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7
1
作者 祝淑钗 宋长亮 +3 位作者 沈文斌 苏景伟 李娟 刘志坤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18例,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卡氏评分均i〉70分...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18例,既往无恶性肿瘤病史,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卡氏评分均i〉70分,术后临床病理资料完整。选择对预后生存可能有影响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放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8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2%、53.33%和36.02%,中位生存期为38.33个月。无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4%、51.55%和34.41%,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63.08%、23.30%和4.36%,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饮食情况、手术切除方式、术中显示肿瘤长度、术中显示肿瘤外侵情况、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区域数、肿瘤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脉管瘤栓情况与食管癌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术后化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P〈0.001);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层进一步分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术后预防照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方式、术中肿瘤外侵程度、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淋巴结转移区数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方式、术中肿瘤外侵程度、病理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和淋巴结转移区数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中心上市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石远凯 许建萍 +22 位作者 吴昌平 张燕 杨俊泉 周涛 刘峥 茅卫东 张沂平 王嵬 于忠和 邬麟 陈建华 王娟 安永辉 蔡建辉 刘明 陈振东 李青山 任朝英 杨志勇 李宝兰 赵敏 刘哲峰 刘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 目的:探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多个化疗周期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试验,对需接受多周期化疗的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连续2~4个周期预防性给予PEG-rhG-CSF。结果:PEG-rhG-CSF初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4.76%(13/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1.83%(5/273)、1.15%(2/174)和2.08%(2/9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第1个化疗周期的11.36%(31/273)分别降至2~4个周期的6.23%(17/273)、2.87%(5/174)和3.13%(3/96)。第1次随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为0.73%(2/273);FN持续时间中1例为2 d,1例为5 d;第2~4次随访的FN发生率均为0;次级预防给药后,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从筛选期的25%(7/28),分别降至后续1~3个周期的3.57%(1/28)、0(0/28)和6.67%(1/15),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从71.43%(20/28)分别降至10.71%(3/28)、14.29%(4/28)和0(0/15)。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为10.48%(44/420)。结论:每个化疗周期应用1次PEG-rhG-CSF可有效预防恶性实体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多个周期应用可以显示同样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殷燕 李捷壮 聂尚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8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日1次,每次10 mg;试验组口服恩替卡...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8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92例与对照组91例。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日1次,每次10 mg;试验组口服恩替卡韦,每日1次,每次0.5 mg。2组治疗均持续4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24,48周后,试验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35%(4/92例),8.69%(8/92例),26.09%(24/92例),对照组分别为7.69%(7/91例),9.89%(9/91例),28.57%(26/91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和HBV e抗原(HBe Ag)转阴率分别为91.30%(84/92例),26.09%(24/92例),对照组分别为97.80%(89/91例),28.57%(26/9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LT为(46.37±3.86)U·L^(-1),谷草转氨酶(AST)为(52.13±3.86)U·L^(-1),对照组的ALT为(70.36±12.69)U·L^(-1),AST为(70.31±11.26)U·L^(-1)(P<0.05)。试验组总胆红素(TBIL)为(31.91±5.40)μmol·L^(-1),Child-pugh评分为(6.04±0.39),对照组的TBIL为(60.37±5.20)μmol·L^(-1),Child-pugh评分为(6.47±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为(1.52±0.40)nmol·L^(-1),甲状腺素(T4)为(96.37±37.05)nmol·L^(-1),对照组的T3为(1.02±0.41)nmol·L^(-1),T4为(78.26±28.34)n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为(4.23±1.25)pmol·L^(-1),游离甲状腺素(FT4)为(11.97±2.40)pmol·L^(-1),对照组FT3为(3.16±1.84)pmol·L^(-1),FT4为(9.61±2.23)pmol·L^(-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为(2.27±1.14)μU·m L^(-1),对照组的为(3.60±1.21)μU·m L^(-1)(P<0.05)。2组死亡原因主要为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细菌感染,试验组死亡率为8.69%(8/92例),对照组死亡率为7.69%(7/91例,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肾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 甲状腺 肝功能
原文传递
细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联合传统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鉴别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利娟 邵建波 +2 位作者 檀增桓 何立明 檀喜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370-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细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US-FNAB)联合传统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108个结节)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细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US-FNAB)联合传统涂片、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108个结节)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US-FNAB获取病理标本,联合传统涂片和(或)TCT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US-FNAB联合传统涂片、TCT在甲状腺病变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CT涂片满意率为97.2%(105/108),显著高于传统涂片的89.8%(97/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83.3%、88.9%、82.1%、96.1%;TCT涂片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98.3%、97.2%、97.9%、96.7%;传统涂片、TCT涂片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100.0%、99.1%、100.0%、98.4%。结论 US-FNAB联合传统细胞学涂片和TCT涂片诊断甲状腺结节价值较高,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液基薄层细胞学 鉴别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7
