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几点思考
1
作者 杨兴才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第01X期187-188,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一些党组织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文件层层转发,内容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形式主义突出,联系实际解决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于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一些党组织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文件层层转发,内容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形式主义突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尚少,学习与应用相分离。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织建设 学习成效 实际解决问题 党支部书记 领导干部 基层党委 民主生活会 学习型领导 创先 分类指导
下载PDF
低效油气效益开发之探索
2
作者 郭晓川 牟建 刘建华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第8期116-117,共2页
一、管理背景 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成立于2009年8月,主要从事分公司所属区块内须家河组及以上层系非(低)含硫油气藏的开发工作。按照分公司的定位,事业部坚定不移走"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低成本发展"的道路,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 一、管理背景 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成立于2009年8月,主要从事分公司所属区块内须家河组及以上层系非(低)含硫油气藏的开发工作。按照分公司的定位,事业部坚定不移走"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低成本发展"的道路,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发 低效 市场化运作机制 项目化管理 效益 2009年 低成本发展 事业部
原文传递
相国寺地下储气库低压裂缝性地层钻井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谭茂波 何世明 +2 位作者 范兴亮 刘德平 段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相国寺储气库是川渝地区第1座地下储气库,由枯竭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因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地表已出露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加之二叠系和石炭系气藏已枯竭,压力系数极低,纵向上压力系统极为复杂,钻井过程中十分突... 相国寺储气库是川渝地区第1座地下储气库,由枯竭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因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地表已出露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加之二叠系和石炭系气藏已枯竭,压力系数极低,纵向上压力系统极为复杂,钻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井漏。为此,针对相国寺储气库试验井纵向上地层裂缝发育、低压的井漏难点,结合国内外防漏堵漏工艺技术,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措施:①采用优化井身结构分隔不同的低压层段,以保证不同的防漏治漏措施的效果;②应用气体钻井技术快速钻过上部低压裂缝发育段;③在长兴组—茅口组钻井液井段采用HHH堵漏、雷特纤维承压堵漏来确保油层套管固井施工作业对地层承压能力的要求。实践表明,采用这些防漏堵漏技术措施不仅解决了相国寺地下储气库试验井的钻井井漏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机械钻速和缩短了钻井周期,将为后续储气井防漏堵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相国寺地下储气库 防漏堵漏 气体钻井 HHH堵漏剂 雷特纤维堵漏剂 承压堵漏
下载PDF
多裂缝压裂工艺研究及现场实践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育荣 何骁 +1 位作者 向斌 杜林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0,共3页
受储层地应力状态控制,双翼对称水力裂缝控制泄流面积有限,压裂油气井表现为初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多裂缝压裂是以增加主裂缝数目,并严格控制其裂缝形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压裂工艺,通过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控制主裂缝的条数和延... 受储层地应力状态控制,双翼对称水力裂缝控制泄流面积有限,压裂油气井表现为初期产量高,产量递减快。多裂缝压裂是以增加主裂缝数目,并严格控制其裂缝形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压裂工艺,通过合理的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控制主裂缝的条数和延伸方向,多方位沟通油气储集体,大幅度增加油气泄流面积,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在研究多裂缝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归纳出多裂缝的测试压裂特征和G函数特征。现场应用表明,多裂缝压裂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油气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裂缝 压裂机理 G函数 净压力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固井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旭光 彭晓刚 +1 位作者 段玲 赵若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2期61-63,0+3+12,共3页
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较多,油气井井深普遍超过5000 m,甚至达到7000 m。同一裸眼段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数,井筒上下温差大,井底循环温度波动极其敏感,固井时环空易窜流且存在盐膏层,这些因素给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固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固... 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较多,油气井井深普遍超过5000 m,甚至达到7000 m。同一裸眼段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数,井筒上下温差大,井底循环温度波动极其敏感,固井时环空易窜流且存在盐膏层,这些因素给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固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固井质量无法保证。结合塔里木油田塔北地区地质特点和井眼条件,分析了塔北地区深井超深井固井施工难点,针对各自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以轮南11-4井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地区 固井质量 施工难点 解决措施
