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及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强 张小威 +3 位作者 姚蕾 李丹 刘通 包芙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3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CHD患者193例,按照WHO CHD诊断标准分为心绞痛(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其中AP组107例,AMI组86例,同时... 目的探讨血小板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CHD患者193例,按照WHO CHD诊断标准分为心绞痛(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其中AP组107例,AMI组86例,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的医师90例作为对照组。CHD患者抽取急诊及住院后多次血液标本,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所有血液标本均进行血液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P组、AMI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和AMI组患者R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PLT、PDW、MPV、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hs-cTnT、cTnT、cTnI、CK-MB水平与AP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hs-cTnT、cTnT、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的hs-cTnT、cTnT、cTnI阳性率与CK-MB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HD患者进行多次血液检测发现,与正常值相比,AMI组患者的cTnT升高倍率最大。结论 CHD患者RDW明显升高,应在临床诊治中引起重视,血小板相关参数随病程发展变化;对心肌损伤hs-cTnT、cTnT、cTnI的检测优于CK-MB;对AMI的检测,cTnT升高倍率比hscTnT、cTnI明显,应作为首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参数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7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闯举 朱磊 +1 位作者 王峰 陈虎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0期1568-1569,共2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7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联合盐酸...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7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照组给予鼓膜穿刺联合盐酸氨溴索,试验组给予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3%)(P〈0.05),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试验组耳聋、耳鸣、耳听力下降以及耳闷塞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均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具有药效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鼓膜穿刺 分泌性中耳炎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40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恒军 郭晓明 姚舜路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8-29,共2页
失眠证是指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寐,甚至彻夜不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者.见于祖国医学之"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
关键词 失眠证 中医药疗法 黄连温胆汤
下载PDF
C5a反义肽对肺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巫振洪 吕凤林 +1 位作者 胡承香 吴玉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讨补体C5a反义肽在C5a过敏毒素介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中的阻断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C5a与其反义肽相互作用后再刺激人肺血管内皮细胞 (PVEC) ,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P选择素 (P Selec tin)表达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补体C5a反义肽在C5a过敏毒素介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粘附中的阻断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C5a与其反义肽相互作用后再刺激人肺血管内皮细胞 (PVEC) ,对细胞表面粘附分子P选择素 (P Selec tin)表达的影响 ;同时通过测定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PMN中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 ,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粘附的PMN数量的变化。结果 :发现反义肽R4可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C5a介导的PVEC上粘附分子P Selectin的表达 ,当R4浓度为 5 0 0 0ng ml时 ,可使P Selectin的表达量下降 2 0 %左右 ,进一步增加R4的浓度 ,P Selectin表达量无显著性改变 ;另外 ,反义肽R4对PVEC与PMN的粘附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表现为PVEC上粘附的PMN中MPO活性的降低 ,当R4的浓度增加到 5 0 0 0ng ml,MPO的活性可降低近 4 0 %左右。结论 :C5a反义肽对C5a过敏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肽 C5A 粘附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胃粘膜保护的新概念与溃疡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许惠芳 刘志敏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15期676-678,共3页
胃及十二指肠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失去平衡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发病机制。随着对胃肠道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抗溃疡药物的开发研制向着两大方向发展:一是针对攻击因子如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其二是增强粘膜的防御功能。近年来对胃粘膜保护... 胃及十二指肠防御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失去平衡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发病机制。随着对胃肠道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抗溃疡药物的开发研制向着两大方向发展:一是针对攻击因子如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其二是增强粘膜的防御功能。近年来对胃粘膜保护作用及其药物治疗基础的研究进展较快。合理选择与使用粘膜保护药物不仅在溃疡病急性期取得与H_2受体阻滞剂相似的疗效,而且对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更有意义。对此,笔者复习有关文献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保护 溃疡病 治疗
下载PDF
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程利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3,共3页
