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动态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鲁晓岚 刘清珍 +2 位作者 刘正稳 耿雁 张成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493-494,共2页
动态检测了34例1993年6月~1994年5月在我校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gM、IgG抗-HEV变化。15例患者IgM和IgG同时阳性。16例平均随访观察303d(6个月~15个月)。结果:IgM、IgG抗-HEV阳性最早出现在黄症后第3天;... 动态检测了34例1993年6月~1994年5月在我校附属医院住院确诊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gM、IgG抗-HEV变化。15例患者IgM和IgG同时阳性。16例平均随访观察303d(6个月~15个月)。结果:IgM、IgG抗-HEV阳性最早出现在黄症后第3天;黄疸后10d阳性率分别达86.7%和100%。两抗体在病初1周时滴度最高,以后缓慢下降,IgM下降较快,病程2月时所检患者均降至不能检出水平;IgG抗体除1例外均在1年左右阴转。ALT在抗体出现后很快下降,6周降至近正常水平。IgM抗-HEV检出率仅44.1%,故不宜仅以此作为急性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应结合IgGJ立体动态变化,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血清 抗体 IGM IGG
下载PDF
18株白念珠菌26种碳源同化反应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振宇 谭升顺 +2 位作者 李牧 陈廷梅 陈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利用自动微生物诊断鉴别系统对相同碳源量、相同接种量、相同终值判别标准下 ,18株白念珠菌的 2 6项碳源在 14h、2 4 h和 4 8h的同化反应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6种 ( 61.6% )碳源同化反应至少在 14h便可以产生稳定的结果 ,2种 (... 利用自动微生物诊断鉴别系统对相同碳源量、相同接种量、相同终值判别标准下 ,18株白念珠菌的 2 6项碳源在 14h、2 4 h和 4 8h的同化反应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6种 ( 61.6% )碳源同化反应至少在 14h便可以产生稳定的结果 ,2种 ( 7.7% )产生基本稳定的结果 ;而只有 3种 ( 11.5% )结果存在菌株间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分型 同化反应 碳源同化试验
下载PDF
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分泌的表皮生长因子对培养人类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陈佳 谭升顺 +1 位作者 彭振辉 陈廷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6-327,346,共3页
目的 了解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培养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浅部真菌和白念珠菌培养滤液与原代培养人类角质形成细胞孵育 ,比较表皮因子值及其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 红色毛癣菌分泌EFG最高 6 1 .1 μg... 目的 了解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培养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方法 取浅部真菌和白念珠菌培养滤液与原代培养人类角质形成细胞孵育 ,比较表皮因子值及其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 红色毛癣菌分泌EFG最高 6 1 .1 μg/L(浊度比 4 .5× 1 0 10 ) ,对倍稀释液对培养的原代人类角质形成细胞作用最强 ,角质形成细胞标记指数可达 2 80 0cpm/盘。 结论 本项研究为皮肤浅部真菌病的病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癣菌 白念珠菌 表皮生长因子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创用巧克力液体培养基对淋病奈瑟氏菌进行菌种保存和中药定量抗菌试验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王兰君 陈廷梅 +3 位作者 耿燕 刘莉莉 刘润侠 陈琪 《陕西医学检验》 1995年第3期17-19,共3页
淋菌的抵抗力弱,营养要求高,实验室对其培养的阳性率不高,林别是有关淋菌的菌种保存和定量抗菌试验方面尚缺乏理想的培养基.为此创用巧克力液体培养基进行了淋菌的菌种保存和中药定量抗菌试验方法的研究。前者于CO2孵箱培养后,经... 淋菌的抵抗力弱,营养要求高,实验室对其培养的阳性率不高,林别是有关淋菌的菌种保存和定量抗菌试验方面尚缺乏理想的培养基.为此创用巧克力液体培养基进行了淋菌的菌种保存和中药定量抗菌试验方法的研究。前者于CO2孵箱培养后,经一月左右再传种于巧克力平板进行培养,观察到淋菌的菌落、菌形、排列、染色性和氧化酶试验等特征均未发生改变,后者经反复试验说明其准确性高,重复性好,这对淋菌的菌种保存和淋病治疗的用药筛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氏菌 培养基 菌种保存 抗菌试验 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