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N共掺杂TiO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4
1
作者 代武春 伏春平 +1 位作者 孙凌涛 程正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5-350,共6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n、N掺杂TiO_2和Mn-N共掺杂TiO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n-N共掺TiO_2对体系介电函数与吸收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TiO_2的能带结构的禁带内出现的杂质能级是由Mn的3d轨道贡献;N掺杂TiO_2在费米能级处的...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n、N掺杂TiO_2和Mn-N共掺杂TiO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n-N共掺TiO_2对体系介电函数与吸收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TiO_2的能带结构的禁带内出现的杂质能级是由Mn的3d轨道贡献;N掺杂TiO_2在费米能级处的杂质能级则由O 2p,Ti 3d和N 2p轨道杂化形成;Mn-N共掺的TiO_2能带在费米能级处的杂质能级则由O 2p,Ti和Mn的3d以及N 2p轨道杂化形成;对于介电函数,在低能区间(<2.5 e V),理想TiO_2无介电峰,Mn-N共掺体系则出现了两个介电峰,原因在于Mn 3d态和N 2p态使介电峰值向低能区移动;同时,与理想TiO_2的吸收谱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在可见光区出现了一个吸收峰,且在可见光区的响应的范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TIO2 能带结构 介电函数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对Co_mAg_n(m+n=13)团簇的几何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正富 伏春平 白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3-997,共5页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_mAg_n(m+n=13)团簇进行了研究,在几何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Co_mAg_n(m+n=13)团簇的束缚能、能隙和磁性.结果表明:Co_mAg_n(m+n=13)团簇束缚能的二阶能量差分在m=6,8,10,12时出现峰值,说明...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o_mAg_n(m+n=13)团簇进行了研究,在几何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Co_mAg_n(m+n=13)团簇的束缚能、能隙和磁性.结果表明:Co_mAg_n(m+n=13)团簇束缚能的二阶能量差分在m=6,8,10,12时出现峰值,说明Co6Ag7,Co8Ag5,Co10Ag3,Co12Ag1团簇相对稳定;能隙的研究说明Co6Ag7团簇较其他团簇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Co_mAg_n(m+n=13)团簇中增加Co原子数目有助于磁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Agn团簇 第一性原理 束缚能
下载PDF
Na、 Be、 Mg掺杂单层MoS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伏春平 黄浩 孙凌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2-526,共5页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Na、Be、Mg掺杂单层MoS2的稳定性、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分布.得到Be掺杂单层MoS2体系在实验上较容易实现,在三者掺杂体系中稳定性最强.与此同时,掺杂体系的带隙值都降低,有利于电子的跃迁,增强了导电性能...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Na、Be、Mg掺杂单层MoS2的稳定性、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分布.得到Be掺杂单层MoS2体系在实验上较容易实现,在三者掺杂体系中稳定性最强.与此同时,掺杂体系的带隙值都降低,有利于电子的跃迁,增强了导电性能;掺杂原子打破了原体系的平衡关系,导致周边S原子p轨道上的多余的电子会与近邻Mo原子d轨道上的电子产生相互作用;平衡的打破,也导致了杂质原子周围存在着电荷聚集和损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能带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V,Cr掺杂CdSe铁磁半导体的电子能态密度和半金属性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清 张俊峰 陈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在共轭梯度近似(GGA)下,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V和Cr掺杂闪锌矿CdSe半导体的基态电子能态密度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磁性过渡金属V和Cr后的CdSe明显具有铁磁性,每个超晶胞的总磁矩为3.0和4.0μB,而且呈现出显著的半... 在共轭梯度近似(GGA)下,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V和Cr掺杂闪锌矿CdSe半导体的基态电子能态密度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磁性过渡金属V和Cr后的CdSe明显具有铁磁性,每个超晶胞的总磁矩为3.0和4.0μB,而且呈现出显著的半金属特征.这对在半导体工业中实现自旋载流子注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稀磁半导体 电子能态密度 半金属相
