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期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威 姚檀栋 +3 位作者 徐柏青 马凌龙 汪志辉 万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775-1780,共6页
青藏高原海洋型冰川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对其近期变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通过对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内6条海洋型冰川的物质平衡和末端变化观测研究,揭示出2005/2006~2007/2008物质平衡年内,6条监测... 青藏高原海洋型冰川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对其近期变化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通过对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内6条海洋型冰川的物质平衡和末端变化观测研究,揭示出2005/2006~2007/2008物质平衡年内,6条监测冰川的物质平衡均为负值,冰川末端持续后退的事实.从面积等级来看,面积较小的冰川相对于面积较大的冰川显现出更大的相对物质损失.结合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地区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及藏东南冰川近期面积萎缩的事实,如果现在气候变化趋势继续,预测该区海洋型冰川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物质损失和末端后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南 海洋型冰川 冰川变化 物质平衡
原文传递
闪电定位系统与人工观测雷电日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家启 汪志辉 +2 位作者 任艳 李光兵 黄亚敏 《气象科技》 2012年第1期132-136,共5页
雷电日是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重庆地区35个区县人工观测雷暴资料(1951—2009年)和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1999—2008年)的数理统计,重点分析了人工观测雷暴日、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日和雷击大地密度特征。结果表明:人... 雷电日是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重庆地区35个区县人工观测雷暴资料(1951—2009年)和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1999—2008年)的数理统计,重点分析了人工观测雷暴日、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日和雷击大地密度特征。结果表明:人工观测的雷暴日数远小于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获取的数据;人工观测的雷暴日局限于个人差异和地形影响,而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雷电日局限于探测方法和设备的灵敏性,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各地区雷电活动规律;雷击大地密度客观真实反映各地雷电活动特征,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有效反映雷电活动规律的雷电日参数,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防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系统 人工观测 雷电日
下载PDF
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政 肖稳安 +2 位作者 李家启 汪志辉 黄亚敏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利用重庆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闪电频次分布最多的是在海拔300~400 m这个高度区间,之后开始随海拔上升逐渐减少;②闪电中... 利用重庆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闪电频次分布最多的是在海拔300~400 m这个高度区间,之后开始随海拔上升逐渐减少;②闪电中负闪次数远远大于正闪,但是在不同海拔时正负闪所占的比例不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正闪的比例不断增加;③正闪的平均强度随海拔上升变化较明显,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正极性闪电的平均强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不断增加;④闪电强度超过200kA的大幅值闪电在不同海拔时所占比例是不同的.高海拔地区幅值超过200 kA的闪电所占比例要比低海拔地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资料 云地闪 闪电特征 海拔
下载PDF
基于GIS的小区域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系统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强 何遂 +4 位作者 吉莉 李家启 马君 汪志辉 李光兵 《气象科技》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了提高气象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小区域内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充分发挥预警信息防灾减灾的作用,利用北碚区域内国家级气象站、区域自动站、山洪雨量站、闪电定位系统等探测资料,以.NET、SQLserver、ArcGIS作为开发平台,建立... 为了提高气象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小区域内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充分发挥预警信息防灾减灾的作用,利用北碚区域内国家级气象站、区域自动站、山洪雨量站、闪电定位系统等探测资料,以.NET、SQLserver、ArcGIS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具有数据质量控制、多重阈值和针对性预警用语的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系统。该系统具有人工预警和自动发送预警的功能。系统的应用,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预警信息,增强预警信息的实用性,有利于信息接受者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小区域 气象灾害 精细化 预警
下载PDF
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京校 李家启 +3 位作者 肖稳安 陈宏 朱传林 何慧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利用重庆市34个观测站1951―2009年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EOF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周期性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48 d,一年中任何月份都可出现雷暴,以7、8月份为最... 利用重庆市34个观测站1951―2009年雷暴日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EOF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周期性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7.48 d,一年中任何月份都可出现雷暴,以7、8月份为最多,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过去59年,雷暴日数年代际差异较大,并呈波动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3.403 d。从morlet小波分析结果看,重庆雷暴具有5 a短周期、8~9 a中周期和18 a长周期振荡变化。从空间分布来看,渝东南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渝中和渝东北次之,渝西最少,雷暴分布呈现出从东部高山向中部、西部丘陵低山逐渐递减的特征。根据EOF分析,重庆雷暴异常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全市一致型、局部型、经向型、纬向型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时空特征 小波分析 EOF 重庆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对重庆北碚城郊气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吉莉 李强 +5 位作者 张爽 马君 汪志辉 陈湘 司云燕 冉静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0-325,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进程对北碚城郊气温的影响,利用重庆北碚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980—2013年),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城市化影响贡献率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以及城市化与北碚城郊温差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重庆北碚的经济...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进程对北碚城郊气温的影响,利用重庆北碚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980—2013年),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城市化影响贡献率的时空变化分布特征,以及城市化与北碚城郊温差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重庆北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近34年北碚城区增温速率0.33℃/10a,郊区增温速率0.12℃/10a,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与平均气温的变化倾向率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自西向东逐渐减弱的特点;城市化对平均气温贡献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对秋季的影响最大;城市化与北碚城郊温差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除了常住农村人口与城郊温差为负相关外,人均GDP、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常住人口、常住城市人口与城郊温差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进程 城郊气温 影响
