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1
作者 刘玉峰 李鲁盼 +4 位作者 马海燕 朱丽君 孙珊珊 胡延喜 卢晓丹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55-262,共8页
金银花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在疾病的治疗、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金银花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金银花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 金银花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在疾病的治疗、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金银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金银花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金银花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环烯醚萜、三萜及三萜皂苷和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生育、止血等作用.文章通过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金银花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硒对人体的作用机理及科学补硒方法 被引量:74
2
作者 陈长兰 郇丰宁 +1 位作者 孟雪莲 吕晶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55-168,92,共14页
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很少有像硒元素这样,既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同时又充满争议.将现有资料加以梳理,说明硒对人体健康有那些益处,在什么情况下有益和有害,导致有益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并阐述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补硒,以及如何... 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很少有像硒元素这样,既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同时又充满争议.将现有资料加以梳理,说明硒对人体健康有那些益处,在什么情况下有益和有害,导致有益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并阐述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补硒,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补硒等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总体来说,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长期缺硒时由于人体免疫力的降低易导致一些病毒及病菌的侵染,长期严重缺硒及由此引起一些病毒及病菌的侵染容易诱发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疾病;硒具有维持甲状腺功能的作用,长期缺硒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产生;硒具有保护心肌及防止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作用;硒还具有促进脑的发育,防止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作用;硒具有提高精子活力及防止怀孕妇女先兆子痫以及习惯性流产等作用;缺硒情况下补硒具有防止糖尿病发生的作用,但过度补硒又有诱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硒具有防止癌症发生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长期高硒状态下又具有诱发癌症的风险.硒之所以经常呈现这种矛盾作用是因为硒对人体的作用从有益到有害的阈值比较低,在决定是否补硒时需要根据不同人体的血硒水平加以确定,补硒的需要量及补硒持续的时间需要加以严格控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属于低硒或者缺硒土壤,因此对大多数地区的人群来说适当补硒是必要的.通过补充非缺硒地区粮食及肉蛋等食物从而补充有机硒,比补充无机硒将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元素 疾病预防 发病机制 科学补硒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3
作者 胡瑞雪 梁元昊 +1 位作者 徐文丽 刘玉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68-1979,共12页
一测多评法(QAMS法)是一种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方法,它先确定待测样品中有代表性成分的含量,然后根据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待测样品中其他多种成分的含量。目前,各种药品的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化都对中药标准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 一测多评法(QAMS法)是一种多指标同步质量控制方法,它先确定待测样品中有代表性成分的含量,然后根据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待测样品中其他多种成分的含量。目前,各种药品的质量控制和中药现代化都对中药标准的研究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QAMS作为一种经济、准确的方法,在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中已得到推广应用。自一测多评法提出至今,已有500多篇论文,涉及到药材中多种活性成分的测定、不同制剂中活性成分的测定、药材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测定等。本文对QAMS法的原理、特点、技术要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综述,对近些年QAMS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并展望了QAMS的应用未来,为QAMS质量评价模式在中药分析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中药 应用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苦丁茶冬青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新 何玲玲 刘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苦丁茶冬青叶经乙醇脱脂、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KPSⅡ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纯化多糖组分KPSⅢa和KPSⅢb。KPSⅢa和KPSⅢb经过硫酸水解,还原乙酰化,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了其组... 苦丁茶冬青叶经乙醇脱脂、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KPSⅡ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纯化多糖组分KPSⅢa和KPSⅢb。KPSⅢa和KPSⅢb经过硫酸水解,还原乙酰化,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了其组成及相对含量。KPSⅢa与KPSⅢb均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10.2:1.0:1.2:8.0:5.4和17.7:1.0:1.1:1.8:4.1。以Fenton反应为产生·OH模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了苦丁茶冬青叶多糖(KPSⅡ、KPSⅢa、KPSⅢb)对模型中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KPSⅡ、KPSⅢa、KPSⅢb对·OH都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与多糖的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苦丁茶冬青叶粗多糖KPSⅡ对·OH的清除作用均比纯化多糖(KPSⅢa、KPSⅢb)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叶 多糖 分离纯化 羟自由基
下载PDF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立德树人”路径探索 被引量:31
5
作者 马晓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立德树人"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而如火如荼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恰好在精神实质及功能上,能够满足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立德树人"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而如火如荼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恰好在精神实质及功能上,能够满足高等教育中的"立德树人"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之间具有极强的耦合性,因此,志愿服务成了"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和实践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志愿服务载体 道德修养 德才兼备
下载PDF
板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何玲玲 王新 +2 位作者 刘彬 王娟 兰丽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板栗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沸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80%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板栗中提取得到板栗多糖CPS。C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PS1。以VC为对照,试验了CPS与CPS1... 从板栗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沸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80%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板栗中提取得到板栗多糖CPS。CPS经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PS1。以VC为对照,试验了CPS与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PS与CPS1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及还原能力,而且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性。其中,CPS对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效果与VC相当。另外,经纯化精制后的CPS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均低于C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多糖 分离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莲子心生物碱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孟雪莲 陈曼玲 陈长兰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29-236,共8页
