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河谷区9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光雨 马和平 +3 位作者 邵小明 王江伟 沈振西 付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31,共11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河谷地区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腐植酸、蚯蚓粪及蚯蚓蛋白肥料对滨海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福友 王冲 +2 位作者 刘全清 金树杰 解永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4,共6页
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性状,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拟通过调控土壤的化学性状(添加腐植酸)、土壤的生物学性状(添加蚯蚓粪、蚯蚓蛋白菌肥)进行盐碱地的改良,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或蚯... 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性状,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拟通过调控土壤的化学性状(添加腐植酸)、土壤的生物学性状(添加蚯蚓粪、蚯蚓蛋白菌肥)进行盐碱地的改良,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3种物料相对于单施化学肥料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及对养分的吸收量,但降低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2个处理的玉米地下部生物量都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分别增加了24.2%和18.2%(P<0.05);添加菌肥处理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使碱化度和pH分别下降了9.5%和1.1%(P<0.05);添加蚯蚓粪处理使土壤CEC含量增加了3.2%,且能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添加腐植酸使有机质提高了4.3%,并降低pH(P<0.05);添加菌肥或蚯蚓粪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P<0.05);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低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施用化学肥料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的性状,促进作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物料 玉米 土壤性状
原文传递
硒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体中的转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朱燕云 吴文良 +1 位作者 赵桂慎 郭岩彬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我国低硒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2%,其中严重缺硒地区的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当地人因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硒而罹患多种疾病。因此,通过科学手段有效解决我国人体缺硒问题意义非凡。植物性食物是动物和人体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等营养... 我国低硒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2%,其中严重缺硒地区的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当地人因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硒而罹患多种疾病。因此,通过科学手段有效解决我国人体缺硒问题意义非凡。植物性食物是动物和人体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植物吸收环境中的硒,并将其转化为有机态硒,之后通过食物链为人体吸收利用,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人体硒摄入匮乏的途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大多都来自于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不仅在植物促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可通过生物活化等作用,将土壤中的硒转化为有利于植物吸收的形态,进而提高植物对硒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硒转化利用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通过微生物介导途径,提高植物吸收转化环境硒的效率,改善动物及人体缺硒状况,进而解决缺硒地区人体健康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下载PDF
微生物硒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徐巧林 吴文良 +2 位作者 赵桂慎 朱燕云 郭岩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硒(Se)是人与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医学保健和工业制造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在环境中有四种价态,包括硒酸盐Se O42-(+6)、亚硒酸盐Se O32-(+4)、单质硒Se0(0)和硒化物Se2-(-2)。微生物在硒的形态转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 硒(Se)是人与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医学保健和工业制造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硒在环境中有四种价态,包括硒酸盐Se O42-(+6)、亚硒酸盐Se O32-(+4)、单质硒Se0(0)和硒化物Se2-(-2)。微生物在硒的形态转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主要从自然界中硒的循环以及微生物与硒代谢机制两个方面阐述微生物对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硒循环 硒代谢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5
作者 贾丽 乔玉辉 +3 位作者 陈清 李花粉 邵小明 马和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为调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种植年限、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等因素对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土壤样品采集两种方式,在全国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分别获取土壤... 为调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探讨种植年限、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等因素对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我国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土壤样品采集两种方式,在全国和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分别获取土壤401组/233组和548个/310个样本点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定量描述了我国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及污染特征,并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文献资料中的设施菜田土壤Cd、Pb、As、Cr、Hg、Cu、Zn、Ni平均含量分别为0.32、24.9、8.45、83.6、0.05、29.9、70.7、27.4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30.5%)>Cu(9.8%)>C(r7.2%)>Zn(4.8%)>Pb(4.7%)>As(3.7%),在采集的设施菜田土壤样品中,八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3、21.9、6.48、41.9、0.09、23.6、72.1、21.4 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5.3%)>Cu(1.8%)>As(1.6%)>Zn(0.9%)>Pb(0.6%)>Cr(0.6%)。