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小说漫议
1
作者 贾玉琦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7-49,共3页
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名为“小说”,但同“小”字并没有直接联系。近年来发展起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小小说,却同“小”字紧密联系起来了。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国外还有把写这种小说的人称“六十秒钟作家... 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名为“小说”,但同“小”字并没有直接联系。近年来发展起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小小说,却同“小”字紧密联系起来了。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国外还有把写这种小说的人称“六十秒钟作家”。小小说篇幅短、反映生活迅速,无需多少时间就可以看完,很受读者欢迎。过去也有小小说,但没有被十分重视,只是到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有限,但渴求生活底蕴无穷,因而短小隽永之作的小小说目然也就大有发展前途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裁 叙事性 讽刺性 一只手 活着 历史时代 去问 我自己 第三天 洛夫
下载PDF
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条件
2
作者 鹿志保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6年第5期32-34,共3页
最近,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一级科学研究员В·Г尼奥拉泽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条件”的论文。本文虽然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外语而言,但是,全文是从阐述普遍性的规律入手的,他根据多年的实... 最近,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一级科学研究员В·Г尼奥拉泽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条件”的论文。本文虽然是针对小学生学习外语而言,但是,全文是从阐述普遍性的规律入手的,他根据多年的实验资料,综合分析了学习动机的形成规律,并且提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能以促进学习动机形成的方法和措施。尼奥拉泽首先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每当人们研究有关教学方法问题的时候,往往只是注重于教材的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问题 拉泽 教育科学研究所 小学生学习 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 认知兴趣 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关于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的初步探索
3
作者 王加绵 《教育论丛》 1985年第2期41-43,共3页
一、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的必要性我们知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他首先是一个生物实体,那么在他的身上就必然带有深刻的生物组织的烙印,这种生物组织的烙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得千差万别,并且构成了每个人... 一、建立学生个性特征档案的必要性我们知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他首先是一个生物实体,那么在他的身上就必然带有深刻的生物组织的烙印,这种生物组织的烙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得千差万别,并且构成了每个人活动方式的基础。作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同时又是社会实体,这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但是由于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所受到的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不一,因而,在不同后天因素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人,其个性也会造成千差万别。例如,有的人具备特殊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有的人则具备一般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这当然要影响到人们的活动效果,假使二人基础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意义 社会实体 生物实体 后天因素 活动效果 心理测验 专文 教育史 个性要求 学习进度
下载PDF
“心理——教法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鹿志保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2期57-60,21,共5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其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为达此目的,十分有必要在特定的教育集体(班级、年级、学校)里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以获取可靠的科学资料,检验教育规律在特定的教育集体中的可靠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其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为达此目的,十分有必要在特定的教育集体(班级、年级、学校)里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以获取可靠的科学资料,检验教育规律在特定的教育集体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作为改革教学方法的依据。本文拟介绍苏联塔干罗格师范学院副教授格鲁杰诺夫等人最近提出的“心理—教法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详见:《苏维埃教育学》,1985年,No.10),兼谈其值得借鉴的东西。格鲁杰诺夫等人提出的这种所谓的“心理—教法实验”,归纳起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法实验 普遍性错误 学生 教育规律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 注意力 教育学 教师
下载PDF
注重课堂多边互动 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初二几何《等腰三角形判定(二)》教学设计与评析
5
作者 丁侠 纪建怡 《辽宁教育》 2003年第1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课堂互动 合作学习 初二 几何 教学 初中 数学教学 《等腰三角形判定(二)》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实效·实用·实践——谈高师写作教学改革
6
作者 张福深 《现代教育管理》 1988年第5期68-72,共5页
怎样改革高师写作教学,提高学员的写作能力,我们曾经做过多种实验和尝试,概括起来大略有三种做法。第一,以讲授写作理论为主,不仅讲当代的写作理论,也介绍古代的文论和外国的写作经验。这样,写作课无形中便成为写作理论课,学术性虽比较... 怎样改革高师写作教学,提高学员的写作能力,我们曾经做过多种实验和尝试,概括起来大略有三种做法。第一,以讲授写作理论为主,不仅讲当代的写作理论,也介绍古代的文论和外国的写作经验。这样,写作课无形中便成为写作理论课,学术性虽比较浓厚,可是正如许多学生说的:“写作道理学的越多越不会写。”第二,把文章写作变无文学创作。当时认为,一般文章的写作,学员在中学时代已经学了,再教就是重复,成积极性,于是便讲授文学创作知识,虽然学员也写了许多散文、小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改革 写作理论 写作课 教学效果 写作实践 文学创作 写作经验 写作教材 中学时代 书面考试
