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谭云亮 范德源 +4 位作者 刘学生 张俊文 宁建国 姚强岭 付小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0-199,共20页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因其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破坏影响范围大,特别是在复杂动载扰动下易发生连锁破坏失稳现象,其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制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瓶颈之一。围绕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开展研究,针对... 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因其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破坏影响范围大,特别是在复杂动载扰动下易发生连锁破坏失稳现象,其安全和稳定已成为制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瓶颈之一。围绕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控制开展研究,针对现有煤矿硐室仅以断面尺寸划分的不足,综合硐室失稳临界埋深、断面面积、围岩综合抗压强度和围岩综合完整性系数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聚类分析的煤矿硐室地质力学等效分类方法,实现了对煤矿深部超大断面硐室的有效判识;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密实性系数构建了适于动静组合加载条件的岩石蠕变损伤本构关系,建立了深部复杂应力环境下硐室群围岩连锁失稳机理与能量判据,揭示了深部动静组合载荷下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规律;提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协同支护机理,研发了新型高强超塑吸能支护材料及新型高强拉压耦合锚索,基于长期安全稳定性,构建了深部硐室群围岩递进式加固技术及分步设计方法;研发了超大断面硐室群围岩长时变形失稳监测预警平台,给出了围岩综合预警方法及阈值。在新巨龙煤矿煤矸分选硐室群,硐室断面最大收缩率约6.2%,松动圈发育范围1.0~1.5 m,保证了井下煤矸分选系统的空间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超大断面硐室群 等效分类 连锁失稳机理 协同控制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激光跟踪仪的测量误差解析与精度仿真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硕 刘光博 +1 位作者 刘尚国 李华智 《测绘工程》 CSCD 2021年第6期21-26,共6页
激光跟踪仪基于球坐标法测量原理,通过测角、测距实现三维坐标的精密测量,由于角度和距离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其全量程测量精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鉴于激光跟踪仪可以在任意安置姿态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文中首先分... 激光跟踪仪基于球坐标法测量原理,通过测角、测距实现三维坐标的精密测量,由于角度和距离对整体测量精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对其全量程测量精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鉴于激光跟踪仪可以在任意安置姿态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文中首先分析“仪转角”和“仪顶角”两个术语的基本含义,区别传统的“水平角”和“竖直角”。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以仪器测角、测距的标称精度为依据,对激光跟踪仪的点位测量误差进行解析。以Leica AT930型激光跟踪仪为例,重点分析“测角线性误差”和“测距误差”的悬殊性。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空间三维坐标精度随各观测要素的变化规律,探讨“解析点位精度”与“标称点位精度”之间的精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全局测量空间 误差解析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梁家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9
3
作者 石其征 李延振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9期205-207,共3页
本工程主要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与梁家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相结合,设计一套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智能控制系统方案,对煤矿膏体充填系统所有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 本工程主要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与梁家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相结合,设计一套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智能控制系统方案,对煤矿膏体充填系统所有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开采 视频监控 自动化 智能控制
下载PDF
浅谈机械装备发展进程和未来五年我国主要金属切削机床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9
4
作者 丁伟明 徐武军 +2 位作者 刘春阳 于忱毅 董万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共5页
