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薛瑾利 屈撑囤 +1 位作者 焦琨 刘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2,共4页
为了降低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水回注长6地层时因结垢造成的伤害,通过离子含量、结垢量及垢型、混合水失钙率分析等,研究了陕北油田某采油厂河水和长6层产出水的混合性质;运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混合水对长6地层岩心的伤害。结果表明:长... 为了降低河水与长6地层水混合水回注长6地层时因结垢造成的伤害,通过离子含量、结垢量及垢型、混合水失钙率分析等,研究了陕北油田某采油厂河水和长6层产出水的混合性质;运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混合水对长6地层岩心的伤害。结果表明:长6地层水的矿化度在80000 mg/L以上,河水矿化度为1200 mg/L左右;30℃下,河水、长6地层水的体积比为6:4时,混合水的失钙率及结垢量最高,分别为9.5%和36 mg/L;处理过的混合水与长6地层水以体积比7:3混合后的失钙率及结垢量最低,分别为0.59%和21.5 mg/L;经过处理的混合水悬浮含量、含油量分别由处理前的68 mg/L、115 mg/L降低至处理后的2.6 mg/L、3.7 mg/L,且注入体积为1~15 PV时,岩心伤害率为14.29%,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采出水 油田注入水 结垢 配伍性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回注处理及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康定宇 薛晨 +2 位作者 屈撑囤 李强 鱼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40,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压裂返排液多在处理后回注。为了确保回注效果,需要进行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回注可行性评价。采用化学氧化与絮凝处理方式对压裂返排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混合水结垢量及配伍性、黏土膨胀率、储层伤害...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压裂返排液多在处理后回注。为了确保回注效果,需要进行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回注可行性评价。采用化学氧化与絮凝处理方式对压裂返排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混合水结垢量及配伍性、黏土膨胀率、储层伤害率的分析研究,对其回注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经过“氧化-絮凝”处理后,压裂返排液的悬浮物质量浓度为1.6mg/L、含油量低于1.0mg/L,黏土在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中的防膨率为92.68%;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与储层产出水混合体积比为3∶7时,结垢量低于72mg/L;当处理后水含油量、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6.00mg/L时,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率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氧化絮凝 配伍性 回注可行性
下载PDF
陕北低渗透油田采出水与清水回注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丝雨 屈撑囤 +1 位作者 杨鹏辉 王骏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9,共5页
清污混注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油田注水开发工艺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但是会引起结垢方面的一些问题。为了防止清污混注的结垢问题可能对地层、管线和设备造成的伤害,需要对清水和地层水(长7)进行配伍性实验研究。实验采... 清污混注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油田注水开发工艺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但是会引起结垢方面的一些问题。为了防止清污混注的结垢问题可能对地层、管线和设备造成的伤害,需要对清水和地层水(长7)进行配伍性实验研究。实验采用静态模拟法来研究混合水的配伍性,通过对水质离子含量分析、结垢量、失SO2-4量、失Ca2+量和垢型的分析,对清水和地层水(长7)的混合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出水(长7)与清水混合后形成的主要结垢类型为硫酸钡和硫酸锶。清水与地层水(长7)的混合体积比为2∶8时,混合水的失SO2-4量与结垢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7.4 mg/L和290.5 mg/L,达到地面结垢最大化,可以一次性除去成垢离子。絮凝处理后的混合水与地层水(长7)的混合体积比为7∶3时,混合水的失SO2-4量与结垢量达到最低,分别为1.89 mg/L和1.00 mg/L,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可以进行回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 地层水 结垢 配伍性
下载PDF
油气田含硫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屈撑囤 沈哲 +1 位作者 杨帆 高启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含硫污水处理技术进展,内容如下。①国内油气田含硫污水分布及其中S的存在形式;②含硫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汽提法、各种氧化法、中和法、真空抽提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③含硫污水生物处理法,包括厌氧和好...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田含硫污水处理技术进展,内容如下。①国内油气田含硫污水分布及其中S的存在形式;②含硫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汽提法、各种氧化法、中和法、真空抽提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③含硫污水生物处理法,包括厌氧和好氧氧化法;④各种方法比较;⑤选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污水 油气田采出水 脱硫 处理方法 处理工艺与设备 污水外排 综述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刚 王鹏 +3 位作者 赵毅 仝坤 张洁 孙培哲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 废弃钻井液污染大、种类多、处理难,给水质和土壤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随着近些年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对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新要求。概述了9种不同处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固化法、热解吸法、化学强化固液分离法、不落地技术和多种技术联用等处理技术,并对几种现行的主流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类方法的发展前景,得出多种技术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分析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在于如何低能耗、高效率地实现对废弃钻井液的资源化处理,具体工作既要包含污染物的源头、过程和结果控制,也要加强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综合开发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技术展望