在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主产区,文献资料中的设施菜田土壤Cd、Pb、As、Cr、Hg、Cu、Zn、Ni平均含量分别为0.30、25.9、8.56、67.1、0.08、33.3、79.1、32.5 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25%)>Cu(10.4%)>C(r9.9%)>Pb(6.3%)>Zn(2.2%)>As(2.1%),在采集的设施菜田土壤样品中,八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0.13、22.8、5.93、43.5、0.08、23.1、69.3、19.4mg kg-1,超标率排序为Cd(3.1%)>Cu(2.1%)>Cr(2.0%)>As(1.2%)>Pb(0.6%)>Zn(0.5%)。而Hg、Ni基本都不超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菜田土壤中Cd、As、Cu、Zn含量呈逐步累积状态,文献来源的土壤Cd在种植21~25年(3.60mg kg-1),土壤Cu、Zn含量在26~30年(80.3mg kg-1和180mg kg-1)达到最高值;在采集的土壤样品中,Cd含量分别在种植16~20年(0.19mg kg-1)、As、Cu、Zn在21~25年(16.0、53.6mg kg-1和131mg kg-1)达到最高值。相关性分析表明,设施菜田土壤Cd含量与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Cu、Zn含量与有机碳、全氮、速效磷、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田 土壤 重金属 种植年限 肥料投入
下载PDF
西藏河谷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间作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向洁 王富强 +4 位作者 郭宝光 王庆刚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5-564,共10页
在西藏河谷区,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田间混、间作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箭筈豌豆与燕麦的最佳播种比例。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混... 在西藏河谷区,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与燕麦(Avena sativa L.)种子按照不同比例进行田间混、间作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测定与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箭筈豌豆与燕麦的最佳播种比例。结果表明:1)与单播相比,混、间作均能提高产量,还可显著提高箭筈豌豆的株高,但对燕麦株高的影响不显著;2)混、间作处理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含量和箭筈豌豆的播种量成正比,且均高于单播燕麦,其中单播箭筈豌豆CP含量最高(21.9%),单播燕麦最低(5.5%);3)混、间作均能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分别提高了27.3%~43.5%和2.4%~17.6%,且随着箭筈豌豆播种量的增加,NDF含量呈降低趋势而ADF含量则相反。根据产量与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并通过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混播较间作更能表现出产量与营养品质上的优势,其最佳混播比例为箭筈豌豆60%+燕麦40%,适宜在西藏河谷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箭筈豌豆 燕麦 混播 间作 产量 营养品质
下载PDF
西藏当雄10个引进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光雨 沈振西 +2 位作者 邵小明 付刚 马和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3-1089,共7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在6 000~8 000 kg·hm^-2之间,青引3号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低于6 000 kg·hm^-2。10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8.54%,21.67%~58.33%,3.83%~5.23%,27.27%~37.50%,49.73%~67.51%和23.81%~34.27%。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当雄 燕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拉萨河谷区箭筈豌豆和黑麦混、间播建植方式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富强 向洁 +3 位作者 郭宝光 余成群 沈振西 邵小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9,共11页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 在西藏河谷区以箭筈豌豆与黑麦为材料,开展混、间播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的测定分析,探讨适宜当地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箭筈豌豆和黑麦混播、间播处理使箭筈豌豆的有效分枝数和生物量受到抑制,黑麦有效分蘖数增加,生物量显著提高;相对于间播,混播更能表现出利于增产的种间关系,更利于增强种间正相互作用而减弱负相互作用,箭筈豌豆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劣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小于1,黑麦在混、间播条件下处于竞争优势,大多数处理中其RY值大于1;由于不同牧草的生态位分化和种间互作关系,牧草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相比单播,适宜的豆禾牧草混、间播处理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箭筈豌豆和黑麦2∶1间播的鲜草产量(5253g·m-2)和20%+80%混播干草产量(1572g·m-2)最高,但混播处理的产量总体优于间播处理;箭筈豌豆与黑麦混、间播处理使混合牧草的饲用品质相比禾本科牧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黑麦 混播 间播 建植方式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不同间套作模式养分吸收利用及其对产量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唐明明 董楠 +5 位作者 包兴国 卢秉林 张炜平 张美俊 章芳芳 李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6,共9页
