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娟 蔡艺灵 +4 位作者 崔永强 孔祥锴 段文博 吴铮 张照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7-352,378,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AB型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使用SolitaireAB型支架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20例,均使用SolitaireAB型支架系统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20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各1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基线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发病时间、到院时间、静脉溶栓时间、穿刺时间、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以及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血管再通情况,对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hNIHSS评分及临床预后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危险因素、TOAST分型、pc-ASPEC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0例患者中,17例(85.0%)血管内机械取栓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达2b^3级,3例(15.0%)mTICI分级2a级。基线和术后24hNIHSS评分中位值分别为21.0(16.0,27.2)分和8.5(0.8,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5,P=0.031);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术后24hNIHSS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线:17.0(15.2,21.5)分比27.5(21.2,35.2)分,术后24h:0.5(0.0,1.0)分比27.5(17.0,34.5)分;均P<0.05]。两组静脉溶栓、术中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症状性颅内出血所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取栓次数、发病至再通时间中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术后90d随访,20例患者中,4例(20.0%)死亡(mRS评分6分),6例(30.0%)中重度残疾(mRS评分3~5分),10例(50.0%)预后良好(mRS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取栓
下载PDF
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娟 林甜 +7 位作者 孔祥锴 杜彬 段文博 吴铮 文婉玲 崔永强 蔡艺灵 刘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 目的研究高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内取栓治疗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诊断为急性大血管闭塞并接受动脉内取栓治疗的卒中患者。年龄均≥18岁,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年龄≥80岁)以及低龄组(年龄<80岁)。详尽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基线前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或基线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病因分型等]、治疗相关信息[是否静脉溶栓、闭塞部位、串联病变、发病至到院时间、到院至穿刺时间、穿刺至再通时间、麻醉方式、侧支循环情况、术中是否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取栓次数、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症状性颅内出血等]以及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信息(mRS评分0~2为预后良好,3分以上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等。结果151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70.0(57.5,80.0)岁,其中男94例(62.3%)。高龄组患者42例[27.8%;中位年龄为83(81,86)岁],低龄组患者109例[中位年龄63(54,72)岁]。与低龄组患者比较,高龄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更高[19.0(14.3,23.0)分比15.0(12.0,20.0)分,Z=-2.247,P=0.025],心房颤动患者比例更高[81.0%(34/42)比33.9%(37/109),χ^(2)=26.893,P<0.01],更多合并严重心肺疾病[50.0%(21/42)比31.2%(34/109),χ^(2)=4.631,P=0.031]。两组患者TOAST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93,P<0.01),低龄组患者以心源性栓塞[45.9%(50/109)]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4.0%(48/109)]为主要病因,高龄组患者以心源性栓塞[85.7%(36/42)]尤为突出。低龄组串联病变患者比例较高龄组高[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取栓 预后 高龄
下载PDF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治疗中不同麻醉方式对预后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杜娟 林甜 +6 位作者 崔永强 孔祥锴 段文博 杜彬 吴铮 文婉玲 蔡艺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7-504,552,共9页
目的初步分析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行血管内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27例,均使用支架或抽吸... 目的初步分析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行血管内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住院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27例,均使用支架或抽吸技术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27例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17例)和清醒镇静麻醉组(1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心房颤动)、既往卒中病史、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基线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评分(pc-ASPECTS)、发病时间、到院时间、到达导管室时间、穿刺时间、血管再通时间、术前平均动脉压(MAP)、术中MAP、取栓次数、取栓治疗方式[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对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 d临床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TOAST分型、pc-ASPEC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基线NIHSS评分、取栓次数及静脉溶栓、术中使用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取栓后mTICI分级≥2b级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术中MAP水平及MAP下降幅度>20%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发病至导管室、穿刺至再通、发病至穿刺及发病至再通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麻醉组导管室至穿刺时间[29.0(15.0,36.5)min]长于清醒镇静麻醉组[13.5(10.8,20.0)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2,P=0.023)。(3)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4.8%(4/27),全身麻醉组与清醒镇静麻醉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占比的差异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取栓 麻醉 预后
下载PDF
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尹昱 李薇 +2 位作者 张卫国 张少华 赵振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措施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非流利型失语症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措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和命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P<0.05)。治疗前,两组ABC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和命名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流利型失语症语言功能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自发语言、听理解、复述和命名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针刺 经颅磁刺激 语言功能
原文传递