下载PDF
Si掺杂Al_2O_3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6
5
作者 伏春平 孙凌涛 程正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对纯Al2O3和Si掺杂的Si0.167Al0.833O1.5,Si0.25Al0.75O1.5晶体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发现:随着Si在Al2O3晶体中所占比例的增加,体系能隙变小,在Si0.25Al0.75O1.5晶体体系中能隙已降到2.5 e V,...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对纯Al2O3和Si掺杂的Si0.167Al0.833O1.5,Si0.25Al0.75O1.5晶体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发现:随着Si在Al2O3晶体中所占比例的增加,体系能隙变小,在Si0.25Al0.75O1.5晶体体系中能隙已降到2.5 e V,表明该体系为半导体材料;而在掺杂的体系中有数条分散的能带穿过了费米能级,即可以预测该掺杂体系有特别的光电性质;同时对比纯Al2O3和Si掺杂的Si0.167Al0.833O1.5,Si0.25Al0.75O1.5晶体体系的总态密度,发现掺杂体系的价带和导带向低能区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AL2O3 能带结构 Si掺杂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对Al_nSi_n(n=1-7)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召红 伏春平 +1 位作者 孙凌涛 程正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47,共5页
利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方法研究Al_nSi_n团簇的几何结构,计算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_e(au)、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费米能、二阶能量差分△_2E(au)以及团簇的总能量.研究表明,Al_nSi_n团簇在n<2时呈平... 利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方法研究Al_nSi_n团簇的几何结构,计算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_e(au)、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费米能、二阶能量差分△_2E(au)以及团簇的总能量.研究表明,Al_nSi_n团簇在n<2时呈平面几何结构,从6个原子开始转为空间的立体几何结构,并且随着原子数的增多,两种原子出现相互咬合的趋势;同时Al_4Si_4团簇的束缚能、费米能、能隙都出现了峰值,说明其稳定性较差;分析Al_nSi_n(n=1-7)团簇的二阶能量差分发现:在m+n=3、6时,团簇都出现较稳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几何构型 费米能 AlnSin
下载PDF
Y,Zr,Nb掺杂SnO_2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伏春平 孙凌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7-870,共4页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Y,Zr,Nb在Sn位掺杂SnO_2的键长变化、稳定性、能带结构以及态密度.结果表明:Y,Zr,Nb在Sn位掺杂SnO_2使附近的键长发生改变,改变量最大是Y掺杂SnO_2体系;掺杂体系的杂质替换能都为负值,表明体系为稳定结构;...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Y,Zr,Nb在Sn位掺杂SnO_2的键长变化、稳定性、能带结构以及态密度.结果表明:Y,Zr,Nb在Sn位掺杂SnO_2使附近的键长发生改变,改变量最大是Y掺杂SnO_2体系;掺杂体系的杂质替换能都为负值,表明体系为稳定结构;掺杂使SnO_2能级增多,能较好的调节带隙值;而Y掺杂SnO_2体系价带顶端有一条能级越过了费米线表明该体系呈现出半导体的特征;同时,Y,Zr,Nb掺杂SnO_2使导带底端的能级出现分离;在低能区的态密度仍主要由Sn、O的s轨道贡献;在高能区态密度的掺杂体系出现sp杂化的现象; Zr掺杂SnO_2的态密度能量向低能区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态密度
下载PDF
掺锰铌酸锂晶体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雷晓蔚 林竹 赵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5-1010,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n:LiNbO_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Mn掺杂产生了杂质能级,主要由Mn的d态轨道贡献.杂质能级与导带之间的带隙小于理想LiNbO_3晶体导带与价带之间宽度,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同时,掺杂也降低了各原子...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Mn:LiNbO_3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Mn掺杂产生了杂质能级,主要由Mn的d态轨道贡献.杂质能级与导带之间的带隙小于理想LiNbO_3晶体导带与价带之间宽度,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同时,掺杂也降低了各原子的电子轨道能量.晶体中最高占据轨道不再是O的2p轨道,而是Mn的d轨道.掺杂离子在晶体中同时充当电子的施主与受主.静态介电常数在掺杂后有明显的增大.Mn的掺杂使晶体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学性质产生变化,并使晶体的吸收谱在可见光区域产生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铌酸锂 掺杂 电子结构 吸收谱
