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碧云 班桂飞 +2 位作者 廖子琦 郑茹丹 黄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比较牙髓血运重建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64例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患儿,按患儿就诊门诊号编号,随机分为牙髓血运重建术组(观察组)和根... 目的:比较牙髓血运重建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64例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患儿,按患儿就诊门诊号编号,随机分为牙髓血运重建术组(观察组)和根尖诱导成形术组(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牙根发育情况(根管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前患牙牙根长度及根管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根长度及根管壁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年轻恒牙的感染牙髓治疗中,牙髓血运重建治疗有更好的疗效,有利于牙根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感染 根尖诱导 牙髓血运重建
下载PDF
单颗牙种植修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加洁 庄春笛 +2 位作者 李晓捷 黄志碧 李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目的:调查单颗牙拔除后患者种植修复的实行情况及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种植修复率提供指导。方法:对2017年8—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拔除单颗牙并需要修复的202例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现场问卷调查,并于2018年8... 目的:调查单颗牙拔除后患者种植修复的实行情况及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种植修复率提供指导。方法:对2017年8—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拔除单颗牙并需要修复的202例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和现场问卷调查,并于2018年8—10月电话回访其是否实行种植修复;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患者种植修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2份,1年后成功回访162份,回访率为80.2%。拔牙后1年单颗牙缺失种植修复率为2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是否有口腔修复治疗史、拔牙牙位、向患者介绍修复方案医生性别、职称、是否有种植经验、患者对种植认知水平跟种植修复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种植的认知水平低、介绍修复方案医生无种植经验和患者月收入低的患者行单颗牙种植修复可能性越小;其中患者获取种植认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医生介绍。结论:在有修复必要的单颗牙缺失患者中,种植修复率不高,实行种植修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种植认知水平、医生是否有种植经验和月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牙缺失 种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锂皂石/壳聚糖纳米复合支架的制备及相关生物学性能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樊雪敏 徐雯 +3 位作者 郭安捷 陈志兴 莫水学 方善宝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653-659,共7页
目的:构建锂皂石/壳聚糖(LAP/CS)纳米复合支架材料,评价支架材料的形貌特征、理化性能及生物安全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再生工程中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LAP/CS纳米复合支架,分为CS... 目的:构建锂皂石/壳聚糖(LAP/CS)纳米复合支架材料,评价支架材料的形貌特征、理化性能及生物安全性,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再生工程中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LAP/CS纳米复合支架,分为CS组、1%LAP/CS组、3%LAP/CS组、5%LAP/CS组、7%LAP/CS组、10%LAP/CS组。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特征,分析元素分布情况,对其吸水率、降解率进行检测,体外实验在各组支架材料上复合人牙周膜干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实验计算支架对细胞的黏附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情况,CCK8法检测支架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LAP/CS纳米复合支架组与CS组支架均具有多孔网状结构,支架表面分布着氧、钠、镁、硅等元素,LAP/CS组支架含有较高的镁元素和硅元素;LAP/CS组吸水率低于CS组(P<0.05),且随着LAP含量升高,材料的吸水率降低;LAP/CS组较CS组降解率降低;CCK8实验表明各组支架材料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均无细胞毒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各组支架均可黏附细胞,5%LAP/CS组和7%LAP/CS组较CS组细胞黏附率高(P<0.05)。结论:LAP/CS纳米复合支架具有多孔结构及良好的吸水性、细胞黏附能力和低细胞毒性,含有成骨相关的镁元素,具备成骨支架材料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皂石 壳聚糖 纳米复合支架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大面积缺损后牙全瓷高嵌体修复的3年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池慧霞 龙金东 谢方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制作的全瓷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后牙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行全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42例(共54颗患牙),修复后3年,采用改...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制作的全瓷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后牙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行全瓷高嵌体修复的患者42例(共54颗患牙),修复后3年,采用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标准(USPHS)对修复牙体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51颗牙(94.44%)全瓷高嵌体修复成功,患者总体满意度达到95%以上。结论:全瓷高嵌体在3年的观察期内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大面积缺损后牙的有效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临床评价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RANKL和OPG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农冬梅 覃雅庆 +1 位作者 周华 康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 目的使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确定白细胞介素17(IL-17)是否通过该通路参与调控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和护骨因子(OPG)的表达。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PDLF,20 ng/mL IL-17分别刺激0、20、40、60、80 min,Western blot法检测HPDLF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蛋白水平。HPDLF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IL-17组、IL-17联合DMSO组、IL-17联合SB203580组。IL-17及联合处理组,分别添加10μmol/L SB203580、20 ng/mL IL-17。实时定量PCR检测HPDLF的RANKL、OPG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RANKL蛋白水平、ELISA检测OPG蛋白含量。结果p-p38MAPK蛋白水平在IL-17刺激后的0~60 min内随时间增加,在60 min时达到最高,在80 min时下降。