下载PDF
重庆北碚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吉莉 李强 +4 位作者 司云燕 马君 汪志辉 陈湘 冉静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8期88-93,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为改善北碚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北碚地区2009—2014年空气质量数据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综合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重庆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进而为改善北碚大气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重庆北碚地区2009—2014年空气质量数据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综合采用线性回归、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北碚地区PM10浓度平均值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呈上升趋势;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月变化特征呈"V"型,7月最低,12月最高;北碚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主要随温度、风速、降水的增加而减小,静风时PM10浓度更容易出现较大值。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在冬季最高,与北碚地区冬季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气象要素 相关性 北碚
下载PDF
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吉莉 苟思 李光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200-14201,共2页
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的评估对提高气象预报能力及气象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当前气象工作的薄弱环节。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通过对2008年以来暴雨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分析,评估其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结果表明:灾害性... 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的评估对提高气象预报能力及气象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当前气象工作的薄弱环节。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通过对2008年以来暴雨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分析,评估其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结果表明:灾害性气象预警服务效益的评估应主要从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预报服务覆盖率、灾害可预防能力等4个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气象预警 效益评估
下载PDF
重庆涪陵大气污染物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倪超 李新江 +4 位作者 向涛 栾松 郭志 戴小东 李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130,共8页
利用重庆涪陵2010—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涪陵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涪陵从2010到2014年空气质量有变好趋势,迎宾大道和兴华中路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AQI指数优良天数分别占... 利用重庆涪陵2010—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涪陵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涪陵从2010到2014年空气质量有变好趋势,迎宾大道和兴华中路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AQI指数优良天数分别占87%和85.6%,PM_(10)为涪陵首要污染物.PM_(10),SO_2质量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特征,从1月至12月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每年较冷的12月、1月、2月PM_(10)质量浓度值较高,较热的月份质量浓度值较低.NO_2质量浓度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小.PM_(10)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具有负相关性,与气压具有正相关,即气温越高、降雨量越大、气压越低、风速越大,PM_(10)质量浓度越低.SO_2,NO_2与气温、气压、降水量均为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不同月份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变化特征 气象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重庆北碚地区大气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强 吉莉 +3 位作者 马君 何遂 张爽 司云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72,共9页
利用北碚地区2009—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PM_(10),SO_2,PM_(2.5)的浓度具有先减小后增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NO_2变化规律周期性不明显.大气污... 利用北碚地区2009—2014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PM_(10),SO_2,PM_(2.5)的浓度具有先减小后增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NO_2变化规律周期性不明显.大气污染物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PM_(10),SO_2,NO_2,可吸入颗粒物为北碚地区首要污染物.北碚地区天生、缙云山、蔡家3个监测点大气污染物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高到低依次为蔡家、天生、缙云山,造成这种差异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温、风速、降雨量具有负相关性,静风更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物积累,并且静风时出现高浓度的比例更大.在特定条件下,高湿环境能使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不同的月份受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不同,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PM10 PM2.5 气象要素 相关性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体舒适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吉莉 李家启 +4 位作者 苟思 李强 汪志辉 李光兵 张爽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4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1981—2010年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日值数据集,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和气候影响评价标准,综合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理论和EOF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年平均人体舒适日数为199 d,主要舒适... 利用1981—2010年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日值数据集,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和气候影响评价标准,综合采用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理论和EOF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年平均人体舒适日数为199 d,主要舒适季节为春、秋两季,占全年的71%;人体舒适日数年变化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4 a、7—8 a的周期振荡,其中热不舒适日数呈上升趋势,冷不舒适日数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人体舒适日数和热不舒适日数空间分布为渝西南及渝东北地区日数较其他地区偏多,且存在季节性差异,而人体冷不舒适日数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日数 M-K突变 EOF法