下载PDF
Y_nN(n=2~12)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顺江 石东平 +1 位作者 程正富 代武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2,共6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方法研究Y_nN(n=2~12)团簇的电子结构,系统计算了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_c(eV)、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二阶能量差分△_2E(au)、离解能△E(au)、团簇的总磁矩M... 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方法研究Y_nN(n=2~12)团簇的电子结构,系统计算了它们的基态束缚能B_c(eV)、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二阶能量差分△_2E(au)、离解能△E(au)、团簇的总磁矩M_1(μB),最近邻N原子的Y原子所带的局域电荷QY(C)和磁矩M_Y(μB)、掺杂原子N所带的局域电荷QN(C)和磁矩M_N(μB).研究表明,Y_6N、Y_8N、Y_(10)N的基态具有较高稳定性;对于Y_nN(n=2~12)的所有团簇,电荷总是由Y原子转移到N原子,Y_nN(n=2~12)团簇中Y-N表现为离子键的性质;当n1=3,4,5,9,10,11,12时,团簇的磁矩为零,团簇的磁性消失,当n=2,6,7,8时,团簇具有磁性,其中n=6时,团簇的磁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nN团簇 密度泛函 几何构型 电子结构 稳定性 磁性
下载PDF
非金属掺杂对磷烯几何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洋 夏继宏 伏春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42,共6页
研究了B,C,N,O和F在P位掺杂磷烯的几何结构变化、稳定性差异、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发现:B,C和N掺杂磷烯时,与近邻磷原子的键长都呈现出缩短的现象;O和F掺杂磷烯时,与一个近邻磷原子的键长呈现出增长的现象,增长率达到45%以上.B,C,N,O和F... 研究了B,C,N,O和F在P位掺杂磷烯的几何结构变化、稳定性差异、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发现:B,C和N掺杂磷烯时,与近邻磷原子的键长都呈现出缩短的现象;O和F掺杂磷烯时,与一个近邻磷原子的键长呈现出增长的现象,增长率达到45%以上.B,C,N,O和F掺杂磷烯体系都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磷烯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掺杂B,C,N,O和F等进行调控,而杂质能级的出现有利于磷烯体系电子导电性能的增强.C,N,O和F掺杂体系的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出现1个峰值,表明体系电学性能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烯 能带结构 非金属掺杂
下载PDF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闻天 代武春 程正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通过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龄特征、获奖领域以及所产生群体效应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中的规律,以期为青年物理学工作者把握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及物理学的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龄分布 群体效应 获奖领域
下载PDF
掺铁铌酸锂晶体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晓蔚 林竹 赵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4-948,共5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铁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所有计算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得到如下结论:掺杂产生的杂质能级,主要由铁的d轨道贡献.掺杂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同时也降低了各原子的电子轨...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铁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所有计算采用广义梯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得到如下结论:掺杂产生的杂质能级,主要由铁的d轨道贡献.掺杂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同时也降低了各原子的电子轨道能量.掺杂离子在晶体中既是电子的施主又是受主.铁的掺杂使铌酸锂晶体的能量损失函数有较大的增加,对光存储的效率有一定影响.铁的掺杂使晶体的光学性质在可见光低能范围发生变化,吸收谱在可见光区域产生吸收峰,有利于晶体全息存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铌酸锂 铁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TiO_2缺陷结构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虹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4-778,共5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O空位缺陷、Ti空位缺陷TiO_2的能带结构、总态密度、吸收谱.通过研究发现:与TiO_2超胞结构的能带相比,O空位缺陷体系的价带与导带能量均向低能区域移动,费米能级与导带底交错,呈现出n型半导体,Ti空位缺陷的TiO_...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O空位缺陷、Ti空位缺陷TiO_2的能带结构、总态密度、吸收谱.通过研究发现:与TiO_2超胞结构的能带相比,O空位缺陷体系的价带与导带能量均向低能区域移动,费米能级与导带底交错,呈现出n型半导体,Ti空位缺陷的TiO_2的费米能级与价带顶部的能级交错,为p型半导体材料.对于O空位缺陷TiO_2总态密度与分波态密度在低能区的态密度则主要由O的3s、3p轨道贡献的能量,而在费米能附近的态密度则主要由Ti的4d轨道贡献能量;Ti空位缺陷的态密度总态密度仍然由O的3s、3p和Ti的4d轨道贡献的能量;同时分析吸收光谱发现峰值下移较多的是钛缺陷体系,其原因在于Ti缺陷结构中未成键电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TIO2 能带结构 态密度