下载PDF
金属管道在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帆 李娟 +4 位作者 李金灵 鱼涛 屈撑囤 朱世东 李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 金属管道因油气输送介质中含有CO_(2)与H_(2)S而遭受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导致其过早失效、油气水泄漏,增加了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对金属管道在含CO_(2)、H_(2)S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概述,论述了CO_(2)与H_(2)S共存体系中竞争协同效应与二者分压比的划分,探讨了CO_(2)、H_(2)S以及CO_(2)/H_(2)S腐蚀机理、腐蚀产物类型以及环境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CO_(2)分压、H_(2)S分压以及Cl-浓度均对金属管道的腐蚀产生较大的影响,而CO_(2)/H_(2)S分压比对CO_(2)/H_(2)S腐蚀起决定性作用。最后,对金属管道的CO_(2)/H_(2)S腐蚀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油气输送管道的防护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管道 CO_(2) H_(2)S 腐蚀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油田污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及发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世景 屈撑囤 焦琨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11期1301-1306,共6页
概述了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所用絮凝剂的分类,对国内外各类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阴离子、阳离子和无机复合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动态以及取得的较为重... 概述了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所用絮凝剂的分类,对国内外各类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阴离子、阳离子和无机复合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和复合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动态以及取得的较为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油田污水处理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 污水处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乳状液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军香 屈撑囤 +1 位作者 张宁生 胡耀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用显微镜分别考察了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液膜状态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乳状液颗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用pH酸度计测定W/O/W多重乳状液膜体系外水相的pH值。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 本文用显微镜分别考察了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液膜状态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乳状液颗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用pH酸度计测定W/O/W多重乳状液膜体系外水相的pH值。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双烯基丁二酰亚胺T153、多烯基丁二酰亚胺T152)在膜溶剂含量为50 mL、载体含量2%、液体石蜡含量2%、内相NaOH浓度为0.5 mol/L及乳水比为1∶6条件下制得W/O/W型多重乳状液膜。span80所形成乳状液膜外水相pH值最大,膜破损严重;而T153所形成的乳状液膜外相pH值相对较小,乳状液膜较稳定。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W/O乳状液在水分散相中平均粒径大小顺序为:T153(60.369μm)>T152(58.510μm)>span80(37.630μm),且T153形成乳状液的粒度分布最集中。乳水比为1∶5、初始硫离子含量为40 mg/L时,由T153所形成乳状液对硫离子的脱除率最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乳状液膜 稳定性 破乳 溶胀
下载PDF
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景辉 郭毅 +1 位作者 杨博 屈撑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58-2069,共12页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省会城市(除中国台北)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和国外10个城市的5种重金属元素(As、Cu、Pb、Zn和Cd)质量分数数据,研究了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特征,进行了污染源调... 收集整理了中国33个省会城市(除中国台北)的表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和国外10个城市的5种重金属元素(As、Cu、Pb、Zn和Cd)质量分数数据,研究了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分布特征,进行了污染源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As、Co、Cr、Cu、Mn、Ni、Pb、Zn、Cd、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是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12、1.75、1.21、1.69、1.16、1.13、1.75、1.66、4.18、2.87倍。省会城市之间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差异很大,Cu、Mn和Zn的最高质量分数出现在昆明,Ni和Pb的最高质量分数出现在上海,而As、Co、Cr、Cd和Hg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长春、兰州、西宁、长沙和北京。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5.35,属于重度污染。中国与国外10个城市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相比略有差异,As和Cd的质量分数分别高于澳大利亚Kembla和伊朗Kerman,Cu质量分数远远低于所选择的10个国外城市,Pb质量分数水平是罗马尼亚Baia Mare的1/20,Zn质量分数约为俄罗斯Karabash的1/10。3种暴露途径对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As>Cr>Mn>Pb>Ni>Cu>Hg>Cd>Zn,As非致癌风险最高,主要由手-口摄入引起。4种致癌重金属(As、Cr、Ni、Cd)对儿童和成人的重金属致癌风险系数(CR)大小顺序为Cr>As>Ni>Cd,成人和儿童的终生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城市土壤 健康风险评价 暴露途径 省会城市
下载PDF
