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2
1
作者 包永睿 王帅 +2 位作者 孟宪生 杨欣欣 崔亚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8-832,共5页
目的: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法随机抽样,建立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20个不同配伍组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各配伍组小肠平滑肌细... 目的: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法随机抽样,建立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20个不同配伍组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各配伍组小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cGMP含量和NO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将药效的综合信息与不同配伍组的谱图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构建二者谱效关系网络模型。结果:从气滞胃痛颗粒36个化学成分中,找到20个与促胃肠动力作用相关系数大于0.9的成分,成功建立了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通过该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预测,其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6.83%。结论:本实验通过构建气滞胃痛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谱效关系网络模型,为其合理的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为复方组-效研究奠定实验基础,也为其他中药复方谱效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促胃肠动力 谱效关系 网络模型
下载PDF
仙鹤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肝肿瘤药效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田露露 包永睿 +2 位作者 王帅 李天骄 孟宪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0-384,共5页
目的:优化仙鹤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条件,评价其体外抗肝肿瘤活性。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树脂型号、上样浓度、上样液pH值、洗脱溶剂用量等为考察因素,总黄酮为评价指标,... 目的:优化仙鹤草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条件,评价其体外抗肝肿瘤活性。方法: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总黄酮为评价指标,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以树脂型号、上样浓度、上样液pH值、洗脱溶剂用量等为考察因素,总黄酮为评价指标,优化纯化工艺条件;MTT法检测仙鹤草总黄酮提取物及纯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总黄酮得率达10.68%,纯度达46.13%;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上样液浓度为0.2 g/mL(生药),上样液pH为5,上样量为0.6 g/mL(药材/湿树脂),上样体积流量为2 BV/h,水除杂用量为4 BV,8 BV的60%乙醇以2 BV/h体积流量进行洗脱,总黄酮得率达4.19%,纯度达91.71%;仙鹤草总黄酮纯度提高45%后,IC50由1.36 mg/mL降为0.65 mg/mL。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稳定、简单、可行,可用于提取纯化仙鹤草总黄酮,该研究为仙鹤草总黄酮开发为抗肝肿瘤新药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总黄酮 提取 纯化 抗肿瘤
下载PDF
双莲方抗肝癌细胞SMMC-7721有效组分配伍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阳阳 陈宇 +2 位作者 孟宪生 王帅 包永睿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44-21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双莲方抗肝癌细胞SMMC-7721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确定双莲方抗肿瘤有效组分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双莲方中各抗肿瘤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各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半数抑制浓... 目的:通过对双莲方抗肝癌细胞SMMC-7721有效组分配伍研究,确定双莲方抗肿瘤有效组分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双莲方中各抗肿瘤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各有效组分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U_11(11^6)均匀设计对双莲方抗肿瘤有效组分配伍进行优化,并采用CCK-8法和Hoechst 33358/PI双染色法实验比较和验证优化组分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应用均匀设计回归分析得到双莲方最佳配伍比例为半枝莲总黄酮∶半枝莲多糖∶半边莲总黄酮∶半边莲生物碱∶夏枯草总黄酮=4.8∶7.6∶7.8∶13.5∶1。验证实验显示,最佳配伍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较好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其作用优于各组分单用(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筛选出的双莲方抗肝癌细胞最佳有效组分配伍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效果明确,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莲方 肝癌SMMC-7721 组分配伍 均匀设计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和量效对比法优选荆芥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聪 包永睿 +1 位作者 孟宪生 王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1-385,共5页
目的:以层次分析法结合量效对比法优选荆芥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荆芥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 目的:以层次分析法结合量效对比法优选荆芥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荆芥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SPSS 19.0软件对总黄酮含量、橙皮苷含量及出膏率与药效学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确定量效对比指标,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总黄酮含量与橙皮苷含量权重系数范围。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5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总黄酮含量与橙皮苷含量的权重系数范围分别为0.7500~0.9000、0.1000~0.2500。结论:以基于AHP法确定的总黄酮含量、橙皮苷含量权重系数范围的综合评分代替抑制率作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的指标是科学合理的,且该优选工艺简便、实用,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筛选指标的确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总黄酮 Caco-2肠癌细胞 层次分析 量效对比 提取工艺
下载PDF
UHPLC法同时测定枳壳黄酮提取物中6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于晓萌 王帅 +2 位作者 孟宪生 李天骄 包永睿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建立枳壳黄酮提取物中6种成分(圣草次苷、新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HPLC法,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 目的:建立枳壳黄酮提取物中6种成分(圣草次苷、新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HPLC法,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结果:圣草次苷、新圣草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038~0.0323μg、0.0307~0.2613μg、0.0192~0.1629μg、0.1666~1.4160μg、0.0137~0.1161μg、0.1666~1.41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105%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可用于中药枳壳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法 枳壳 黄酮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天麻总苷差异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包永睿 王帅 +2 位作者 唐爽 孟宪生 富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建立10批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建立的指纹图谱信息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天麻总苷差异的指标性成分。方法:建立天麻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处理,运用SPS... 目的:建立10批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建立的指纹图谱信息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天麻总苷差异的指标性成分。方法:建立天麻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处理,运用SPSS 19.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再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天麻总苷差异的指标性成分。结果:天麻总苷HPLC指纹图谱共标记了12个共有峰,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0个产地天麻聚为4类,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有一定关系。由PCA分析结果可知,筛选出6个天麻总苷差异成分,将这6个差异成分再进行聚类分析与之前结果基本一致,初步确定了天麻差异的指标性成分。结论:该实验建立了天麻总苷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天麻总苷差异的指标性成分,为天麻药材的全面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天麻总苷差异成分与药效关联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总苷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药茜草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慧 孟宪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62-2466,共5页
