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班级欺凌规范对初中生旁观者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跃鹏 孟维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2-528,共7页
为了探究校园欺凌中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与旁观者协助欺凌和置身事外行为的关系,研究1对4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选取142名初中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正向预测旁观者面对欺凌时的协助欺凌与置... 为了探究校园欺凌中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与旁观者协助欺凌和置身事外行为的关系,研究1对4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选取142名初中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班级欺凌规范、道德推脱正向预测旁观者面对欺凌时的协助欺凌与置身事外行为;(2)道德推脱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协助欺凌行为、置身事外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欺凌规范 道德推脱 旁观者 校园欺凌
下载PDF
美国教育惩戒的历史嬗变及启示——兼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悦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74-84,共11页
美国教育惩戒权数百年来大致经历了教育惩戒现代化、零容忍教育惩戒兴起和教育惩戒二元化三个发展阶段。美国教育惩戒权的发展史对我国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尊重教育规律,理性、宽容看待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教育惩戒应对学生违纪违... 美国教育惩戒权数百年来大致经历了教育惩戒现代化、零容忍教育惩戒兴起和教育惩戒二元化三个发展阶段。美国教育惩戒权的发展史对我国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尊重教育规律,理性、宽容看待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教育惩戒应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预防、正向引导和关系进行修复。2020年,我国公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对我国教育惩戒的立法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仍然存在重惩戒轻预防和重惩罚轻修复的缺憾。未来,我国教育惩戒应当从建立学生违纪违规的预防体系、增加恢复性教育惩戒措施、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惩戒 零容忍政策 恢复性惩戒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原文传递
道德认知发展视角下教育惩戒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露丹 王茜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3-109,共7页
目前的教育惩戒研究多从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切入,立足于惩戒的工具性和功能性价值,缺少德性价值和良善目的等本体性价值的关注。本文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视角,对传统教育惩戒的价值定位重新进行审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 目前的教育惩戒研究多从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视角切入,立足于惩戒的工具性和功能性价值,缺少德性价值和良善目的等本体性价值的关注。本文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视角,对传统教育惩戒的价值定位重新进行审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对教育惩戒的理论基础进行阐析,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教育惩戒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 教育惩戒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丹 朱宁宁 +5 位作者 夏艳雨 杨盼盼 丁雪辰 刘俊升 陈欣银 张明浩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采用问卷法和教师评价法对上海、河南、山东、甘肃四地共1730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旨在考察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集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集体责任;父亲集体取向和母亲个... 采用问卷法和教师评价法对上海、河南、山东、甘肃四地共1730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旨在考察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集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集体责任;父亲集体取向和母亲个体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同伴友情;父亲个体价值取向和母亲集体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超越进取;仅母亲个体取向正向预测青少年时尚潮流;(2)父母集体取向均能通过青少年集体责任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父母个体取向和母亲集体取向能通过青少年超越进取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积极影响;(3)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同伴友情对其心理适应产生积极影响,对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母亲个体取向通过青少年时尚潮流对其心理和学校适应产生消极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亲子之间存在价值取向的代际效应,并强调了代际效应对青少年的心理和学校适应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价值观 代际效应 心理适应 学校适应
下载PDF
专门学校学生正念、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滕洪昌 刘艳丽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0,共9页
在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正的未成年人,面临着与普通学校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他们在专门学校的适应状况,将影响其身心发展和教育矫治效果。研究表明:专门学校学生的正念、自尊和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尊在正念与学校适应之间起... 在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正的未成年人,面临着与普通学校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他们在专门学校的适应状况,将影响其身心发展和教育矫治效果。研究表明:专门学校学生的正念、自尊和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尊在正念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提升自尊水平可以促进学校适应。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正念训练、定期开设“正念养育”课堂等方式,推进家校合作,提高专门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专门学校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学校学生 正念 自尊 学校适应
下载PDF