下载PDF
单层MoS_2表面吸附Ag_6团簇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欧汉文 伏春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单层MoS_2在S位吸附Ag_6团簇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Ag_6团簇在S位单点位吸附的稳定性强于双点位吸附、三点位吸附;其中吸附体系禁带中产生了2条杂质能级,原因在于Ag原子与S形成共价键下的施主... 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单层MoS_2在S位吸附Ag_6团簇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Ag_6团簇在S位单点位吸附的稳定性强于双点位吸附、三点位吸附;其中吸附体系禁带中产生了2条杂质能级,原因在于Ag原子与S形成共价键下的施主能级与受主能级;Ag_6团簇在单层MoS_2的吸附导致态密度峰值在费米能级处发生劈裂,说明Ag_6团簇的吸附会增强单层MoS_2的光电特性;单层MoS_2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表面吸附Ag_6团簇以及金属团簇进行调控;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依据不同的金属团簇吸附于单层MoS_2表面得到需要的的半导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6团簇 单层Mo S2 能带结构 态密度
下载PDF
Cu,Ag,Au掺杂磷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伏春平 黄浩 +2 位作者 孙凌涛 夏继宏 程正富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0-363,共4页
本文研究了Cu、Ag、Au在P位掺杂磷烯的几何结构、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得到以下结果:几何结构畸变率最大的是Au原子掺杂的磷烯结构,但Cu掺杂磷烯结构的稳定性强于Ag、Au掺杂的磷烯体系;磷烯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掺杂Cu、Ag、Au金属... 本文研究了Cu、Ag、Au在P位掺杂磷烯的几何结构、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得到以下结果:几何结构畸变率最大的是Au原子掺杂的磷烯结构,但Cu掺杂磷烯结构的稳定性强于Ag、Au掺杂的磷烯体系;磷烯的能带结构可以通过掺杂Cu、Ag、Au金属原子进行调控;磷烯掺杂体系中都出现了两条杂质能级,一条施主能级和一条受主能级,杂质能级的出现增加了体系的导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烯 掺杂 能带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对Al_mSi_n(m=1,2;n=1~6)团簇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伏春平 夏继宏 肖绪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90,共7页
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对Al_mSi_n(m=1,2;n=1~6)团簇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在BLYP的水平上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了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同时计算和讨论了A1_msi_n团簇的束缚能、总能的二阶能量差分和分裂能以及费米能随原子数... 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对Al_mSi_n(m=1,2;n=1~6)团簇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研究.在BLYP的水平上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了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同时计算和讨论了A1_msi_n团簇的束缚能、总能的二阶能量差分和分裂能以及费米能随原子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l_mSi_n团簇在m+n<4时的几何结构是平面结构,从4个原子开始转为空间的立体结构;除AlSi_3和Al_2Si_2团簇外,Al_mSi_n(m=1,2;n=1~6)团簇的束缚能随原子数增加而减小;分析A1_mSi_n(m=1,2;n=1~6)团簇的二阶能量差分和分裂能发现:在m+n=3,5时,团簇都出现较稳定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Al_mSi_n团簇 分裂能 费米能
下载PDF
Co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与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伏春平 孙凌涛 程正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1-755,共5页
