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cTnT,CK-MB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一宁 杨德华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 (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85例临床资料,视其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2例)与重度...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 (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85例临床资料,视其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42例)与重度组(43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T水平,并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水平,分析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cTnT,CK-MB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重度组出生4h时及出生7d后cTnT,CK-MB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cTnT,CK-MB单独及联合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T,CK-MB可有效反映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伤程度,通过对上述指标检测可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1-萘酚胚胎期暴露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平平 舒莉萍 +3 位作者 王一慧 莫晶 周艳华 何志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21-1327,共7页
目的探讨1-萘酚(1-NAP)胚胎期暴露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挑选斑马鱼受精卵,在受精后24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进行不同浓度(0、40、80、160、200μmol/L)1-NAP暴露处理,观察并记录其处理至... 目的探讨1-萘酚(1-NAP)胚胎期暴露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挑选斑马鱼受精卵,在受精后24 h(hours post fertilization,hpf)进行不同浓度(0、40、80、160、200μmol/L)1-NAP暴露处理,观察并记录其处理至斑马鱼120 hpf时的畸形数和死亡数,计算畸形率、孵化率及半数致死浓度(IC50)。设置空白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1-NAP处理组,NAC预处理组,检测幼鱼体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总巯基(-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胚胎凋亡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计算出1-NAP在斑马鱼胚胎的IC50为111.31μmol/L,斑马鱼胚胎期暴露于高浓度1-萘酚(>80μmol/L)导致死亡率和畸形率明显增加,孵化率明显降低,表现出发育毒性;50μmol/L浓度1-NAP处理组ROS、MDA含量明显升高,GSH、-SH水平明显降低,抗氧化酶CAT、SOD的活性受到抑制(P<0.001);胚胎凋亡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增加;NAC(0.5 mmol/L)预处理组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明显降低,ROS、MDA含量明显减少,GSH、-SH含量以及SOD、CAT活性有所恢复,凋亡蛋白Caspase3、Bax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 1-萘酚胚胎期暴露对斑马鱼发育的毒性作用可能与1-萘酚诱导的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胚胎期 1-萘酚 发育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临床儿科微课制作初探
3
作者 刘颖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6期26-27,47,共3页
微课是教师利用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为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其教学时间短,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演示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就针对儿科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教师利用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为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其教学时间短,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演示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就针对儿科微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微课 动画 兴趣
下载PDF
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徐德勇 罗光月 +1 位作者 任清源 陆韦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知,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及儿科门诊就诊的122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非... 目的分析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知,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及儿科门诊就诊的122例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设为厌食症组,61例正常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由儿童家属填写统一的问卷调查表,收集的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非器质性厌食症儿童受气质类型(χ^(2)=34.444)、婴儿期喂养方式(χ^(2)=7.935)、添加辅食月龄(t=7.201)、进食时间(χ^(2)=5.638)、是否边吃边玩(追着喂)(χ^(2)=4.753)、是否偏食或挑食(χ^(2)=4.848)、摄入零食情况(χ^(2)=4.560)、血红蛋白(t=4.282)、微量元素、喂养人群(χ^(2)=8.531)、喂养人文化程度(χ^(2)=8.531)、教育方式(χ^(2)=5.025)、是否强迫进食(χ^(2)=8.505)及是否具有育儿知识(χ^(2)=5.026)等因素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添加辅食晚(OR=6.922,95%CI:2.757~17.379,P<0.001)、进食时间≥40min(OR=4.582,95%CI:1.041~20.161,P=0.044)为非器质性厌食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受多种因素影响,适时添加辅食,合理膳食,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可降低儿童非器质性厌食症的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器质性厌食症 饮食行为 儿童
原文传递
微信联合PBL、CBL教学法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竞婧 陈镇 +1 位作者 张祖余 黄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4期38-41,共4页