下载PDF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优化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杜林麟 春兰 +2 位作者 王玉艳 刘丽雯 向斌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1期130-132,共3页
含气页岩由间隙气和吸附气组成,水力压裂是提高这类储层有效动用的唯一手段。本文在分析研究页岩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适合于页岩的水力压裂模型和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和层理发育,储层流体主要是在层理及天然... 含气页岩由间隙气和吸附气组成,水力压裂是提高这类储层有效动用的唯一手段。本文在分析研究页岩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对适合于页岩的水力压裂模型和工艺参数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和层理发育,储层流体主要是在层理及天然裂缝系统中进行,针对砂泥岩地层的水力压裂数值模型(包括全三维模型)不适用于页岩储层水力压裂分析。DFN离散裂缝压裂模型是基于连续均匀介质和多孔不连续非均匀介质力学理论的3D压裂数值模型,可用于模拟页岩和煤岩水力压裂中多裂缝、非对称缝和不连续缝,也可用于天然裂缝和断层发育地层中的不连续缝的模拟。在压裂工艺方面,对射孔方式、压裂液、支撑剂等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也可用于裂缝性砂岩储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缝网压裂 同步压裂
下载PDF
酸蚀蚓孔发育模型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楷 刘平礼 +2 位作者 谭晓华 刘雨舟 赵立强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酸蚀蚓孔的生长情况。所以,运用数学模型对蚓孔生长进行模拟尤为重要。综述了毛细管模型、网格模型、无量纲模型与双尺度连续性模型等4种蚓孔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 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酸蚀蚓孔的生长情况。所以,运用数学模型对蚓孔生长进行模拟尤为重要。综述了毛细管模型、网格模型、无量纲模型与双尺度连续性模型等4种蚓孔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毛细管模型运算简便,能模拟蚓孔生长过程中长度与半径的变化情况,但缺乏对最佳注入速率、面溶蚀、均一溶蚀等形态的认识;网格模型能较好地研究溶蚀情况,但由于大量繁琐的计算使其应用效率较低;无量纲模型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溶蚀形态以及孔隙突破体积,但该模型不能独立运用,需要结合其他模型使用;双尺度连续模型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弥补了上述各类模型的不足。但是,目前缺乏对蚓孔密度的计算,仅局限于实验条件下的岩芯模拟。建议蚓孔模型应向现场发展,将分形理论与蚓孔模型结合,用分维表示蚓孔模型中的参数,简化模型运算的复杂程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场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酸化 酸蚀蚓孔 蚓孔生长模型
下载PDF
川科1井欠平衡钻井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乔国发 曾鹏珲 +2 位作者 春兰 罗存 夏家祥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川西地区地下情况复杂、岩性多变、多套压力系统共存,地层压力系数最高达2.15,最低为1.60~1.70。在该地区钻进时为了防止发生严重漏失等复杂情况,通常先下一层套管封住高压层,再钻低压层,其结果是钻井结束时套管被磨穿。为解决这一问题... 川西地区地下情况复杂、岩性多变、多套压力系统共存,地层压力系数最高达2.15,最低为1.60~1.70。在该地区钻进时为了防止发生严重漏失等复杂情况,通常先下一层套管封住高压层,再钻低压层,其结果是钻井结束时套管被磨穿。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加快钻速,节约成本,积累压力体系复杂区域的钻井经验,在川科1井钻进过程中采用了常规钻井与液体欠平衡钻井相结合的技术方式,获得成功且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科1井 欠平衡钻井 井喷 井漏
下载PDF
ACS800四象限传动系统在下行皮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坚德毅 魏莱 +1 位作者 杨凯华 王丽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2年第5期29-32,共4页
详细介绍了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在下行皮带运输机中的应用。分析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双机软驱动的变频传动系统运行特点、负载在主/从传动单元之间均匀分配的DROOP RATE控制方法、远距离电气控制方式、制动方式等。
关键词 双电机软驱动 负载分配 能量回馈 光纤传输 节能
下载PDF
低效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区块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探析
10
作者 姚莉 蒋雪梅 +2 位作者 段玲 刘建华 魏莱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3期67-69,80,共3页
针对川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低效油气区块的气井投产后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较快、稳产能力较差的情况,为提高钻井成功率及单井产量来实现效益开发,利用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低效区块综合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详细介绍了效益评价... 针对川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低效油气区块的气井投产后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较快、稳产能力较差的情况,为提高钻井成功率及单井产量来实现效益开发,利用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低效区块综合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详细介绍了效益评价方法和6项效益指标及亿方产能投资效果指标,分析了气藏低效区块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效果,并提出降本增效的对策,包括:采用适应气藏储层特征的高产布井模式,强化井位论证;优化钻试方案设计,控制钻井投资成本;加大生产运行力度,高效组织生产建设;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和攻关,突出科技支撑作用;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致密气藏 投资效益 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浅谈HAZOP方法在天然气集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海波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9期248 245-,共2页