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主要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等,具有一系列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抗癌、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纤维化、抗代谢综合征、神经保护及抗炎等.文章对莲子心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 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主要有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等,具有一系列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抗癌、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抗纤维化、抗代谢综合征、神经保护及抗炎等.文章对莲子心生物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莲子心生物碱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心 生物碱 药理活性
下载PDF
ICP-MS等三种测定蛹虫草硒含量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莹 铁梅 +3 位作者 康平利 吕永通 贲松彬 陈长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5-818,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试验样本进行消解,分别通过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三种方法测定了富硒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对上述几种硒含量测定方法的工作条件、检出限和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CP-MS法、H...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试验样本进行消解,分别通过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三种方法测定了富硒蛹虫草菌丝体中硒的含量,对上述几种硒含量测定方法的工作条件、检出限和精确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CP-MS法、HPLC/荧光法和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60 7,0.182 1和10.485 9μg.L-1,ICP-MS法的检出限最低,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的检出限最高。在精密度方面,对同一样品以ICP-MS法测硒的标准差为最低,以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测硒为最高。建议当分析样品中硒含量很低时,可选用HPLC/荧光法和ICP-MS法,如分析样品含硒量相对较大,可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比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ICP-MS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糖尿病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信 马海燕 +3 位作者 李鲁盼 孙珊珊 朱丽君 刘玉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8-837,共10页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加,其发病人群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深入开展糖尿病研究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的生物标记物发现、发病机制探索、早期诊断及预后、药物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加,其发病人群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深入开展糖尿病研究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代谢组学在糖尿病的生物标记物发现、发病机制探索、早期诊断及预后、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限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局限及糖尿病研究的复杂性,糖尿病的代谢组学研究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代谢组学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糖尿病 生物标记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蛹虫草富硒条件优化及硒对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贲松彬 黄子琪 +2 位作者 王莹 侯潇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66-269,共4页
选择对蛹虫草富硒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硒浓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蛹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条件和富硒条件,并采用ICP-MS方法测定蛹虫草菌丝体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对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分... 选择对蛹虫草富硒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培养基、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硒浓度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优化蛹虫草菌丝体的培养条件和富硒条件,并采用ICP-MS方法测定蛹虫草菌丝体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对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为培养时间>硒浓度>培养基种类>装液量,对富硒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硒浓度>培养基种类>培养时间>装液量。最佳富硒条件为:硒浓度10μg/ml、合成培养基、培养6d和3/5装液量;在最优化富硒培养条件下,菌丝体中两种主要药用活性成分:虫草多糖和虫草素,其含量分别为226.3mg/g和2.22mg/g,是非富硒菌丝体中的3.4倍和5.8倍,能大幅提高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为富硒可促进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等活性成分增加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硒元素 虫草多糖 虫草素
下载PDF
微波法与超声破碎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子琪 贲松彬 +3 位作者 桑育黎 代颖 李慧娇 陈长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6-180,共5页
分别就微波法和超声破碎法用于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提取时应采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微波和超声波的功率、提取时间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 分别就微波法和超声破碎法用于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提取时应采取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研究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微波和超声波的功率、提取时间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要好于超声波提取法。当以提取溶剂为水-乙醇(1:3,V/V)、pH7.0、微波功率500W,并提取3min的条件进行微波提取时,虫草素的提取得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提取 微波 超声波 正交设计
下载PDF
独一味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桑育黎 郝延军 杨松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一味乙醇渗漉提取物中分得10个化合物。其中醇洗脱部位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 目的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一味乙醇渗漉提取物中分得10个化合物。其中醇洗脱部位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Ⅰ)、槲皮素(Ⅱ)、异鼠李素(Ⅲ)、芹菜素-7-O-葡萄糖苷(Ⅳ)、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Ⅴ)、淫羊藿苷(Ⅵ);水洗脱部位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独一味素A(Ⅶ)、独一味素B(Ⅷ)、β-谷甾醇(Ⅸ)和软脂酸(Ⅹ)。结论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黄酮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硫熏中药材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郝延军 徐秋阳 +2 位作者 桑育黎 张满来 孙苓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建立硫熏中药材、中药饮片中硫及各价态硫残留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古蔡氏法,对3个品种的17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试验,检验中药材、饮片的熏硫情况,测定含硫化合物的残留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与结论:中... 目的:建立硫熏中药材、中药饮片中硫及各价态硫残留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古蔡氏法,对3个品种的17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试验,检验中药材、饮片的熏硫情况,测定含硫化合物的残留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与结论:中药材、饮片的硫化铅斑点清晰,与标准斑点比对,可以确定硫化物的含量范围。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一种快速检验熏硫药材的定性方法和半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中药材