针对目前护理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状况,认为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难题是导致护理质量不高、护理管理效益未能完全体现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了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护理人员... 针对目前护理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状况,认为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护理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难题是导致护理质量不高、护理管理效益未能完全体现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了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与护理队伍人格素质的较低状态的矛盾;护理管理者的职责与现行的医疗护理管理体制的矛盾;高标准的护理管理目标与低层次的护理管理者素质的矛盾。并提出了解决难题的对策:注重人格素质培养,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潜在能力;注重实施科学管理,弥补体制不顺造成的缺陷;注重开展质量评价,培养高层次的护理管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护理管理 对策
下载PDF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元龙 石志强 雷兴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血管成像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对所得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检...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血管成像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对所得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CT检查脑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可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并为其后续治疗提供科学有利的依据,但检查存在一定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 脑动脉瘤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技术
下载PDF
浅谈医疗纠纷的因果与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永革 王齐平 赵学喜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原因分析 规章制度 医德医风 医疗技术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观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学喜 蔺怀明 +3 位作者 薛凌 尚军 朱海英 胡兴贵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偏头痛 尼莫地平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疗效
下载PDF
纵隔弥漫性囊状淋巴管瘤二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仇俊华 钱向东 +6 位作者 徐霖 徐洪毅 郑全增 隆燕 邱建军 李如春 张育根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03-1004,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 囊状淋巴管瘤 纵隔肿瘤 术前诊断 罕见 侵犯范围 影像诊断 难度
原文传递
新型高机动卫生防疫车的应用及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丽 黄盛阳 朱明明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7期11-12,共2页
新型高机动卫生防疫车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和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基于WCD2000型卫生防疫车改良设计的第三代野战卫生防疫车,是目前部队执行卫生防疫任务的主要装备之一[1]。该设备具有突出的越野性能和工作效率,... 新型高机动卫生防疫车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和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基于WCD2000型卫生防疫车改良设计的第三代野战卫生防疫车,是目前部队执行卫生防疫任务的主要装备之一[1]。该设备具有突出的越野性能和工作效率,目前主要用于高原驻地的消毒防疫工作。针对高机动型卫生防疫车的使用情况,总结其优势,同时指出了训练过程中发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方法,最后给出维护保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卫生防疫车 高机动型 优势 故障建议 维护保养
下载PDF
肝包虫病自发性破裂3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如亮 张满赐 +2 位作者 路晓燕 马海 柯海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0-571,共2页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自发性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 ,1例伴休克。术前确诊 2例 ,误诊 1例。 3例均经手术治疗 ,术后口服吡喹酮治 ,治愈 2例 ,死亡 1例。结论 巨大肝包虫...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自发性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 ,1例伴休克。术前确诊 2例 ,误诊 1例。 3例均经手术治疗 ,术后口服吡喹酮治 ,治愈 2例 ,死亡 1例。结论 巨大肝包虫病一经诊断 ,应限期手术 ,以防自发性破裂。对来自流行区的急腹症病人 ,应注意肝包虫病破裂的可能。对自发破裂者 ,术中应彻底处理原发病灶 ,彻底清洗腹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自发性破裂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心室分离2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浩 王海琛 柯亚玲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6-47,共2页
例1 患者女,54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Ⅲ期,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左侧心力衰竭。以往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左心室后壁增厚及运动减弱、室间隔增厚,心电图有左前分支阻滞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入院时BP26/16kPa(195/120mmHg)。1h后病... 例1 患者女,54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Ⅲ期,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左侧心力衰竭。以往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左心室后壁增厚及运动减弱、室间隔增厚,心电图有左前分支阻滞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入院时BP26/16kPa(195/120mmHg)。1h后病人突然呼吸困难、大汗、烦燥、口唇发绀。体检:BP29/18kPa(217/135mmHg),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快,律不齐,有室性奔马律。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0mg,约2min后异位激动波消失,后经扩血管降压、强心、利尿等处理,0.5h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常规治疗2周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分离 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后腹膜外阑尾炎致髂腰肌脓肿误诊腰椎结核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召 丘奕军 +1 位作者 雷恩忠 许宏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2174-2175,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并发症 腰肌脓肿/病因学 腰肌脓肿/诊断 结核 脊柱/诊断 误诊
下载PDF