人文理解的遮蔽与复归:青少年网络沉迷干预之困及其纾解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铭锐 闫志明 张昕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2023年第10期51-61,共11页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面临网络沉迷的严峻挑战,加强对网络沉迷青少年的疏导、干预,对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业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顺利开展极具现实意义。规范判断意义上的青少年网络沉迷常常缺失青少年立场和对青少年的人文理...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面临网络沉迷的严峻挑战,加强对网络沉迷青少年的疏导、干预,对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学业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顺利开展极具现实意义。规范判断意义上的青少年网络沉迷常常缺失青少年立场和对青少年的人文理解,往往从外在客观立场来评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容易遮蔽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主观意图,带来管理主义倾向和控制式干预手段,产生标签化效应,引发一系列干预困境。对青少年充分的人文理解是纾解干预困境的关键。基于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视域分析发现,人文理解主要体现在对青少年网络行为主观意义的追寻、对青少年成长发展无限可能的尊重以及与青少年交往中的人文关怀。为实现人文理解的复归,青少年网络沉迷相关研究理应:研究视角由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研究关系由“我—它”关系转向“我—你”关系,研究重点由原因分析转向意义诠释;青少年网络沉迷干预实践理应:干预视角由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干预重心由技术隔离转向关系建构,干预方法由说服教育转向自我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沉迷 规范判断 人文理解 教育现象学 主观意义 生活世界 “我-你”关系
原文传递
青少年家长对专门学校的态度误区及引导
7
作者 滕洪昌 辛佳娜 +1 位作者 盛翰文 石越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3年第2期48-55,共8页
采用问卷法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调查了专门学校学生家长和初中生家长对专门学校的态度。结果表明,在认知方面,两类家长中都有超三分之一的人对在专门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会相互影响持肯定态度;在情感方面,两类家长中... 采用问卷法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方面调查了专门学校学生家长和初中生家长对专门学校的态度。结果表明,在认知方面,两类家长中都有超三分之一的人对在专门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会相互影响持肯定态度;在情感方面,两类家长中都有大部分人会因为周围的人是专门学校学生而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在行为倾向上,有过半的初中生家长和超三分之一的专门学校学生家长认为即使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也不愿意主动把他们送到专门学校。这些误区的产生受到家长个人、学校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从重视心理因素、转变教学模式、加强法律宣传、加大重视力度等方面来减少甚至消除家长的误区,从而促进罪错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学校 态度误区 初中生家长
下载PDF
中学生人格尊严权利态度问卷的编制
8
作者 王俊儒 郑淑杰 +1 位作者 张明浩 陈建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编制中学生人格尊严权利态度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专家讨论、文献分析及对中学生的预测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295名(样本1)中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213名(样本2)中学生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 目的:编制中学生人格尊严权利态度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专家讨论、文献分析及对中学生的预测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295名(样本1)中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选取213名(样本2)中学生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问卷。结果:人格尊严权利态度问卷包括人格尊严权利认知、人格尊严权利情感和人格尊严权利行为倾向3个维度,共20道题。总问卷和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在0.776~0.915。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1.95,RMSEA=0.067,CFI=0.915,TLI=0.904,GFI=0.852);区分效度检验显示,3个维度之间显著相关(r=0.123~0.149,P<0.001),且均小于所对应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的平方根;聚敛效度检验显示,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在0.541~0.855,AVE均在0.457~0.598且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0。结论: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人格尊严权利态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人格尊严权利态度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人格尊严权利态度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欺凌的难题与破解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雨 孟维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5,共7页
网络欺凌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又隐秘的欺凌形式,尽管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自律性较强,但也难逃社会大环境中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欺凌提供了隐蔽的“利器”,高校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给大学生网络... 网络欺凌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又隐秘的欺凌形式,尽管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自律性较强,但也难逃社会大环境中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互联网的匿名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欺凌提供了隐蔽的“利器”,高校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给大学生网络欺凌的预防和管控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应对大学生网络欺凌,既要净化社会与互联网等外部环境,也需高校与大学生自身内部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环境 大学生 网络欺凌
下载PDF
政府主导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的潜在风险及其突破——哲学视角的审思
10
作者 徐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9,共10页
政府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离中进入大学治理的中心,并基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理性化思维强制给大学设定一套人才竞争的行动准则,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由此被人类理性主观建构为政府主导下的治理行动。然而,理性的自负引致公共权力的扩... 政府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离中进入大学治理的中心,并基于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理性化思维强制给大学设定一套人才竞争的行动准则,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由此被人类理性主观建构为政府主导下的治理行动。然而,理性的自负引致公共权力的扩张从而使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被外部利益嵌套,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将大学高层次人才演绎为符码化存在,知识生产的规训机制意味着大学学术发展陷入严密监控的全景敞视主义。承认理性不及才能实现政府主导下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突破,这就需要在重思科研探索的本质中承认试错的意义,正视价值性问题的价值以转向人才竞争的学术需要,尊重“分散的知识”从而发挥自生秩序的内在约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大学高层次人才竞争 理性自负 理性不及 潜在风险