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博 李娜娜 +5 位作者 陈景辉 于恒 屈撑囤 杨鹏辉 李荣华 何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 石油烃污染会恶化土壤环境,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系统,在其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修复机理、影响因素、菌种构成及耦合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了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技术的特点,最后结合政策、法规及标准等导向性因素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土壤修复技术 微生物 耦合技术
下载PDF
嗜盐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红 李小康 +2 位作者 鱼涛 李彦 屈撑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52,54,共5页
综述了嗜盐微生物的种类、耐盐机制、石油烃降解机理及对不同结构石油烃组分的降解特征;介绍了在高盐环境中提高嗜盐微生物降解率的强化技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高盐环境 嗜盐微生物 降解 强化技术
下载PDF
镇原油田结垢趋势预测及防垢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海勇 刘曼 +2 位作者 李诚 丁高翔 都伟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4,共5页
镇原油田管线及储罐结垢现象异常严重,且无有效的防垢措施。首先分析了镇原油田方山作业区合53区域和演116区域2种水样的水型,然后利用结垢预测软件OLI ScaleChem预测了混合水样的结垢趋势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验证。针对混合水产生的Sr... 镇原油田管线及储罐结垢现象异常严重,且无有效的防垢措施。首先分析了镇原油田方山作业区合53区域和演116区域2种水样的水型,然后利用结垢预测软件OLI ScaleChem预测了混合水样的结垢趋势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验证。针对混合水产生的SrSO_(4)和CaCO_(3)垢,研发了由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反应而成的硫酸锶(SrSO_(4))防垢剂P(MA/MMA)以及羧甲基化菊粉碳酸钙(CaCO_(3))防垢剂CMI,并考察了二者复配后对混合水样的防垢性能,并分析了防垢机理。结果表明,镇原油田方山作业区合53和演116水样中含有较多的成垢离子,具有结垢倾向。利用OLI ScaleChem结垢预测软件预测结果表明合53水样和演116水样体积比为8∶2时成垢量高达587 mg/L,垢型为CaCO_(3)和SrSO_(4)。试验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CMI与P(MA/MMA)复配比为4∶6的复配防垢剂CQ-SI,加量为150 mg/L时对混合水样的防垢率可高达93.5%。CQ-SI通过与成垢阳离子形成螯合物而抑制垢的生成,并通过离散、分离垢样发挥优异的防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趋势预测 OLI ScaleChem 镇原油田 防垢剂 羧甲基菊粉
下载PDF
环保型杂聚糖钻井液润滑剂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雪凡 王棚 +3 位作者 高龙 孙培哲 张洁 陈刚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1年第1期1-4,18,共5页
考察了改性杂聚糖作为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杂聚糖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随着老化温度升高,杂聚糖处理水基钻井液的tg值先保持不变再增大,杂聚糖在水基钻井液中的润滑作用逐渐减弱,大于150℃后失去润滑作用。线性膨胀实... 考察了改性杂聚糖作为水基钻井液润滑剂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杂聚糖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随着老化温度升高,杂聚糖处理水基钻井液的tg值先保持不变再增大,杂聚糖在水基钻井液中的润滑作用逐渐减弱,大于150℃后失去润滑作用。线性膨胀实验结果表明,杂聚糖对膨润土的水化膨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优于1%KCl溶液。配伍性实验结果显示,杂聚糖与改性淀粉、CMC、聚合醇配合使用,表现出良好的润滑作用。针对苏里格气田苏77地区钻遇地层特质,研制了77-X-Y井钻井液体系,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结果证明,该产品的润滑性能好,无毒性,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聚糖 添加剂 水基钻井液 润滑
下载PDF
热解条件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昊宇 李金灵 +5 位作者 李彦 拓震宇 隽均科 鱼涛 杨博 屈撑囤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91-2996,3000,共7页
简述了目前重金属的检测、分类和处理方法,基于BCR逐级提取法的形态分类,重点总结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加热速率、添加剂和原料性质等热解条件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以及富存情况的影响。并明确了热解处理污泥过程中,重金属的固化行为... 简述了目前重金属的检测、分类和处理方法,基于BCR逐级提取法的形态分类,重点总结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加热速率、添加剂和原料性质等热解条件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以及富存情况的影响。并明确了热解处理污泥过程中,重金属的固化行为和迁移机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热解处理污泥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热解 形态分布 固化 迁移
下载PDF
水中固体颗粒对结垢与阻垢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梅玉 杨海燕 +1 位作者 潘谦宏 汤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结垢对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危害严重,使用阻垢剂是抑制油田结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的阻垢剂评价方法未考虑油田水中存在的悬浮不溶性固体粒子(黏土、粉砂等)因素是否影响评定结果。以CaCO_(3)结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导率法研究过饱... 结垢对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危害严重,使用阻垢剂是抑制油田结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传统的阻垢剂评价方法未考虑油田水中存在的悬浮不溶性固体粒子(黏土、粉砂等)因素是否影响评定结果。以CaCO_(3)结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导率法研究过饱和溶液中悬浮性固体粒子(碳酸钙粉末、二氧化硅粉末、钙基黏土)对碳酸钙沉积过程的影响以及阻垢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为70℃、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阻垢剂在含有悬浮不溶性固体粒子的过饱和溶液中的阻垢效果降低,主要是因为过饱和溶液中的悬浮固体颗粒会加速碳酸钙晶体生长速率,加快CaCO_(3)晶体的生成,从而影响阻垢效果。本研究证实了常规结垢与阻垢评价方法存在与现场水质不符,容易导致评价结果与现场试验误差较大的情况,需要针对现场水质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垢 阻垢 固体颗粒 碳酸盐垢 水质
下载PDF
