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和MRI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迷迷 肖连祥 +6 位作者 渐楠 赵慧 魏新红 石岩 李冠 张帅 林祥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2-67,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的方法,征集US怀疑胎儿颌面部畸形或US无法清晰显示正常颌面部结构的孕妇。超声和磁共振医师在互不了解孕妇所有资料的前提下分别对US声像图... 目的比较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的方法,征集US怀疑胎儿颌面部畸形或US无法清晰显示正常颌面部结构的孕妇。超声和磁共振医师在互不了解孕妇所有资料的前提下分别对US声像图及MR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将产前US及MRI诊断与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并把诊断信心分为4个等级。结果唇腭裂畸形共47例,单纯唇裂23例,单侧唇裂并牙槽突裂1例,唇腭裂19例,单纯腭裂4例。(1)对于唇裂的诊断US和MRI的诊断效能一致,诊断正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2)对于腭裂的诊断,MRI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US,分别为93.6%、48.9%。(3)对于唇腭裂的诊断,MRI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US,MRI和U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7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确诊或排除腭裂方面M RI的诊断信心高于US,M RI的确定性诊断占91.5%,US的确定性诊断占44.7%。结论 M RI较US诊断胎儿唇腭裂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作为US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当US对是否合并腭裂存疑时有必要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磁共振 胎儿 唇腭裂
原文传递
能谱CT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观察及CT指标分析
2
作者 刘群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15-17,21,共4页
目的:探析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CT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接收的卵巢肿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组织病理检查、能谱CT检查,并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 目的:探析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CT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接收的卵巢肿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组织病理检查、能谱CT检查,并以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85例卵巢肿瘤检出恶性肿瘤27例;良性病变患者58例;能谱CT在鉴别诊断卵巢癌患者良恶性准确率为91.76%,特异度为88.89%,特异度为93.10%,Kappa一致性分析能谱CT在鉴别诊断卵巢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2);卵巢癌恶性患者能谱曲线斜率(K)、基物质碘(水)浓度值(IC)及标准碘浓度(NIC)值均低于良性患者(P<0.05)。结论:能谱CT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良好,临床可基于CT指标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能谱CT 组织病理检查 CT指标
下载PDF
MRI联合糖类抗原125及人附睾蛋白4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
3
作者 赵学焕 刘秋美 +3 位作者 丁洁 王真真 刘建立 刘英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7例EO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35例Ⅰ型及52例Ⅱ型EOC分别归入Ⅰ型组及Ⅱ型组;比较组间常规MRI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 目的观察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鉴别诊断Ⅰ型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7例EO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35例Ⅰ型及52例Ⅱ型EOC分别归入Ⅰ型组及Ⅱ型组;比较组间常规MRI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CA125及HE4,分析其单一及联合鉴别诊断Ⅰ、Ⅱ型EOC的效能。结果组间常规MRI表现,包括病灶成分、附壁结节、腹膜扩散、淋巴结转移,ADC值,以及患者CA125和HE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常规MRI表现、ADC值,以及患者CA125及HE4鉴别Ⅰ、Ⅱ型E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4、0.730、0.670及0.708;四者联合的AUC为0.865,高于任意单一项(Z=3.008、2.138、3.005、2.746,P均<0.05)。结论MRI联合CA125及HE4有助于鉴别诊断Ⅰ、Ⅱ型E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生物标志物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夏荫 于平年 +3 位作者 叶慧义 马林 郭行高 蔡守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 FNH 的 MRI 平扫、多时相动态增强表现和诊断。结果 13例为单发病灶,1例8个病灶,1例10个病灶。T_1WI 上26个病灶...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 FNH 的 MRI 平扫、多时相动态增强表现和诊断。结果 13例为单发病灶,1例8个病灶,1例10个病灶。T_1WI 上26个病灶为稍低或等信号、5个病灶为稍高信号,T_2WI 上28个病灶呈稍高信号、1个病灶等信号、2个病灶稍低信号;29个病灶在注射Gd-DTPA 后动脉期明显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增强的程度下降;2个病灶无增强。14个病灶检出瘢痕,T_1WI 呈低信号、T_2WI 高信号,动脉期无增强、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增强。2例少血供和2例多发病灶在应用超顺磁氧化铁之后 T_2WI 的信号明显降低。14例准确诊断为 FNH,1例诊断为良性病变。结论 MRI 能显示 FNH 的特征性改变并在术前正确诊断多数 F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结节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胶样囊肿的MRI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田路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方法:收集M R I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胶样囊肿6例,分析其M R I表现。结果:6例均位于第三脑室前部,T 1W I肿瘤呈高信号或等信号,T 2W 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胶样囊肿的M R ... 目的:探讨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方法:收集M R I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的胶样囊肿6例,分析其M R I表现。结果:6例均位于第三脑室前部,T 1W I肿瘤呈高信号或等信号,T 2W 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增强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胶样囊肿的M R 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应与第三脑室前部的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路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6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MSCT检查中存在磨玻璃小结节的患者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50例与恶性组42例。92例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MSCT检查中存在磨玻璃小结节的患者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50例与恶性组42例。92例研究对象均采用MSCT进行多平面重建检查,对比两组磨玻璃小病灶影像学与形态学情况。结果恶性组空泡征0.00%、毛刺征4.00%、分叶征0.00%、边界清晰16.00%与胸膜凹陷征16.00%高于对照组14.29%、66.67%、42.86%、59.52%与83.33%(χ^2=5.478,40.791,26.640,18.797,41.572,P<0.05)。恶性组斑片状10.00%、多结节融合状0.00%、不规则形10.00%高于对照组59.52%、33.33%、71.43%(χ^2=25.475,19.658,36.543,P<0.05),圆或者椭圆64.00%低于对照组95.24%(χ^2=28.440,P<0.01)。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能够有效提示出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影像与形态,在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多平面重建 肺部 磨玻璃小结节 定性诊断
