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语序的多面考察(上)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36-43,共8页
本文主要从语法、认知、逻辑、语用、修辞诸方面对汉语语序进行考察,从理论上说明、从实际上描写汉语语序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认为认知、逻辑是汉语语序的深层基础,语用、修辞是汉语语序的运用的表现形式.它们对汉语语序各有制约和影... 本文主要从语法、认知、逻辑、语用、修辞诸方面对汉语语序进行考察,从理论上说明、从实际上描写汉语语序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认为认知、逻辑是汉语语序的深层基础,语用、修辞是汉语语序的运用的表现形式.它们对汉语语序各有制约和影响,但又有某些一致性.本文从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的特点出发,考察到汉语语序既相对地固定,又便于灵活变换构成新的结构关系.考察时,还注意到汉语的句内语序和句际语序在语言内层和语言外层中的一系列反映,使语序和语音、词汇的联系明朗化,给为适应语用、修辞的需要而产生的凸显语序确立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序 句内语序 句际语序 常规语序 凸显语序 语序变换 焦点 信息 认知
下载PDF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宪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44,共13页
关键词 《新青年》杂志 读者论 拓展 惯例 投稿 意见 设立 章程 更名 公众
下载PDF
转折复句语义分类的新尝试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通常认为复句的转折关系就是“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本文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转折复句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转折复句分句之间除“相反或相对”关系外 ,还有差异性关系和限制性关系 ,差异性关系又包含对比... 通常认为复句的转折关系就是“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本文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转折复句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转折复句分句之间除“相反或相对”关系外 ,还有差异性关系和限制性关系 ,差异性关系又包含对比关系和衬托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复句 语义关系 相反性转折 差异性转折 限制性转折 分类 汉语 语法 句法
下载PDF
舒婷: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思敬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诗人 舒婷 诗歌 女性意识 <<致橡树>>
全文增补中
语言文字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汉字识字教学的心理实质及其规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大成 伍新春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5,共4页
汉字识字教学的心理实质;汉字识字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具体措施——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运用语言知识的掌握规律;汉字识字教学应注意结构重组规律的运用;汉字音形义的统一结构应注意分层构建。
关键词 识字教学 汉字字形 心理实质 文字应用 心理结构 结构重组 重要领域 心理表征 字词 写字教学
下载PDF
《史记》中的程度副词“颇” 被引量:15
6
作者 洪成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7-46,共10页
程度副词“颇”始见于《史记》。关于它的语义,一直存在着两可的理解,认为既可表示程度深,也可表示程度浅。本文认为,一种语言形式,在产生之初就表示截然相反的两种语义,是不可能的。文章收集并分析了《史记》中全部“颇”的用法,并参... 程度副词“颇”始见于《史记》。关于它的语义,一直存在着两可的理解,认为既可表示程度深,也可表示程度浅。本文认为,一种语言形式,在产生之初就表示截然相反的两种语义,是不可能的。文章收集并分析了《史记》中全部“颇”的用法,并参考了魏晋时期的工具书和唐人对《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的注释,明确提出,至少在唐代以前,“颇”只有表示程度浅一种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度副词 副词和所自演变的词义 “颇”的语义特点 “颇”的语法特点
下载PDF
论华兹华斯诗歌情感的时间建构 被引量:17
7
作者 易晓明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文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 ,诗人的自我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重要成因。从内容上 ,诗人选择心灵中的自然 ,使自我情感连于人类对自然的普遍情感 ;从艺术上 ,诗人运用对时间的艺术处理 ,达到净化自我情感 。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诗歌 时间建构 自我情感 艺术情感
下载PDF
发达国家母语教学的核心理念 被引量:7
8
作者 饶杰腾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编者按:从本期起,我们开设了“特别关注”这个新栏目。特别关注,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它关注的也许是热点问题,也许不是,但一定是与广大语文教师工作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特别关注,还要让大家看到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编者按:从本期起,我们开设了“特别关注”这个新栏目。特别关注,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它关注的也许是热点问题,也许不是,但一定是与广大语文教师工作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特别关注,还要让大家看到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看到不同观点的交锋,引起大家的思考。作为第一个关注的话题,我们选择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标准的颁布,是新世纪伊始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件大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是语文教学的指导纲领,是语文教学的航标灯,它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未来发展。关注是应该的,研究是需要的,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母语教学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 基础教育