IL-17可上调HPDLF中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OPG mRNA和蛋白表达。较单纯使用IL-17刺激,添加SB203580通路抑制剂后,RANKL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OPG的mRNA水平升高。结论IL-17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上调HPDLF的RANKL表达,抑制OPG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IL-17)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 护骨因子(OPG)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IL-1β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李佳芮 张思琴 农晓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980-984,共5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下颌下腺中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ART组。模型组和ART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复制T2DM模型。...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下颌下腺中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ART组。模型组和ART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3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复制T2DM模型。用药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唾液流量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下颌下腺中IL-1β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RT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增加,唾液流量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IL-1β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ART组大鼠IL-1β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ART能降低T2DM大鼠血糖,增加其唾液流量,减轻下颌下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下颌下腺中IL-1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颌下腺 青蒿琥酯 IL-1Β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发展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佩琪 蒋伟东 周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凭借着其操作方便、设计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可同时进行多位点编辑等优势,已成为当今最热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独特的在RNA引导下对DNA进行靶向编辑的作用机制,不仅拓展了各相关领域的科研工...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凭借着其操作方便、设计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可同时进行多位点编辑等优势,已成为当今最热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独特的在RNA引导下对DNA进行靶向编辑的作用机制,不仅拓展了各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对生物体遗传调控的了解,更显示出优良的便捷性。近十年来,该系统在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发展迅速。在医学领域,更是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文从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研究历史、作用机理以及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综述其最新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应用和优化CRISPR/Cas9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治疗 精确编辑 脱靶效应 风险
下载PDF
破骨细胞衍生的偶联因子鞘氨醇-1-磷酸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成骨细胞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慧 陈慧鸿 廖红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739-3745,共7页
背景:骨稳态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以及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这种紧密的偶联作用对维护骨合成代谢的平衡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分泌一些独立于骨吸收的合成信号分子,刺激新骨生成。目的:就破... 背景:骨稳态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以及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这种紧密的偶联作用对维护骨合成代谢的平衡至关重要。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分泌一些独立于骨吸收的合成信号分子,刺激新骨生成。目的:就破骨细胞衍生的偶联因子鞘氨醇-1-磷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成骨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分别以“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偶联因子,鞘氨醇-1-磷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骨重建,迁移,趋化,骨形成”和“osteoclast,osteoblast,coupling factors,sphingosine-1-phosphate(S1P),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one remodelling,migrate,chemotaxis,bone form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审阅与破骨细胞衍生的偶联因子鞘氨醇-1-磷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成骨细胞迁移、成骨分化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最终选取6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破骨细胞衍生的偶联因子鞘氨醇-1-磷酸、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指引成骨系细胞迁移至骨吸收陷窝;②并促进成骨系细胞的存活和成骨分化,促进新骨形成以填充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偶联因子 鞘氨醇-1-磷酸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成骨细胞 迁移 趋化 骨形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糖尿病大鼠牙龈组织炎症及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陆威 农晓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8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糖尿病大鼠牙龈炎症及牙龈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RT50组、ART100组和正常组,其中对照组、ART50组和ART100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50mg/kg、100mg/kg ART灌胃处...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对糖尿病大鼠牙龈炎症及牙龈组织中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RT50组、ART100组和正常组,其中对照组、ART50组和ART100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给予50mg/kg、100mg/kg ART灌胃处理4周。处死后获取标本,行HE染色及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牙龈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牙龈上皮增厚,上皮钉突伸长,结缔组织排列紊乱,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ART50组、ART100组和正常组大鼠牙龈上皮角化明显,结缔组织内网状纤维排列整齐,少见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牙龈组织中IL-1β、TNF-α的表达高于ART50组、ART100组和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T50组、ART100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牙龈组织处于慢性炎症状态,50mg/kg、100mg/kg ART能抑制糖尿病大鼠牙龈组织IL-1β、TNF-α表达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青蒿琥酯 IL-1Β TNF-Α