5
作者 聂尚燕 赵蕾 +3 位作者 麻慧宇 宋欢欢 王敏 卢力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81-2283,共3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0.5 m L,每周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0.5 m L,每周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恩替卡韦0.5 mg,每天一次。2组患者一个疗程均为一个月,均治疗12个疗程。分别在治疗3,6,12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并分析2组患者乙肝病毒(HBV)DNA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的情况。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P<0.05)。治疗3,6,12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e抗原阳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原文传递
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被引量:23
6
作者 于秋红 白水平 +1 位作者 栾玉杰 刘卫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回顾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了解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Grid 2008检索平台,以临床路径为检索途径,搜索文献数据,通过Excel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9~2009年我国临床... 目的回顾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了解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Grid 2008检索平台,以临床路径为检索途径,搜索文献数据,通过Excel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99~2009年我国临床路径方面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3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检索到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有关临床路径研究的文献1 535篇,文献量逐年上升,从1999年的1篇增至2009年的334篇;文献的期刊分布以护理类和医学类期刊为主,分别占31.66%、29.51%。文献的研究领域以护理和管理最多,分别占41.11%、17.52%。临床路径对照研究的文献仅29篇,占1.89%。结论我国临床路径相关研究的文献逐年上升,研究领域呈现多样化局面。但临床路径在我国推广仍有一定难度,缺少系统的方法论的指导,导致实施困难;医护人员循证医学的理念薄弱。因此,应扩大临床路径的宣传,进行大规模资料收集形成广泛适用的标准,以推动临床路径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数据库 文献分析 文献计量 方法论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洁 李庆琪 +1 位作者 汪春林 刘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986~ 1993年收治 10 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49例单纯放疗 (Ⅰ组 ) ,2 5例单纯手术切除 (Ⅱ组 ) ,2 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 (Ⅲ组 )。结果 :3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Ⅰ组 7...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986~ 1993年收治 10 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49例单纯放疗 (Ⅰ组 ) ,2 5例单纯手术切除 (Ⅱ组 ) ,2 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 (Ⅲ组 )。结果 :3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Ⅰ组 77.5 %、Ⅱ组 6 0 .0 %、Ⅲ组 2 9.6 % ,以Ⅲ组局部复发率最低 (P <0 .0 1) ,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Ⅰ组85 .7%、Ⅱ组 76 .0 %、Ⅲ组 5 9.2 % ,仍以Ⅲ组为最低 (P <0 .0 5 )。 3组 1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5 9.2 %、Ⅱ组 84.0 %、Ⅲ组 92 .5 % ,以Ⅲ组预后最佳 (P <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10 .2 %、Ⅱ组 16 .0 %、Ⅲ组 33.3% ,其中Ⅰ、Ⅲ组比较 ,Ⅲ组优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手术加放疗优于单纯手术切除和单纯放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复发 手术后
下载PDF
甘氨双唑钠胸段食管鳞癌放射增敏作用——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秦尚彬 王雅棣 +6 位作者 杨俊泉 王小虎 李海滨 杨志勇 于洪 李雪迎 高献书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评价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放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8-2009年间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方法对不耐受或拒绝同期放化疗Ⅱa~Ⅲ期和仅锁骨上淋巴结转移Ⅳ期(第6版MCC分期)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经病理证实的胸段... 目的评价放射增敏剂甘氨双唑钠在胸段食管鳞癌放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8-2009年间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方法对不耐受或拒绝同期放化疗Ⅱa~Ⅲ期和仅锁骨上淋巴结转移Ⅳ期(第6版MCC分期)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经病理证实的胸段食管鳞癌66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用甘氨双唑钠800mg/m。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注后30~60min完成放疗,B组用安慰剂放疗。放疗总剂量66Gy(1.8~2.0Gy/次,5次/周,6.6~7.2周完成)。A组剔除1例,B组剔除3例,可分析病例两组各31例。结果随访率为97%。A、B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3.5%、67.7%(χ^2=6.61,P=0.01),2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39.9%、29.9%,30.1%、27.9%,43.1%、26.8%(χ2=0.62、0.02、0.30,P=0.433、0.878、0.586)。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研究显示,甘氨双唑钠作为放射增敏剂,在近期疗效上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本次随访期内,生存率未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双唑钠 放射增敏剂 食管肿瘤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冠军 李晓东 苗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524-9528,共5页