目的评价微信平台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及以案例为基础的(C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8名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规培生,把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 目的评价微信平台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及以案例为基础的(C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8名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规培生,把他们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试验组以微信平台联合PBL、C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授课,最终使用客观评价(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联合主观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表)比较最终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神经内科规培生培养中采用微信联合CBL、PBL教学法效果更佳,这种全方位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模式 微信 PBL CBL 传统教学 神经内科 教育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风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杰文 陶明 +2 位作者 徐元锂 杨润瑜 张燕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7期857-864,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Sino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纳入患者185545例,包括34项相关风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包括抑郁情绪(OR=3.87,95%CI:2.87~5.23,P<0.01)、独居(OR=1.12,95%CI:1.01~1.24,P=0.03)、合并高血脂或糖尿病(OR=1.16,95%CI:1.14~1.19,P<0.01)、高盐饮食(OR=3.36,95%CI:2.60~4.35,P<0.01)、肾功能下降(OR=2.00,95%CI:1.95~2.04,P<0.01)、射血分数下降性心力衰竭(OR=2.71,95%CI:1.93~3.73,P<0.01)、贫血(OR=1.43,95%CI:1.27~1.60,P<0.01)、感染(OR=1.12,95%CI:1.00~1.25,P=0.04)。结论:抑郁情绪、独居、合并高血脂或糖尿病、高盐饮食、肾功能下降、射血分数下降性心力衰竭、贫血、感染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相关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再入院 META分析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会阳 束晓梅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921-924,共4页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常见儿童神经系统急症之一,长时间惊厥发作引起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惊厥发作时间及潜在病因决定其预后,因此,快速止惊、积极寻找病因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因及治疗进行综述...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常见儿童神经系统急症之一,长时间惊厥发作引起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惊厥发作时间及潜在病因决定其预后,因此,快速止惊、积极寻找病因至关重要。本文对儿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因及治疗进行综述,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终止惊厥发作并寻找潜在病因,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惊厥 癫痫持续状态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与问题
8
作者 王双敏 汪显耀 何志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75-4983,共9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且肿瘤归巢能力强等优点,在靶向递送药物方面备受关注。但外泌体在到达靶细胞前易被体内循环迅速清除,此外,由于外泌体表面性质和摄取机制复杂,其靶向性并不十分明显,需要一定的工程化策略提...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具有免疫原性低且肿瘤归巢能力强等优点,在靶向递送药物方面备受关注。但外泌体在到达靶细胞前易被体内循环迅速清除,此外,由于外泌体表面性质和摄取机制复杂,其靶向性并不十分明显,需要一定的工程化策略提高递送效率。目的:通过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工程化修饰的不同策略,了解提高外泌体递送效率的相关机制、临床前应用和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和“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engineered exosomes,targeted delivery,antineoplastic agents”,筛选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的文献,共计纳入85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工程化修饰复杂多样,可通过显著增强外泌体对器官或组织靶向能力,增加血液循环中停留时间,以及降低外泌体中促肿瘤分子的表达,以此达到提高外泌体递送效率的效果;(2)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目前的抗肿瘤治疗研究中递送传统和新型药物具有巨大前景;(3)当前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不能将其转化在临床中,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改进和深入研究递送机制,有望开发出更为高效和安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工程化外泌体 靶向递送 抗肿瘤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运动训练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娜娜 程传丽 +6 位作者 曾慧 张霞 冉宏敏 陈悦 侯宗敏 缪丹 胡星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急性加重不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COPD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预防其病情急性加重。研究表明,除药物治疗、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外,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和基石,已被证实能改善患... 急性加重不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COPD患者的治疗目标是预防其病情急性加重。研究表明,除药物治疗、呼吸支持等对症处理外,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核心和基石,已被证实能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患者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运动训练方案尚未统一。本文通过检索、分析文献发现,在介入时机方面,建议AECOPD患者入院后24~48 h结合其肺部感染控制情况适当接受早期运动训练;在运动处方方面,应明确AECOPD患者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运动总量以及运动进阶6个核心要素,以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同时重视患者运动习惯及自身运动条件;在运动训练方式方面,阻力训练、有氧训练、间歇训练均对AECOPD患者有效;在运动训练安全性方面,应监测患者训练前后客观症状,并重视患者训练期间主观感受,尽量预防训练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运动训练 综述
下载PDF
外泌体来源的环状RNA对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隆泽 汪显耀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22-530,共9页