下载PDF
256层CTA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下肢分析动脉斑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林 田路 +2 位作者 刘秋美 郭建 张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5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25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56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256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56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采用双侧下肢动脉18节段分段法,对2组患者间动脉硬化斑块种类、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病变范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将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共1 008节段,CT检出动脉粥样硬化672处(66.67%),高血压组共1 260节段,CT检出451处(35.79%),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管斑块均以混合斑块为主,糖尿病组斑块主要分布于腘动脉以下中小动脉且受累范围较弥漫,高血压组多分布于腘动脉以上大动脉,糖尿病组管腔轻度以上狭窄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256层CTA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于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组斑块血管受累范围较弥漫、血管狭窄较严重,是导致下肢动脉栓塞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高血压 MSCT
下载PDF
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秋美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的60例经收治已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X线组(对照组),CT组(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 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的60例经收治已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X线组(对照组),CT组(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分别进行CT检查或X线平片检查,并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术后病理学分析。结果 CT组肠梗阻患者为28例,符合率为93.33%;X组肠梗阻患者为21例,诊断符合率为70.00%。CT组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9,P<0.05)。CT组的患者病因检出率明显100.00%要高于X线平片组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1,P<0.05)。实验组能够清晰的判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直接征象,两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χ~2=45.001 7,P<0.05),实验组数据的间接征象比较检出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89 2、7.424 2,P<0.05)。结论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疾病诊断中,CT诊断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梗阻情况,CT诊断的直接征象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更有利于后续对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结肠癌 肠梗阻 诊断价值 意义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成像检查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上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建 杨庆芬 付林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宝石CT能谱成像检测方法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该医院诊断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予以项目指标分析,参考手术病理检测结果,将其中30例甲状腺... 目的探究宝石CT能谱成像检测方法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该医院诊断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予以项目指标分析,参考手术病理检测结果,将其中30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归入试验组调查资料内容,将另外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归入参照组调查资料内容,各个组别都予以宝石CT能谱成像检测,统计试验组与参照组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检测值及能谱曲线斜率计算绝对值,统计两组病灶动脉标准化碘含量(NICA)、正常甲状腺标准碘含量(NICT)对比良恶性差异。结果试验组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碘浓度检测值(6.60±1.12)mg/mL、(7.51±1.30)mg/mL、(15.80±2.54)mg/mL相比参照组(10.45±2.20)mg/mL、(14.60±2.56)mg/mL、(27.68±3.70)mg/mL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2、13.525、14.499,P<0.05);试验组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计算绝对值(0.50±0.06)、(2.81±0.30)、(2.20±0.23)相比参照组(0.79±0.10)、(4.40±0.47)、(3.22±0.40)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0、15.619、12.108,P<0.05);试验组正常甲状腺标准碘含量(NICT)相对于参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1,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4,P=0.561>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性结节及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采取宝石CT能谱成像检测方法展示较好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CT能谱成像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恶性结节
下载PDF
