中症BAP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后手术时机纳入早期组(27例)和晚期组(45例)。比较... 目的分析轻中症胆源性胰腺炎(BAP)患者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轻中症BAP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后手术时机纳入早期组(27例)和晚期组(45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胰腺功能[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晚期组(P<0.05)。术后7 d,两组ALT、AST、AMY、LPS、CRP、PCT、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LC治疗轻中症BAP可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胰腺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治疗时机 围术期指标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指导与评估作用分析
2
作者 翁昆仑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9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指导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指导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以休克指数为指导的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及分诊时间、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及分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3.598,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乳酸(BLA)低于对照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2.962、3.322、2.849、3.423、2.22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2,P<0.05)。结论:以休克指数为指导的急救干预能改善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循环、通气质量,增强救治的安全性,提高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休克指数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翁昆仑 张鹏 张华甫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3964-396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手术组(44例)以及单孔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手术组(44例)以及单孔腹腔镜组(18例)。传统手术组患者接受常规多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单孔腹腔镜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切口美观度评分、手术前后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溃疡穿孔复发率。结果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CT、IL-6以及hs-CRP水平相比术前均下降,且单孔腹腔镜组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单孔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均未出现复发病例(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良好,相比多孔腹腔镜术,可缩短康复时间、缓解疼痛与炎症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穿孔 经脐单孔腹腔镜 穿孔修补术
下载PDF
DCS对急性脾破裂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继发感染的影响
4
作者 翁昆仑 张华甫 张浩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983-985,共3页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对急性脾破裂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继发感染的影响。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急性脾破裂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DCS治疗,对照组给予急诊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对急性脾破裂患者抢救成功率及继发感染的影响。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急性脾破裂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DCS治疗,对照组给予急诊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抢救成功率、继发感染率等,分析手术前后血小板、IL-6、CRP、PCT的差异。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54±13.31)min、(165.54±25.54)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70±1.10)d和(12.70±1.84)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感染率为2.94%,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和PCT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DCS在急性外伤脾破裂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伤脾破裂 损伤控制外科
下载PDF
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黄丽 南媛媛 +2 位作者 曾小桃 彭飞 翁昆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316-23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黄淮学院附属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5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研究。患者入院后抽...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黄淮学院附属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5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研究。患者入院后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价值,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急性胆囊炎的相关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33.16±10.20)、(89.91±19.15)U/L]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32.73)、(164.78±21.1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0、25.820,P<0.05)。轻度组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59.65±8.76)、(134.71±12.90)U/L]明显低于中度组[(90.47±13.87)、(160.70±12.5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0、16.380,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90.47±13.87)、(160.70±12.57)U/L]明显低于重度组[(133.48±13.28)、(197.74±23.8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0、10.040,P<0.05)。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84,敏感度分别为0.714、0.784,特异度分别为0.725、0.812。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急性胆囊炎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49、0.822。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与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1、0.598,P<0.05)。结论:血清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中显著增加,对重症急性胆囊炎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谷氨酰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急性胆囊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