养分吸收和利用对间套作产量优势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的间套作模式中养分吸收和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西北地区新型间套作模式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大豆/油菜和马铃薯/油菜的间作... 养分吸收和利用对间套作产量优势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的间套作模式中养分吸收和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西北地区新型间套作模式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大豆/油菜和马铃薯/油菜的间作优势以及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对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油菜和大豆/马铃薯4种间作模式具有间作产量优势,经济效益高于相应单作。马铃薯/油菜间作无产量优势。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和大豆/油菜间作体系中作物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于相应单作10%-41%、8%-21%和11%-34%;马铃薯/油菜间作体系作物氮、磷和钾吸收量分别低于单作35%、42%和63%。玉米/油菜和大豆/油菜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高出相应单作10%-21%、5%-7%和15%-17%;玉米/马铃薯间作氮和钾利用效率间作比单作低3%和4%,而磷利用效率高于单作21%;大豆/马铃薯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低15%、3%和14%;马铃薯/油菜间作氮磷利用效率间作低于单作18%和4%,钾利用效率间作高于单作20%。本研究证明并非所有间作模式都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并且间作优势主要源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吸收 养分利用 产量优势 间套作 生态位分离
原文传递
叶面喷施硒对萝卜硒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朱磊 胡婷 +1 位作者 刘德明 向昌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以华灵高科笋都四季满身红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施硒组分(0、0.5、2.5、10.0、20.0、40.0 mg/L)分别在叶旺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成熟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研究叶面施硒浓度对萝卜生长、硒吸收和转化、硒形态分布以及对... 以华灵高科笋都四季满身红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施硒组分(0、0.5、2.5、10.0、20.0、40.0 mg/L)分别在叶旺盛生长期、块根膨大期、成熟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研究叶面施硒浓度对萝卜生长、硒吸收和转化、硒形态分布以及对萝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硒处理提高了萝卜果实产量,40.0 mg/L硒处理对萝卜果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叶面施硒浓度增加,萝卜叶子和果实中硒含量显著增加,且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37、0.63 mg/kg。硒在萝卜叶子中主要以硒代蛋氨酸(SeMet)形式存在,含量为1.51 mg/kg;萝卜果实中硒主要以硒代胱氨酸(SeCys_2)存在,含量为0.29 mg/kg。与对照组相比,2.5 mg/L处理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增加了106.26%(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加了14.8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适宜浓度的外源施硒能够增加萝卜产量、提高萝卜硒含量和增强抗氧化能力。因此,叶面施硒浓度2.5 mg/L为萝卜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萝卜 硒形态 抗氧化能力 叶面喷施
下载PDF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我国土壤碳循环酶活性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立晓 李婧 +4 位作者 邹智超 蔡岸冬 张爱平 李贵春 杜章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13-1925,共13页
【目的】探讨免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机物质转化和土壤健康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搜集,获得了目标文献56篇,建立了翻耕清茬(CT,507组)、翻耕+秸秆还田(SR,305组)、免耕(NT,291组)和免耕... 【目的】探讨免耕和秸秆还田措施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机物质转化和土壤健康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搜集,获得了目标文献56篇,建立了翻耕清茬(CT,507组)、翻耕+秸秆还田(SR,305组)、免耕(NT,291组)和免耕+秸秆还田(NTS,122组)处理对土壤碳循环酶(转化酶、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整合(Meta-analysis)和增强回归树(BRT)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循环酶活性的差异,并量化气候特征、土壤特性和种植制度等因子对其影响程度。【结果】与CT相比,SR(28.0%)、NT(13.7%)和NTS(23.2%)处理显著增加(P<0.05)了土壤碳循环酶活性;SR、NT和NTS处理显著促进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5.3%、16.2%和22.5%;SR处理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幅为36.6%。对于低土壤有机碳(SOC<10 g·kg^(-1))而言,SR、NT和NTS处理对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6.7%、24.2%和37.9%。在碱性(pH>7.5)土壤中,SR和NTS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22.3%和28.7%。对于不同黏粒含量的土壤而言,黏粒含量<20%的土壤中SR和NT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1.5%和22.3%;黏粒含量为20%—30%的土壤中SR、NT和NTS处理下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6.1%、16.1%和25.3%。干旱指数较大(2—3.5和>3.5)时,SR(29.1%和20.5%)、NT(13.4%和17.0%)和NTS(9.0%和36.9%)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转化酶活性。对于轮作种植制度而言,SR和NTS处理促进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4.0%和29.4%;而在连作种植制度下,SR处理下转化酶活性提高了29.4%。对于不同试验年限而言,NTS处理对转化酶活性的提高幅度表现为:长期(>10年;39.9%)>中期(5—10年;31.7%)>短期(<5年;17.6%);短期和中期秸秆还田(SR)均显著增强了转化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2.0%和27.3%。免耕和秸秆还田对转化酶活性的交互作用在SOC含量低(<10 g·kg^(-1))、pH呈碱性(>7.5)、黏粒含量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还田 碳循环酶 转化酶 荟萃分析 增强回归树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思瑶 王冲 王新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2-318,共7页
通过研究有机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菜的绿色生产及提质增效提供数据支撑。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分别以“生菜(lettuce)”或(or)“叶用莴苣(lettuce)”和(and)“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 通过研究有机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菜的绿色生产及提质增效提供数据支撑。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分别以“生菜(lettuce)”或(or)“叶用莴苣(lettuce)”和(and)“有机肥(organic fertilizer)”为关键词,检索2020年4月20日前公开发表的有机肥对生菜生长相关的文献,采用Meta数据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施用有机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生菜产量;并提升生菜品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30%、20%和18%,硝酸盐含量降低69%。有机肥可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加速植物根系生长,提高其养分吸收能力,最终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生菜 产量 品质 整合分析