下载PDF
听写任务下儿童汉字输出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栾辉 舒华 张大成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本研究采用听写任务 ,考察了小学六年级儿童的汉字书写心理过程。结果发现 :正确率与频率成正比 ,与目标字学习年级成反比 ;书写错误主要是别字错误 ,错字错误少 ;在错字错误中 ,超过 75%的错字部件正确 ;在别字错误中 ,同音错误比例最... 本研究采用听写任务 ,考察了小学六年级儿童的汉字书写心理过程。结果发现 :正确率与频率成正比 ,与目标字学习年级成反比 ;书写错误主要是别字错误 ,错字错误少 ;在错字错误中 ,超过 75%的错字部件正确 ;在别字错误中 ,同音错误比例最高 ,其次是同声旁错误 ;不同特性的汉字 ,儿童所犯的错误不同。本研究的结论是记忆有助于儿童汉字书写 ,汉字构字规则以及同音字多、声旁表音等汉语语言学规律对儿童汉字书写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写任务 儿童 学习心理学 汉字输出特点 影响因素 语言学 记忆 书写错误
下载PDF
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陶东风 《文艺争鸣》 CSSCI 1999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一个最富争议的主题之一,是大众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政治问题。大众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是主动地接受信息还是被动地受信息的引导、乃至完全丧失自己的...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一个最富争议的主题之一,是大众在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政治问题。大众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是主动地接受信息还是被动地受信息的引导、乃至完全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沦落为传媒的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公共性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 公共生活 可见性 大众传媒 政治权力 中介化 政治家
原文传递
后殖民主义还是新殖民主义?──兼论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到东方主义的崛起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乃乔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理论 文学批评 赛义德 新殖民主义 现代主义 殖民主义话语 《黑暗的心》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汉藏语“日”“月”语源考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金兰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39,共4页
古汉语的“日”,上古音属日母质部*njid,与藏缅语言里“太阳”一词的语音形式相似,例如:藏文的ηi,缅文的ne^2,基诺语的njl^42(э33),等等。这些词与汉语“日”之间的同源关系几乎是不证自明的。如果汉语的“日”和藏缅语言的“... 古汉语的“日”,上古音属日母质部*njid,与藏缅语言里“太阳”一词的语音形式相似,例如:藏文的ηi,缅文的ne^2,基诺语的njl^42(э33),等等。这些词与汉语“日”之间的同源关系几乎是不证自明的。如果汉语的“日”和藏缅语言的“太阳”源于共同的根词,那将对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是一个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日” “月” 同源关系 藏缅语言 语音形式 语义逻辑
原文传递
21世纪我国学校美育的操作设计 被引量:12
13
作者 樊美筠 罗筠筠 王德胜 《北方论丛》 2002年第4期115-121,共7页
面向 2 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 ,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从小学至大学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 ;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 ,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 ;它的... 面向 2 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 ,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从小学至大学 )。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 ;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 ,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 ;它的内容既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类艺术经典作品 ,涉及到青少年的艺术能力培养 ,又涉及到美学、美育、艺术史、艺术批评、审美文化等基本知识。小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感性教育 (敏锐感知 ,激发情感与想象 ) ;中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趣味教育 (在审美赏析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 ;大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人格教育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塑造健康人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素质教育 感性教育 理性教育 趣味教育 人格教育 美育课程设计
下载PDF
回归还是超越——解读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康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9-87,共9页