下载PDF
舌癌切除同期行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术对患者语音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帅 王晓萌 +3 位作者 韦毅 李战 王宗琦 巫家晓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8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重建舌癌术后缺损对于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0-01该院收治的舌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解剖修复组和非解剖修复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与...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重建舌癌术后缺损对于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20-01该院收治的舌癌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解剖修复组和非解剖修复组,每组29例。分别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解剖修复法与非解剖修复法对两组舌癌术后缺损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舌肌运动评分,以及舌尖音、舌根音和边音的语音清晰度(PI)。结果术后两组舌肌运动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在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和第6个月,解剖修复组的舌肌运动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舌尖音、边音及舌根音PI值均呈下降趋势。解剖修复组舌尖音、舌根音PI值在术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0.05);但对于边音,解剖修复组PI值仅在术后第1个月显著高于非解剖修复组(P<0.05)。结论与非解剖修复法比较,应用解剖修复法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有助于重建舌体外形,恢复舌的运动,改善舌癌患者术后的语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解剖修复法 舌缺损 语音功能 舌癌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过禾佳 李翠萍 +5 位作者 粟小平 冯冰华 廖凯彬 何雨亮 吕薇 黄旋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二苯乙烯苷(TSG)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CC-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1)TSG)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14,28μmol·L^(-1)TSG)。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二苯乙烯苷(TSG)对口腔鳞癌细胞SCC-9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SCC-9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1)TSG)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14,28μmol·L^(-1)TSG)。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表达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和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于24 h的平均水平迁移率分别为(48.00±5.87)%,(19.30±1.34)%和(17.16±1.50)%;这3组的垂直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3.00±9.17,32.67±3.21和24.33±4.04;这3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0±0.70)%,(23.17±1.03)%和(36.10±1.32)%;这3组的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02,0.39±0.09和0.15±0.04;这3组的PI3K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8±0.02,0.14±0.01和0.15±0.01;这3组的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3,0.13±0.01和0.19±0.01;这3组的mTOR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05,0.38±0.01和0.34±0.02。上述指标:低、高2个浓度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TSG具有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抗癌特性,并可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颈淋巴清扫术保留胸锁乳突肌与否对晚期口腔鳞癌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陈兴金 范然怡 +3 位作者 陶识丞 薛睿 文旭涛 麦华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advance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OSCC)患者颈淋巴清扫术中是否保留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探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advance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OSCC)患者颈淋巴清扫术中是否保留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5例晚期(临床Ⅲ期和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且接受颈淋巴清扫术患者的资料信息并进行回访,比较保留与切除SCM的两种不同颈淋巴清扫术式之间总生存期(OS)、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RFS)以及颈部无复发生存期(RRFS)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5例患者中,101例术中保留SCM,134例切除SCM,2组5年生存率和5年颈部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OS、LRFS和RRFS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校正结果显示,是否切除SCM均不是OS、LRFS和RRFS的独立影响因素,N分期和术后放化疗是AOSCC患者OS、LRFS和RR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OSCC患者颈部手术行保留SCM的颈淋巴清扫术对生存和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颈部复发)均无影响,对转移淋巴结未侵犯SCM的AOSCC患者行保留SCM的颈淋巴清扫术是可行的;N分期和术后是否放化疗影响AOSC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淋巴清扫术 胸锁乳突肌切除 预后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中犬内皮集落形成细胞成血管能力及自噬水平观察
13
作者 廖子琦 周诺 黄旋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环境中犬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成血管能力及自噬水平。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CFCs,分为缺氧组和常氧组,缺氧组在缺氧环境中培养,常氧组在常氧环境中培养,比较两组成血管能力(细胞OD值、细胞迁移数、细胞迁移率、管分支数及... 目的观察缺氧环境中犬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CFCs)成血管能力及自噬水平。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ECFCs,分为缺氧组和常氧组,缺氧组在缺氧环境中培养,常氧组在常氧环境中培养,比较两组成血管能力(细胞OD值、细胞迁移数、细胞迁移率、管分支数及VEGF mRNA、FGF mRNA、VEGF蛋白、FGF蛋白相对表达量)和自噬水平(细胞LC3 mRNA、P62 mRNA、LC3Ⅱ/Ⅰ、P62蛋白、LC3平均荧光强度、P62平均荧光强度)。结果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培养48、72、96 h的OD值及细胞迁移数、细胞迁移率、管分支数和VEGF mRNA、FGF mRNA、VEGF蛋白、FGF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LC3 mRNA、LC3Ⅱ/Ⅰ表达增加及LC3平均荧光强度增强,P62 mRNA、P62蛋白表达减少及P62平均荧光强度减弱(P均<0.05)。结论缺氧环境中犬ECFCs成血管能力增强,自噬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皮集落形成细胞 细胞成血管能力 细胞自噬水平