外泌体(Exo)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可通过运载多种物质影响细胞间通讯,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首尾相连的非编码RNA分子,其独特的结构导致它不易在体内降解。近年来,circRNA在肿瘤进展中的... 外泌体(Exo)是由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可通过运载多种物质影响细胞间通讯,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首尾相连的非编码RNA分子,其独特的结构导致它不易在体内降解。近年来,circRNA在肿瘤进展中的功能逐渐被揭露,且在Exo中检测到大量异常表达的circRNA。较多研究表明,Exo来源的circRNA(Exo-circRNA)在TME中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代谢和耐药的调控。同时,TME中的Exo-circRNA也能调控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然而,此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总结Exo-circRNA对肿瘤细胞调控作用的进展,探讨Exo-circRNA调控免疫细胞的研究较为少见且其中多数都侧重于总结Exo-circRNA调控CD8+T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对Exo-circRNA在调控肿瘤细胞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还深入探讨了其对TME中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此外,我们也对Exo-circRNA在肿瘤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Exo-circRNA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环状RNA 肿瘤细胞 免疫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Trim2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雪 汪显耀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916-925,934,共11页
含三方基序(Trim)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高度保守结构域和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发育、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Trim21作为该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以通过参与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及降解,调控先天性免... 含三方基序(Trim)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高度保守结构域和广泛生物活性的蛋白。参与细胞增殖、发育、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Trim21作为该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以通过参与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及降解,调控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rim21的异常表达,在多种肿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Trim2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相关治疗策略的指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Trim21在调控肿瘤增殖,侵袭、耐药、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21 肿瘤 泛素化修饰 细胞增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猕猴胸腺及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杭 朱向情 +8 位作者 何洁 杨再玲 田川 吕冠柯 阮光萍 叶丽 何志旭 舒莉萍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953-2959,共7页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胸腺在青春期之后逐渐萎缩退化,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功能障碍。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猕猴胸腺及脾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筛选出平均年龄25岁老年猕猴6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胸腺在青春期之后逐渐萎缩退化,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功能障碍。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猕猴胸腺及脾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筛选出平均年龄25岁老年猕猴6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和老年治疗组各3只;老年治疗组猕猴经股静脉输注超顺磁性铁纳米颗粒标记的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7)个/kg),1次/d,连续输注3 d,老年组猕猴在同一时间输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猕猴最后一次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个月后给予安乐死处理,取出胸腺以及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胸腺组织和脾脏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分析胸腺组织中各种T细胞亚群以及衰老相关基因蛋白P21的表达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脾脏组织中各种T细胞亚群以及衰老相关基因蛋白P21的表达量变化;安乐死处理猕猴之前抽取各组猕猴股静脉血5 mL,运用酶联免疫分析外周血血清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α的分泌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超顺磁性铁纳米颗粒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股静脉输注入猕猴体内能够成功定植在衰老胸腺和脾脏组织中发挥作用;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衰老猕猴中胸腺部分组织出现清晰的皮质与髓质交界,脂肪细胞减少,出现胸腺小体,向正常的胸腺组织结构转变;衰老猕猴中脾脏组织出现清晰的红髓与白髓分界,脾小体的边缘多完整,且巨噬细胞减少,向正常的脾脏组织结构转变;③与老年组相比,老年治疗组衰老胸腺和脾脏组织中CD3^(+)、CD4^(+)以及CD8^(+)T细胞的表达量呈现增高的趋势,老年治疗组衰老胸腺和脾脏组织中P21蛋白的表达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④与老年组相比,老年治疗组外周血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α的分泌水平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猕猴 胸腺 脾脏 抗衰老 免疫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下载PDF
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老年树鼩衰老脾脏的作用与机制
13
作者 叶丽 田川 +10 位作者 赵晓娟 陈梦蝶 叶倩倩 李强 廖珠银 李晔 朱向情 阮光萍 何志旭 舒莉萍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00-4010,共11页