黑人处境问题是当今许多美国黑人作家所关注的焦点。 1 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着重探讨了美国黑人作为种族的未来出路问题。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 ,评论界有诸多说法。本文则从文本入手 ,以... 黑人处境问题是当今许多美国黑人作家所关注的焦点。 1 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着重探讨了美国黑人作为种族的未来出路问题。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 ,评论界有诸多说法。本文则从文本入手 ,以历史的观点来解读小说的主题 ,指出莫里森在探索 2 0世纪 7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美国黑人种族出路问题时试图重铸黑人的民族魂 ,她倡导走继承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道路。本文重点分析了作家主张走民族主义道路的真正意图以及她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本文还对作家民族主义思想价值取向进行了学理性的剖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主题 小说 美国 文本批评 文学评论 民族主义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夷坚志》中的《水浒传》素材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会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9,共9页
关键词 《夷坚志》 《水浒传》 《水洗》 白话小说 鲁智深形象 梁山泊 小说家 素材 《太平广记》 智取生辰纲
下载PDF
汉语语序的多面考察(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炼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39-47,共9页
3 语序的逻辑考察3.1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依附语言进行,因而对语序(不论是句内语序还是句际语序)的考察都不能缺少逻辑的考察.可以这样认为,汉语语序不仅仅是汉人的认知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汉人思维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3 语序的逻辑考察3.1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依附语言进行,因而对语序(不论是句内语序还是句际语序)的考察都不能缺少逻辑的考察.可以这样认为,汉语语序不仅仅是汉人的认知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汉人思维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汉语语序是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汉人对这些逻辑关系的主观认识在汉语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语序 汉语语序 凸显语序 焦点信息 语言单位 修辞格 句末焦点 同义形式 逻辑关系 修辞学
下载PDF
古汉语判断句词序的历史演变——兼论“也”的性质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金兰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7,共5页
“唯”字句 ,“是”字句和“也”字句是古汉语的三种重要的判断句式 ,其中前两种句式属前置型 ,后一种句式属后置型。判断词“也”具有判断动词的语法属性 ,是一个与判断词“唯”、“是”相对立的、自足的语法要素。这三种句式的交替表... “唯”字句 ,“是”字句和“也”字句是古汉语的三种重要的判断句式 ,其中前两种句式属前置型 ,后一种句式属后置型。判断词“也”具有判断动词的语法属性 ,是一个与判断词“唯”、“是”相对立的、自足的语法要素。这三种句式的交替表明汉语判断句经历了由前置型演变为后置型 ,继而又回归到前置型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判断词由前置到后置这种词序上的重大变革可能与古藏缅语言的SOV型判断句对汉语的影响及渗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词 词序 前置型 后置型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言意之辨”论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贾奋然 《中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典哲学所关注的论题 ,刘勰的《文心雕龙》完成了“言意之辨”的诗学转换 ,表现为对语言本体价值的关注和对语言诗性特征的挖掘 ,这对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言意之辨" 言意关系 <<隐秀>>
下载PDF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荒林 诸葛文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6-91,共16页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对西方理论的初步介绍,中国理论家的理论作品还处在酝酿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88、198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西方经典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而以李小江为代...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这个阶段是对西方理论的初步介绍,中国理论家的理论作品还处在酝酿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88、1989年,这个阶段主要是西方经典女性主义作品的译介,而以李小江为代表的中国理论工作者也开始了自己对于中国性别问题的思考;第三阶段从1990-1995年,这个阶段翻译著作数量较少,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章、讲稿被引入,对女作家和女理论家有较大的启示作用;第四个阶段是从1995年之后,世妇会在中国的召开,世界女性主义资源大量、密集地进入中国,具体表现为译介作品的大量出现;学术界的积极应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引入以及本土学者积极的理论构建:他们重新解读女性文学作品,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联系中国本土的实际,建构妇女自己的文学史和文学经典,并试图构建真正的女性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女性理论 传播 打响
下载PDF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5
20
作者 左东岭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9-105,共7页
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现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 以晚明公安派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想与阳明心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性灵说是以阳明心学重主现心性而轻外在之物的观念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同时又将阳明心学的良知虚明改造成超然的审美心境,将良知灵明转化为作家的慧心灵性,将自然良知引申为自然奔放的审美风格,性灵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对阳明心学继承和改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性灵 自然 超然 审美心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