天然气井井筒解堵工作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善建 杜进繁 +3 位作者 贺建英 孙冬 乔林胜 王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1,共4页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各种井筒解堵工作液的解堵机理,综述了各类型常用井筒解堵工作液的应用进展及优缺点;介绍了有机解堵工作液、有机缓释微乳酸解堵工作液、复合型解堵工作液等新型解堵工作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解堵工作液在制备与实际...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各种井筒解堵工作液的解堵机理,综述了各类型常用井筒解堵工作液的应用进展及优缺点;介绍了有机解堵工作液、有机缓释微乳酸解堵工作液、复合型解堵工作液等新型解堵工作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解堵工作液在制备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解堵工作液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堵工作液 井筒堵塞 解堵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许一凡 陈思 +3 位作者 鱼涛 陈帅 闫凤平 屈撑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过一硫酸盐(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阔,多孔结构载体(如碳基材料、分子筛或MOFs)的引入可有效提高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改善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抑制金属浸出。本文综述了在PMS活化的类Fen... 过一硫酸盐(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领域广阔,多孔结构载体(如碳基材料、分子筛或MOFs)的引入可有效提高体系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改善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及稳定性,抑制金属浸出。本文综述了在PMS活化的类Fenton高级氧化技术中,过渡金属-碳基材料、过渡金属-分子筛以及MOFs等复合体作为非均相催化剂活化PMS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和载体差异对活化机理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催化剂改进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盐 催化剂 类FENTON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石油降解菌的复配及降解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小康 鱼涛 +2 位作者 李红 杜明明 屈撑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1-317,324,共8页
为了高效修复陕北定边油田附近的原油污染土壤,从当地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了5株原油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降解菌种类,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和建立高效的混合菌修复体系并分析菌株的降解产物,选用表面活性... 为了高效修复陕北定边油田附近的原油污染土壤,从当地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了5株原油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的降解菌种类,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和建立高效的混合菌修复体系并分析菌株的降解产物,选用表面活性剂Tween80刺激微生物进一步提高对石油的降解效率。研究表明,从含油污染土壤中筛选的5株原油降解菌株分别为D-1纤维单胞菌、D-3黏质沙雷氏菌、C-2无色杆菌、D-5不动杆菌和A-3铜绿假单胞菌。通过测定菌株在LB培养基和石油培养基中生长状态、GC-MS分析菌株降解石油的残留组分,将筛选的D-5、C-2、A-3进行复配,各菌株对原油降解的影响效果D-5>A-3>C-2,菌株最佳复配比D-5∶C-2∶A-3=5∶1∶5。在温度35℃、pH 7.5、摇床转速180 r/min、菌液加量6%,Tween80含量为5 cmc的降解条件下,混合菌群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可以达到87.12%,有效促进原油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图12表6参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鉴定 复配 表面活性剂 降解率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碱协同处理老化油泥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焦龙 程超 +4 位作者 闫昕 都伟超 张建甲 张洁 陈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539,共5页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为解决该过程中石油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分析含油污泥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采用热化学清洗法,对塔河油田油泥进行除油处理,采用表面活性剂QT9和碱为清洗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清洗剂...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为解决该过程中石油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分析含油污泥基本组成的基础上,采用热化学清洗法,对塔河油田油泥进行除油处理,采用表面活性剂QT9和碱为清洗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清洗剂加量、清洗温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残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QT9加量为0.6%、混合碱加量为3%、清洗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210 r/min、液固比为3∶1时,清洗两次可将油泥含油率从14.3%降低到1.3%。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清洗后残油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温度>主剂加量>助剂加量>液固比。热重分析表明油泥清洗后其中的原油组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表面活性剂 残油率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气田废弃油基钻井泥浆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文柯 高树生 +4 位作者 吴赵平 张乐 屈撑囤 鱼涛 马岚婷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7-1601,共5页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 对延长气田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油/水循环利用、底泥的固化等处理。研究表明,废泥浆固液分离后,减量化率达82.11%,油回收率和回收油中的含水率分别为94.50%,0.43%;分离出水经过化学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后,透光率可达98.5%以上,可用于油田工作液的再配制;底泥中的含油率为4.56%,经固化处理后,抗压强度可达15.977 MPa,可用于油气田现场铺设井场或道路,固化体浸出液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脱水 透光率 固化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