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甜 杜娟 +7 位作者 刘丽 吴铮 孔祥锴 段文博 杜彬 于一娇 文婉玲 蔡艺灵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72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急诊行脑血管再通术,其中52...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72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急诊行脑血管再通术,其中52例患者术中予以动脉灌注替罗非班治疗,20例患者未予以替罗非班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责任血管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mTICI)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探讨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患者责任血管获得有效再通(mTICI≥2b)的比例高于对照组(92.3%比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术后90 d,替罗非班组患者(61.5%)获得良好预后的比例(mRS≤2分)高于对照组(3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动脉灌注替罗非班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可改善患者预后,并不增加患者出血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再通术
原文传递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卫国 李薇 +2 位作者 尹昱 张少华 赵振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失语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各30例,低频率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点为患者右侧半球Broc...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失语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率组和高频率组,各30例,低频率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点为患者右侧半球Broca对应区,运动阈值的80%为刺激强度,频率为1Hz,高频率组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点为患者左侧半球Broca对应区,频率为5Hz,每周治疗5d,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视图命名得分及反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低频率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高频率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图命名得分和视图命名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图命名得分均升高,且低频率组得分升高程度较高频率组明显,两组视图命名反应时间均减少,且低频率组反应时间多于高视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率和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失语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临床疗效较好,视图命名得分较高,但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视图命名反应时间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经颅磁刺激 视图命名
原文传递
胸髓病变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7
作者 于一娇 路冬煦 +5 位作者 吴铮 毛帅 朱琳 文婉玲 杜娟 刘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618,共3页
脊髓脱髓鞘性疾病是神经内科较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但在非外伤性脊髓病变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尚少见报道。笔者现对1例胸髓炎性脱髓鞘性病变患者经甲强龙冲击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程中并... 脊髓脱髓鞘性疾病是神经内科较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但在非外伤性脊髓病变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尚少见报道。笔者现对1例胸髓炎性脱髓鞘性病变患者经甲强龙冲击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经冠状动脉取栓治疗后好转的诊疗过程进行报道,以丰富临床同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髓病变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失语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少华 李薇 +2 位作者 尹昱 张卫国 赵振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失语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失语症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失语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失语症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失语症训练系统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后复述能力、书写能力、理解力和阅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复述能力、书写能力、理解力和阅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失语症训练系统对失语症语言功能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复述能力、书写能力、理解力和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针刺 经颅磁刺激 语言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内囊预警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被引量:9
9
作者 于一娇 刘丽 +4 位作者 杜娟 李薇 林甜 路冬煦 蔡艺灵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 目的分析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CWS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共12例患者,男性8例(66.67%),中位年龄为60岁。高脂血症9例(75.0%),高血压8例(66.67%),糖尿病4例(33.33%),肿瘤病史3例(25.0%)。纯运动性卒中4例(33.33%),运动伴有构音障碍者4例(33.33%),运动及感觉性障碍3例(25.00%),纯感觉障碍1例(8.33%)。影像学示豆纹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6例(50%)。所有患者给予口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3例症状复发患者又给予静脉溶栓和静脉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症状发作,10例mRS评分为0分,2例mRS评分分别为4分及3分。结论CWS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发作刻板,常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在本组病例中发现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有效,静脉溶栓效果不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囊预警综合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不同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佳芮 张雯倩 杜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1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BSCO、Ovid等外文期刊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糖尿病人群管理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对文献进...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BSCO、Ovid等外文期刊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糖尿病人群管理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520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药学干预、综合干预及护理干预3种干预方式均可提高治疗依从性[RR=1.22,95%CI(1.12,1.33),P<0.01],有效降低空腹血糖[MD=-1.37 mmol·L^(-1),95%CI(-1.65,-1.10),P<0.01]、餐后2小时血糖[MD=-1.80 mmol·L^(-1),95%CI(-2.26,-1.34),P<0.01]以及糖化血红蛋白[MD=-1.25%,95%CI(-1.56,-0.93),P<0.01]。其中,药学干预方式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率最高[RR=1.27,95%CI(1.19,1.35),P<0.01],对空腹血糖[MD=-1.56 mmol·L^(-1),95%CI(-2.20,-0.93),P<0.01]及餐后2 h血糖[MD=-2.13 mmol·L^(-1),95%CI(-3.28,-0.98),P=0.0003]的改善也优于其他两种干预方式。结论:药学干预、综合干预及护理干预3种干预方式均能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保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稳定。其中药学干预方式见效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血糖长期的控制奠定了较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依从性 Morisky评分 糖基化血红蛋白A1c 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