背景:脾脏具有储血、造血和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脾脏结构退变、功能衰退引起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进而加速机体衰老进程,而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树鼩脾脏衰老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树鼩脾脏衰老的干预作... 背景:脾脏具有储血、造血和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脾脏结构退变、功能衰退引起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进而加速机体衰老进程,而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树鼩脾脏衰老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树鼩脾脏衰老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剖腹产的新生树鼩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和获得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三系分化试剂盒检测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表面标志物。以感染复数值分别为100,120,140,160,180,200的吉凯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第2代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筛选最佳转染条件;转染后的第4代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输注给老年治疗组树鼩,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治疗4个月时取脾脏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结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2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Ki67和PCNA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脾脏自噬蛋白分子Beclin1和APG5L/ATG5表达水平;活性氧荧光染色检测脾脏组织的活性氧含量;CD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总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脾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水平;DAPI复染细胞核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脾脏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核小短梭形、鱼群样生长,G_(0)/G_(1)期占比大,具有向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潜能。②感染复数为140且转染72 h为吉凯基因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树鼩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条件。③与老年模型组相比,老年治疗组树鼩脾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白髓面积增加(P<0.01),红白髓界线清晰,生发中心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脾脏组织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树鼩 脾脏 衰老 免疫 自噬 炎症
红系祖细胞在造血缺陷斑马鱼体内的移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志操 黄波 +5 位作者 向文碧 孙琮杰 吴西军 周艳华 何志旭 舒莉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9,共6页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 目的评估红系祖细胞在先天原始造血缺陷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体内的移植效果。方法收集绿色荧光标记红系祖细胞的转基因系zTg(gata1:EGFP)斑马鱼胚胎,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gata1^+细胞移植到42hpf的cloche^(-/-)突变体斑马鱼心脏中,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追踪观察移植后的红系祖细胞在cloche^(-/-)突变体斑马鱼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选出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并在移植后2 h可观察到携带绿色荧光的gata1^+细胞逐渐增殖扩散且16 h持续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红系祖细胞有重建造血的潜力,为进一步研究红系祖细胞移植后的功能鉴定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祖细胞 斑马鱼 移植 cloche^-/-突变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衰老猕猴胸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严影 杨育坤 +5 位作者 朱向情 李晔 何洁 田川 何志旭 潘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9,共7页
背景:胸腺是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先衰老的器官,随年龄的增加,在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和退化,随之免疫功能也逐渐衰退。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猕猴胸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背景:胸腺是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体内最先衰老的器官,随年龄的增加,在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和退化,随之免疫功能也逐渐衰退。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猕猴胸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骨髓穿刺采集平均年龄3岁雌性猕猴骨髓,差速贴壁法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5只平均年龄3岁猕猴为幼年组,10只平均年龄25岁衰老猕猴,随机分为老年组4只和老年治疗组6只。老年治疗组猕猴经股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7/kg),隔天输注,连续3次;幼年组猕猴和老年组猕猴在同一时间输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析输注后老年治疗组猕猴胸腺细胞亚群输出水平、分泌水平以及各组猕猴胸腺指数、胸腺组织结构和胸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变化。结果与结论: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衰老猕猴胸腺指数提高;T细胞输出水平增加,调节性T细胞减少;胸腺分泌功能改善,胸腺素α和胸腺生成素Ⅱ分泌水平增加;胸腺实质面积增大,出现皮、髓质交界,部分胸腺组织再生,向正常结构转变;胸腺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胶原纤维沉积减少。上述结果表明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老年猕猴胸腺的结构和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猕猴 胸腺 衰老 T细胞 免疫 实验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CD133^+和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尚福 潘丽 +4 位作者 袁毅 陈艳 范振海 方宁 余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0,I0014,I0015,I0016,共7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s Rg1, Rg1)对CD133^+和CD34^+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opoietic stem cells, hUCB-H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选CD133^+和CD34^+ hUCB-HS...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s Rg1, Rg1)对CD133^+和CD34^+人脐血造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hemopoietic stem cells, hUCB-H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富集、分选CD133^+和CD34^+ hUCB-H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0.1、0.3和3μmol/L的Rg1处理培养的hUCB-HSCs 14 d,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数集落和细胞数。结果免疫磁珠分选所得CD133^+、CD34^+hUCB-HSCs的纯度分别为>90%和>80%,3个浓度的Rg1均不同程度的增加细胞数量,Rg1可促进CD133^+和CD34^+ hUCB-HSCs细胞增殖,增加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粒-单集落形成单位集落生成(P<0.05),Rg1对两种HSCs增殖的数量及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影响相似,但使CD34^+hUCB-HSCs向粒系和单核系细胞分化的作用明显强于CD133^+hUCB-HSCs。