下载PDF
反思校园欺凌形式的转移
11
作者 孙雨 孟维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8-85,共8页
20世纪以来,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全球现象,引发全世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欺凌方式的转移,先进的网络媒体技术加上青少年的理性不足,让网络欺凌快速萌生,它给理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更加隐秘... 20世纪以来,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全球现象,引发全世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科技的进步催生了欺凌方式的转移,先进的网络媒体技术加上青少年的理性不足,让网络欺凌快速萌生,它给理智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带来更加隐秘而严重的危害。网络社交平台的交互性、匿名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点既为青少年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校园欺凌提供了方便。网络欺凌不是传统欺凌场所的简单改变,二者既有重叠也有区别。面对复杂的网络动态,学校、家长更应该提高警惕,与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教育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工具、正确应对欺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网络欺凌形式 青少年 理性行动
下载PDF
儿童公平的认知—行为差距——影响因素及干预机制
12
作者 徐晓惠 郑淑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4-90,共7页
儿童公平的认知—行为差距指的是儿童能理解公平原则,但是却不能使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实际分配行为。这种认知—行为差距主要与儿童的社会认知技能有关,如心理理论、认知控制、社会比较倾向。新近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数字认知能力及资... 儿童公平的认知—行为差距指的是儿童能理解公平原则,但是却不能使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实际分配行为。这种认知—行为差距主要与儿童的社会认知技能有关,如心理理论、认知控制、社会比较倾向。新近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数字认知能力及资源的产生方式,如合作创造资源还是获得了意外之财,也会影响儿童公平的认知—行为差距。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干预机制来减小这种认知—行为差距,一是对儿童实施准则学习,二是让儿童合作创造资源,目的均是深化儿童的公平认知。研究表明,这两种机制均能有效缩小儿童公平的认知—行为差距。未来应开展更多的干预机制研究,提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数据支持,验证这一现象是否存在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差距 公平 儿童 影响因素 干预机制
下载PDF
家长如何参与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基于多个英文数据库范围综述的证据
13
作者 张香兰 车钰莹 +1 位作者 宋颖 谭林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0-143,共14页
家长参与在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小学家长应如何参与预防/干预校园欺凌,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运用范围综述方法,对7个英文数据库中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干预研究的18篇文献进行审查,发现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 家长参与在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小学家长应如何参与预防/干预校园欺凌,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运用范围综述方法,对7个英文数据库中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干预研究的18篇文献进行审查,发现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家长培训、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家长参与学校反欺凌政策制定和反欺凌课程实施、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引导家长为旁观者儿童提供干预策略以及作为活动主体参与学校反欺凌项目等。基于此,我国中小学在开展反欺凌工作时,应引导家长积极参与,为其提供反欺凌资源,开展家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家长参与 预防与干预 中小学 范围综述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机遇·挑战·策略
14
作者 谢梦梦 苏春景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2-96,共5页
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矫正工作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发展问题青... 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矫正工作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时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发展问题青少年认知能力、诊治其负性情绪、评估其矫正效果方面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空间虚拟性、数据共享性、监管全面性又使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青少年的教育矫正应从打造矫正智能平台、创新矫正路径、建立多元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问题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问题青少年 教育矫正
下载PDF
班级欺凌规范与追随欺凌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5
作者 王跃鹏 孟维杰 杨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783,788,共6页
目的:探究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和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班级欺凌规范问卷、同辈压力量表、道德推脱量表、欺凌追随者量表对2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个体感知到... 目的:探究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和道德推脱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班级欺凌规范问卷、同辈压力量表、道德推脱量表、欺凌追随者量表对2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个体感知到的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道德推脱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两半段路径。具体而言,道德推脱水平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将班级欺凌规范内化为同辈压力,且更倾向于将同辈压力付诸追随欺凌行动。结论: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对旁观者追随欺凌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对该过程产生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欺凌规范 旁观者 追随欺凌行为 同辈压力 道德推脱