本文主要对HAZOP分析方法的现状、分析步骤及天然气集输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延长项目生命周期。
关键词 HAZOP分析方法 天然气集输工程 设计
下载PDF
穿越隧道管道极限井深设计探索
12
作者 蔡从德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3期105-106,共2页
中缅原油管道国内段干线全长约1631公里,管径穿越隧道60余次。输油管道穿越隧道时,需重点考虑其应力安全性,确定隧道的极限井深。基于应力的极限设计原理,对不同井深的穿越隧道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并根据ASME B31.4标准对管道应力进行校核... 中缅原油管道国内段干线全长约1631公里,管径穿越隧道60余次。输油管道穿越隧道时,需重点考虑其应力安全性,确定隧道的极限井深。基于应力的极限设计原理,对不同井深的穿越隧道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并根据ASME B31.4标准对管道应力进行校核,通过线性拟合得出极限井深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为类似的隧道穿越输油管道埋设井深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穿越 输油管道 应力分析 极限井深
下载PDF
低效油气开发精细投资成本管理之探索
13
作者 郭晓川 杨春 +1 位作者 牟建 刘建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年第S1期15-18,共4页
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于低效油气开发业务应对内外部挑战、提升创新能力与执行力、保障安全生产以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强化项目管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等方面加强精细投资成本管理,取... 加强精细化管理,对于低效油气开发业务应对内外部挑战、提升创新能力与执行力、保障安全生产以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强化项目管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等方面加强精细投资成本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投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实现了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油气开发 投资成本 项目管理
下载PDF
地面微地震监测SET震源定位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维波 周瑶琪 春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0,55,共7页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Semblance参数计算的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T)成像的特点,包括SET定位准确性与站点个数、信号信噪比、站点分布结构的关系等。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二十余口井水力压裂的监测经验,给出地面微地震监测站点个数选...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Semblance参数计算的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T)成像的特点,包括SET定位准确性与站点个数、信号信噪比、站点分布结构的关系等。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二十余口井水力压裂的监测经验,给出地面微地震监测站点个数选择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只要监测站点个数足够多,就能满足可识别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阈值的要求,利用地面微地震监测实现压裂裂缝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微地震监测 Semblance 地震发射层析成像 信噪比阈值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元恒 何世明 +2 位作者 胡彪 青炳 李成全 《价值工程》 2013年第5期27-29,共3页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及时发现,将为排除溢流、重建压力平衡赢得宝贵时间,大大降低二次井控的难度。目前国内外监测溢流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井口导管液面监测技术、钻井液流量计监测技术、改进流量监测技术、随钻环空压力测量监测技术、立... 钻井过程中溢流的及时发现,将为排除溢流、重建压力平衡赢得宝贵时间,大大降低二次井控的难度。目前国内外监测溢流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井口导管液面监测技术、钻井液流量计监测技术、改进流量监测技术、随钻环空压力测量监测技术、立压套压监测技术以及声波监测技术。本文在对比分析上述各种溢流监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钻井方式溢流的特点,推荐了相应的早期溢流监测方法;并针对目前国内早期溢流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早期溢流监测方法的选择和早期溢流监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溢流监测 井控 监测技术
下载PDF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海锋 倪根生 邓小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天然气藏为较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圈闭闭合高度低、储层致密、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分析了须家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和圈闭条件,认为其成藏条件优越;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和Easy%Ro化学动力学模拟技术重建... 龙女寺构造须家河组天然气藏为较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圈闭闭合高度低、储层致密、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分析了须家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和圈闭条件,认为其成藏条件优越;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和Easy%Ro化学动力学模拟技术重建了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史,结合构造演化再现了须家河组气藏的充注过程,将其分为3个成藏阶段,中侏罗世末期的油气初次充注期,白垩纪末的大规模充注期和喜马拉雅期的气藏改造和重新定位阶段。