文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全面总结了机械装备的发展进程,从1705年的空气蒸汽机到如今的智慧机床,工业革命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研究,致力于机械装备前瞻性的探... 文章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全面总结了机械装备的发展进程,从1705年的空气蒸汽机到如今的智慧机床,工业革命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研究,致力于机械装备前瞻性的探索;同时文章作者站在机械工业领域前沿给出了未来五年我国主要金属切削机床发展的建设性建议,为业内同行研究高端机械装备新产品、新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装备 金属切削机床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李楼煤矿矿井抗灾排水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中亮 刘海泉 王振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针对李楼煤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及井下正常排水系统现状,为增加矿井抵御水患灾害的能力,提出在井底车场新布置矿井抗灾排水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及方案对比,抗灾排水系统采用了“斜巷连接+卧式安装+底板布置”方式,确定了水泵及排水管选型... 针对李楼煤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及井下正常排水系统现状,为增加矿井抵御水患灾害的能力,提出在井底车场新布置矿井抗灾排水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及方案对比,抗灾排水系统采用了“斜巷连接+卧式安装+底板布置”方式,确定了水泵及排水管选型,绘制了水泵特性曲线。结果表明,李楼煤矿抗灾排水系统布置合理,工程实施后设备运行良好,实际使用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矿井抵御突发水灾灾害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对煤矿抗灾排水泵房设计与应用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抗灾 排水系统 泵房 防治水
下载PDF
掘锚一体机在三软煤层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国忠 安昌辉 丁树丛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8期19-20,23,27,共4页
针对塔拉壕煤矿掘锚一体机施工三软煤层巷道速度低的问题,提出微调顺槽层位、优化支护参数、取消电动潜水泵和封闭顶煤减少风化等改进措施。实施后,平均施工速度达到554m/月,提高了40.3%,效果显著。
关键词 掘锚机 三软 掘进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转台回转夹具定位销连线的数学建模及实例应用研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生斌 陈帅 +3 位作者 宋伟 王鹏 刘润杰 许小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卧式加工中心转台回转夹具的典型结构是通过在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上配置转台、尾座和夹具体,进而构成摇篮式转台,该种方式可以使加工工序集中化,进一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基于摇篮式转台回转夹具构成型式分析的基础上,以... 卧式加工中心转台回转夹具的典型结构是通过在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上配置转台、尾座和夹具体,进而构成摇篮式转台,该种方式可以使加工工序集中化,进一步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在基于摇篮式转台回转夹具构成型式分析的基础上,以定位销连线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定位销连线与转台回转轴线及机床坐标系三者之间平行关系的几种情况,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的方式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转台回转夹具 定位销连线 转台回转轴线 机床坐标系
下载PDF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秦德生 陈楠 《价值工程》 2019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独角兽"是新经济时代下的产物,中国是很多独角兽企业的孕育之地。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正处在迅猛发展的时期,"独角兽"是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它对引领创... "独角兽"是新经济时代下的产物,中国是很多独角兽企业的孕育之地。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正处在迅猛发展的时期,"独角兽"是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施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它对引领创新产业、创新行业、创新模式等新时代经济结构起到关键作用。我国关于独角兽企业的相关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拟从独角兽企业的形成、特征等研究的梳理入手,通过逆向分析其特点总结影响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适合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 发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龙固煤矿大涌水量矿井直排钻孔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凡彪 谭国龙 何峰华 《建井技术》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龙固煤矿投产多年来,经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为水文地质复杂类型矿井,现有排水系统难以满足矿井排水需求。根据矿井排水系统现状,提出了井筒敷设排水管与直排钻孔相结合的排水方法,通过扩建排水泵房、扩... 山东新巨龙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龙固煤矿投产多年来,经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为水文地质复杂类型矿井,现有排水系统难以满足矿井排水需求。根据矿井排水系统现状,提出了井筒敷设排水管与直排钻孔相结合的排水方法,通过扩建排水泵房、扩建排水仓增加水泵数量及增设直排钻孔排水管路的方法来提高矿井的排水能力,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 直排钻孔 扩排水泵房 扩排水仓
下载PDF
金裕达煤矿井下充填开采方案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中亮 刘海泉 王振虹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第7期60-63,共4页
为有效处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矸石,以金裕达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方案比较等方法,分析不同充填开采技术的适用性,设计采用“地面洗选+综采架后矸石充填”方案,并确定出矿井采充工艺及充填设备,能够满足矿井处理矸石的要求。