原文传递
清洁启动与道德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情绪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陈弘婧 王跃鹏 孟维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9期540-549,共10页
考察清洁启动、道德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情绪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混合实验设计发现,清洁启动与道德事件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纯净道德事件类型下直接清洁启动会导致更严格的道德判断;实验2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发现,在厌恶... 考察清洁启动、道德事件类型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情绪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混合实验设计发现,清洁启动与道德事件类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纯净道德事件类型下直接清洁启动会导致更严格的道德判断;实验2采用被试间实验设计发现,在厌恶情绪和愤怒情绪下,清洁启动会导致更宽松的道德判断;在愉悦情绪下,清洁启动会导致更严格的道德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启动 道德判断 道德事件类型 情绪
下载PDF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亟待关注的当代青年群体 被引量:36
17
作者 焦迎娜 苏春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6,79,共7页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频频出现,学者对其行为褒贬不一。从心理特征上看,当代青年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在理性认知时表现为高智商,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高情商,在具体情境下体现出高逆商,成就动机高而...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频频出现,学者对其行为褒贬不一。从心理特征上看,当代青年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在理性认知时表现为高智商,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高情商,在具体情境下体现出高逆商,成就动机高而需求层次低,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具有不一致性;从行为特征上看,其具有行为的矛盾性、手段的精致性、目的的利己性、规则的突破性等特点。对此现象的应对策略是内外兼修,向内应当夯实青年人的道德基础,向外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内外结合达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深层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 利己主义者 当代青年
下载PDF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之回顾、反思与建构——基于服务集成的视角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鸿巍 果晓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年第2期98-105,共8页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建构集成未成年人犯罪防控、未成年被害人保护等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大量既往研究与实务探索表明,社会支持体系之完善程度特别是可得性及可用性,与未成年人司法之健全息息... 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建构集成未成年人犯罪防控、未成年被害人保护等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大量既往研究与实务探索表明,社会支持体系之完善程度特别是可得性及可用性,与未成年人司法之健全息息相关。在引入青春期概念基础上,本文综述社会支持的概念及特征,并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及所面临的挑战。继而以服务集成为视角,提出了未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建构之可能方向:社会保护为框架、政府统筹为主导、家庭参与为基础、司法介入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社会支持体系 回顾与反思 服务集成
下载PDF
回归“学校与教育属性”:专门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问题与改进路径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军 鲁国花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专门学校是专门对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学校。由于专门学校教育矫治的特殊性,其过于强调管制、规训和约束,文化建设在专门教育发展史上一直是薄弱环节。当前,专门学校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规训色彩浓厚、公民教育意识缺失... 专门学校是专门对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学生进行教育转化的学校。由于专门学校教育矫治的特殊性,其过于强调管制、规训和约束,文化建设在专门教育发展史上一直是薄弱环节。当前,专门学校文化建设普遍存在规训色彩浓厚、公民教育意识缺失、学生视角缺乏等问题。建议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以“关怀教育”为枢纽,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公民教育”为目标,培育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文化建设是专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专门学校只有以“文化立校”,坚持“去监管化”办学理念,回归专门学校的“学校与教育属性”,方能适应专门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真正推动专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专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学校 文化建设 学校与教育属性 改进路径
下载PDF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共情和感恩的纵向中介效应
20
作者 段祥斐 杨绍清 +1 位作者 张李斌 张香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2-1296,1286,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共情和感恩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总体评定量表、人际反应指数、感恩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750名青少年(468名男生)以6个月为时间间隔进行为期1年的3次追踪调查。结果:家庭功能、共...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共情和感恩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总体评定量表、人际反应指数、感恩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750名青少年(468名男生)以6个月为时间间隔进行为期1年的3次追踪调查。结果:家庭功能、共情、感恩与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与共情和感恩显著正相关,共情与感恩显著正相关。T1感恩在T1家庭功能与T1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1共情-T1感恩起链式中介作用,T2共情-T2感恩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1)家庭功能会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展。(2)共情和感恩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效应中起即时和延时的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问题行为 共情 感恩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