下载PDF
“性无善恶论”历史过程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北东 崔文臣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30-32,共3页
"性无善恶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性理论派别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有益探索,论述了它在趋于合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同时,对它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也给以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 性无善恶论 中国古代哲学史 历史过程 理论派别 性善 人的自然属性 生之谓性 “性善论” 才性 主客关系
原文传递
对辽宁音乐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8
作者 谢严森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46-49,共4页
近十年来,辽宁省音乐教学实验班,犹如星星之火,经过教改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充实、提高与完善,不久便可逐步燎原。 1982年,以兴城南一小学为代表的音乐教改实验班,经过三年的辛勤探索,终于取得成功,获得全国音教界的肯定与赞扬... 近十年来,辽宁省音乐教学实验班,犹如星星之火,经过教改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充实、提高与完善,不久便可逐步燎原。 1982年,以兴城南一小学为代表的音乐教改实验班,经过三年的辛勤探索,终于取得成功,获得全国音教界的肯定与赞扬。实验班的成功,向从事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同志公布一个事实:学校缺少了艺术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必须从小抓起,音乐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德、智、体三育无法代替的,同时,还以自身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向德智体诸方面渗透和产生影响。这种生动的社会效果,引起了广泛的舆论与支持。“南一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音乐教育改革 实验班 音教改革 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师 教改实验 近十年 辽宁省 基础音乐教育
下载PDF
班主任工作对学生个体间关系的影响
9
作者 鹿志保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6年第4期25-28,共4页
苏联秋明国立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候补博士 C.A.别利切娃最近专门进行了有关班主任工作方法对学生个体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手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如何作好班主任工作说来,很有借鉴的价值。下面概介她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以... 苏联秋明国立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候补博士 C.A.别利切娃最近专门进行了有关班主任工作方法对学生个体间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手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如何作好班主任工作说来,很有借鉴的价值。下面概介她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以飨读者。别利切娃认为,在任何一个集体中,均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集体组织结构:一种是按明确的隶属关系划定的“正式的”组织结构;另一种是基于学生之间的好感、反感和尊敬情感等关系而形成的能够代表个体间关系特征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她还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测量 学生个体 班主任工作 班级集体 学生自治组织
下载PDF
迈耶的“信号——智力模型”学习方法概介
10
作者 金洪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5期56-58,共3页
强调学生的自学环节是当前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突出特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有效影响自学效果的好方法的话,对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将是意义重大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Rechard E Mayer)和其它几位奥苏伯尔的拥... 强调学生的自学环节是当前我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突出特点。如果能找到一种有效影响自学效果的好方法的话,对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将是意义重大的。美国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理查德迈耶(Rechard E Mayer)和其它几位奥苏伯尔的拥护者们提出的信号——智力模型学习法,就是一种能够对学生的自学过程发生实质性影响的学习策略。一、信号——智力模型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发展这种学习方法孕育和产生于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思想的怀抱。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退休以后,迈耶等人继续对“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作进一步的研究。198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模型 学习方法 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 学习策略 学习法 学习者 教学方法改革 信号法 信号处理
下载PDF
读者·作者·编者
11
作者 王家武 谭继有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5期45-45,共1页
编辑同志: 贵刊发表的刘相安同志《关于【反杜林论】翻译方面某些差错的商榷》一文,解决了我们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疑难问题。刘文使人思想解放,思想开阔。《反杜林论》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央编译局译的。对于我们来说,一... 编辑同志: 贵刊发表的刘相安同志《关于【反杜林论】翻译方面某些差错的商榷》一文,解决了我们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疑难问题。刘文使人思想解放,思想开阔。《反杜林论》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中央编译局译的。对于我们来说,一是努力学习,二是原原本本地学习。对于理解不了的疑难问题,只好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反复学习,认真思考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杜林论 发展马克思主义 思想解放 经典著作 原著 恩格斯 疑难问题 可追溯 商榷 政治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