下载PDF
基于p38MAPK/IL-6信号通路研究青蒿琥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硕秋 农晓琳 +1 位作者 张思琴 李佳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57-563,共7页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通路,观察青蒿琥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青蒿琥酯调控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通路,观察青蒿琥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青蒿琥酯调控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青蒿琥酯干预组(ART组)、盐酸二甲双胍干预组(MET组)及青蒿琥酯+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干预组(ART+MET组),每组12只。药物干预4周后,测定大鼠体重及血糖水平,随后过量麻醉处死大鼠,采用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法分别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肝组织p-p38MAPK、IL-6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体重降低,空腹血糖升高(P<0.05);肝脏细胞胞核变形,细胞器扩张肿胀;出现广泛脂肪变性,中央静脉扩张充血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增多增粗,形成纤维间隔;p-p38MAPK、IL-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DM组相比,ART组、MET组及ART+MET组大鼠体重上升,空腹血糖值降低,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炎性反应、纤维化及超微结构中各类细胞器受损均有所改善,p-p38MAPK、IL-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其中以ART+MET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青蒿琥酯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改善其肝脏脂肪变性、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青蒿琥酯抑制p38MAPK/IL-6信号通路有关,且青蒿琥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改善肝脏损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2型糖尿病 肝脏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辅助治疗骨缺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源 韩志琪 周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4046-4053,共8页
背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虽然大多数骨折可以通过坚强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实现一期愈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骨折愈合不良,最终导致骨缺损,而骨缺损部位的血管新生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血管发生... 背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虽然大多数骨折可以通过坚强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实现一期愈合,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骨折愈合不良,最终导致骨缺损,而骨缺损部位的血管新生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血管发生的能力,其对骨再生和修复的辅助作用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目的:综述骨缺损疾病中使用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及新骨生成的研究进展。方法:遵循PRISMA指南,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86至2019年期间关于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的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其机制的文章,检索词分别为“内皮祖细胞,血管生成,血管发生,治疗,骨缺损”“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angiogenesis,vasculogenesis,therapy/treatment,bone defect”,最后选择58篇文章纳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骨缺损时可以促进内皮祖细胞的激活与归巢;②内皮祖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发生;③内皮祖细胞是通过促进血管发生进而促进骨再生的;④将内皮祖细胞辅助治疗骨缺损推广至临床应用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⑤需要通过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并且进一步深入研究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发生的确切机制,为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给大量骨缺损致残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骨缺损 干细胞移植 组织工程技术 血管发生 骨生成
下载PDF
miR-214参与骨组织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冬冬 廖红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79-1784,共6页
背景:microRNAs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可通过调节mRNA的翻译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发现,miR-214在相关的骨代谢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靶向相关基因调控骨吸收与骨形成。目的: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就miR-214... 背景:microRNAs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可通过调节mRNA的翻译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发现,miR-214在相关的骨代谢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通过靶向相关基因调控骨吸收与骨形成。目的: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就miR-214在骨组织代谢中的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间以“miRNA,miR-214,osteogenesis,osteoblast”“miR-214,bone remodeling”“miR-214,osteoclast,tissue engineering”为关键词,检索2005至2020年期间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等数据库中的文献,初步检索到761篇相关文献,排除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及重复性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6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miR-214可通过靶向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促进破骨向分化,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结合蛋白2(TAB2)、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terix)、激活转录因子4(ATF4)、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4A1)、杆状病毒IAP重复序列7(BIRC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TAFA趋化因子样家族成员5(TAFA5)、骨形态发生蛋白2等抑制成骨分化;②沉默或过表达miR-214可以调控骨代谢;③目前已发现血清或细胞外囊泡中miR-214可能是一些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检测标志物,同时将miR-214拮抗剂或模拟物与其他载体构成稳定高效安全的缓释系统也是应用研究的热点,因此,以miR-214为基础展开的应用研究可能在未来骨组织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miR-214 骨重建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组织工程 通路 综述
