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程仙送 邸伟 +1 位作者 吕桦 李欢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85-687,共3页
帕金森病(PD)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90%患者为原发性PD,该病患病率存在种族差异,白种人患病率远高于黄种人和黑种人,我国患者多集中于55岁以上的民众,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1]。病发后,患者可会出现... 帕金森病(PD)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90%患者为原发性PD,该病患病率存在种族差异,白种人患病率远高于黄种人和黑种人,我国患者多集中于55岁以上的民众,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1]。病发后,患者可会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临床表现,而部分患者可出现非运动症状,易降低其生活品质,加重社会负担[2]。药物治疗因疗效确切、见效快、使用方便,较受医患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片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19
2
作者 李静艳 孙宁 +3 位作者 马宝英 董晓云 范海艳 李凌钰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整体优质护理,同时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严重程度、治疗...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整体优质护理,同时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受教育程度、入院时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评分等指标配对,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护理6个月后2组预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2组患者NHSS、ADL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MMSE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NHSS、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平均手功能评分、平均行动能力评分、平均力量评分、平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平均交流能力评分、平均情感评分、平均思维与记忆评分、平均社会参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老年 脑梗死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预后 作用
下载PDF
循序渐进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4
3
作者 田昕 吴红娟 +2 位作者 郭丰 李欢 潘雅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72-974,共3页
老年人群因其身体机能与抵抗力的下降,骨脆性较大,因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极其容易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加上其对于疼痛耐受力越来越差,因而术后会出现严重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作为常见的骨科... 老年人群因其身体机能与抵抗力的下降,骨脆性较大,因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极其容易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加上其对于疼痛耐受力越来越差,因而术后会出现严重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作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因前驱伤力所导致的患者椎体前半部分出现压缩变形状况,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以及腰部疼痛.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群多伴有心肌劳损、高血压等疾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的难度,因而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群 功能恢复 骨折术后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 骨科疾病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4
4
作者 谢瑱 常小妮 +1 位作者 黄大耿 惠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均行TCD、CTA检查;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CD、CTA与DSA检查评估...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经DSA检查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均行TCD、CTA检查;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TCD、CTA与DSA检查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以DSA为金标准,分析TCD、CTA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诊断效能。结果TCD、CTA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为(65.32±21.18)%、(63.48±20.89)%,均与DSA检查结果(63.11±19.62)%呈正相关(r=0.913、0.986,P<0.05)。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3.75%、96.39%、95.24%、95.24%、95.24%、0.903,均明显高于TCD的81.25%、84.34%、82.99%、78.79%、85.37%、0.7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上,CTA优于TCD,有望成为替代DSA检查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1
5
作者 潘雅娟 吕建萌 +2 位作者 张国梅 穆英 田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2077-2079,共3页
急性脑梗死(ACI)是由于脑血供突然中断造成的脑组织坏死,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急诊溶栓治疗是当前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预后,而对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2]。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溶栓 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恢复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脑组织坏死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成像结合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惠浩 葛朝元 +1 位作者 黄大耿 谢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全脑CT灌注成像(CTP)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94例疑似AIS患者依次进行CT平扫、CTP和CTA检查,计算CTP联合CTA诊断AIS灵敏度和特异度,测量CTP参数CBF、CBV、MMT和TTP,评价脑... 目的研究全脑CT灌注成像(CTP)结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94例疑似AIS患者依次进行CT平扫、CTP和CTA检查,计算CTP联合CTA诊断AIS灵敏度和特异度,测量CTP参数CBF、CBV、MMT和TTP,评价脑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然后分析不同病变程度脑组织CBF、CBV、MMT和TTP变化情况及其与脑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294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AIS者253例(86.05%),CTP联合CTA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7%和92.68%;CTP检查发现明显灌注异常者207例,其中梗死灶194处、半暗带182处,两者同时存在173处,且梗死区CBF、CBV低于对照区和半暗带,MTT、TTP高于对照区和半暗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暗带CBF低于对照区,MTT和TTP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颈内动脉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CBF、CBV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MTT呈负相关性(P<0.05),与TTP呈正相关性(P<0.05),但相关程度均较低。结论 CTP检查可有效评估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缺血严重程度,并准确区分梗死区和半暗带,CTA则可准确检测脑动脉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不仅可对AIS进行准确诊断,同时还可评估病情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小玲 张玉莲 +4 位作者 杨建萍 庞毅 雷迎阳 郭冠娜 李志伟 《贵州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625-62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5例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5例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投诉率、镇静药物使用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外出检查意外、自杀、非计划性拔管、输液外渗、坠床等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研究组投诉率、镇静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躁动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投诉和镇静药物使用比例,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护理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吕建萌 潘雅娟 +2 位作者 刘建敏 雷琦 杨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将患...