颞骨蜂房在搏动性耳鸣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晁岳举 庞婷婷 刘兆会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搏动性耳鸣是常见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搏动性耳鸣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颞骨蜂房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导致临床上缺乏完善的搏动性耳鸣病因诊断方法和令人满意的针对搏动性耳... 搏动性耳鸣是常见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搏动性耳鸣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颞骨蜂房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导致临床上缺乏完善的搏动性耳鸣病因诊断方法和令人满意的针对搏动性耳鸣发生的影响因素而设计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本文将国内外关于颞骨蜂房在搏动性耳鸣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颞骨
原文传递
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敬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5期318-319,共2页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5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清晰显示腺性膀胱炎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膀胱周围组织情况。腺性膀胱炎病变范围比较局限,部分伴有囊变且病灶增强效果不明显。临床确诊必须依靠膀胱镜和病理活检。结论:腺性膀胱炎在CT图像上有某些特征性表现并能与膀胱癌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腺性膀胱炎 膀胱癌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群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8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差异性。方法: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能谱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动脉期、静脉期能谱CT检查参数... 目的:探究能谱CT检查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影像学差异性。方法: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与42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能谱CT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动脉期、静脉期能谱CT检查参数水平。结果: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_(40keV)、CT_(50keV)、CT_(60keV)、CT_(70keV)、CT_(80keV)、λ_(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动脉期CT_(90keV)、CT_(100keV)水平与周围型肺癌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静脉期CT_(40keV)、CT_(50keV)、CT_(60keV)、CT_(70keV)、CT_(80keV)、CT_(90keV)、CT_(100keV)、λ_(7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浓度水平均较周围型肺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应用能谱CT检查时,其在动脉期、静脉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可将其用于上述两种疾病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能谱CT
下载PDF
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庆芬 郭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8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胆囊癌与4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误诊率低;诊断胆囊癌... 目的:探讨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38例胆囊癌与4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误诊率低;诊断胆囊癌的特异度为95.56%,灵敏度为94.74%,准确度为95.18%,影像学常表现为胆囊壁结节样增厚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黏膜线破坏和高位梗阻扩张、边界模糊。结论:CT鉴别诊断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慢性胆囊炎 CT影像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导引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及其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新环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5年第9期29-31,共3页
对58例肺部病变患者行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结果58例患者中2例因一般情况差无法完成操作,56例均成功获取组织,成功率96.6%(56/58);6例患者经涂片细胞学检查,未发现瘤细胞,未能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9.3%(50/56)。2例并发少量气... 对58例肺部病变患者行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术。结果58例患者中2例因一般情况差无法完成操作,56例均成功获取组织,成功率96.6%(56/58);6例患者经涂片细胞学检查,未发现瘤细胞,未能作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9.3%(50/56)。2例并发少量气胸,3例少量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9%(5/56)。提示护理人员与手术操作者的密切配合是肺穿刺成功的关键,熟练的技术、准确的定位与导引技巧是提高肺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病变 穿刺 细胞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护理
下载PDF
原发性肺肉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林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9期12-13,11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PPS)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PS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的肿瘤总体表现为病变密度、边缘不同,强化程度不等,与周边关系各异,7例经皮穿刺活检,5例行手术根治,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原发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PPS)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PS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12例患者的肿瘤总体表现为病变密度、边缘不同,强化程度不等,与周边关系各异,7例经皮穿刺活检,5例行手术根治,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原发肺肉瘤。结论:原发性肺肉瘤(PPS)的患者极为少见,CT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不易确诊,故需要病理进行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肉瘤 X线计算机 双期增强扫描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成像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郭建 杨庆芬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5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初治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诊断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转移组(n=34,42枚淋巴结)和未转移组(n=26,37枚淋巴结)...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初治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诊断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转移组(n=34,42枚淋巴结)和未转移组(n=26,37枚淋巴结)。