为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 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 为研究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teosynthesis, 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5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所有手术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以及伤椎高度与Cobb角。结果表明:53例患者胸腰椎手术均已完成。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7.34±1.23) d,手术时间为(83.98±6.22) min,术中出血量为(66.45±5.11) mL。术后6 d与术后10个月,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 d与术后10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Cobb角度明显均低于术前(P<0.05)。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疼痛,值得临床应该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功能障碍指数 伤椎高度 疼痛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croRNA-145水平表达与肺功能、气道重塑及Th1/Th2平衡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颖 任炳臣 +6 位作者 韩晓庆 王永红 赵京梅 李静 王海静 肖宁 何洪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33-137,179,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气道重塑、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纳入邯郸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BA患者90例作为BA组,另选取同期于邯郸市中...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气道重塑、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纳入邯郸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BA患者90例作为BA组,另选取同期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miR-145表达水平,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75/25)],气道重塑指标[气道总面积(Ao),气道腔面积(Ai),气道外径(D),气道内径(L),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和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Th1和Th2,并计算二者比值Th1/Th2。比较两组Th1和Th2细胞生成的主要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和T细胞亚群(Tc1,Tc2)水平,分析血清miR-145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气道重塑及Th1,Th2细胞以及IFN-γ,IL-4,Tc1,Tc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BA组血清miR-145表达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而FEV1,FVC,PEF,MMEF75/25,FEV1/FVC较健康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52~56.696,均P<0.05)。BA组D,Ao,T/D和WA%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87~21.897,均P<0.05),且BA组Th1,Th1/Th2,Tc1,Tc1/Tc2和IFN-γ较健康组显著降低,而Th2,Tc2,IL-4高于健康组(t=8.054~25.194,均P<0.05)。血清miR-145表达水平与FEV1,FVC,PEF,MMEF75/25,FEV1/FVC,Th1,Th1/Th2,IFN-γ,Tc1,Tc1/Tc2呈负相关(r=-0.711~-0.403,均P<0.05),与D,Ao,T/D,WA%,Th2,IL-4和Tc2呈正相关(r=0.409~0.624,均P<0.05)。结论BA患者的血清miR-145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患者肺功能、气道重塑以及Th1/Th2存在一定关系,临床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微小核糖核酸-145 肺功能 气道重塑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司志燕 宋文奇 +2 位作者 冯晓红 王丹 林丽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及PCT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升高的原因;比较入院后规范治疗48 h后的效果、30 d内全因死亡/再住院发生率。结果共纳入593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其中PCT正常组521例,PCT升高组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率增快、肺水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与PCT升高呈正相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最大[OR=2. 19(95%CI:1. 76~2. 73),P <0. 001];而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与PCT的升高呈负相关。标准化治疗48 h后,PCT正常组有67. 9%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高于PCT升高组的5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7)。PCT升高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再住院率(30. 6%)高于PCT正常组(18.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结论尽管心力衰竭程度一致,但血清PCT水平升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提示可能存在未诊断或者潜在的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细菌感染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医院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与评估 被引量:16
12
作者 魏帅岭 李星 侯立根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结合医院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工作。方法通过与等级保护初评结果的对比,医院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设与整改。同时依据等级保护测评的相关标准,探索了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估医院... 目的结合医院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医院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工作。方法通过与等级保护初评结果的对比,医院进行了针对性的建设与整改。同时依据等级保护测评的相关标准,探索了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估医院信息安全。结果2017年10月,医院通过了等级保护三级评审,2018年医院再度通过了复审,同时测评结果逐年提高。结论通过一年一度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并进行针对性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逐步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 医院信息化 数字化医院
下载PDF
等级保护2.0下医院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5
13
作者 魏帅岭 闫国涛 +1 位作者 李星 侯立根 《中国数字医学》 202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目的:分析等级保护2.0标准的变化,探索等保2.0时代三级医院网络安全建设的方向,特别是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网络安全。方法:对2019年新标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三级医院网络安全三级等级保护工作的实践,... 目的:分析等级保护2.0标准的变化,探索等保2.0时代三级医院网络安全建设的方向,特别是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网络安全。方法:对2019年新标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三级医院网络安全三级等级保护工作的实践,探索等级保护2.0标准下医院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重点和方向。结果:等级保护2.0标准适应了时代的需求,要求更加严格,依照新标准对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建设,医院网络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结论:新标准相较于旧标准有了许多新变化,为三级医院的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方向,医院应依据新标准,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2.0 医院信息化 数字化医院
下载PDF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利 杨春霞 邓娟娟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 研究“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 目的 研究“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眩晕程度、中医眩晕症状积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3周后,2组眩晕程度0级~4级患者占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眩晕程度为0级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3周后,2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 盐酸氟桂利嗪 康复效果
下载PDF
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徐鑫利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67-269,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跌倒 坠床事件 风险管理流程 三级护理管理