原文传递
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晓丽 吴品昌 +1 位作者 刘宇 李铁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稳定性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最优处方为磷脂70 g.L-1,... 目的:研究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醇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稳定性参数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最优处方为磷脂70 g.L-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8∶1,磷酸盐缓冲液pH 6.0,摩尔浓度0.10 mol.L-1;最佳制备工艺为探头超声时间4min,磁力搅拌速度30 r.min-1,水浴温度50℃,按最佳处方及工艺制得的莪术醇脂质体均匀圆整,包封率为62.91%,平均粒径124 nm,平均Zeta电位-26.7 mV。结论:乙醇注入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优选得到的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脂质体 正交试验 乙醇注入法
原文传递
白花败酱草抗氧化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嘉琪 刘洋 +6 位作者 杨永芬 刘洋成 陈长兰 陈刚 项峥 阎新佳 刘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206-5211,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应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和A...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应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各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花败酱草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丁酯(1)、3,4-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2)、木犀草素-7-O-芸香苷(3)、1β-O-β-D-glucopyranosy-15-O-(p-hydroxylphenylacetate)-5α,6βH-eudesma-3,11(13)-dien-12,6α-olide(4)、3,4-O-双咖啡酰奎尼酸乙酯(5)、4,5-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6)、4,5-O-双咖啡酰奎尼酸正丁酯(7)、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酸苷甲酯(8)、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酸苷乙酯(9)、芹菜素-7-O-β-D-葡糖醛酸苷甲酯(10)。化合物3、8、9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23.95±0.71)、(73.09±0.33)、(25.06±0.65)μmol/L,其清除ABTS自由基IC50分别为(7.13±0.07)、(11.48±0.21)、(5.15±0.08)μmol/L。结论除化合物3、8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9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绿原酸丁酯 3 4-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 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酸苷乙酯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化赤芍总苷闪式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玉峰 王程程 +2 位作者 刘宇 高飞 陈立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优化赤芍总苷闪式提取工艺。方法: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赤芍总苷进行提取,HPLC测定含量,并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提取量作为主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总苷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闪式提取赤芍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30... 目的:优化赤芍总苷闪式提取工艺。方法:利用闪式提取器对赤芍总苷进行提取,HPLC测定含量,并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提取量作为主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总苷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闪式提取赤芍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30倍量的水浸泡6 h,并采用70 V电压提取2 min。结论:闪式提取法可应用于赤芍总苷的提取,该工艺简单,迅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闪式提取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独一味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郝延军 李琳 +1 位作者 陈沉 桑育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5-467,共3页
目的:研究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断尾止血时间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抗炎试验,测定化合物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独一味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断尾止血时间和二甲苯致耳肿胀抗炎试验,测定化合物活性。结果:从独一味乙醇渗漉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8-epideoxyloganic acid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与中成药独一味片组比较,8-epideoxyloganic acid的低、高剂量组均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高剂量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结论:8-epideoxyloganic acid为独一味中镇痛、止血、抗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8-epideoxyloganic ACID 镇痛
原文传递
EPR作用及其在抗肿瘤大分子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郝爱军 张宁 +1 位作者 郭兴家 张相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516-2520,共5页
研究表明肿瘤或炎症附近组织的渗透性比正常组织大,大分子物质较易进入并积聚到肿瘤细胞附近,实现肿瘤的被动靶向。这种作用被称为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即EPR效应。EPR效应的发现在药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EPR作用在靶向药物设计和开... 研究表明肿瘤或炎症附近组织的渗透性比正常组织大,大分子物质较易进入并积聚到肿瘤细胞附近,实现肿瘤的被动靶向。这种作用被称为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即EPR效应。EPR效应的发现在药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EPR作用在靶向药物设计和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EPR靶向作用机理,近年来陆续研究和开发了许多高分子药物,其中很多已经上市。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EPR效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基于EPR效应的靶向药物设计原理,探讨了EPR效应在抗癌药物靶向传递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效应 大分子药物 肿瘤靶向
原文传递
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在产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成斌 孟雪莲 +2 位作者 马溪平 付保荣 惠秀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9期11-12,共2页
介绍了光合细菌的分类及特性,并综述了光合细菌在养殖业、农牧业以及生产食用色素、新能源开发、保健、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分类 特性 应用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珊珊 朱丽君 +2 位作者 胡延喜 刘玉峰 徐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饲料中8种镇静剂类和15种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水溶液(7∶3,v/v)提取,目标物通过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100 mm×3.0 mm,1.8μm)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目标物在2.0~2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饲料样品基质中,目标化合物在5.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14.3%(n=6)。该方法净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用于饲料中镇静剂类和β-受体激素类药物残留筛查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镇静剂类和洚受体激素 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