关键词 矸石 充填 开采 方案
下载PDF
基于虚拟Y轴控制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精度测试及补偿技术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喜运 吴慧敏 +3 位作者 赵传芳 王巨冰 王鹏 武洋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4年第7期38-42,共5页
介绍了以虚拟Y轴控制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为测试对象,通过对机床虚拟Y轴垂直度、定位精度、插补精度和圆精度等相关精度进行测试,并通过数控系统进行优化补偿,从而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方法。
关键词 虚拟Y轴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动态精度 圆测试 补偿
下载PDF
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颖 陶可 +4 位作者 刘业娇 任玉辉 刘进才 李焘 李茂林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第5期55-58,共4页
明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当风险评估单元为某种作业活动时,改进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融合,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最后就目前风... 明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当风险评估单元为某种作业活动时,改进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融合,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最后就目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建设能有效实现关口前移,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山 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硕 王玮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17期123-125,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其建设范围也进一步拓展,使人们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但同时也引发了土地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其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设计,将建筑空间拓展至地上或地下,实现资源节约。... 随着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其建设范围也进一步拓展,使人们的居住需求得到满足,但同时也引发了土地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其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设计,将建筑空间拓展至地上或地下,实现资源节约。在超高层设计系统中,暖通空调具有调节室内环境质量的作用,其设计效果关系到人们的居住质量,文章对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展开分析,旨在为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暖通空调 系统设计
下载PDF
YOlOV5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伟 王健 +1 位作者 刘子睿 邱磊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YOLOv5是一种高效的对象检测算法,具有快速的检测速度和出色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构建适用于煤矿场景的数据集,训练YOLOv5模型,实现了在煤矿环境中的对象检测和隐患排... 随着煤矿行业的发展,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性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YOLOv5是一种高效的对象检测算法,具有快速的检测速度和出色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构建适用于煤矿场景的数据集,训练YOLOv5模型,实现了在煤矿环境中的对象检测和隐患排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YOLOv5对象检测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煤矿场景中的人员、设备和其他潜在风险因素,提高了隐患监测和排查的速度、精度和实时响应能力,降低了事故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煤矿运营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对象检测技术 隐患检测 双重预防
下载PDF
膏体充填开采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圳 孙国庆 +2 位作者 赵琦 王佳豪 庞成辉 《煤矿现代化》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膏体充填开采顶板稳定性控制的效果受上覆岩层载荷、煤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等因素影响。为了研究膏体充填开采条件下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新河煤矿530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膏体充填开采煤壁-支架-... 膏体充填开采顶板稳定性控制的效果受上覆岩层载荷、煤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等因素影响。为了研究膏体充填开采条件下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新河煤矿5303充填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膏体充填开采煤壁-支架-充填体控顶力学模型,推导了直接顶挠度的解析解,分析得到充填体弹性地基系数和上覆岩层载荷是影响采空区顶板最大挠度的主要因素;煤壁弹性地基系数是影响充填采场顶板最大挠度的主要因素,结合相关参数给出了直接顶挠度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膏体充填开采顶板稳定性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开采 弹性地基梁 直接顶挠度 顶板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UMAP改进的多域特征提取方法及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泽明 王彩年 +1 位作者 王智 毛范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3,共4页