下载PDF
北碚区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万敏 李家启 +4 位作者 张爽 彭超 李强 朱建国 张玉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128,共7页
利用北碚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北碚区近50年来的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70年是近50年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突变点.季节... 利用北碚区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降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北碚区近50年来的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70年是近50年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突变点.季节降水变化最显著特点为夏季增加最明显,而秋季为减少趋势;降水的日变化特征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大的降水主要出现在后半夜.小波分析得出年降水量变化存在准13~15年的年代际周期和4~6年的短周期,且近年来周期有变短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区年降水量呈现西北部最高、东北部次之,西南部最低的分布状况.年降水与当年7月份亚洲区极涡面积存在最大负相关,而与头年1月份太平洋极涡面积存在最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线性趋势系数 小波分析 M-K突变
下载PDF
重庆北碚地区引种嘉宝果的性状和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强 马境 +4 位作者 何遂 吉莉 汪志辉 张爽 司云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95-100,共6页
为了研究嘉宝果在重庆北碚地区引种的气候适应性,对嘉宝果引种后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引种源地和北碚地区气候背景,以及嘉宝果引种后物候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嘉宝果引种北碚地区后,无死亡现象,生长状况正常,能够适应北碚地区的气候环... 为了研究嘉宝果在重庆北碚地区引种的气候适应性,对嘉宝果引种后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引种源地和北碚地区气候背景,以及嘉宝果引种后物候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嘉宝果引种北碚地区后,无死亡现象,生长状况正常,能够适应北碚地区的气候环境。嘉宝果的开花期、成熟期比起原产地推迟1个月左右,每年的开花、成熟次数减少为2次,产量减少。嘉宝果物候期与积温、日照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温越高、日照条件越好,物候期则偏早,每年第1次开花时的活动积温在1500℃左右。北碚地区气温偏低、日照偏少是造成嘉宝果引种后物候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宝果 引种 性状表现 气象条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区域性暴雨危险性定量分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会杰 彭超 +2 位作者 徐刚 李桂美 邱玉超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区域性暴雨是重庆市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其研究有助于科学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利用重庆市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概率统计、Matlab小波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62~2016年重庆市发生的176场区域性暴雨... 区域性暴雨是重庆市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其研究有助于科学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利用重庆市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概率统计、Matlab小波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62~2016年重庆市发生的176场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选择区域性暴雨平均降水量、日降雨极值、区域性暴雨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4个指标评价重庆市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在176场区域性暴雨中,轻度危险出现83次,占47.16%;中度危险49次,占27.84%;重度危险35次,占19.89%;极重度危险9次,占5.11%。从时间变化上看,6月和7月是重庆市区域性暴雨的多发期,7月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平均指数最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重庆市年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存在7a和28a的变化周期;各年代的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及其危险度差异较小,但各年代内区域性暴雨危险度等级构成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性暴雨中心地区差异明显,渝东北部地区的开州和渝西部地区的荣昌是重庆市区域性暴雨中心;各季节的区域性暴雨中心也存在明显差异,春季区域性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渝西部地区,夏季主要出现在渝东北部和渝西部地区,秋季主要出现在渝东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暴雨 危险度 定量分析 时空分布 重庆市
下载PDF
加油站雷击电磁场影响分析及危害范围界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家启 林涛 +3 位作者 任艳 李京校 何静 李光兵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0-655,共6页
为确定加油站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水平和安全间距,根据雷电流特性和油品燃烧爆炸性质,采用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对重庆华兴加油站的防雷安全评估,重点分析加油站遭受临近雷击或自身遭受雷击后雷击电磁场影响及起火、爆炸的危害... 为确定加油站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水平和安全间距,根据雷电流特性和油品燃烧爆炸性质,采用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通过对重庆华兴加油站的防雷安全评估,重点分析加油站遭受临近雷击或自身遭受雷击后雷击电磁场影响及起火、爆炸的危害范围。结果表明:在加油站周边防雷设施能保护距离加油站33.54~41m范围的情况下,加油站遭受临近雷击时雷击所产生的电磁场可不考虑;加油站遭受直击雷时,应采用小于5m×5m的屏蔽网格才能使LPZ1区的电磁场处于安全状态;加油站因雷击起火或爆炸的危害范围分别为5.22m和138.95m。结论可为加油站的雷电设防要求及周边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 电磁场 火灾燃烧 爆炸 危害范围
下载PDF
川渝地区汛期逐小时降水融合产品误差分析
16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李强 庞玥 吉莉 刘祥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53-963,共11页
