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工坊的生成逻辑、基本意涵与实践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智英 马知遥 刘垚瑶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45,160,共16页
非遗工坊是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举措,是在指导思想、法律保障、政策依据、理论依托、历史传承、直接动因与现实基础的共同关照下的应然而生。其本质意涵是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精神”双重性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 非遗工坊是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新举措,是在指导思想、法律保障、政策依据、理论依托、历史传承、直接动因与现实基础的共同关照下的应然而生。其本质意涵是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精神”双重性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具有五个基本意涵,它们分别为:个体与集体的统一性,保护、传承与创造的相生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使命性,产业、就业与创业的同步性,以及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叠加性。目前,非遗工坊经历了雏形期、试点期、建设期与调整期四个发展阶段。在新时期,由于实践主体-理念-手段的不同,非遗工坊已形成行政主导式、公司主导式与个人主导式三种实践模式,它们具有本土性、传承性、产业性与共同性四位一体的实践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工坊 生成逻辑 生产力 实践
原文传递
从论“以文为诗”看钱钟书的文体观念
2
作者 任竞泽 崔德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文体观念是钱钟书文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以文为诗”破体现象的文献载录和文体批评最为代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态度倾向。他在极力称赏韩愈之以文为诗的基础上,追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 文体观念是钱钟书文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以文为诗”破体现象的文献载录和文体批评最为代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态度倾向。他在极力称赏韩愈之以文为诗的基础上,追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二是《宋诗选注》所论宋人“以文为诗”。体现了钱钟书对于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瘦硬生新风格的肯定,这一宋诗风格的形成与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黄庭坚等继承陶渊明、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创作原则和破体理论息息相关。三是“同光体”与清代“以文为诗”。涉及“同光体”与清初宋诗派及其吕留良的渊源、论“同光体”成员及其与“桐城派”的关系以及论“同光体”所谓“学人之诗”的特征及源流等。四是论“以文为诗”之“革故鼎新”和“演变之原”的发展规律。涉及钱钟书为何肯定“以文为诗”,其原因在“文体递变”的文体发展规律;《中国文学小史序论》所论“以文为诗”,可见他的文学史发展观念;称“艺术之宫是重楼复室、千门万户,绝不仅是一大间敞厅”,体现了他的文体通变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以文为诗 韩愈 宋诗选注 谈艺录 同光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