针对传统多域特征提取方法占用计算资源过大、分类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流行逼近与投影算法(UMAP)改进的多域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多域特征采集结合UMAP的全局信息提取能力进行信息融合与低维映射重构特征集;... 针对传统多域特征提取方法占用计算资源过大、分类精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流行逼近与投影算法(UMAP)改进的多域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多域特征采集结合UMAP的全局信息提取能力进行信息融合与低维映射重构特征集;在此基础上将特征集输入到支持向量机中进行模型训练,实现轴承的故障识别与诊断。基于某大学公开的滚动轴承实验数据集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优化算法与传统多域特征提取方法,证明所提方法识别滚动轴承故障状态的成功率为100%,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域特征提取 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精密卧式车床热误差溯源、建模与实时补偿
17
作者 吕军 马骋 +2 位作者 董建军 葛广言 杜正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精密卧式车床的关键部件会在内外热源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热变形,进而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数据驱动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厘清车床的关键热误差元素及其传导机理可进一步提高车床热误差的建模效率、精度和鲁棒性。... 精密卧式车床的关键部件会在内外热源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热变形,进而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数据驱动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厘清车床的关键热误差元素及其传导机理可进一步提高车床热误差的建模效率、精度和鲁棒性。文章针对车床X轴丝杠摩擦热、主轴发热、Z轴鞍座发热以及液压刀塔和拖板发热4个关键热误差元素开展了溯源测试,并根据溯源结果建立了热误差模型并开发了热误差实时补偿系统。车削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车床的加工误差在反复的加工和冷机过程中均稳定降低了75%以上,文章所提的热误差溯源和补偿方法有效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车床 溯源分析 误差建模 实时补偿
下载PDF
旋转主轴轴系温升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学文 王彩年 +1 位作者 毛范海 王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主轴的旋转会引起内部热量的累计,热源传递给主轴会使其变形,进而会对轴系的旋转精度产生影响。结合主轴实际工况,建立了主轴轴系生热模型;搭建了能够承载复合力的轴系温升实验台,并对轴系轴承外圈表面进行温度检测,结合理论模型修正了... 主轴的旋转会引起内部热量的累计,热源传递给主轴会使其变形,进而会对轴系的旋转精度产生影响。结合主轴实际工况,建立了主轴轴系生热模型;搭建了能够承载复合力的轴系温升实验台,并对轴系轴承外圈表面进行温度检测,结合理论模型修正了轴系生热量;建立了主轴轴系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给定工况下主轴轴系温度场分布;结合实验数据对轴系换热系数进行优化,建立了轴系温度场预测模型。对比实验结果和优化前后的数据表明,预测模型精度提高5%,为主轴轴系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轴系 温度场 实验 有限元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型全机能数控车床进给系统伺服电机的惯量扭矩匹配计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伟明 邵志骋 +1 位作者 刘春阳 徐武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68,共3页
为解决车床设计中进给系统伺服电机选型存在惯量扭矩匹配的问题,文章通过新型全机能数控车床设计实例阐述了通用型选型方法,并且给出了计算公式,详细列举了惯量匹配、扭矩匹配的计算过程,同时分析了匹配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经装配调试、... 为解决车床设计中进给系统伺服电机选型存在惯量扭矩匹配的问题,文章通过新型全机能数控车床设计实例阐述了通用型选型方法,并且给出了计算公式,详细列举了惯量匹配、扭矩匹配的计算过程,同时分析了匹配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经装配调试、切削实验符合设计目标,该方法对产品初期选型、理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系统 惯量匹配 扭矩匹配
下载PDF
营盘壕煤矿深部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最优错距研究
20
作者 张国建 付连龙 +5 位作者 郭广礼 卫伟 高鑫 李怀展 郭庆彪 杨向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0,共16页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煤层重复采动将引起沉陷盆地中心投影向下煤层采空区方向移动,进而逼近煤层初采中心投影,并最终越过之;两煤层连续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小于两煤层单独开采最大下沉值之和,煤层复采下沉系数小于初采下沉系数;煤柱错距与地表移动参数关联密切,错距系数与地表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和主要影响角正切分别呈对数正态函数、凹抛物线和凸抛物线函数关系,并且与宽深比作为共同因子对煤层初采及复采表征参数的比值产生耦合影响;另外,同时随着错距的增大,地表沉陷盆地范围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发展,水平移动近盆地等值线由椭圆形向梭子形演化;综合卸压错距经验公式、地表损伤程度及煤柱卸压效果确定的研究区域多煤层开采最优错距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表变形 巨厚弱胶结覆岩 深部开采 错距开采 地表移动 煤柱卸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