按照时间顺序,从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有关中药茜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研究,结果发现茜草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正品与伪品混淆使用现象。故笔者将本草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明确... 按照时间顺序,从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有关中药茜草的记载进行考证研究,结果发现茜草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正品与伪品混淆使用现象。故笔者将本草考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明确了茜草正品与伪品的异同之处,考订出传统药用正品和伪品,保证茜草用药安全有效。依托古籍,对茜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再研究,扩展了茜草新的药用部位及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名称 基原 性味归经 功效主治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玉 王帅 +1 位作者 孟宪生 包永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随机分组,不加药物作用的为空白组,其他各组为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将不同质量浓...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随机分组,不加药物作用的为空白组,其他各组为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将不同质量浓度(200,400,600 mg·L-1)的赤芍总苷作用于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赤芍总苷对细胞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迁移能力,RT-PCR检测CO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赤芍总苷能够明显的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且呈现量效关系(P<0.01),并能够抑制细胞的迁移(P<0.01),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赤芍总苷作用细胞24 h后,可使COX-2 mRNA和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赤芍总苷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迁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OX-2,VEGF的表达来实现,从而为赤芍总苷治疗肝癌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SMMC-7721细胞 细胞迁移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UPLC测定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达 王帅 +1 位作者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0,共5页
目的:采用UPLC建立同时测定菟丝子药材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内蒙古产菟丝子为代表建立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定量方法,用此方法测定12批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 目的:采用UPLC建立同时测定菟丝子药材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内蒙古产菟丝子为代表建立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定量方法,用此方法测定12批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21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分别在0.046 8~0.748 8μg(r=0.999 9),0.024 2~0.387 2μg(r=0.999 9),0.088 2~1.411 2μg(r=0.999 9),0.002 3~0.037 0μg(r=0.999 7),0.028 8~0.460 8μg(r=0.999 6)和0.002 3~0.037 0μg(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292 5,0.302 5,0.367 5,0.289 0,0.360 0,0.286 0 mg·L^(-1),定量限分别为0.877 5,1.210 0,1.470 0,1.012 0,1.260 0,1.215 5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99.78%,99.53%,99.38%,100.03%,99.35%,RSD分别为1.0%,1.2%,1.0%,1.4%,1.1%,0.5%。12批来自不同产地的菟丝子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稳定、可控,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菟丝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不同产地 黄酮类成分 超高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多波长覆盖融合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差异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立磊 王帅 +1 位作者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建立10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多波长覆盖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初步指认,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全时段多波... 目的:建立10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多波长覆盖融合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初步指认,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技术对dif数据进行多波长融合;采用Spss 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的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区别其差异;采用Q-TOF-MS法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建立了川芎药材的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确定了20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8个峰进行了指认,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可知云南川芎与其他产地的川芎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该指纹图谱重复性良好,能够区分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可作为川芎药材质量评价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超高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多波长覆盖融合 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金银花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解世全 王帅 +1 位作者 孟宪生 包永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指标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找出4个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合理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和UV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指标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找出4个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合理评价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和UV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相关程度分析方法对4种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4种成分为综合考察指标,其中山东临沂产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较高;通过相关性评价,判定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总酚酸呈高度相关性,木犀草苷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呈中度相关,总酚酸与总黄酮呈中度相关。结论:通过对14个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指标成分评价及相关分析,为金银花药材质量的评价及合理利用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总酚酸 总黄酮
原文传递
ICP-MS测定茯苓与猪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0
12
