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赣南的私贩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云彪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9-63,123,共6页
私贩是赣南百姓以牟利为目的进行的一般商业活动,但这种商业活动违反了宋代的专卖体制和榷禁政策,在当时属违法行为。宋代,赣南私贩活跃,虽然它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危害了赣闽粤等地的社会稳定,但对赣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积极作用... 私贩是赣南百姓以牟利为目的进行的一般商业活动,但这种商业活动违反了宋代的专卖体制和榷禁政策,在当时属违法行为。宋代,赣南私贩活跃,虽然它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危害了赣闽粤等地的社会稳定,但对赣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有积极作用。私贩不仅可以满足百姓生活所需和增加家庭收入,而且有利于促进赣南农村墟市的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赣南 私贩
下载PDF
《红楼梦》中秦可卿人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艳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7期68-70,共3页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一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令人难解。《红楼梦》旨在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其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金陵十二钗"正册...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少有的一个"全始全终"的人物。她的一生扑朔迷离,令人难解。《红楼梦》旨在揭示大清王朝社会生活,其正文多侧面地揭示了满族的历史文化,人物设置也往往体现着满族文化意蕴。"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秦可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笔较少而又意义非比寻常的人物。她的美丽,她的智慧,以及她的乱伦情事都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分析秦可卿,分析她的悲情人生,也就读懂了她在整个《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物内涵,同时对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秦可卿 萨满文化 悲情人生 美学意义
下载PDF
“赣县”、“虔州”、“赣州”地名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彪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2-85,94,共5页
早期生活在赣南大地的是赣巨人,因人名县,所以楚在赣南设"上赣君"进行羁縻统治,西汉设县时又命名为赣县。西晋太康三年,在赣南设立南康郡,取南部康宁之寓意,并因县名水,将豫章水改名为赣水。从南朝到隋唐时期,为进一步附会"赣"字,... 早期生活在赣南大地的是赣巨人,因人名县,所以楚在赣南设"上赣君"进行羁縻统治,西汉设县时又命名为赣县。西晋太康三年,在赣南设立南康郡,取南部康宁之寓意,并因县名水,将豫章水改名为赣水。从南朝到隋唐时期,为进一步附会"赣"字,又将彭水和湖汉水分别改名为章水和贡水。但是,由于这一时期未形成统一的观念,所以时人容易将章、贡二水的名字弄混淆。北宋年间,章、贡二水的称呼固定下来。受此影响,宋人也常用"赣川"或者"章贡"来代指虔州,并成为宋时的习惯用语。南宋初期,虔州动乱频繁,统治者认为应了杀虔之义,为了去其不令之名,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因水名州,改虔州为赣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县 虔州 赣江 赣州
下载PDF
客家民系的形成——以赣南郡县设置和户口数为观察视角
4
作者 李云彪 《客家研究辑刊》 2014年第2期38-53,共16页
前言 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由于立论角度不同,学术界众说纷纭。对此,丘桓兴在《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中总结道,主要有下列6种说法:(1)房学嘉的“秦至南朝”说;(2)吴炳奎的“南朝说”;(3)罗香林、陈运栋的“五代至宋... 前言 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由于立论角度不同,学术界众说纷纭。对此,丘桓兴在《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一书中总结道,主要有下列6种说法:(1)房学嘉的“秦至南朝”说;(2)吴炳奎的“南朝说”;(3)罗香林、陈运栋的“五代至宋初说”;(4)吴福文的“唐末至北宋说”;(5)李默、张溥祥的“明正德年间以后说”;(6)刘佐泉的“清朝说”。除此之外,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还出现了其它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下面几种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观察视角 郡县设置 户口数 赣南 立论角度 客家文化 学术研究
原文传递
纯美的人性童话——解读彭学军作品集《油纸伞》
5
作者 尹艳梅 吕思睿 《琼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5-66,77,共3页
解读《油纸伞》可以感触到作品的审美情趣,其童话般优美的结局与浪漫色彩带给读者更多积极意义的教化与感动。
关键词 《油纸伞》 少女形象 湘西 童话 纯美
下载PDF
爱的理念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以程箐、刘汉波版《大学语文》为例
6
作者 刘慧 《江西教育(综合版)(C)》 2012年第11期4-5,共2页
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现状,指出新版《大学语文》更加注重人文化的功能,爱的理念作为其隐性线索贯穿始终,这对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能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语文 人文素养 爱的理念 教材建设
原文传递
高校戏剧欣赏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建构对策
7
作者 刘丽芸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2年第3期10-11,共2页
直面当今大部分高校中文系的戏剧欣赏课程建设,会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没有形成规模,师资力量缺乏;未形成完整教学体系,缺乏高质量教材;教学手段研究与运用单一。针对这一现状,高校戏剧欣赏课程建设应当着力于拓展教育思路、拓宽教... 直面当今大部分高校中文系的戏剧欣赏课程建设,会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没有形成规模,师资力量缺乏;未形成完整教学体系,缺乏高质量教材;教学手段研究与运用单一。针对这一现状,高校戏剧欣赏课程建设应当着力于拓展教育思路、拓宽教学渠道和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来达到课程建设相对完善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戏剧欣赏 课程
下载PDF
独立学院独立发展的制度安排
8
作者 刘义甫 刘信波 +2 位作者 刘小红 邱继伟 许丽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年第33期10-12,共3页
一独立学院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逻辑独立学院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不管其历史背景如何,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隐藏在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才是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动力。正如冯向东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独立学院是从所谓‘国有民办二级学... 一独立学院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逻辑独立学院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不管其历史背景如何,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隐藏在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才是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动力。正如冯向东教授所指出的那样:"独立学院是从所谓‘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演化而来的,这种‘二级学院’以‘公办高校的教育资源+民营机制’的组合方式,来满足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独立发展 制度安排 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 私立高等教育 制度创新 公办高校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民办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