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韩闯举 朱磊 +1 位作者 王峰 陈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的100例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自体骨组织治... 目的探讨钛合金人工听小骨与自体组织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的100例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给予自体骨组织治疗,观察组给予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治疗,听力统计按照0.5,1.0,2.0及4.0 kHz的评价气骨导差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气导值分别为(44.21±11.30)dB、(42.31±10.78)dB,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6.77±12.98)dB、(28.65±5.68)dB,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术后气导值较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手术前后气骨导差值分别为(38.77±10.92)dB、(35.09±9.66)dB,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别为(41.39±13.20)dB、(14.82±3.20)dB,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气导值和气骨导差值较对照组术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中的疗效显著优于自体骨组织治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人工听小骨 自体组织 开放式鼓室成形 听力重建
下载PDF
反义肽的设计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巫振洪 吕凤林 吴玉章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反义肽是由反义DNA链从 5’→ 3’或 3’→ 5’方向阅读、转录、翻译合成的蛋白多肽。研究发现 ,反义肽、正义肽及其抗体间存在专一性相互作用。近年来以这种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研究较多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反义肽作为一种新型的... 反义肽是由反义DNA链从 5’→ 3’或 3’→ 5’方向阅读、转录、翻译合成的蛋白多肽。研究发现 ,反义肽、正义肽及其抗体间存在专一性相互作用。近年来以这种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研究较多 ,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反义肽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已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肽 高血压 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急性肺损伤 分子设计 治疗
下载PDF
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做法
17
作者 王仕玉 《中国医院统计》 1999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病案首页是病员住院期间诊治疾病经过的集中概括,是进行医疗信息管理和医疗业务统计的最可靠资料。其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报表的准确性,也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根据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我们通过工作实践并结合医院实际... 病案首页是病员住院期间诊治疾病经过的集中概括,是进行医疗信息管理和医疗业务统计的最可靠资料。其填写质量直接影响着统计报表的准确性,也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根据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我们通过工作实践并结合医院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的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染 首页 填写质量
下载PDF
大剂量异烟肼中毒1例报道
18
作者 崔涛 巫振洪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8-48,F003,共2页
患者女,23岁,因与家人发生争执后自服药物(药名及剂量不详),2 h后发现其意识障碍,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四肢强直性痉挛,于2003年1月1日来我院急诊.途中发生阵发性惊厥,表现同前,每次持续2~3 min,后自行缓解,间歇约10~20 min... 患者女,23岁,因与家人发生争执后自服药物(药名及剂量不详),2 h后发现其意识障碍,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四肢强直性痉挛,于2003年1月1日来我院急诊.途中发生阵发性惊厥,表现同前,每次持续2~3 min,后自行缓解,间歇约10~20 min.入院查体: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查体不合作,四肢湿冷,口唇轻度发绀,口舌咬伤.双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底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率108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未查及确切阳性定位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体 异烟肼中毒 四肢 大剂量 患者 躁动 痉挛 强直性 轻度 大小便失禁
原文传递
高压氧治疗家兔烧冻复合伤疗效观察
19
作者 孙晓燕 隆孝才 +3 位作者 王昌成 李强 朱海荣 巫振洪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 烧冻复合伤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 ,探索高压氧对提高烧冻复合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实验家兔在野外寒冷自然环境条件下作烧伤后再发冻伤动物模型 ,伤后经过清创处理并相应的常规治疗后 ,进行高压氧治疗 ,压力为 0 .2... 目的 烧冻复合伤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 ,探索高压氧对提高烧冻复合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实验家兔在野外寒冷自然环境条件下作烧伤后再发冻伤动物模型 ,伤后经过清创处理并相应的常规治疗后 ,进行高压氧治疗 ,压力为 0 .2 5MPa ,每日 1次 ,共 10次。结果 常规 +高压氧治疗后 ,烧冻局部水肿于治疗 1d后开始消退 ,3d后基本消退 ,5d后创面渗出消失。创面植皮 3d开始生长 ,10d创面愈合 ,创面无感染。对照组局部水肿 3d开始消退 ,5d后才有明显减轻。创面植皮 5d后生长 ,2周后皮瓣成活 75 %。结论 烧冻复合伤在积极采用抗休克、止痛、补液、抗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高压氧治疗 ,疗效显著 ,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烧伤 冻伤 疗效
下载PDF
家兔实验性烧冻复合伤机制的研究
20
作者 李文溯 巫振洪 +5 位作者 顾涛 李启华 隆孝才 李强 王昌成 龚真禄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实验家兔烧伤后再发冻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血清生化、血气和血液流变等各项指标的动态观察 ,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发生机制 ,为烧冻复合伤的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寒区野外自然条件下制作烧冻复合伤实验家兔模型。分别于烧... 目的 :通过对实验家兔烧伤后再发冻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血清生化、血气和血液流变等各项指标的动态观察 ,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发生机制 ,为烧冻复合伤的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寒区野外自然条件下制作烧冻复合伤实验家兔模型。分别于烧冻后 8h、16h、1d、3d、7d、9d、14d观察血清生化、血气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烧伤复融早期血清k+ 、GLU、BUN、和Cr显著升高 (P <0 .0 1) ,Na+ 、CO2 -CP显著降低 (P <0 .0 1) ;出现急性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多脏器损伤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峰值出现的更早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烧冻复合伤的过程中机体发生了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糖代谢障碍、负氮平衡、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酸碱平衡紊乱和血液循环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冻复合伤 高寒区 电解质 糖代谢 酸碱平衡 血液流变学 血气分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