下载PDF
叶附生苔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生态成因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炎彬 邵小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3-532,共10页
叶附生苔植物(以下简称叶附生苔)是一类附生在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一般只出现在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苔类植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影响碳、氮、水循环,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破碎化反应敏感,可用作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该文对... 叶附生苔植物(以下简称叶附生苔)是一类附生在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一般只出现在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的苔类植物。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影响碳、氮、水循环,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破碎化反应敏感,可用作环境变化的指示植物。该文对叶附生苔的形态特性、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附主和生境的特性)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叶附生苔多样性分布格局形成的可能原因,即环境(空气湿度高、林冠层发育好、干扰少)和适应特征(无性繁殖、形体微小)的选择。根据全球叶附生苔研究进展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开展的研究方向,如叶附生苔的形成原因、与附主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机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气候变化指示作用研究等,大尺度上的研究也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多样性 地理分布 环境
原文传递
滴灌磷肥在灰漠土中运移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国江 彭懿 +1 位作者 尹飞虎 石磊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6,共9页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农业系统磷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同位素^(32)P示踪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研究了滴施磷酸一铵在灰漠土中的运移。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滴施磷肥可以增加0~15cm土层有效磷的含量。在0~20 cm土层...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农业系统磷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同位素^(32)P示踪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研究了滴施磷酸一铵在灰漠土中的运移。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滴施磷肥可以增加0~15cm土层有效磷的含量。在0~20 cm土层均有不同比例^(32)P的分布,但大部分^(32)P仍集中分布在表层,0~10 cm土层中的^(32)P占总量的72.7%~89.5%,最高可达99%。不同施肥时期磷的运移距离有很大差异,T3(0~20 cm)>T2(0~10 cm)>T1(0~5 cm),这可能是由于干湿交替导致土壤孔隙率变化,进而影响了磷的移动距离。平行于滴灌带方向上磷的运移距离比垂直于滴灌带方向更远。随着正磷酸盐浓度增加,磷的运移距离变大,滴施磷酸一铵处理^(32)P的移动距离达到对照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灰漠土 ^(32)P示踪 磷素运移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晓彤 邵小明 +4 位作者 孙宇 姜炎彬 宋闪闪 刘欣超 王庆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4-561,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7科64属150种(含2变种),其中32种为北京苔藓植物新记录。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7科64属150种(含2变种),其中32种为北京苔藓植物新记录。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5科;优势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紫萼藓属(Grimmia)、真藓属(Bryum)、金灰藓属(Pylaisia)、凤尾藓属(Fissidens)、美喙藓属(Eurhynchium)和毛口藓属(Trichostomum)8属。区系分析表明,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6.7%)、东亚成分次之(占18.0%)。通过与我国15个地区苔藓植物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雾灵山、小五台山与贺兰山相近,与云蒙山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区系 东灵山 北京
下载PDF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洒洒 王昊 +1 位作者 朱燕云 郭岩彬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77-184,共8页
在我国野生蔬菜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孕育了栽培蔬菜,还具有栽培蔬菜无可比拟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等多功能性。通过对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蔬菜资源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出野生蔬菜共595种,... 在我国野生蔬菜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孕育了栽培蔬菜,还具有栽培蔬菜无可比拟的营养价值、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等多功能性。通过对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蔬菜资源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出野生蔬菜共595种,分布在124个科,并分析了野生蔬菜作为天然营养菜品、中药材以及保健食品等的多重开发价值,为野生蔬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蔬菜资源 营养价值 药用功效 保健功能
原文传递
富硒木耳中的硒元素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俊杰 于晓晴 +2 位作者 魏学红 胡婷 郭岩彬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3,共4页