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10 d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探讨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10 d,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血清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64,P<0.05),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sICAM-1、IL-6、TNF-α参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急性脑梗死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干预改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田昕 吴红娟 +2 位作者 郭丰 李欢 潘雅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受老年群体免疫力自然下滑、骨胶原严重流失的影响,老年人群处于骨折高发而骨折后康复困难的状态,长时期的卧床性恢复与机体各机能的显著衰退这双重负面影响的叠加,使老年骨折病例中下肢静脉血栓与便秘等并发症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在下肢... 受老年群体免疫力自然下滑、骨胶原严重流失的影响,老年人群处于骨折高发而骨折后康复困难的状态,长时期的卧床性恢复与机体各机能的显著衰退这双重负面影响的叠加,使老年骨折病例中下肢静脉血栓与便秘等并发症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在下肢骨折老年护理对象中尤其严重,可致康复进程的显著受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同时亦是该类老年研究样本生活质量下滑之主因所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下肢骨折 生活质量 护理模式 行为转变 下肢静脉血栓 群体免疫力 老年人群
下载PDF
分类分层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红梅 张玉莲 +4 位作者 刘晓梅 王丹 惠蓉 吴红娟 苟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61-65,共5页
目的建立和实施分类分层岗位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护满意度。方法将护理单元分为三类,确定岗位职数及岗位分类、明确各护理岗位任职资格,构建能级体系、护士晋级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等。实施... 目的建立和实施分类分层岗位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护满意度。方法将护理单元分为三类,确定岗位职数及岗位分类、明确各护理岗位任职资格,构建能级体系、护士晋级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等。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患者、医生、护生及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离职率从2.76%降至2.45%,患者住院时间从平均10.3d降至9.2d。结论分类分层岗位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双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岗位 分类 分级 培训 考核 制度建设 岗位管理
下载PDF
眩晕专病门诊就诊老年患者病因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国望 侯辰 +9 位作者 白志强 唐鹏 陈丽 张李娜 谷超超 刘玥 张欣 刘鹏 种莉 李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年龄与病因分布,为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眩晕专病门诊患者资料,并按照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研究纳入以眩晕/头晕为临床主诉患者3 356例。各类眩晕疾病所...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年龄与病因分布,为诊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眩晕专病门诊患者资料,并按照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研究纳入以眩晕/头晕为临床主诉患者3 356例。各类眩晕疾病所占比例前7位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 320例(39.3%)、慢性主观性头晕680例(20.3%)、前庭性偏头痛386例(11.5%)、后循环缺血213例(6.4%)、梅尼埃病138例(4.1%)、前庭神经炎121例(3.6%)、前庭阵发症76例(2.3%)。老年患者中居前4位的病因依次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98例(39.7%)、慢性主观性头晕279例(22.2%)、后循环缺血161例(12.8%)、前庭性偏头痛73例(5.8%);非老年患者就诊居前4位的病因依次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22例(39.1%)、慢性主观性头晕401例(19.1%)、前庭性偏头痛313例(14.9%)、前庭神经炎105例(5.0%)。结论老年患者后循环缺血比例高于非老年患者,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炎比例低于非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病因
原文传递
紧张型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豆豆 雷琦 +1 位作者 杨谦 郭生龙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由于具有非特异性表型,与多种原发和继发性头痛症状重叠,致使诊断困难。TTH的病因仍不清楚,近年来普遍认为周围性疼痛机制在阵发性TTH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中枢机制可能是... 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由于具有非特异性表型,与多种原发和继发性头痛症状重叠,致使诊断困难。TTH的病因仍不清楚,近年来普遍认为周围性疼痛机制在阵发性TTH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中枢机制可能是引起慢性TTH发病的主要机制。关于TTH的起源仍在讨论中,最新研究认为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对TTH的发生及维持中枢致敏具有重要作用。有证据支持MTrPs是外围伤害感受的来源,并是中枢致敏过程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诊断 肌筋膜触发点 中枢敏化 抑郁
下载PDF
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袁婕 陈丹 +2 位作者 李红 张虹 于叔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5期4956-4958,4989,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分别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 目的:观察和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分别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执行能力与视空间、命名、抽象、注意、定向、语言以及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组的有效率最高,为80.65%(25/31),卡马西平组的有效率最低,为70.00%(21/30),但三组间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托吡酯组患者的执行能力与视空间、命名、抽象、注意、定向、语言以及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P<0.05);托吡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36.67%)和丙戊酸钠组的(29.62%)(P<0.05)。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疗效相当,但托吡酯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最小,安全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脑炎继发癫痫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抑郁程度、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小玲 袁金艳 +1 位作者 万文宏 杨建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148-149,共2页
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1]。癫痫发作是间歇性的,主要分为部分性与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是辨别癫痫病的主要指标[2]。调查发现,约50%的癫痫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等,传统的治疗... 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1]。癫痫发作是间歇性的,主要分为部分性与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是辨别癫痫病的主要指标[2]。调查发现,约50%的癫痫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等,传统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多关注患者癫痫发作或症状等环节,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则缺乏重视。研究[3]表明,相对于抗癫痫治疗来说,干预癫痫患者的情绪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 癫痫发作 抑郁