结论 Rg1促进CD133^+和CD34^+ hUCB-HSCs增殖及向红系细胞分化的作用相当,但促CD34^+ hUCB-HSCs向粒单系细胞分化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脐带血 造血干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贵州省血友病A患儿治疗后抑制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鑫 何志旭 +7 位作者 李燕 何芸 杨灿 李闯 张涛涛 杨玉婷 申开慧 黄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血友病A(HA)患儿抑制物产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贵州省HA患儿210例,抽取HA患者外周血,采用Bethesda法检测患儿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水平,据抑制物浓度分为抑制物阳性组和阴性组,收集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 目的探讨贵州省血友病A(HA)患儿抑制物产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贵州省HA患儿210例,抽取HA患者外周血,采用Bethesda法检测患儿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抑制物水平,据抑制物浓度分为抑制物阳性组和阴性组,收集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FⅧ活性、HA确诊时间、治疗方式(按需治疗和预防治疗)、治疗药品种类、HA家族史、HA抑制物家族史、暴露日(EDS)、首次暴露年龄、基因突变类型及高强度暴露史等];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HA患儿抑制物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HA患儿中检出抑制物阳性51例(24.3%),治疗方式、抑制物家族史、基因突变类型与抑制物的产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民族、血友病分型、HA家族史、暴露日与抑制物的产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需治疗(OR=2.727,95%CI为0.233~2.386)、抑制物阳性家族史(OR=0.448,95%CI为0.313~0.642)及高风险基因突变类型(OR=0.682,95%CI为0.536~0.869)为抑制物产生的影响因素。结论按需治疗、有抑制物阳性家族史及高风险基因突变类型特征的贵州省HA患儿更容易产生抑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抑制物 治疗方式 基因突变 家族史 暴露日
下载PDF
石蒜碱上调Notch1信号通路并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诱导的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明 陈嘉敏 蹇明辉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37-642,共6页
目的 研究石蒜碱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H/R组、H/R+石蒜碱低剂量组、H/R+石蒜碱高剂量组;使用CCK-8分析H9c2心肌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 目的 研究石蒜碱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H/R组、H/R+石蒜碱低剂量组、H/R+石蒜碱高剂量组;使用CCK-8分析H9c2心肌细胞活力;用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丙二醛(MDA)和活性氧簇(ROS)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水平;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ES-1、HES-5和Hey-1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减弱(P<0.05),SOD和GSH-Px的活性减弱(P<0.05),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MDA和ROS含量,Notch1蛋白水平,HES-1、HES-5和Hey-1 mRNA水平均增加(P<0.05);与H/R组相比,石蒜碱低、高剂量组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增强(P<0.05),SOD和GSH-Px的活性增强(P<0.05),细胞凋亡率,LDH释放量,MDA和ROS含量均降低(P<0.05),Notch1蛋白水平,HES-1、HES-5和Hey-1 mRNA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 石蒜碱能减轻H/R诱导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上调Notch通路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碱 缺氧/复氧 Notch1信号通路 H9C2心肌细胞
下载PDF
危重儿童5G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艳 潘玲丽 +19 位作者 朱小石 胡语航 侯宇飞 张国英 李磊 杨昆 杨欣 沈兴 何云 蔡强 李雪梅 唐晓军 黄群 赵荣香 刘铜林 陈国兵 陈艳 付红敏 许峰 李熙鸿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612-1617,共6页
危重儿童院际转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急救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实现医院之间及转运救护车单元信息实时共享。为充分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在诊疗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危重儿童安全、快速... 危重儿童院际转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急救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实现医院之间及转运救护车单元信息实时共享。为充分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在诊疗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危重儿童安全、快速转运,特制定危重儿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规范危重儿童救护车转运的团队建设、设备物资、转运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以达到降低危重症儿童病死率、改善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际转运 危重症 儿童急救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治疗肺疾病的新进展
20
作者 张隆泽 周雪 +1 位作者 汪显耀 何志旭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细胞外囊泡(EVs)由体内多种细胞分泌产生,可介导不同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分为外泌体、微粒/微泡和凋亡小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其分泌的EVs对于细胞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再生的过程均具... 细胞外囊泡(EVs)由体内多种细胞分泌产生,可介导不同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分为外泌体、微粒/微泡和凋亡小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其分泌的EVs对于细胞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再生的过程均具有重要意义。MSC来源的EVs(MSC-EVs)在肺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其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分化,也可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肺部炎症水平。此外,MSC-EVs还可作为药物运输载体,规避细胞疗法的不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完善EVs的分离、提纯等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探索其治疗肺疾病的分子机制,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微粒/微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