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蟹猴疟原虫B株配子体对不同龄斯氏按蚊的感染性
1
作者 韩万柏 宋宗臣 况明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3-4,共2页
试验表明,食蟹猴疟原虫B株配子体,对不同龄斯氏按蚊的感染性存在着差异.随着蚊日龄的增长,感染度下降,尤其在不佳感染时间血餐者,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在疟疾试验研究中,以选择3~8日龄斯氏按蚊作为媒介为佳.
关键词 食蟹猴疟原虫B株 配子体 斯氏按蚊 蚊龄 感染性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运萍 徐佳 +2 位作者 张潍 王建 贺艳丽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6期992-9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术后的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治疗过程当中,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聪 康彦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的60名女性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前的2018年3月至6月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2018年7月至9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的60名女性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前的2018年3月至6月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2018年7月至9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基础护理、文书书写、病房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和护理实践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愉悦感、自我价值体现、能力成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与“雁阵效应”联合应用可提升护理人员个人技能,促进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 雁阵效应 护理质量
下载PDF
FMEA模式对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维娜 徐海宾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3期179-180,195,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对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孕期宫颈机能不全行择期宫颈环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FMEA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32,传统护...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FMEA)对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孕期宫颈机能不全行择期宫颈环扎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FMEA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32,传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及出院时ADHS、WEMWB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时,两组ADHS、WEMWB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MEA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围术期患者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希望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模式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房雅君 姚艳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间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快...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间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自主咳嗽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护理中可行性较高,可改善其预后效果及疼痛程度,亦可缩短拔管及引流时间,值得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 肺切除术 围术期加速康复 引流时间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MRI、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邵旭辉 张军胜 +1 位作者 张华文 张崴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87-89,共3页
目的旨在比较动态增强MRI以及乳腺钼靶在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钼靶检查。观察患者两种检查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比较两种检查诊... 目的旨在比较动态增强MRI以及乳腺钼靶在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钼靶检查。观察患者两种检查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正确率。结果88例患者中,乳腺钼靶检查确诊78.40%(69/88),MRI为92.04%(81/88)。明显优于乳腺钼靶检查(P<0.05)。乳腺钼靶检查良、恶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0%、63.15%,动态增强MRI分别为92.00%、92.10%,(P<0.05)。良性病变肿块数边界清晰,以圆形为主,4例患者出现“大导管征”;恶性病变肿块为边界不清分叶状,6例患者有“毛刺征”,2例透亮环,可有恶性钙化及“大导管征”出现,1例淋巴癌栓。良性病变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多为Ⅲ型,恶性病变为Ⅰ型或Ⅱ型。结论动态增强MRI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正确率优于钼靶,钼靶在对细微病灶检测上有一定优势,钼靶可作为辅助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MRI 钼靶 致密型乳腺病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预防性优质护理对淋巴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被引量:6
7
作者 任芳芳 孙小青 王黎红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2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优质护理干预对淋巴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预防性优质护理的应用,对... 目的探讨预防性优质护理干预对淋巴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治疗的淋巴瘤患者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预防性优质护理的应用,对照组则只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下肢DVT概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淋巴瘤术后患者下肢DVT,提高患者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优质护理 淋巴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倪仁杰 仲莉梅 +3 位作者 张君 吕金鹏 王宁波 卞卡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35-340,346,共7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AR)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06例AR患者,收集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合并疾病、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时间及发病季节性等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AR患者抑郁状...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AR)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06例AR患者,收集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合并疾病、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时间及发病季节性等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AR患者抑郁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AR患者焦虑状况;对AR患者抑郁、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R患者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1.3%和2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抑郁AR患者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状况、症状发作时间及童年逆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焦虑AR患者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是AR患者抑郁、焦虑的保护因素,月收入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症状发作时间和父母离婚状况是AR患者抑郁的危险影响,婚姻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症状发作时间、父母离婚状况及教育程度是AR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月收入状况及婚姻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抑郁 焦虑 童年逆境 教育程度
下载PDF
正常分娩产妇产褥期管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的干预效果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芳 薛红艳 +2 位作者 昝云婷 陈怡 张俊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9期157-158,共2页
目的研究在正常分娩产妇产褥期管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研究在正常分娩产妇产褥期管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及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手段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褥期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护理手段掌握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母婴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规范其新生儿护理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管理 母婴床旁护理 母婴并发症
下载PDF
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延琴 刘慧玲 牛志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 目的 探讨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心理干预、疼痛的评估、皮瓣血运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等。结果皮瓣外观及质地恢复好,手指功能满意等。结论该皮瓣创伤小、血供可靠、手术简单,供区的功能损害较小,且围手术期严密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患者皮瓣成活的关键,而有效预防血管危象则能为皮瓣生机的维持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指固有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指端皮肤 缺损
下载PDF