作者 老骄阳 田腾跃 +2 位作者 王帅 包永睿 孟宪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目的: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茯苓与猪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无机元素含量的地域差异性及药材中无机元素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利尿作用与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茯苓与猪苓中的无机元素进行全... 目的: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茯苓与猪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探讨无机元素含量的地域差异性及药材中无机元素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利尿作用与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茯苓与猪苓中的无机元素进行全定量分析。应用MPP(12.6)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SPSS 17.0软件对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茯苓与猪苓中各无机元素的含量随原子序数增大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分布;主产地的茯苓与猪苓中无机元素含量高于其他产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2种药材间无机元素的含量差异大,云南、广西与贵州茯苓间无机元素的含量相近,湖南与安徽茯苓间无机元素含量相近;山西、陕西与安徽猪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相近,辽宁与吉林猪苓中无机元素的含量相近。相关性结果表明茯苓和猪苓中有55对元素具有相关性(P<0.05),有121对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常量元素Mg与Na,K显著相关,绝大部分的微量元素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该方法适合茯苓、猪苓药材中多种元素含量的同时测定;药材的种属亲缘关系及药材的资源品质与地域性密切相关;药材对无机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吸收比例可能与药材的药理活性及强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猪苓 无机元素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文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8种成分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璐 包永睿 +2 位作者 孟宪生 郝延军 康廷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5,共7页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的方法同时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8种成分(虎杖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的含量,为了能更全面的评价该药的质量,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技术对270,283,306 nm波长下的色...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QAMS)的方法同时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8种成分(虎杖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的含量,为了能更全面的评价该药的质量,采用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技术对270,283,306 nm波长下的色谱图进行融合。方法:对前列癃闭通片进行研究,以新橙皮苷作为内参物,分别建立虎杖苷、柚皮苷、橙皮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与新橙皮苷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内参物新橙皮苷的含量利用外标法(EMS)来计算,再根据RCF计算其他7种成分的含量,并将QAMS的结果与EM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批前列癃闭通片根据QAMS法计算的各有效成分的值与EMS法计算的值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一测多评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论:QAMS的方法满足前列癃闭通片中8种指标成分同步质量评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前列癃闭通片 全时段多波长融合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基于谱效关系的朝鲜天南星和东北天南星相似性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帅 包永睿 +2 位作者 杨欣欣 李天娇 孟宪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48,共5页
目的:对天南星药材指纹图谱与抗肿瘤药效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的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化学成分相似性,为朝鲜天南星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朝鲜天南星与东... 目的:对天南星药材指纹图谱与抗肿瘤药效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的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化学成分相似性,为朝鲜天南星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药材指纹图谱;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6批朝鲜天南星和5批东北天南星进行谱效相关性分析,找到各自药效贡献较大成分,评价二者相似性。结果:成功建立了11批不同来源天南星药材的指纹图谱,同时验证了不同来源天南星的抗肿瘤药理活性。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朝鲜天南星与药效关联系数〉0.80的15个成分中有12个与东北天南星一致;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验证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综合分析证明,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的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具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本实验以抗肿瘤药效为导向,验证了朝鲜天南星与东北天南星基于化学成分的相似性,为朝鲜天南星作为习用品提供合理依据的同时,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天南星 东北天南星 抗肿瘤 谱效关系 相似性评价
原文传递
双莲方全时段多波长融合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楠楠 陈宇 +3 位作者 王帅 孟宪生 包永睿 李天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建立临床有效方剂双莲方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为双莲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 Ul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A)-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25%~60... 目的:建立临床有效方剂双莲方的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为双莲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elch Ultimate LP-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A)-甲醇(B)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25%~60%A;20~40 min,60%~65%A%;40~70 min,65%~45%A),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300,320,365 nm。结果:以木犀草素的色谱峰为参照峰,共确定18个色谱峰,建立了临床有效方剂双莲方的全时段多波长指纹图谱。根据此图谱,对其他成分进行相对定量,规定双莲方中其他成分相对木犀草素的含量不得低于0.39,0.24,0.46,0.45,0.73,0.28,0.16,0.41,0.51,2.37,0.77,0.22,0.60,0.36,0.62,0.80,0.52,0.9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科学,适用于双莲方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莲方 指纹图谱 全时段多波长融合 木犀草素
原文传递
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指标成分柠檬烯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馨 王帅 +1 位作者 孟宪生 包永睿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气滞胃痛颗粒复方中挥发性指标成分柠檬烯进行含量测定,完善气滞胃痛颗粒复方中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无糖型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的最佳前处理工艺,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与此同时... 目的:对气滞胃痛颗粒复方中挥发性指标成分柠檬烯进行含量测定,完善气滞胃痛颗粒复方中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无糖型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的最佳前处理工艺,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与此同时定量检测10批气滞胃痛颗粒的柠檬烯含量,确定其含量限度。检测气滞胃痛颗粒红外光谱,并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与柠檬烯含量相关的谱峰。结果:实验所得的柠檬烯的最佳前处理方法为取无糖型气滞胃痛颗粒2.5 g,加甲醇50 m L,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 Hz)30 min,经方法学考察确定,柠檬烯线性范围为0.17~1.68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7%,最终确定每袋无糖型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含量应不低于1.00 mg。灰色关联分析共得到3个与柠檬烯含量相关的谱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科学合理,可作为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研究对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评价具有重大意义。结合灰色理论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粗略检验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法,为气滞胃痛颗粒中柠檬烯含量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简便和直观的方法,为全面、综合评价中药成方制剂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提供了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胃痛颗粒 柠檬烯 质量控制 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