以富硒木耳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偶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比较了6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富硒木耳中小分子硒形态的提取效率,对木耳的硒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富硒木耳中的小分子硒形态的提取,胃蛋白酶提取法效果最好,提... 以富硒木耳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偶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比较了6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富硒木耳中小分子硒形态的提取效率,对木耳的硒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富硒木耳中的小分子硒形态的提取,胃蛋白酶提取法效果最好,提取率为44.8%,其他溶剂从提取效果由好到差分别为:乙酸铵、柠檬酸、稀盐酸、50%的甲醇水溶液和70℃的热水。胃蛋白酶法提取的小分子硒形态主要为硒代蛋氨酸,其他硒形态,如硒代胱氨酸和四价硒,含量均很低,且不存在六价硒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富硒木耳 硒形态
原文传递
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对盐碱地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18
作者 肖柄政 郭兵 +6 位作者 刘苹 高新昊 姚利 贾洪玉 孙涛 杜章留 赵自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163,共7页
为探讨不同种类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对中度盐碱地上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试验地上设置不施肥(CK)、施用化肥[CON: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N-P_(2)O_(5)-K_(2)O)用量=267-252-0 kg/hm^(2);OPT:优化施肥处理,... 为探讨不同种类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对中度盐碱地上冬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本试验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试验地上设置不施肥(CK)、施用化肥[CON: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N-P_(2)O_(5)-K_(2)O)用量=267-252-0 kg/hm^(2);OPT:优化施肥处理,氮磷钾(N-P_(2)O_(5)-K_(2)O)用量=210-105-105 kg/hm^(2)]和优化施肥基础上粪肥替代15%或30%氮肥(牛粪肥替代处理代号:DM15和DM30;羊粪肥替代处理代号:SM15和SM30;鸡粪肥替代处理代号:CM15和CM30)共9个处理,研究其对中度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氮肥偏生产力、养分含量和小麦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CK)各施肥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相比CON,DM15、DM30和SM15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提高21.5%、17.7%和1.7%。相比CON,OPT和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能增加氮肥偏生产力。相比CON,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和pH值,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达32.7%~74.2%,但羊粪肥和鸡粪肥部分替代氮肥会增加土壤EC值。与CON相比,各粪肥部分替代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且大多差异显著,土壤有效磷含量除DM30和SM15处理有一定幅度升高外其他处理均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均提高土壤氮钾养分活化系数。DM15、DM30和SM15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经济收益,其中DM15处理相比CON增收57.03%,效果最好。综上看出,牛粪肥部分替代氮素化肥(DM15、DM30)可以较大幅度增加小麦产量,提升土壤养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肥 盐碱地 冬小麦 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丽 乔玉辉 +3 位作者 陈清 李花粉 邵小明 马和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0-969,共10页
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传统方法评价结果失真度高、新标准下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风险状况未知等问题,在新出台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下,利用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对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进行评价,... 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传统方法评价结果失真度高、新标准下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风险状况未知等问题,在新出台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下,利用改进的物元可拓模型对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改进物元可拓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设施菜地土壤污染等级以清洁(43.9%)、尚清洁(48.8%)为主,部分样点出现轻度(4.9%)、中度(0.8%)和重度(1.6%)污染,其中Cd、Cu为主要影响因子。在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改进物元可拓模型评价方法相比于传统评价方法结果更为合理,对进一步防控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更具实际指导意义,且具有可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物元可拓模型 设施菜地 土壤 重金属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沉积物系统中39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丙鑫 郝雨阳 +6 位作者 徐彦军 林永锋 李季 田光明 魏雨泉 丁国春 许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2-883,共12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水体和沉积物中39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水体样品由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沉积物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水体和沉积物中39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水体样品由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沉积物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采用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碳黑(GCB)净化,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9种农药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50。空白水样在0.25、0.5、5.0μg/L 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2%~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1.1%~10%之间,检出限(LOD)为0.02~0.06μg/L,定量限(LOQ)为0.04~0.18μg/L;空白沉积物在5.0、20.0、10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在65%~119%之间,RSD(n=5)在2.1%~12%之间,LOD为0.7~1.5μg/kg,LOQ为2.1~4.3μg/kg。该方法灵敏、准确,结果可靠,可满足水体和沉积物中39种目标农药的残留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气相色谱-质谱 农药多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