指出了须家河组岩性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物质基础,古今构造均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储集物性和圈闭闭合高度控制了气水的分布,局部裂缝发育带则是成藏及高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女寺构造 须家河组 成藏主控因素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三重介质油藏负表皮系数水平井瞬态压力的有效算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海涛 李成全 +2 位作者 张烈辉 郭晶晶 王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特征,建立考虑多重窜流的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对模型求解,绘制典型曲线。通过对水平井与直井在不稳定渗流早期流线特征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不同表皮系数定义的正确区分,确... 为了更好地描述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特征,建立考虑多重窜流的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对模型求解,绘制典型曲线。通过对水平井与直井在不稳定渗流早期流线特征的相似性分析,以及对不同表皮系数定义的正确区分,确定各表皮系数间的关系,进而引入水平井有效井径的概念。结果表明:多尺度孔隙碳酸盐岩油藏水平井开采下的渗流过程可能出现9个流动阶段;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计算结果可靠,彻底解决了负表皮系数水平井瞬态压力计算的难题,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介质油藏 水平井 瞬时压力分析 负表皮系数
下载PDF
低效油气田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忠强 王建 +2 位作者 刘竟成 郭晓川 刘倩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共2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低效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低效油气田开发精细化管理,其内涵包括"精"、"细"和"化"三层意思。在低效油气田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低效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低效油气田开发精细化管理,其内涵包括"精"、"细"和"化"三层意思。在低效油气田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原则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效油气田开发精细化管理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项改革、四项保障和五个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低效油气田 管理方法 管理模式
下载PDF
非均匀椭圆载荷下套管抗外挤能力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雄 何世明 +1 位作者 郭元恒 段玲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前大多数油井套管的损坏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均匀载荷引起的,外载荷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大大降低了套管的承载能力,为此,揭示这些因素对套管抗挤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非均匀椭圆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受力特点,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建... 目前大多数油井套管的损坏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均匀载荷引起的,外载荷的非均匀性等因素大大降低了套管的承载能力,为此,揭示这些因素对套管抗挤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非均匀椭圆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受力特点,利用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理想套管的环向应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套管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套管承载的危险点为圆周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成90°夹角的内壁上,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并以危险点应力状态为依据,得到了套管在不同的非均匀载荷下的等效外挤压力计算的新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椭圆载荷中的非均匀部分对套管等效外挤压力影响极大;外载荷非均匀度越大,径厚比越大,套管承受外挤载荷能力越差,越容易发生挤毁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载荷 环向应力 危险点 等效外挤压力 抗外挤能力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分支水平井试井模型及井底压力动态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晶晶 王海涛 +3 位作者 张烈辉 刘启国 冯焱昀 李成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综合运用渗流力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数学基础理论,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建立裂缝性气藏分支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求得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结合计算机编程,绘制出裂缝性气藏鱼骨型分支水平井的典型曲线。结果... 综合运用渗流力学、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数学基础理论,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建立裂缝性气藏分支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模型,并求得模型的Laplace空间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结合计算机编程,绘制出裂缝性气藏鱼骨型分支水平井的典型曲线。结果表明:裂缝性气藏鱼骨型分支水平井不稳定渗流过程可能出现早期纯井储段、井储后过渡段、裂缝系统第一径向流段、裂缝系统线性流阶段、裂缝系统第二拟径向流段、分支干扰过渡段、裂缝系统第三拟径向流阶段、窜流段和总系统拟径向流段9个流动阶段;水平井分支长度越短或分支间距越长,第二拟径向流段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分支水平井 试井模型 压力动态 典型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