下载PDF
炎症前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进展中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岩 郭荷娜 +1 位作者 李伟 宋允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462-146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炎症前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进展性脑梗死、9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hs-CRP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18、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进... 目的:探讨炎症前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检测37例进展性脑梗死、95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周围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hs-CRP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IL-6、IL-18、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其中IL-18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炎症前因子IL-6、IL-18、hs-CRP的高表达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IL-18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采取措施抑制这种炎症反应可能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恶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病理生理学 脑缺血 病理生理学 白细胞介素6 分析 白细胞介素18 分析 C反应蛋白质 分析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比较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吕建萌 雷琦 +2 位作者 潘雅娟 杨谦 郭生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脑梗...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及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3例,A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B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 mg/d;健康体检者33例为C组。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随访6个月。比较3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脂、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B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丙二醛、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且阿托伐他汀的抗炎性反应及降脂作用比辛伐他汀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月姣 刘元飞 雷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存在于体内所有细胞,是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是肝脏、肌肉及其他一些组织中蛋氨酸循环脱甲基后的衍生物,在机体内有维持含硫氨基酸平衡的生理作用。迄今为止,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存在于体内所有细胞,是一种含硫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是肝脏、肌肉及其他一些组织中蛋氨酸循环脱甲基后的衍生物,在机体内有维持含硫氨基酸平衡的生理作用。迄今为止,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 HHcy)已被诸多研究证实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此外还与呼吸系统疾病、妊娠相关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眼病、肝病、肾病、肿瘤、风湿类疾病等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将对Hcy的生成、代谢、诊断标准、影响因素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让Hcy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代谢 影响因素 痴呆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S100B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曹冰清 王涛 +1 位作者 康涛 谢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79-381,385,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剂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剂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其中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案同对照组。4周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测定患者血Hcy和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MMSE、ADL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cy和S100B蛋白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降低血Hcy和S100B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药物疗法 银杏叶 尼莫地平/治疗应用 乙酰半胱氨酸/分析 @S100B蛋白
下载PDF
奥卡西平治疗对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袁婕 宋江莉 +1 位作者 张虹 于叔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药物治疗对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癫痫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5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奥卡西平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观察...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药物治疗对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癫痫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5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奥卡西平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2、IL-6、TNF-α)水平、ICAM-1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IL-2、IL-6、TNF-α、ICAM-1、CD8^+、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gM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IL-2、IL-6、TNF-α、ICAM-1、CD8^+、IgA和IgG水平均显著降低,但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水平显著升高,但两者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gM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炎性因子及ICAM-1水平异常和免疫功能的紊乱,奥卡西平治疗可有效降低癫痫患者的炎性因子及ICAM-1水平,对免疫功能紊乱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奥卡西平 炎性因子 ICAM-1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唐鹏 刘玥 +5 位作者 刘鹏 种莉 李晓青 陈丽 郭民侠 李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8期583-586,共4页
目的:评价丁苯酞(NBP)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评价丁苯酞(NBP)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BP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不良反应。90d随访时再次评定BI和mR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3.60±4.26) vs (9.31±3.79),对照组(13.57±4.20) vs (11.23±4.06),P=0.04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时两组BI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54.57±24.17) vs (77.86±21.46),对照组(54.14±23.81) vs (67.0±23.30),P=0.04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mR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90d,治疗组mR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40±0.81)vs(2.80±0.96),对照组(3.49±0.82)vs(3.29±0.93),P=0.0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 NBP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90d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