下载PDF
限制性椎板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固定对脊髓性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涛 尚平福 +2 位作者 徐钦华 王贵芳 刘法敬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8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限制性椎板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73例接受颈后路手术治疗的M-CSM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 目的:观察限制性椎板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术与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73例接受颈后路手术治疗的M-CSM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椎板减压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曲度指数(CCI)、脊髓漂移距离、轴性症状及C5节段神经麻痹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6,t=4.713;P<0.05);观察组椎板切除宽度和脊髓漂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7,t=8.211;P<0.05)。两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18,F=46.521;P<0.05)。观察组在CCI的恢复及维持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6,P<0.05);两组术后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4,P<0.05);术后3 d和3个月,观察组轴性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1,t=7.754;P<0.05);观察组C5节段神经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3,P<0.05)。结论:侧块螺钉固定可恢复并维持颈椎曲度,但存在颈椎活动度丢失,限制性椎板切除可促进神经功能显著恢复,限制脊髓向后漂移,有助于降低C5节段神经麻痹及轴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全椎板减压 侧块螺钉固定 C5神经麻痹 轴性症状
下载PDF
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及预后比较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飞 魏红芳 +2 位作者 胡成栋 李东风 霍喜卫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629-630,共2页
胫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四肢骨折,约占全身性骨折的13.7%[1]。多因直接暴力(重物压伤、交通事故等)或间接暴力(高空坠落、滑倒等)所引起。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运输业、重工业越来越被普及,胫骨干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髓内钉固定... 胫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四肢骨折,约占全身性骨折的13.7%[1]。多因直接暴力(重物压伤、交通事故等)或间接暴力(高空坠落、滑倒等)所引起。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运输业、重工业越来越被普及,胫骨干骨折的发病率逐年递增。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恢复患肢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为进一步提高髓内钉固定疗效,临床逐渐聚焦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固定 入路方式
下载PDF
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武刚 刘利 +3 位作者 刘振武 颜继英 江丽强 贾晓川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04-2017-12,于我院治疗的74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牛痘疫... 目的探讨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残余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04-2017-12,于我院治疗的74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利多卡因骶管封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1周、1月、3个月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联合封闭治疗LDH术后残余神经痛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降低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及臀中皮神经松解 封闭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残余神经痛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巩楠 张学强 +4 位作者 袁铮 韩晶 张丽娜 李慧君 王泽香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维系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满足肾衰竭、尿毒症常见方法,也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1]。终末期肾病患者急性时相反应时,内毒素、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因子释放,循环... 维系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满足肾衰竭、尿毒症常见方法,也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手段[1]。终末期肾病患者急性时相反应时,内毒素、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因子释放,循环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增高,临床无明显感染症状,但机体处于炎症状态[2]。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可诱导机体炎症反应,使机体处于炎症状态,若出现感染,极端情况下则可能出现大量细胞因子聚集,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3]。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的报道较少,本文探讨不同透析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因死亡 维持性血液透析 炎症状态 患者生存时间 尿毒症 免疫复合物 肾衰竭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T2DSCPWI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晓瑞 申静 +4 位作者 王华锋 李建丽 李艳景 杨素君 王玉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究T2*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 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单发脑转移瘤及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高级别胶质瘤以及4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MRI常规扫描、T2DSCPWI扫描以及... 目的探究T2*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DSC 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单发脑转移瘤及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2例高级别胶质瘤以及4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进行研究,术前进行MRI常规扫描、T2DSCPWI扫描以及DWI扫描,对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区以及瘤周水肿区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相对脑血流(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进行测量,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CBF、rCBV、ADC、rADC在脑转移瘤和胶质瘤中的鉴别价值。结果两组肿瘤实质区以及瘤周水肿区灌注情况、信号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ADC、rADC均显著高于高级别胶质瘤,rCBV、rCBF显著低于高级别胶质瘤(P<0.05)。瘤周水肿区ADC、rADC、rCBF、rCBV对脑转移瘤诊断的AUC值为0.841、0.857、0.793、0.827。结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瘤周水肿区T2DSCPWI参数rCBF、rCBV及DWI参数ADC、rADC均高于高级别脑胶质瘤者,在单发脑转移瘤和胶质瘤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高级别胶质瘤 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