下载PDF
长期口服奥美拉唑引起灼口综合征样症状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7
作者 路莹 颜启璋 于大海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8期553-556,共4页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引起的灼口综合征样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关于奥美拉唑引起灼口综合征样改变的6例临床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例患者...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引起的灼口综合征样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关于奥美拉唑引起灼口综合征样改变的6例临床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例患者中,口服奥美拉唑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超过5年,引起的灼口综合征样症状主要为口腔烧灼感,舌部感觉异常,可伴有肢端麻木,患者停服奥美拉唑,给予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治疗,对症治疗1个月至半年后症状基本消失。文献回顾表明其原因可能与奥美拉唑引起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损伤、改变唾液成分及妨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有关。结论奥美拉唑引起灼口综合征样症状原因可能为药物导致的神经损伤、唾液性状改变等,其主要处理方法为停药及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灼口综合征 不良反应 感觉异常 周围神经损伤 肢端麻木
下载PDF
静压力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与p38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海芳 彭娟敏 康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p38 MAPK通路在炎症因子的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正畸牙移动过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p38 MAPK信号通路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载持续性静压力后在合成... 背景:研究表明p38 MAPK通路在炎症因子的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正畸牙移动过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p38 MAPK信号通路与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分析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加载持续性静压力后在合成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过程与p38MAPK的关系,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取年龄在11-15岁正畸者需要拔除的新鲜第一、二前磨牙的牙周组织(正畸者及其监护人均知情同意),体外培养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建立细胞重力加载模型;②细胞种板,分别加力0,1,2,4 g/cm^2,每加力组分别加力5,15,30和60min,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③取第4代细胞接种后,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加二甲基亚砜组、加抑制剂组(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加力组、加力+二甲基亚砜组、加力+抑制剂组,对细胞预处理60 min,通过定量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受4 g/cm^2压力刺激后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6的mR 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①2 g/cm^2组、4 g/cm^2组p38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0 min时表达量最高,60min时开始减少;②与未加力的3组相比,加力组的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量上调,加抑制剂组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量下降,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无明显差异;③结果提示,静压力可促使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6,且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可能与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但不足以证明该通路参与静压力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诱导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力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38 丝裂原激活蛋白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牙周膜 正畸学 牙移动 应力 物理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糖尿病大鼠伤口皮肤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洁 农晓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背部皮肤制造伤口,局部涂抹0.5%青蒿琥酯(ART)干预,观察药效并免疫组化法检测伤口皮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盐水组、糖尿病ART组,适应性喂养后糖尿病组大鼠注射...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背部皮肤制造伤口,局部涂抹0.5%青蒿琥酯(ART)干预,观察药效并免疫组化法检测伤口皮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盐水组、糖尿病ART组,适应性喂养后糖尿病组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监测血糖,成功建模2周后,所有大鼠背部皮肤制造伤口,用药2周后处死,取背部皮肤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皮肤TNF-α变化。结果注射STZ后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提示糖尿病ART组伤口皮肤中TNF-α表达较糖尿病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ART能下降TNF-α的表达,通过抗炎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为糖尿病皮肤伤口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1型糖尿病 皮肤伤口 TNF-Α
下载PDF
血管形成过程中典型lncRNA-miRNA调控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丽娜 周诺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活动中,均存在血管形成的过程。在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多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参与血管形成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祖细胞功能发挥调控作用,而其中lnc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 在多种生理或病理活动中,均存在血管形成的过程。在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多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微小RNA(microRNA,miRNA)对参与血管形成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祖细胞功能发挥调控作用,而其中lncRNA与miRNA之间的调控网络尚未完全明确。通过探索lncRNA-miRNA调控轴,可以为构建调控网络提供支撑,为调控血管形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本文综述了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典型lncRNA-miRNA调控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调控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