利用2021年汛期三套降水融合产品CMPAS、GSMaP和IMERG,经质量控制后的川渝地区190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结合川渝地区的不同地形区间和不同小时雨强对三套融合产品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2021年汛期总降水量空间分布上,CMPAS... 利用2021年汛期三套降水融合产品CMPAS、GSMaP和IMERG,经质量控制后的川渝地区190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结合川渝地区的不同地形区间和不同小时雨强对三套融合产品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2021年汛期总降水量空间分布上,CMPAS产品与站点实测最为接近,其次依次为GSMaP、IMERG产品。(2)针对不同地形区、不同时段,CMPAS产品的相关性、命中率、关键成功率最优,IMERG次之;CMPAS产品的偏差、均方根误差、误报率最小,GSMaP产品的误报率最大,IMERG的偏差、均方根误差最大;各融合产品在8月和9月的命中率、关键成功率最优,在20:00-次日2:00、2:00-8:00的相关性、命中率、关键成功率最优,误差和误报率最小。(3)针对不同小时雨强,CMPAS明显优于IMERG和GSMaP产品;其中CMPAS产品5月和9月的相关性、命中率、关键成功率最优;当小时雨强增大时,各融合产品的均方根误差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说明汛期CMPAS产品在川渝地区的精度明显优于IMERG和GSMa P产品,可以为地面实测数据缺乏的地区提供有效的降水数据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降水融合产品 CMPAS GSMaP IMERG 误差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北碚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分析
17
作者 吉莉 刘晓冉 +1 位作者 陈建美 张新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 基于2014—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环境监测数据及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分析了北碚区大气污染特征,利用KNN算法建立大气污染的评估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中心城区北碚区的PM_(2.5)浓度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O_(3)浓度除夏季有一个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3个季节和年平均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全年以优良天气为主且呈增加趋势。O_(3)与气温、日照时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PM_(2.5)与气温、降水及风速呈负相关。基于KNN算法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评估表明,减排对O_(3)污染平均贡献率在-4.7%左右,对PM_(2.5)污染平均贡献率为-52%,气象条件对O_(3)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17%左右,对PM_(2.5)污染的平均贡献率在-7%左右。该大气污染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空气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空气质量 评估
下载PDF
Analysis on Effects of Chilling Damages on Flowers and Plants at Beibei Area in Winter and It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志辉 李光兵 +2 位作者 彭超 张爽 刘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9期1367-1371,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s and plants industry at Beibei area of Chongqing.[Method]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anges and influencing time of chilling damages in winter on ...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owers and plants industry at Beibei area of Chongqing.[Method]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anges and influencing time of chilling damages in winter on local flowers and plants at Beibei area were analyzed,using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during 1960 to 2009 and the phenological growth conditions and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of 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 and Michelia champaca during 2005 to 2007 at Beibei area.[Result] Chilling damages affecting flowers and plants at Beibei area mostly emerged from late December to early February,the effects of which were relative serious in January with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2 to 5 ℃;the optimum temperatures were 12-28 ℃ for flowers and plants grown at Beibei area in Chongqing,being higher or lower than that temperature range will affect the normally overwintering flowering and growing;chilling damages affecting the flower seedlings would appear when being at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s lower than 6 ℃ for 3 d in any phenophase in winter.[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chilling damages in winter,the influences of which on flowers and plants can be reduced through combining tendency prediction and adopt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ling damages Flowers and plants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下载PDF
重庆地区暴雨空间分布及雨量分时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强 吉莉 +1 位作者 徐前进 何遂 《气象科技》 2019年第5期859-865,共7页
采用重庆市34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7年的降水观测资料,以及2005-2017年逐时雨量资料,分析了重庆地区暴雨的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州、酉阳、北碚为重庆的暴雨中心,开州年均暴雨日数最多达6.2d。荣昌、渝北、梁平、开州、彭... 采用重庆市34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7年的降水观测资料,以及2005-2017年逐时雨量资料,分析了重庆地区暴雨的空间分布及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州、酉阳、北碚为重庆的暴雨中心,开州年均暴雨日数最多达6.2d。荣昌、渝北、梁平、开州、彭水、酉阳等地大暴雨出现频率较高,南川、万盛大暴雨相对较少。暴雨平均雨量大值区分布在主城区、西部、东北部,西南部暴雨平均雨量较低。重庆地区的暴雨在不同时段主要影响区域不同。铜梁、合川、北碚等站点的暴雨夜间降雨量占比75%以上。代表站夜间平均降雨强度大于白天,大足、沙坪坝、涪陵降雨主要集中在22:00至次日04:00,酉阳03:00-06:00降雨强度较大。小时降雨量≥20mm暴雨日出现频率较高的时段在00:00-06:00和13:00-1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暴雨 空间分布 分时特征 聚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重庆地区高温风险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吉莉 李强 陈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0期263-269,共7页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高温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及成因。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高温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及成因。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随时间呈现线性增加趋势;重庆有3个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易发高值区;且重庆地区4个区域的高温日数风险差异幅度较大,在高温度数风险概率研究中,重庆4个区域均在36℃时风险概率值达到最大值,黔江所代表区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高温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小;从高温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来看,随着高温等级的升高灾害发生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地减小。基于此,为重庆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高温风险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