分析两组宝石CT形态学诊断结果及其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比较两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分析宝石CT能谱成像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转移组短径≥10 mm的淋巴结检出率(78.6%)高于未转移组(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宝石CT形态学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70.3%,准确度为74.7%。转移组λHu比值、碘基值均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取λHu比值=1.02为诊断临界点时,宝石CT能谱成像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86.5%,漏诊率为4.8%,误诊率为13.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95%CI=0.834~0.988)。结论宝石CT能谱成像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可及早发现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CT能谱成像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术前诊断
下载PDF
MRI与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诊断Ⅰ型Budd-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6期416-417,共2页
目的比较MRI和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5例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MRI和肝静脉造影表现,比较这两种方法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和肝内、肝外侧支血管的情况。结果(1)45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 目的比较MRI和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在Budd-chiari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5例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MRI和肝静脉造影表现,比较这两种方法显示肝静脉、下腔静脉和肝内、肝外侧支血管的情况。结果(1)45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MRI显示出35例肝静脉阻塞,肝静脉造影显示36例阻塞;(2)MR显示38例患者有肝内侧支血管,肝外侧支循环形成40例。肝静脉造影分别为26例、28例。结论MR在显示肝静脉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方面与肝静脉造影相当,在判定栓子性质、显示肝内外侧支血管和显示邻近器官病变方面优于肝静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狭窄 MRI 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
下载PDF
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的影像学比较
18
作者 刘建立 刘吉华 +2 位作者 来洪建 田路 石养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1期3-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永存骨骺20例及撕脱骨折30例影像特征。结果 20例永存骨骺中,发生在第五跖骨基底部8例,椎体前缘9例,尺骨茎突3例,均具有游离骨块,其斜边与...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的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方法。方法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永存骨骺20例及撕脱骨折30例影像特征。结果 20例永存骨骺中,发生在第五跖骨基底部8例,椎体前缘9例,尺骨茎突3例,均具有游离骨块,其斜边与骨干缺损面对应,呈平行直线型,轮廓光整,皮质连续,局部软组织无异常改变等特征,撕脱骨折30例,尺骨骨折9例,腰椎10例,第五跖骨骨折11例,骨块多成游离骨块或部分游离,骨折线与骨干多成横行或斜行,骨皮质欠连续,软组织水肿、积液或积血CT、MRI异常改变等。结论综合运用DR、CT、MRI检查来鉴别永存骨骺与撕脱骨折,最大程度减少误诊、漏诊,以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骨骺诊断 撕脱骨折诊断 影像学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肿瘤29例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
19
作者 刘建立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 分析脾脏原发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的平扫及强化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 良性肿瘤23例(脾囊肿9例,血管瘤7例,淋巴管瘤3例,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错构瘤2例... 目的 分析脾脏原发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的平扫及强化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脾脏原发性肿瘤的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 良性肿瘤23例(脾囊肿9例,血管瘤7例,淋巴管瘤3例,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错构瘤2例),临床表现腹部轻微不适或无症状;CT平扫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影,血管瘤、错构瘤可显示斑点状钙化,错构瘤可有钙化或脂肪密度.CT强化,脾囊肿无强化,血管瘤延迟强化,中心填充;淋巴管瘤无强化或间隔轻微强化,肌纤维母细胞瘤或错构瘤强化特点多样.恶性肿瘤6例(淋巴瘤3例,血管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多有腹痛、消瘦等明显临床症状,CT平扫脾脏多肿大,肿块多较大,边界不清,少有钙化,可有转移;CT强化,淋巴瘤强化轻微,血管肉瘤延迟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不均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强化对脾脏原发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原发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发育的MRI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帅 肖连祥 +4 位作者 渐楠 赵慧 田迷迷 李冠 林祥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和椎体体积随孕周生长变化规律。方法利用3.0 T MR扫描仪对55具17~42孕周胎儿尸体标本行全脊柱三维T2WI序列扫描,其中孕妇自发性流产获得标本20具,母体因严重疾病引产获得标本35具,胎儿标本均来源...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和椎体体积随孕周生长变化规律。方法利用3.0 T MR扫描仪对55具17~42孕周胎儿尸体标本行全脊柱三维T2WI序列扫描,其中孕妇自发性流产获得标本20具,母体因严重疾病引产获得标本35具,胎儿标本均来源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中心。标本经CT扫描均未发现脊柱异常。采用OsiriX软件(www.osirix-viewer.com),在重建横断面图像上沿椎体边缘逐层勾画椎体轮廓,获得脊柱颈、胸、腰段脊柱体积,将其除以各段椎体个数,获得椎体单位体积。逐一测量腰椎5个椎体体积。将颈、胸、腰段脊柱体积和腰椎椎体体积与孕周作回归分析,并分析各段脊柱增长规律。结果(1)胎儿颈、胸、腰段脊柱体积与孕周增长呈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颈段脊柱体积(mm3)=-1260.937+81.235×孕周(R2=0.974,P<0.05);胸段脊柱体积(mm3)=-5933.521+347.503×孕周(R2=0.972,P<0.05);腰段脊柱体积(mm3)=-5130.912+294.473×孕周(R2=0.976,P<0.05)。(2)胎儿脊柱生长速度:胸段>腰段>颈段;同一孕周阶段内,脊柱体积:胸段>腰段>颈段;椎体单体积增长速度及增长倍数:腰椎>胸椎>颈椎。(3)腰1~腰5椎体体积增长与孕周亦呈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孕中晚期胎儿标本颈、胸、腰段脊柱椎体体积的增长与胎龄呈良好的相关性,且不同节段生长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脊柱 骨发育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