为了研究Co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采用数值基组的方法计算了Co吸附式掺杂、Co替代式掺杂单层MoS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分析了其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发现:Co替换式掺杂体系的形成能较低,实验上容易实现;C... 为了研究Co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影响,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采用数值基组的方法计算了Co吸附式掺杂、Co替代式掺杂单层MoS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分析了其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发现:Co替换式掺杂体系的形成能较低,实验上容易实现;Co在Mo位吸附的稳定性强于在S位吸附;Mo位吸附体系的总磁矩为0.999μB,其磁矩的主要来源于Co原子的吸附所贡献的0.984μB,Co原子的掺杂体系总磁矩为1.029μB,其磁矩的主要由Co原子替代掉一个Mo原子所贡献的磁矩为0.9444μB,相比于吸附体系,Co原子对磁矩的贡献率有所降低;无论是Co吸附在单层MoS_2表面还是Co直接替代掉Mo原子的掺杂体系,Co原子3d轨道的引入是引起单层MoS_2体系磁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MOS2 能带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二维伊辛模型的畴壁动力学
18
作者 赵晓雨 雷晓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5-358,共4页
表面可以改变纳米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相变温度,畴壁动力学由此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二维Ising模型磁畴界面的非平衡动力学展开数值研究.系统初态设为半正半负,即由完全有序但自旋取向完全相反的两部分组成,... 表面可以改变纳米磁性薄膜的结构和相变温度,畴壁动力学由此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二维Ising模型磁畴界面的非平衡动力学展开数值研究.系统初态设为半正半负,即由完全有序但自旋取向完全相反的两部分组成,其间的磁畴壁随时间生长.通过对磁化标度形式的分析,发现畴壁内外的动力学标度形式虽然相同,但临界指数在数值上却存在很大差异,相差一个β_0=1,这是由初始条件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动力学行为 磁畴壁 ISING模型
下载PDF
MSn_(10)(M=Sc,Ti,V,Cr,Mn,Fe,Co,Ni)团簇的稳定性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自黎 程正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7-50,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对Sn11团簇的4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分别为D5h,D5d,D4h,D4d)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研究,得出对称性为D5d的团簇最稳定.将S...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对Sn11团簇的4种同分异构体(对称性分别为D5h,D5d,D4h,D4d)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计算研究,得出对称性为D5d的团簇最稳定.将Sn11团簇的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成为MSn10(M=Sc,Ti,V,Cr,Mn,Fe,Co,Ni)团簇,对其稳定性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在Sn11团簇中将中心原子替换成过渡金属原子后,束缚能都变小了,说明过渡金属原子的替换提高了原锡团簇的稳定性,其中NiSn10团簇的束缚能最小,稳定性最强.过渡金属原子都具有一定的磁性,当把这些原子掺入锡团簇后,过渡金属原子的磁性都有所减弱,其中MSn10(M=Sc,Ti,V,Ni)团簇的磁性完全消失,其原因在于掺杂后,团簇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n10(M=Sc Ti V Cr Mn Fe Co Ni) 几何结构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IB族金属掺杂单层MoS_2电子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伏春平 孙凌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8-663,共6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采用数值基组研究了IB族金属Cu,Ag,Au掺杂单层MoS_2的键长畸变、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探讨了Cu,Ag,Au掺杂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Ag,Au在Mo位掺杂都会导致杂质原子附近...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采用数值基组研究了IB族金属Cu,Ag,Au掺杂单层MoS_2的键长畸变、稳定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探讨了Cu,Ag,Au掺杂对单层MoS_2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Ag,Au在Mo位掺杂都会导致杂质原子附近的键长发生畸变,但畸变程度略有差异,Cu掺杂体系的稳定性强于Ag,Au在Mo位掺杂的体系;Cu,Ag,Au掺杂致使单层MoS_2的禁带中出现新能级;Cu,Ag,Au在S位吸附的稳定性强于Mo位吸附,对于MoS_2在S位吸附Cu,Ag,Au对其禁带的宽度影响较小;但稳定性最强的都是Au元素的吸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电子结构 能带结构 IB族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