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氟醚和氨氟醚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副作用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玲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88-89,共2页
目的:对七氟醚和氨氟醚在低流量麻醉临床应用时的药物摄取、排除及苏醒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58例ASAⅠ~Ⅱ级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分别吸入七氟醚(S组)和氨氟醚(E组)。麻醉诱导插管后连接Drage...
目的:对七氟醚和氨氟醚在低流量麻醉临床应用时的药物摄取、排除及苏醒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58例ASAⅠ~Ⅱ级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分别吸入七氟醚(S组)和氨氟醚(E组)。麻醉诱导插管后连接Drager麻醉机,七氟醚组挥发罐浓度设置为(Fv)1.2~1.8 MAC(minimum alveolar anesthetic concen-tration,最小肺泡麻醉浓度)(2%~3%);氨氟醚组挥发罐浓度设置为(Fv)2.2~2.6 MAC(2.5%~3.0%),均与氧气混合使用。手术过程进行监测。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有无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之后到气腹前的MAP(mean airway pressure,平均气道压)、HR(heart rate,心搏率)值偏低,在气腹时两个数值均升高,但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组为25%(7/29)和0%(0/29),E组分别为35%(10/29)和10%(3/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65,均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快,苏醒期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效果更好,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氨氟醚
低流量麻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2
作者
高伟
陈为艳
+2 位作者
张宝泉
杨新刚
王守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I临床效果。方法对人选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人院后第3—5天行切削痂,点状自体皮移植后辐照异种皮...
目的探讨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I临床效果。方法对人选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人院后第3—5天行切削痂,点状自体皮移植后辐照异种皮覆盖;对照组40例,其中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网眼油纱覆盖后加压包扎,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点状自体皮成活情况、辐照异种皮排斥、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换药工作量、患者疼痛度及1年后患者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周换药见辐照异种皮贴服完整,2周辐照异种皮呈干痂状。4—5周干痂逐渐分离,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29.5±5)d较对照组(39.6±4)d明显缩短(P〈0.01)。创面愈合率治疗组(86.8±3.8)%较对照组(34.2±2.1)%明显提高(P〈0.01)。创面感染率降低30%,换药的劳动强度降低70%,减轻患者疼痛。1年后患者瘢痕平整其弹性及功能良好。结论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提高了皮肤移植的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愈合,对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点状自体皮
辐照异种皮
皮肤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七氟醚和氨氟醚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副作用比较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玲美
机构
莱钢集团
公司
医院
药剂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88-89,共2页
文摘
目的:对七氟醚和氨氟醚在低流量麻醉临床应用时的药物摄取、排除及苏醒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方法:58例ASAⅠ~Ⅱ级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低流量麻醉技术分别吸入七氟醚(S组)和氨氟醚(E组)。麻醉诱导插管后连接Drager麻醉机,七氟醚组挥发罐浓度设置为(Fv)1.2~1.8 MAC(minimum alveolar anesthetic concen-tration,最小肺泡麻醉浓度)(2%~3%);氨氟醚组挥发罐浓度设置为(Fv)2.2~2.6 MAC(2.5%~3.0%),均与氧气混合使用。手术过程进行监测。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有无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之后到气腹前的MAP(mean airway pressure,平均气道压)、HR(heart rate,心搏率)值偏低,在气腹时两个数值均升高,但是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组为25%(7/29)和0%(0/29),E组分别为35%(10/29)和10%(3/2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3、4.65,均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快,苏醒期平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效果更好,副作用较小。
关键词
七氟醚
氨氟醚
低流量麻醉
Keywords
Sevoflurane
Evflurane
Low flow anesthesia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2
作者
高伟
陈为艳
张宝泉
杨新刚
王守峰
机构
山东省
莱钢集团
有限
公司
医院
烧伤整形
科
山东省
莱钢集团
有限
公司
医院
药剂科
出处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58-26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I临床效果。方法对人选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人院后第3—5天行切削痂,点状自体皮移植后辐照异种皮覆盖;对照组40例,其中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网眼油纱覆盖后加压包扎,20例行点状自体皮移植新鲜猪皮覆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点状自体皮成活情况、辐照异种皮排斥、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换药工作量、患者疼痛度及1年后患者瘢痕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周换药见辐照异种皮贴服完整,2周辐照异种皮呈干痂状。4—5周干痂逐渐分离,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29.5±5)d较对照组(39.6±4)d明显缩短(P〈0.01)。创面愈合率治疗组(86.8±3.8)%较对照组(34.2±2.1)%明显提高(P〈0.01)。创面感染率降低30%,换药的劳动强度降低70%,减轻患者疼痛。1年后患者瘢痕平整其弹性及功能良好。结论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提高了皮肤移植的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愈合,对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可行有效。
关键词
烧伤
点状自体皮
辐照异种皮
皮肤移植
修复外科手术
Keywords
Burns
Petechial skin autograft
Irradiation xenograft skin
Skin transplantation
Reconstructivesurgical procedures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氟醚和氨氟醚低流量麻醉在临床麻醉应用中的副作用比较
张玲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点状自体皮与辐照异种皮改良复合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高伟
陈为艳
张宝泉
杨新刚
王守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