MSCT与三维DSA重建成像在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东 唐兴 +1 位作者 何承勇 蒋世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38-40,4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瘤大小、部位、瘤颈等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以3D-DSA重建成像结果为标准评估MSCT诊断价值。结果71例疑诊患者中经3D-DSA及MSCT重建成像均确诊颈内动脉瘤64例,经3D-DSA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7例(57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7例(16枚),共73枚,其中单泡型51枚,双泡及多泡型22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34.14%。MSCT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8例(58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6例(13枚),共71枚,其中单泡型57枚,双泡及多泡型14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19.72%,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与3D-DAS重建成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D-DSA重建成像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成像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8.43%、特异度85.71%,准确率97.18%,阳性预测值98.43%,阴性预测值85.71%,Kappa值为0.857,具有较强一致性(P<0.05)。结论MSCT重建成像可较为准确地对颈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分型,患者术前采用MSCT重建成像进行评估能够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全面、直观、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三维DSA重建成像 颈内动脉瘤 构型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思佳 张慜 +4 位作者 任凯夕 丁家琦 孙唐娜 郭俊 李柱一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MG患者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史...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MG患者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史、肌电图检查及MG相关自身抗体等资料。给予患者小剂量RTX治疗(100 mg/周,连续3周,每半年再次输注100 mg)治疗。采用美国MG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分型、MG量化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QMG)、美国MG协会干预后分型量表(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 postintervention status,MGFA PIS)、MG临床状态及治疗强度评分量表(myasthenia gravis status and treatment intensity,MGST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药物剂量变化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7.0岁,中位病程为4.5年,随访时间为18~55个月。治疗前患者QMG评分中位数为15分,治疗3个月内均降为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达到MGFA PIS量表最小临床状态且维持症状持续缓解,无需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另1例患者达到临床症状缓解及免疫抑制剂减量,仅口服小剂量激素即能维持最小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RTX治疗难治性MG安全性好,可使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使患者长期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 重症肌无力 利妥昔单抗 疗效 随访
下载PDF
医学研究中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喆 谭志军 +1 位作者 张杨 陈长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57-1160,共4页
正确识别资料类型是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前提。医学研究数据类型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三类。计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一般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红蛋白、胆红素和白蛋白等... 正确识别资料类型是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前提。医学研究数据类型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三类。计量资料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一般带有度量衡单位,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红蛋白、胆红素和白蛋白等。本文主要讨论医学研究中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选择.通过列举和剖析典型错用案例,强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统计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资料 均数比较 统计分析方法
原文传递
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诊治进展
14
作者 杨帆 赵景玮 +4 位作者 任星光 朱凯龙 衡伟 钱济先 周程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91-195,共5页
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样,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当患者出现症状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症状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手术治疗方面不断... 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致病原因多样,包括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椎小关节增生等。当患者出现症状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症状性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式。近年来,手术治疗方面不断涌现新术式及新技术。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黄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骨化 流行病学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女性术后多模式镇痛的应用及安全性
15
作者 王宏亮 姜锐 +1 位作者 张进 王学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91-1194,1212,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8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48 h自控镇痛中使用Dex药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0.5μg/kg,n=34)、中剂量组(1.0μg/kg,n=36)和高...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在剖宫产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08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48 h自控镇痛中使用Dex药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0.5μg/kg,n=34)、中剂量组(1.0μg/kg,n=36)和高剂量组(1.5μg/kg,n=36)。比较各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补救镇痛情况、睡眠质量、疼痛应激指标与安全性。结果:术后2~48 h,各组VAS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组镇静评分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术后6~24 h,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各组镇静评分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各组自控静脉镇痛(PCIA)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术后48 h,各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人血清P物质(SP)、神经肽Y(NPY)和β-内啡肽水平均低于术后24 h,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结论:1.5μg/kg剂量Dex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剖宫产术后PCIA镇痛与镇静效果更佳,可减少补救镇痛与疼痛应激反应,改善睡眠,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右美托咪定 剂量 镇痛
下载PDF
火针结合消疕汤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16
作者 王娟 王娜 +1 位作者 刘晓娟 王芳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消疕汤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消疕汤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火针结合消疕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两组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干扰素γ(IFN-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功能IL-1、IL-6、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结合消疕汤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具有较高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对其治疗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消疕汤 血热型 寻常型银屑病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肋骨骨折,正确护理很重要
17
作者 张娜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9期143-144,共2页
肋骨作为保护胸腔内重要器官的关键屏障,其损伤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疼痛,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掌握肋骨骨折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呼吸功能 减轻疼痛 预防并发症 促进伤口愈合 护理 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思佳 张慜 +1 位作者 李柱一 闫荣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MG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胸腺切除等。但传统治疗后,仍...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MG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胸腺切除等。但传统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难以控制或反复复发,甚至出现肌无力危象,危及生命,这部分患者被称为难治性MG。近年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因其不良反应小,且在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逐渐被认可,成为治疗MG,尤其是难治性MG的新选择。随着对RTX治疗MG的深入研究,其有望成为治疗MG的一线用药。本文主要从RTX治疗MG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长期随访及安全性进行综述,希望促进RTX在MG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铂类药物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艳丽 张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铂类药物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取对数期细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和顺铂以1:200的浓度给药,对照组采用未添加任何药物的...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铂类药物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取对数期细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和顺铂以1:200的浓度给药,对照组采用未添加任何药物的无血清培养液。对两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二甲双胍在2.5~15.0mmol/L,顺铂在12.5~70.0μmol/L浓度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顺铂在20μumol/L联合二甲双胍5mmol/L时的协同效应明显。结论人子宫内膜癌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顺铂治疗时,可对肿瘤细胞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铂类药物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影响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奥马哈系统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王微娜 庞花妮 +3 位作者 罗丹 王汝涛 刘杜荣 李慧慧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 分析奥马哈系统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抑郁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AMI合并抑郁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目的 分析奥马哈系统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抑郁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AMI合并抑郁患者10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马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心理功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焦虑(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评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估]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后BI评分分别为(78.05±4.12)分、(60.03±3.76)分,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t=23.072,P=0.000)。两组患者护理后GQOLI-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心理护理用于AMI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抑郁 心理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